巫儺文化 ——放蠱
  湘西的 “蠱術”和泰國的“降頭術”被稱為東南亞兩大邪術。
  湘西的蠱術和湘西的趕屍一樣,到現在 也沒人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和趕屍不同的是,放蠱幾乎在湘西地區都有流傳,而趕屍主要流傳於湘西沅陵、瀘溪、辰奚、 敘浦四縣。
  蠱在湘西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寄只附於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謂有蠱 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
  所謂的放蠱方式和蠱到底是什麼樣子,除了代代相傳的說法,誰 也沒有見過,但卻根深地固的留在人心。苗族幾乎全民族篤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而已。
  在苗族的觀念世界,蠱有蛇蠱、蛙蠱、螞蟻蠱、毛蟲蠱、麻雀蠱、烏龜蠱等類。蠱在有蠱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 向有蠱者本人(蠱主)進攻,索取食物,蠱主難受,就將蠱放出去危害他人。
  其實這種令人生 畏的蠱,並非苗人的專利。蠱術在中國古代江南地區早已廣為流傳。最初,蠱是指生於器皿中的蟲,後來,谷物腐敗後所生飛 蛾以及其他物體變質而生出的蟲也被稱為蠱。古人認為蠱具有神秘莫測的性質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蠱,可以通過飲食進 入人體引發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亂。先秦人提到的蠱蟲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蟲。長期的毒蠱迷信又發展 出造蠱害人的觀念和做法。據學者考證,戰國時代中原地區已有人使用和傳授造蠱害人的方法。 
  苗族多處偏僻地區,舊時醫學落後,許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故每遇就診無效,動輒歸咎於 蠱。隨著苗族地區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醫療水平的提高,蠱術迷信現在在苗族地區的影響越來越小。 
  巫儺文化--仙 娘
  仙娘(女巫):能言善辯的婦人,先 發狂病,後成女巫,行巫不必學習,無從傳授,只設一神壇,放一平鬥,鬥內裝滿谷子,插上一把剪刀。有的什麼也不用,就 可正式營業。執行巫術的方式,是在神前設一座位,行巫者坐定,用青絲綢巾覆蓋臉上。重在關亡,托亡魂說話,用半哼半唱 方式,談別人家事長短,兒女疾病,遠行人情形。談到傷心處,談者涕泗橫溢,聽者自然更噓泣不止。執行巫術後,已成為眾 人承認的神之子,女人的潛意識,因中和作用,得到解除,因此就不會再發狂,初執行巫術時,且照例很靈,至少有些想不到 的古怪情形,說來十分巧合。因為有事前狂態作宣傳,本城人知道的多,行巫近於不得已,光顧的老婦人必甚多,生意甚好。行巫雖可發財,本人通常倒不以所得多少關心,受神指定為代理人,不作巫即受懲罰,設壇近於不得已。行巫既久,自然 就漸漸變成職業,使術時多做作處。世人的好奇心,這時又轉移到新近設壇的別一婦人方面去。這巫婆若為人老實,便因此撤 了壇,依然恢復她原有的職業,或作奶媽,或做小生意,或帶孩子。為人世故,就成為三姑六婆之一,利用身分,串當地有身 分人家的門子,陪老太太念經,或如《紅樓夢》中與趙姨娘合作同謀馬道婆之流婦女,行使點小法術,埋在地下,放在枕邊, 使“仇人”吃虧。或更作媒作中,弄一點酬勞腳步錢。小孩子多病,命大,就拜寄她作幹兒子。小孩子夜驚,就為“收黑”, 用個雞蛋,咒過一番後,黃昏時拿到街上去,一路喊小孩名字,“八寶回來了嗎?”另一個就答,“八寶回來了,”一直喊到 家。到家後抱著孩子手蘸唾沫抹抹孩子頭部,事情就算辦好了。行巫的本地人稱為“仙娘”。她的職務是“人鬼之間的媒介” ,她的群眾是婦人和孩子。她的工作真正意義是她得到社會承認是神的代理人後,狂病即不再發。當地婦女實為生活所困苦, 感情無所歸宿,將希望與夢想寄在她的法術上,靠她得到安慰。這種人自然間或也會點小丹方,可以治小兒夜驚,膈食。用通 常眼光看來,殊不可解,用現代心理學來分析,它的產生同它在社會上的意義,都有它必然的原因。一知半解的讀書人,想破 除迷信,要打倒它,否認這種“先知”,正說明另一種人的“無知”。
  沈從文先生在他的書中 寫道:湘西女性在三種階段的年齡中,產生蠱婆、女巫和落洞女子——窮而年老的,易成為蠱婆,三十歲左右的,易成為巫, 十六歲到二十二三歲,美麗愛好性情內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三種女性的歇斯底裏,就形成了湘西的神秘之一部分 。這神秘背後隱藏了動人的悲劇,同時也隱藏了動人的詩。
  巫儺文化——跳香舞 
  跳香時,男女盛裝,有的頭頂“天王大帝”之像,有的手擎青、黃小旗,於明月之夜聚集在跳 香殿前(有的一個村寨有一個跳香殿,有的幾個村寨共一個跳香殿)。跳香殿裏供奉著“天王大帝”的木雕像,侍從木雕像則左 右各一個,也是至尊無上的神。跳香舞開始之前,“天王大帝”面前,即在殿堂中央放置一個蒲團和一個陶水罐。先由一個高 冠闊杉的巫師主持請神儀式。他吹牛角三聲後,便跪在蒲團上,暝目定神,嘴誦咒語歌:近請諸神歸位,日吉時良,天地開張 ,諸神迎進寶華仙殿。阿羅(即真誠)會合,酬神了願。誦畢,又吹牛角三聲,接著巫師伸手指於罐中蘸水,先彈灑於地,再彈 灑奠殿屋端,以示風調雨順。
  請神畢,巫師吹牛角於前以為導,繞蒲團行。一童子攜燈隨行, 參加“跳香舞”的男女也隨即步履相躡。巫師左手摯綹旗,右手持牛角,邊走邊舞。初緩,後中角聲突起,敲鑼擊鼓以應之。 不一會,巫師把綹旗一舉,鑼鼓聲嘎然息止,左右旋轉著吹牛角,一人狂舞起來;時而坐在蒲團上舞,時而在倒置的水罐底上 舞。圍觀的那些青年人竟有意用竹杠去拌巫師的腳,巫師閃展騰挪,設法躲過竹杠拌套。巫師來往騰躍,張目突唇,以示借助神 的威力驅除災魔。到達高潮時,就是“娛神”(即請的神全部降臨了,與民同樂),即巫師擊鼓作舞,以樂諸神。 
  巫師經過一陣狂舞,則跪且拜而誦,又重復前頭的咒語。之後,就宣布“天王大帝”五谷神、行 雨龍王、司雷內神、黑種太保山神、放蟲仙女、收蟲仙女、騎龍、騎虎、騎風、騎鶴諸神都已到齊.接著就在殿堂的中央地底下 挖出先一年埋在地下的五谷(稻、玉米、麥、粟、茶葉),若顏色變腐,則象征著來年收成不佳;若顏色新鮮,則象征著來年五谷 豐收。此時,巫師可以代表神意預告來年收成情況,是否有瘟疫等等。

落洞女

湘西民間如果碰上一個女子精神失去常態,往往會斷定這女子是“落洞”了。沈從文在《鳳凰》中所雲:“凡屬落洞的女子,必眼睛光亮,性情純和,聰明而美麗。必愛好,善修飾。平時鎮靜自處,情感熱烈不外露,轉多幻想。” “落洞”是湘西神秘文化中一個富有特色的組成部分。“落洞”苗語裏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從平地陷下去,與周圍隔開;二是指心靈世界的與世隔絕,人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失去與正常人的正常交往和交流,意思是把魂掉到洞裏去了。怎麼就落洞了呢?按民間講法是因為這女子間或出門,從某處洞穴旁經過,為洞神一瞥見到,歡喜了她,把她的魂拿去,從此,這女孩子便失去了“常態”,比平時更加愛獨處,愛靜坐,愛清潔,有時會自言自語,且常以為那個洞神駕雲乘虹來看她,所以不免又唱又跳的。湘西民間相信“山有山神,樹有樹神,河有河神,花有花神”,在這種觀念下,則洞必有洞神了。湘西的洞神雖為神,但其脾氣、性格、好惡、習性完全和人一樣。人所需求,洞神也需求,人要戀愛結婚,洞神也要戀愛結婚。所不同的是,洞神是神,於是洞神一旦看上了誰家的女子,則這女子往往只能認命,成為“落洞女”。

儺堂戲

儺戲(拼音:nuóxì),也稱為儺舞,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約在元明時由古代儺儀發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鐘馗形象在儺儀中出現,儺戲才應運而生。鐘馗打鬼的故事始見於唐人傳奇誌怪小說集《逸史》,戲曲裏的鐘馗形象即從小說移植而來,演鐘馗3次進京應試,因權相楊國忠作梗,不中,憤而身亡。玉皇大帝憫其剛正不阿,敕封判官,統領天下鬼怪;青黃赤白黑五鬼不服,大鬧,被鐘馗降服。儺戲流行於四川、貴州、安徽貴池、青陽一帶以及湖北西部山區。戴柳木面具的演員扮演傳說中的驅除瘟疫的神──儺神,用反復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動作表演,多在固定的節日演出。極具原始舞蹈風格。
  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廣泛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陜西、河北等省。儺戲源於遠古時代,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既娛神又娛人的巫歌儺舞。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儺舞吸取戲曲形式,發展成為儺堂戲、端公戲。儺戲於康熙年間在湘西形成後,由沅水進入長江,向各地迅速發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湖南、湖北的儺堂戲吸收了花鼓戲的表演藝術,四川、貴州的儺戲吸收了花燈的藝術成分,江西、安徽的儺戲則吸收了徽劇和目連戲的養料。
  中國的儺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這就是儺舞。儺舞的發展對中國的地方戲曲有影響。
  儺戲是在儺舞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的戲劇形式。儺戲表演的主要特點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現神的身世事跡.
  中國西南部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至今還有大量儺文化遺存,許多地方有儺戲演出。德江縣至今還有六十幾壇儺壇,演員上百人,德江儺戲古樸、粗放、保存著儺戲文化較多的原始形態,法事內容十分繁多。
  儺戲是儺文化的載體。貴州民族民間儺戲系統,主要有兩個系列,三個層次:漢、苗、侗、土家、彜、仡佬等民族地區的儺戲,為一個系列,即民間儺系列。彜族儺戲“撮泰吉”(變人戲)完成了儺祭向儺戲藝術的初步過渡,是儺戲的雛型,是低級層次。漢、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的儺戲,雖與儺祭密不可分,但戲劇因素不繼增長和完善,是向單一的藝術過渡的中間層次。貴州地戲是屬於軍儺系列的儺戲,是儺戲發展的較高級層次。貴州儺戲具有民族多、品種多、層次多、分布廣、保存完整等特點。其代表為:威寧彜族儺戲“撮泰吉”(變人戲),黔東北(銅仁地區)儺戲群,黔北(遵義地區)儺戲帶,黔中地區(安順等地區)地戲。
  貴州儺戲面具一般用柳木、白楊木制作,在面具造型上,註重人物性格的刻畫,依此可將儺面具分為幾大類:正神、兇神、世俗面具、醜角面具、牛頭馬面。正神都是正直善良、圖中開山面具威武、兇悍、怪異,而容黝黑發亮,眼球突出,呲牙咧嘴,眉毛上揚。雕刻粗放概括,奇特剽悍的面目,使人感到一種神秘的威力和粗獷的美。
  儺戲的演出劇目有《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一些取材於《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目。劇本唱多白少,善於通過大段敘事性唱詞交待事件,展開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類劇目用端公調外,其他均唱本地群眾熟悉的戲曲腔調。除湖南沅陵等少數地區用嗩吶在句尾伴奏外,多數儺戲只使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儺戲的腳色行當分生、旦、凈、醜,多數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楊木等不易開裂的木頭雕刻、彩繪而成,按造型可分為整臉和半臉兩種,整臉刻繪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個臉部,半臉則僅刻鼻子以上,沒有嘴和下巴。
  由於歷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藝術影響不同,儺戲分為儺堂戲、地戲、陽戲三種。地戲是由明初“調北征南”留守在雲南、貴州屯田戍邊將士的後裔屯堡人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種儺戲,沒有民間生活戲和才子佳人戲,所演都是反映歷史故事的武打戲。而陽戲則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師在作完法事後演給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為主,所唱腔調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燈等民間小戲。
  儺戲是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各地的儺戲主要流傳於鄉間,隨著社會的發展,娛樂活動不斷豐富,願意觀看儺戲演出的人日益減少,儺戲傳承困難。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儺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儺戲活化石—關索戲 流傳在澄江縣陽宗小屯村的關索劇,為玉溪地區一個屬古老儺戲範疇的劇種。此劇種何時形成,是本地原有還是外地傳入,尚待考證。據關索戲老藝人龔向庚提供的情況推斷,此劇種可能是外地的一個儺戲支派,在清初順治年間傳入小屯。初為古代用以驅邪逐疫的儺祭舞蹈儀式,後來逐漸從儺舞向著表達故事情節的小戲形式發展。逐漸發展成娛神娛人兼有的古老而獨特的戲劇。澄江的儺戲為何以相傳為蜀漢大將的關索命名,無文獻可考。關索劇的表演特點是不設舞臺,不化妝,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戴上面具(臉殼),穿上服裝,帶上兵器即可出場表演。行當有生、旦、凈三行,而且多以凈行為主,角色以面具和服飾區別。演出時無弦索伴奏,全用鼓點(也不正規)指點起落。一般情況是由小軍或馬童先上場,道說情況以後,即開始各種各樣的翻滾動作以吸引觀眾,繼而生角上,在表演中說說唱唱,唱唱打打,沒有固定程式(也可能是繼承不全),演員可以自由發揮。關索劇的聲腔比較復雜,為無弦伴奏,伴唱參雜其間。有說源於高腔,但從某些曲調分析,又雜合當地民歌小調,頌佛唱經的旋律,更為明顯的是吸收滇劇腔調。無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節奏的限制,即便同一曲調,各人所唱均有。關索戲曲於年節演出。演出期間,有一套成規儀式貫串始終。如每年演出前的祭藥王、練武。正月初一日起開始演出時的按日出巡、踩村、踩街和踩家,每次演出時開頭第一個節目必演《點將》,當日演出結束後的辭神,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結束後的裝戲箱、送藥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後要求。


湘西三邪之放蠱

湘西的“蠱術”和泰國的“降頭術”被稱為東南亞兩大邪術。湘西的蠱術和湘西的趕屍一樣,到現在也沒人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和趕屍不同的是,放蠱幾乎在湘西地區都有流傳,而趕屍主要流傳於湘西沅陵、瀘溪、辰奚、麻陽、敘浦等縣。蠱在湘西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只寄附於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謂有蠱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所謂的放蠱方式和蠱到底是什麼樣子,除了代代相傳的說法,誰也沒有見過,但卻根深地固的留在人心。
  不知何時,放蠱之風吹到湘西麻陽苗鄉,後竟發展到“談蠱色變”和“議蠱成風”。傳說蠱婆在放蠱時有幾種表現:一種是她對著人群“嘰裏哇啦”地念個不停,這就是她在念“放蠱咒語”,聽的人中有哪個“倒黴”,就會中蠱。二是在她所賣的食物中,都含有致慢性病的蠱毒。誰吃了就會中蠱。三是你無意中買了她的東西,如果她突然問你一句“得了嗎”?你肯定會說“我得了”,那你就準會得蠱病或成為蠱婆的傳人。《左傳·昭元年》“以毒藥藥人,令人不自知者,令律謂之蠱毒”,亦即此意。
  放蠱一事,氹無憑據,所以不能輕言某人就是草蠱婆,若是說了出去,便是敗壞人的名譽,她必然要你鳴鞭放炮,賠禮道歉方肯罷休。但在從前,據說有曬草蠱婆之舉,就是將草蠱婆在六月天的大太陽底下曬上三天,稱作“曬草蟲”,目的是為了徹底地杜絕那老而醜的女人害人。曬好了的,自然就成了常人,但也有禁不住曬奄奄死去的。從這樣的情形和後來那些被稱作是“蠱婆”的人行為舉止來看,“草蠱婆”似乎並沒有什麼超常的法力,如果她真的法力無邊,就不會給自己招來滅頂之災了。而那些對她施以酷刑的人,恐怕也不會等到看她受折磨的一天,也許就是因為容貌的醜陋和性格的孤僻自卑,使得人們時常覺得她行動鬼祟,久而久之,就被排擠在正常人之外了。
  湘西南苗家人的防蠱方法。一是見到蠱婆,就要趕快用兩拇指掐住中指,她就“放”不進。二是不要和她說話,不要接近她。三是切勿接她所送的東西,以防蠱毒從她手上傳來。四是要常吃狗內、蛇肉、生螃蟹等。苗家老人傳說,這些東西可以防蠱。
  怎麼判斷“蠱病”?苗家人所謂蠱病,就是將一些疑難怪病、無名腫毒、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等,統叫為“蠱病”。得了此病,當時多用土辦法來判斷。“封郭”(麻陽苗族方言:郭即是蛋),即是將一個完好的雞蛋,放在“蠱病”患者的身上滾動多次,再插上一根繡花針,放在飯上煮熟後,剝去蛋殼。如果蛋白完好無損,那就證明病人不是蠱病,如果蛋白或蛋黃上有凹凸不平的現象,那就是得了蠱病;再看那凹凸象什麼形狀,得的就是什麼“蠱病”,如象蛇,就是蛇蠱。凡感腹中疼痛,就以生黃豆食之,人口不聞腥昧者,即是中蠱毒,否則不是。取炙甘草一寸含口中,嚼之咽汁,若是中蠱毒,則隨即吐出,若不吐則不是中蠱毒。凡中蠱毒,無論年代久遠,但煮雞蛋一只,插銀針一枚於內,含入口中約一時許,取出雞蛋,若銀針黑者即是中蠱毒也。在確定中蠱毒後,再看病人胸腹,如在病人胸腹上出現有紅點或紅斑,象蜘蛛的,那就得的是“蜘蛛蠱毒”;象蛇的,就是中的“蛇毒”,等等。
  “蠱病”又如何治療呢?得了“蠱病”,應趕快去找能治“蠱病”的草醫。如果“蠱病”僥幸治好了,那稱贊草醫“妙手回春”,醫術高明;如果病人不幸死了,那就只罵蠱婆心毒-絕不歸咎於“庸醫殺人”。另有一些苗鄉偏遠山區,一時難以找到治病草醫,那就使用一些“蠢”辦法醫治。先將一只活狗打死,取狗血當藥,撬開病人的牙齒,將狗血灌到病人口中咽下。據說狗血可以驅除蠱毒,能治邪癥(當然這與麻陽部分苗族崇拜盤瓠有一定的關系)。另有一些人還采用罵蠱的方法,即是在你(這個你是指病人家屬)心目中,認定那個是放蠱的人,就對著她所在的那個方向(有的還是鄰居),一邊砍著砧板,一邊破口大罵。據說,罵得越兇,罵得越久,蠱毒就越會失靈,至少可以減輕病情。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蠱毒”確是存在的,即是把許多有毒的毒蟲放在一起。讓它們互相撕咬、吞食,到最後還生存的毒蟲,就是“益蟲”。這種“益蟲”是最毒的,少量就可以致人畜死亡。這種毒是一種綜合毒,治療起來很困難;當今還是以預防為主,主要是講究衛生,防止食物中毒。苗家所用的防蠱方法,用於防止食物中毒,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神秘駭人的湘西“趕屍”

湘西趕屍匠,入行必須面試,年滿十六歲,身高一米七以上,相貌醜,膽子大,才能被錄取。湘西既有譽滿全球的張家界,也有神秘莫測的趕屍。早些年代,你若在湘西神秘的山村小客店投宿,便極有可能看到死屍走路,當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搖搖晃晃地走來一行屍體,屍體都披著寬大的黑色屍布。這些披著黑色屍布的屍體前,有一個手執銅鑼的活人,這個活人,當地人叫做“趕屍匠”。其實,說是“趕屍匠”不如說是“領屍匠”,因為他是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著這群屍體往前走的。他不打燈籠,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屍體若兩個以上,趕屍匠就用草繩將屍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一個,黑夜行走時,屍體頭上戴上一個高筒毯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路上有“死屍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屍客店”,只住死屍和趕屍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後面,是屍體停歇之處。趕屍匠趕著屍體,天亮前就達到“死屍店”,夜晚悄然離去。屍體都在門板後面整齊地倚墻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裏停上幾天幾夜。
  過三關才可當學徒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屍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醜一點。趕屍匠先讓應試者望著當空的太陽,然後旋轉,接著突然停下,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不能錄用。因為你此時不分東西南北,就說明你夜晚趕屍分不出方向,不能趕屍。接著,趕屍匠要你找東西、挑擔子。因為屍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屍體爬不上去。趕屍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後,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屍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裏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屍匠的膽量。這三關順利通過了,你便取得了當趕屍匠學徒的可能。趕屍匠的家裏,跟一般農民一樣,照樣“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只有接到趕屍業務時,他們才將自己裝束一番,前去趕屍。他們雖趕屍,卻忌諱趕屍這個名詞。因而,內行人請他們趕屍,都說:“師傅,請你去走腳”或“走一回腳”。趕屍匠若答應,他便拿出一張特制的黃紙,讓你將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別等等寫在這張黃紙上,然後畫一張符,貼在這張黃紙上,最後將這張黃紙藏在自己身上。趕屍匠的穿著也十分特別:他不管什麼天氣,都要穿著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腰包藏著一包符。
  師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畫符,這種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黃紙上用朱筆畫上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途中遇到意外情況,便將這種奇特的符朝西掛在樹上或門上,有時也燒灰和水吞服。同時徒弟必須學會三十六種功,才能去趕屍。第一件功,便是死屍“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讓死屍能站立起來。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讓屍體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轉彎功”,也就是屍體走路能轉彎。另外,還有“下坡功”、“過橋功”、“啞狗功”等。“啞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見著屍體不叫。因死屍怕狗叫,狗一叫,死屍會驚倒,特別是狗來咬時,死屍沒有反抗能力。死屍會被咬得體無完膚。最後一種功是“還魂功”,還魂功越好,死屍的魂還得越多,趕起屍來便特別輕松自如。這種“還魂功”,實際上是用一種湘西特產的草藥撒在屍體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奇特的行業,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因為,一、只有湘西有“死屍客店”。二、只有湘西群眾聞見趕屍匠的小陰鑼,知道迥避。三、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過,他們當然不會準死屍入村。四、湘西人聞見陰鑼聲,便會主動將家中的狗關起來,否則,狗一出來,便會將死屍咬爛。因而,這種十分奇特的趕屍行業,只有湘西才有。死屍怎麼會被活人趕著走,很多科學家在進行研究。各說不一。說不定有一天,會使這一常人難以理解的奇特行業和現象,得到應有的科學解釋。然而,另一種說法是,“趕屍”其實是黑幫的走私活動,借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爭相走避的隊伍,掩飾販毒非法行為。不可思議的“吆死人”筆者見過路旁攤開著的紙處,上面大書“包吆死人過省”六個大字。當時並不相信會有此事,殊不知,後來竟親眼目睹了這一奇觀。
  “狐死正首丘”,中國人特別眷戀自己的鄉土。不管怎樣,葉落必須歸根。客死異地的遊子,本人的意願一定要入葬祖塋;孝子賢孫必得搬喪回籍,親友相知也都有資助此事的義務。一時還不可能,便只好權厝,除了顯宦富家,此舉又談何容易!應運而生則有“吆死人”這種七十二行以外的職業出現(吆是吆喝的意思,實際的行動是趕,但趕這個行動一般是伴以口頭發出的聲音來助成,如趕雞、趕豬就稱作吆雞、吆豬,趕死人也就叫吆死人了)。據說這種職業出於“河南教”,故連稱“河南教吆死人”。但“河南教”是怎麼一個形式和內容,正式名稱是否如此,甚至是否是“河南”這兩個字,筆者雖曾訪問了很有閱歷的老人,仍不得其詳。可為數不少的老人都說親眼看見過鄉關大道上硬有死人在走路,千真萬確!我早年也見過路旁攤開著的紙片,上面大書“包吆死人過省”六個大字。其實我心裏總有點不太相信:死了的人怎麼會走路呢?難道真如老人們所說的“邪法就有那宗魔力”嗎?
  一九四九年底,四川的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剛剛解放。當時我在這一帶地區的岷江水運交通管理部門作事。一天中午過後不久,我走在彭山地界的馬路上。然後後面有人擦身而過,我立刻註意到他走路的樣子挺怪,硬枝戳棒的,很不自然。我不由得停下步來回顧,耳邊響起一個輕輕的聲音:“吆死人的!”這時趕上來的另一個行人,他見我滿臉狐疑的神情,特意點醒我的。我恍然大悟,於是看得更加仔細:那“死人”穿著又長又大的黑袍,沒有衣袖,有些臃腫氣象,頭上似乎有點黑而鼓,不知是衣領還是外包上去的,一頂草帽蓋著,草帽稍向後翹。上身僵直,卻一步步有節奏地往前移動。黑袍的前面又有一個穿短衣的人,左手腕上掩個竹籃之類的東西,手執一個舊燈,仿佛有點火光在前面亮著。這短衣人走路的方式也奇特:總是斜著身子,以一個相當的半面對著黑袍;眼光緊盯住黑袍及其身後,時不時偏頭朝前面看看。每走不多遠,從他手裏就飄下來一張不大的紙片。我很快就想到這是“紙錢”,擡棺木出喪也要在沿路丟下的所謂“買路錢”。出於好奇心的驅使,我跟蹤著走了老遠一段路程。遇到上坡下坡、上橋下橋,那短衣人還對黑袍呼明;轉彎倒拐,黑袍也聽著短衣人的聲音行動。那時,我想:說來是“吆死人”,其實稱作“引死人”,倒更合符實際呢!
  這算是我生平的一大奇遇。可惜當時有事在身,未能“跟蹤”到底,探個究竟。然而說來也巧,第二天我從一個熟人那裏,打聽到黑袍和短衣人的下落,遂了自己的心願。
  原來昨天的傍晚,他們就早早落了旅店。旅店行業遇到過這起客人的,便懂得他們這種職業——他們投宿甚早,普通旅客還未光顧,他們就先到了。短衣人來到櫃前,嚷道:“喜神打店”!老板一看此人身後那被草帽遮了半截臉的黑袍,不免又驚又喜:驚的是個死人,喜的是這進項較之一般特豐;而況“喜神”光顧,運氣會大佳的。於是立刻帶他們到一處偏僻的房間。短衣人把黑袍引進去,安置在門角落處,把燈籠放在桌上,然後掏出錢來付與站在門外的老板,囑他辦一頓豐盛的飲食,買點燈籠用的蠟燭;余下的算是店號錢,數目也相當可觀。一般旅客,老板只悄準備好柴火和水在那裏就行了,是不管弄飯菜的;但遇到這起旅客,則非代辦不可。飯食送上之前,先送茶水,並提來一只尿桶,因為短衣人要守死人,不上廁所。送飯食來食具要兩套,其中一套用作敬“喜神”。老板照要求送到房門,由短衣人接進去。次晨將要早離去,不再與老板接觸。那時,當地剛剛解放,有兩位解放軍戰士被派往那裏的警察分駐所。這天一位戰士到旅店查夜,老板據實報告了。解放軍戰士就叫老板領去查此號。敲門起初不應,高聲敲喊了“查號開門”,只答應了一句“吆死人的”,仍不開門。於是猛敲高喊,聽得裏面應道“來了”,卻又不見動靜。如此周旋約數分鐘之久,才開了門。這位戰士跨了進去,果然在門角落發現那黑袍,揭開草帽,確是屍體一具,短衣人報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死者的姓名,並說是從北邊(大概是陜西與河南交界的某地)來的。在電筒光下,桌上肴核已盡,杯盤狼藉,兩雙筷子還是濕漉漉的。再照各處,卻也未發現什麼。這位戰士查完號出來,詳詢老板。老板說他也是第一次接待這起客人,幸而以前聽先輩和同行談起過,所以還心中有數,知道他們歇得早,走得早,不會驚動他人。戰士回去琢磨了半天,覺得裏面大有文章;首先,死人決不會走路,走這麼遠更不可能!其次,兩雙剛剛用過的筷子,又作何解釋呢?難道死人還會吃飯嗎?笑話!他立即約同另一位戰士,匆匆又趕回旅店,暗中進行視察。夜靜更深,鼾聲四起。那個房裏,倒也不見聲響,甚至連瞌睡的聲音也沒有,大概是經過查號之後,驚覺得睡不著吧。距天明不遠,這起客夥便無聲無息地開門出來。這時老板也早已開了店門,只見短衣人在前,用極低的聲音導引著黑袍上路了。兩位戰士遠遠尾隨在後……
  天大亮了,兩位快步緊跟上去。查號的戰士這下才看清了短衣人的臉,立刻警惕起來:這是一張沒有多少胡子的青年人的臉,而昨晚電筒下分明是滿臉絡腮大胡,看上去至少五十多歲。戰士拔出手槍,喝令他們站住客夥乖乖服從,在兩位戰士的押送下,朝分駐所走去。黑袍的走路方式基本一樣,短衣人已不半面向後而整個向前,口裏仍然發出導引的聲音。到了分駐所,這“吆死人”的秘密,終於徹底揭破:屍體是真的,但人則是兩個,一個在前面打燈籠,明擺著,叫做“吆死人”的人;一個把屍體掛在自己的身上,整個兒一起套在既長且大的黑袍裏。他挺起腰背,承提著這份重量,而又手是垂直的,想來也是用力分提著這份重量。眼睛看不見,憑耳朵聽指揮以行使其腳。說實話,這樣的勞動也算是驚人的艱苦!一天早歇早走,總得奔波八至十個小時吧,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提燈籠的人要輕松些,這種輕松同黑袍的艱苦相結合,一日一換,所以那位戰士看到了兩張不同的臉;旅店老板看不到,是因為他們走得太早;路上行人比他們走得快,也只能看到一個,看不到第二個人。多年以來(實在無從查證到底是什麼朝代開始有的),在封建迷信的外衣掩護下,不知騙了多少象我一樣輕信肉眼的人。這兩位是師徒關系,受過專門訓練,極有武藝;走一趟能賺一筆大錢(顧客較之雇人運棺材則是大省),而徒弟也能變成師傅,可以另帶徒弟了。接受這種業務的季節上有所選擇,一般宜秋冬兩季,大概是因為其他季節屍體容易發臭腐爛之故,據說開頭還伴有一些迷信的活動過程,以及水銀處理等事項。在到達目的地的最後一家旅店,就通知主家來迎。兩位解放軍戰士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驚訝他們的大體力,那負重之巨、條件之絕、途程之長,令人難以想象!鑒於他們也是很辛苦的勞動者,便告誡他們不要搞迷信騙人,有武藝和體力,何不改行去幹正當職業?這師徒倆連連點頭稱是。屍體所要到的目的地已不遠,收了別人的錢,只把燈籠和紙錢沒收。解決了全過程僅用了兩三上小時。告訴我這情況的熟人,剛趕上他們興沖沖地擡起屍體,健步踏上了鄉關大道……
  
趕屍門道揭秘“術士”引路,死人隨後,舉腿跨步硬技硬桿,其狀至為恐怖,見者唯恐避之不及。想知其原故嗎?請看此篇。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為了改造不務正業、以欺騙手段謀取錢財之徒,使其改過自新,為人民服務。曾經將端公、巫婆、測字賣蔔、趕吆死人的……組織學習,交待政策,指明出路。並飭其老實坦白欺騙手段,重新作人。
  “趕屍”的騙局是由一人喬裝死人;另一人扮成“趕屍術士”。“死人”頭戴大草帽,將整個頭部覆蓋無余,連面部的輪廓也難叫人看得清楚;身著青面長袍大褂;膀臂披掛紙錢、黃表。行走時紙錢飄飄蕩蕩,活象舊劇裏扮的孤魂野鬼;四肢捆上斑竹篾片,象是骨科用的夾板,其作用是不讓手足關節彎曲,使舉腿跨步硬枝梗桿,儼然一具僵硬死屍的樣子!其狀至為恐怖,見者唯恐避之不及。“術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滿面煙容,踽踽斜行,時時掉頭關照後面跟隨的“死人”,邊走邊丟紙錢,名曰“買路錢”;“死人”則沿著“買路錢”向前挪動足步,實際上紙錢成為了路標。引路人還提著一個燈籠,火光半明半滅,閃爍不定,這也是為“死人”指明去處的暗號。背上高聳聳的背一夾背;滿咚咚的盛著紙錢和香蠟。就這樣,一前一後,緩緩的,陰森森的,幽靈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靜的小待小巷裏。未晚投宿在雞毛店中,點燃香蠟,焚燒紙錢,一時充滿陰風慘慘的氣氛,使不人敢與之接近。到目的地兩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屬,準備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將壽衣帽壽鞋給死人穿戴齊備,裝進壽木。這種入殮過程,全由“趕屍”者承擔,絕對不允許旁人插和旁觀,正如出發時將屍體“扶出棺材”不允許窺視一樣。說是在這些關鍵時刻,生人一接近屍體,便會有“驚屍”的危險,而入殮過程,必須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緒,就是說將死者裝殮以後,喪家才去認領。棺蓋一揭開,須眉畢現,果然是喪家親人,象貌宛如昨日,現在卻翹翹長眠在棺材裏了,傷心慘目,摧人肺腑,頓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聲。“趕屍”者這時特意勸說大家不要過於悲傷,致使死者不安。幸虧他生前積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鄉土。剛經過長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們悲痛之余,感到一種既見死者後的踏實、滿足、欣慰,誰還懷疑它是騙局。據坦白交待,卻令人咋舌!原來全部秘密都在那只夾背裏,表面看來是裝的紙錢和笪蠟,全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分散人們視線的把戲。出人意外的是,夾紙底層赫然裝著屍體。確切的說夾背內裝的是死者的頭部和四肢,至於主體部分,那就不知道哪座荒冢下埋藏著遊子的殘骸了。


入鄉問俗

湘西民族舞蹈

湘西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這裏,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各族人民能歌善舞,其民族舞蹈特色濃郁、豐富多彩、歷史久遠。宋《楚辭集註》載:“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後晉《舊唐書-劉禹錫傳》載:“蠻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辭。”清乾隆《永順府誌?風俗》亦有同類記載:“每正月初三至十七止,夜間鳴鑼擊鼓,男女聚集,跳舞長歌……”民國時期,民族舞蹈屢遭當地政府查禁。民國19年(1930)《湖南政治年鑒》中明文記載:“乾城查禁淫曲邪劇,以原風俗。”然民族歌舞有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亦如嚴冬後的春花,蓬勃發展。抗日戰爭伊始,乾城縣石啟貴等人組織了“湘西苗族藝術團”,跋山涉水遠赴數百裏之外的沅陵行署演出苗族歌舞,時間長達數十天,其影響之深遠,史無前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指引下,湘西民族舞蹈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民族歌舞團、文工團等組織相繼成立並逐步健全。土家族、苗族等民族舞蹈不僅登上了大雅之堂,許多優秀節目還多次參加全國會演和出國演出,受到海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
  湘西民族舞蹈以土家族舞蹈與苗族舞蹈為主。土家族舞蹈主要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跳馬舞、梅常舞、團雞舞、八幅羅裙舞、西蘭卡普舞等;苗族舞蹈主要有鼓舞(又稱跳鼓)、接龍舞、跳香舞、蘆笙舞、盾牌舞及巫儺儀式中的開路郎君舞、開山舞、綹巾舞、司刀舞等。
  擺手舞擺手舞是土家族舉行祭禮活動時的大型傳統舞蹈,亦是土家族的標誌性舞蹈。因其基本動作為擺手,習稱擺手舞。擺手舞一般由土家“梯瑪”或擺手堂的堂師主持。其舞姿樸實粗獷,節奏鮮明,故土家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跳擺手舞。舞蹈內容多為生活、生產及狩獵、征戰中的動作。表現了土家族人民勤勞勇敢、純樸善良的高尚品德和渴望幸福、憧憬未來的美好心願。
  在湘西較大的土家族村寨,一般都建有擺手堂,堂上敬有土家先祖和機智、英雄人物如“八部大王”等塑像,堂前有寬敞的坪壩。每年正月新春,八方鄉親身著盛裝歡聚擺手堂祭祀祖先,載歌載舞。短則一天一夜,長則七天七晚。
  擺手活動按舞蹈形式有“單擺”、 “雙擺”、“回旋擺”之分;按規模大小,則分“大擺手”、“小擺手”。“大擺手”可聚集數寨或數十寨的數萬人狂歡一堂。“小擺手”一般一村一寨一堂。
  接龍舞接龍舞是苗族人民一種傳統的集體舞蹈。它表達了苗族人民企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
  接龍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個神奇的民間故事。傳說,歷史上的某一朝代,苗族出了個名叫“代雄”的英雄,他多次帶領鄉親們反抗官府的欺壓盤剝,打退官兵的圍剿進攻,令朝廷為之震撼。一天清晨,代雄用金竹和牛筋做的弓、虎骨削制的箭對著北方連射三箭。這三箭不偏不倚射在當朝皇帝的龍椅上,只是皇帝當時尚未上朝,才幸免一難。後皇帝及滿朝文武急令方士掐算,得知湘西武陵苗山有祥龍盤臥,地氣旺盛,生長異人,須斷其龍脈方保平安……苗鄉的龍脈被斬斷後,苗家的日子越來越苦。一位風水先生點化他們去洞庭湖接龍回家,有吳姓苗家率先接龍,遂成大戶。其他苗家紛紛效仿,於是形成了“接龍”的風俗。
  接龍舞一般都在苗家重大的節日或祭祀活動中表演。通常伴有鑼聲鼓點,由一位苗老司帶領數十位身著盛裝的苗家男女,手持撐開的雨傘旋轉著,如龍一般在寬敞的坪壩上穿梭遊弋。以示把祥龍接回了苗山,把吉祥幸福接進了苗家。
  鼓舞苗家鼓舞又稱“跳鼓”。傳說苗家剛剛遷至湘西的時候,住在荒山野嶺、草莽洞穴之中,常常遭受豺狼虎豹、蛇蟒毒蠍的傷害,生活十分艱難。為此,人們結蘆為屋、群聚為寨、墾荒造田、狩獵而生。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一群青面獠牙、血盆大口的山妖竄進苗鄉,九十九個苗寨被它們毀了三十三個,九千九百口苗民被它們吃了三千三百口。這時,一位名叫若雄的苗家後生挺身而出,帶領鄉親們在寨前寨後布陷阱、張麻網、放鐵套,緊握梭鏢、杉刀、鳥銃同山妖浴血搏鬥了三天三夜,打死打傷了多數山妖,並在陷阱裏生擒了最兇殘的山妖王。鄉親們咬牙切齒地殺死了山妖王,尚不解恨,又把它的皮剝下來蒙在一截空心的樹幹上敲打,一邊敲一邊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模仿與山妖拼殺的動作。隨著山妖皮的幹燥,那敲打聲越來越雄渾響亮,嚇得那些野獸和山妖再也不敢來苗寨殘害生靈。鄉親們過上了太平的日子,也就越打越起勁越舞越有趣,除了模仿表演戰鬥的動作,把日常生產、生活中的一些情節也納入了“跳鼓”的內容,慢慢地,“跳鼓”便成為苗家的一種風俗流傳下來。
  時至今日,“跳鼓”已作為苗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獨特的民族體育活動被列入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競賽項目。它集體育、文娛、舞蹈為一體,以其雄渾的旋律、激越的鼓點、粗獷優美的舞姿及多變的套路獨樹一幟,成為我國民族體育大花園中一枝絢麗多彩的奇葩。苗族著名女跳鼓手石順明曾多次應邀到北京表演,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稱贊,並在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競賽中榮獲金牌,被譽為第一代“苗家鼓王”。
  苗家“跳鼓”形式多樣,有單人跳鼓、雙人跳鼓、多人跳鼓、團圓鼓舞以及活潑風趣的猴兒鼓等。無論哪種形式,都須有一人或數人立於鼓旁敲擊鼓邊,名日“敲邊鼓”,其節奏必須同表演者的鼓點相和諧。
  “跳鼓”的內容主要以戰鬥、生產、生活中的情節動作為素材,其套路多變,時有即興發揮。經過多年的加工整理,大致可分為“迎賓鼓舞”、“生活鼓舞”、“豐收鼓舞”三個部分。
  “迎賓鼓舞”——鼓手們用“梭步開花”、“轉身擺蓮”、 “過肩甩手”等動作,用優美的舞姿、鮮花般的微笑、喜炮似的鼓點表達出苗家人熱情好客的心聲——歡迎您,來自遠方的朋友、兄弟!
  “生活鼓舞”——這套動作完全取材於苗族人民的戰鬥、勞動和日常生活,刺步、搏鬥、梳頭、洗菜、煮飯、推磨、紡線、織布、播種、插秧、薅草、割禾、打谷、挑運等二十多個復雜的場景井井有條地濃縮在表演之中,充分表現了苗族人民勤勞勇敢、熱愛生活的品質及自然純樸、想象豐富的藝術天才。
  “豐收鼓舞”——辛勤的勞動,迎來了金秋的豐收,苗家山鄉一派喜慶。在跳鼓表演中,鼓手們創造性地從體操、舞蹈等姊妹藝術中吸取營養,用“繞胸花”、“大劈叉”、“跳腿擊鼓”、“鷂子翻身”等十多個高難動作編織了豐收鼓舞。熱烈而激蕩的鼓點,歡快而粗獷的舞姿,盡情展示著苗鄉振奮人心的豐收景象和豐收喜悅。
  “團圓鼓舞”——起舞前,選一人在坪中央打鼓(鼓平放於地上)眾人環圈順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按鼓的節奏擺肩腰跳舞,每跳完一段舞,鼓點停止,起唱山歌,不管多少人參加舞蹈,每個都輪唱一段。眾人隨歌的節奏繼續舞蹈,鼓停舞不停。現在因參加人數太多,只從其中抽出幾個代表性的人來唱,每唱完一段山歌,群喊“呵嗬”,氣氛異常熱烈,然後又繼續打鼓跳舞。主要動作有大擺、小擺、細擺三套。男的多跳大擺,女的跳小擺和細擺。“團圓鼓舞”的特點是:節奏鮮明,動作以腰和肩的擺動為主,快速時加以手的擺動。表演時,人越多越好。舞蹈服裝為苗族古盛裝,下穿百褶裙,錦鑲花邊,腳著古式花鞋,服飾鮮艷奪目。舞者全系女子。
  八寶銅鈴舞 該舞系土家族的一種祭祀性舞蹈,場面熱烈。舞者一般為“梯瑪”,即土老司。他們身上穿著大紅法袍,腰系“八幅羅裙”,頭上戴一頂彩色的“五佛冠”,手持八寶銅鈴,在鑼鼓聲中,搖擺抖動著身軀,搖響銅鈴,邊舞邊唱。歌唱的內容大多與祭祀的相關鬼神或祖先為主。舞蹈動作主要有“撬天”、“打露水”、“搭肩”、“跳火炕”、“交叉撇步”、“屈膝轉身”等。舞蹈可獨舞,也可多人同舞。舞蹈過程中,可邊舞邊唱,亦可只舞不唱或只唱不舞。

湘西民族語言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清代“改土歸流”以前,湘西土家族人大多不通漢語,土家語是當時社會交際的主要工具。土司政權時期,土司、土官以操土家語為主,少數懂點漢語。“改土歸流”後,漢族人大量進入土家族聚居地區,土家語言不斷接受漢語言的影響。加之土家族原本沒有文字,在普遍創辦漢文學校,土家人入學人數逐漸增多後,漢語漢文在湘西土家族地區使用範圍日益擴大,土家語的語音、詞匯等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土家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建設的加速,人們操用土家語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單用型、兼用型和轉用型。
  單用型即本民族內部或與外人接觸,完全用土家語作交際工具。如龍山縣的坡腳、他砂、靛房等,永順縣的對山、和平、列夕等,保靖縣的拔茅、馬王、比耳等,古丈縣的斷龍、茄通,約有50多個鄉鎮的土家族聚居村寨中的部分居民,屬這一類型。按1990年人口普查數,這一類約占湘西土家族人口總數的20%,即16萬余人。
  兼用型即土家語和漢語兼用,以漢語為主。這一類也是在上述50多個鄉鎮中,占25%,即20多萬人。
  轉用型是指由使用土家語轉而基本使用漢語。凡交通較為便利,經濟、文化發展較快的鄉鎮的土家族人,多數都轉用了漢語漢文。這些地區,仍保存大量的土家族的底層語言。
  土家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是比較接近於彜語支的一種獨立語言。其基本特征是有聲調;無復輔音,復合元音較多,輔音韻尾較少;詞匯以復音詞占優勢;句子的基本語序是“主語一謂語”、“主語一賓語一謂語”;名詞和領格代詞定語在被修飾語之前;形容詞、數量詞作定語在被修飾語之後;指示代詞位於所修飾的名詞之前。
  湘西土家語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之分。北部方言分布在龍山、永順、保靖、古丈等縣,各地均能通話。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瀘溪縣境,語音、詞匯均與北部方言有較大的差別,故南北兩個方言不能通話。
  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家族和漢族交往日益密切,特別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土家語吸收了大量的漢語借詞,使土家語本身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漢語借詞分兩種:一是全借,即本民族原來沒有的,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凡一切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科學技術方面的名詞術語,多全借用漢詞,如“社會主義”、“共產黨”、“飛機”、“電視”等;二是半借,即有的本民族原來有,因用得少,遺忘一些,只保留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借用漢語,如thau糾tsi2l kha巧phu酆(桃子花)中的thau。’tsi。’(桃子)是借漢語,而kha弱phu’。(花)是本民族原有的。
  土家語句子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共6個成分。基本語序有“主語+謂語”、“主語+賓語+謂語”兩種。定語、狀語、補語在句子中的語序視不同情況而有所變化。土家語句子有單句,也有復句,復句大多不用連詞,語序、句法頗有特點。將土家語語句與標準漢語句對比,頗值得玩味。苗族的《天龍相公》、《吳八月》等。風情風俗傳說的內容格外豐富多彩,它包括居住、飲食、服飾、婚喪、娛樂、時令、信仰、禁忌等方面。《土家吊腳樓》、《果木樹吃年飯》、《奇特的過年儀式》、《擺手節》、《哭嫁的根巴》、《西郎卡普》、《苗家造房祭魯班娘子》、《花帶》、《銀項圈》、《椎牛》、《趕秋》等,皆生動別致,饒有風趣。
  民間歌謠主要分為土家歌、苗歌、漢歌,形式上以七言四句為主,也有七言五句、七言兩句、七言聯句,還有三個頭(三腳架歌)和長短句自由體。民間歌謠按內容分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歌、歷史傳說歌、兒歌、民間敘事歌諸類。唱法分冷歌和熱歌(即獨唱和對唱),以熱歌為主。題材有挖土鑼鼓、漁歌、樵歌、夯歌、船工號子、哭嫁歌、娶親歌、望月歌、哭喪歌、寡婦歌、長工歌、鳥名歌、獸名歌等。唱腔分高腔和平腔(即坡頭腔和沿河腔),皆各有特色,別有韻味。
  民間諺語源自生活,口頭相傳。湘西人稱之為“聰明人的話”、“語言中的鹽”。湘西諺語分時政類、事理類、修養類、生活類、自然類、生產類、文化教育類、鄉土類,或描繪秀麗山川,或講述地方特產,或描述民俗鄉風,或總結生產經驗,皆形象生動,樸實而又富有哲理。
  民間笑話,也叫“民間趣事”,一般帶有諷刺意蘊,故事簡短,語言精練而諧趣。湘西流傳較廣的有土家語笑話、苗語笑話和漢語笑話。經典笑話段子有《擡豬》、《高坡鬼》、《臭狗屁》等。
  民間文學整理這些彌足珍貴的口頭文學代代口耳相傳。至宋代,始有文字整理記載。隨父到辰州任職做官的朱輔經多年考察搜集,編著了《溪蠻叢笑》,書中介紹了湘西少數民族地區廣泛流傳的口頭文學。民國年問,國立中央社會研究院學者淩純生、芮逸夫到湘西苗區調查,於1940年出版《湘西苗族調查報告》。與此同時,多年從事湘西苗族調研工作的湘西籍苗族學者石啟貴先後編寫《湘西土著民族考察報告書》和《湘西兄弟民族介紹》,對湘西地區廣泛流傳的神話、故事、傳說、歌謠、寓言作了更為翔實的記載。新中國成立後,湘西民間文學事業突飛猛進,先後搜集整理出版了《常青樹的故事》、《反江山的故事》(機智人物故事)、《婆婆樹》(土家族故事)、《錦雞》(土家族民間長詩)、《哭嫁歌》、《擺手歌》(土家族)、《湘西民間故事選》、《湘西民間文學資料》、《苗族婚姻禮詞》、《湘西剿匪故事》、《張家界傳說》等民間文學作品集,20世紀80年代,湘西州組織4000余人搜集整理民間文學資料2000多萬字,編輯出版了民間故事、歌謠、諺語集成33套,共900多萬字。土家族山歌手田茂忠編唱13萬首,發表1000余首新山歌,遠近聞名。民間文藝理論研究也蓬勃發展,如苗族的盤瓠研究、屈原族屬研究、土家族的《擺手歌》、《梯瑪歌》研究等均取得一定成果。
  書面文學湘西文人書面古體詩歌文學始於明代,清“改土歸流”後逐漸興起。明代苗族教育家吳鶴、苗族文人吳因周、石鼎以詩文著稱;清代土家族詩人彭勇行、彭勇功、彭施鋒以“彭家父子兵”而負盛名。近代南社詩人田星六與田名瑜的詩作及人品被著名詩人柳亞子贊譽“磊落有雙田”。苗族詩人石板塘從苗歌中吸取豐富營養,其詩歌創作內容豐富、形式獨特,《勸夫妻和睦歌》、《苗族名人歌》深受好評;湘鄂邊革命根據地紅軍師長、詩人賀錦齋是革命軍人中詩歌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創作的數十首詩篇充滿了恨敵人、愛人民、愛祖國的革命激情,被譽為“上馬將軍下馬詩人”。新中國成立後,湘西少數民族詩人的詩作層出不窮:苗族詩人石太瑞(原湖南省作協副主席)創作近千首短詩和3部長詩,結集出版了《木葉之歌》等多部詩集;土家族詩人汪承棟(原西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先後出版《邊疆頌》等六部詩集;美術大師黃永玉以詩畫配的形式獨領風騷,先後出版詩集十余部;苗族詩人龍再宇出版古典詩詞《洞河詩草》等多部,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土家族詩人顏家文出版詩集多部,屢獲大獎。此外,嶽立功、胡文江、仲彥、劉大興、侯自佳等湘西詩人都創作了不少佳作。
  湘西境內最早並見諸於文字的散文作品當為後晉天福五年(940)刻於“溪州銅柱”上的《復溪州銅柱記》,作者為天策府學士李弘臯,全文共2641字。明清時期,湘西境內的散文寫作多為碑文、序跋、雜記、應試論文等。20世紀30年代,湘西鳳凰籍文學大師沈從文的《蜜桔》、《沈從文甲集》、《記胡也頻》、《記丁玲》、《從文自傳》、《湘西散記》、《湘西》等散文集先後問世。湘西古丈籍作家肖離先後出版有散文集《故園篇》、《昨日篇》。描寫湘西故土風土人情、風光風俗的《見茶豆,起鄉思》、《山城雜記》、《古丈茶》、《崛起吧,湘西》等都膾炙人口。黃永玉的散文文風獨特,從《太陽下的風景》到《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一路唱回故鄉》、《比我老的老頭》等散文集,一如他的畫與詩,洋溢著非凡的才氣。
  此後,湘西的散文創作逐漸普及,日益繁榮。20世紀80年代後,更是異峰突起。宋家景的《阿巴的歌》,韓棕樹的《金鹿玉泉的故事》,石太瑞的《櫻桃寨》,向秀清的《春滿苗山》,張二牧的《不二門》,顏家文的《夢中的水碾》,蔡測海的《刻在記憶的石壁上》,郭曼文的《搶獅》,彭學明的《吊腳樓裏的人物》,向啟軍的《遠徙的魂》,彭世貴的《最古老的舞蹈》等作品均在文壇掀起了漣漪。
  湘西的小說創作始於20世紀20年代。把湘西推向世界的第一位小說家便是沈從文。沈從文的小說大多描寫湘鄂渝黔邊區少數民族人民的風土人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柏子》、《貴生》、《丈夫》、《蕭蕭》,中篇小說《邊城》、長篇小說《長河》等。出版有《邊城》、《沈從文小說選》、《沈從文文集》等各類作品600多萬字。其代表作《邊城》,以湘、渝邊境的古鎮茶洞為生活背景,表瑚了存在於當時中國湘西邊陲之地的“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94(3年,鳳凰籍軍旅作家的小說集《淡血》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新中國成立後,湘西州少數民族小說家異軍突起,成為文學湘軍的一支生力軍。吉首籍著名作家孫健忠(原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自50年代以來,先後發表《醉鄉》、《甜甜的刺莓》等長、中、短篇小說近200篇(部)、約300余萬字。其作品多以湘西的生活為題材,描寫了湘西人民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愛恨情仇。向秀清的《一張預分單》,張二牧的《城裏來的小媳婦》,周文光《我的朋友水生》,胡柯的《外村人》等也在文壇引起反響。
  20世紀80年代以後,湘西州的小說創作佳作連篇,逐步走向繁榮。周文光的《清溪河的娃娃任》茲涮海的《沅口h的伐木畝島 旱雪惱的《相妹仨》等作品均先後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彭學明、田耳等一大批青年作家相繼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了大量小說作品並結集出版,構築起湘西文壇一道亮麗的風景。
  與此同時,起步於新中國成立後的其他體裁的文學創作如報告文學、傳記文學、影視文學、文學評論等亦取得了令人矚目、振奮人心的成就。


湘西民間花燈戲

花燈戲流行於湘西一帶。它是民間花燈、擺燈、跳燈和花燈舞等地方小戲的統稱。
  【花燈】:湘西人民能歌善舞,花燈表演,世代相承,成了湘西流行的民間舞蹈。這種燈舞是和龍燈、獅子燈、蚌殼燈、車船燈等匯合在一起的集體舞蹈。它由牌燈和小燈組成,沒有唱詞,只有笛子和打擊樂伴奏。
  【擺燈】:兩百多年前,在花燈集體舞的行列裏,又新添了兩個以上的兒童扮演小旦、小醜,在鑼鼓聲中和持燈師傅的幫唱下進行表演。小旦,小醜只舞不唱,人們叫它“啞子燈”,又因小旦小醜“擺(裝)出各種故事人物,人們又叫它“擺燈”。多在農歷元宵節演出。
  【花燈戲舞】:二十世紀初,當師道戲,陽戲在湘西盛行後,跳燈班的藝人紛紛向他們學表演技巧,並和他們同臺演出,吸取了這些地方小戲的許多表演程式和唱腔曲調,還加進一些戲曲道白,使跳燈由有說有唱,亦歌亦舞的花燈說唱,發展成歌,舞劇並重的花燈戲舞。行當由一醜一旦逐步加至多醜多旦。節目由說唱形式向戲劇發展。


湘西信仰禁忌

信仰
  湘西土家族、苗族都是信仰多神的少數民族、他們除了崇拜祖先,還把一切不為自身理解的大自然中的物與現象視為神靈,認為“萬物有神靈”,如樹有樹神,水有水神,火有火神等等。
  土家族是十分 敬奉自己的祖先的,他們認為祖先的恩澤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祖先是護佑他們世世代代興旺發達的最好、最權威的神。土家族每家每戶都必 在堂屋正壁上裝一神龕,作為祖先的神位。逢年過節以及正月、七月的初一至十五,都要在神龕前焚香斟酒,盛情敬祖。甚至在平常吃飯、喝 酒時,也不忘敬奉祖先。如:開飯前先裝一碗飯,夾好菜並插一雙筷子於飯中,以示請祖先先吃;喝酒前用筷子頭從酒杯中蘸酒灑地,以奠祖先。
  土家族除了敬奉共同的祖先,如八部大神、彭公爵主等,不同姓氏的土家人還敬奉本姓傳說中的英雄,並修建宗祠加以供奉。如向姓土家人的向老官人、王姓土家人的熱其巴、田姓土家人的田好漢等。
  土家族在敬奉 祖先的同時,還十分敬重竈神、獵神、土地神、四官神、土老司等神、巫。
  在土家人的心目中,竈神質樸耿直 、懲惡揚善,是諸神之首、一家之長。所以土家人把竈神看得同祖先一般重,把它的牌位“九天司命太乙府君”同祖先的牌位一起供奉在神龕 上;土地神是保護土家人平安康泰的神。每個土家山寨都有一座土地廟(堂),常年香火不斷。特別是土地神生日(農歷二月初二)這天,土家人 都要來土地廟焚香、燒紙、敬奉供品,為土地神做生日;土家人常以漁獵為生,因此,對獵神梅山十分敬重。每當進山狩獵,都要“開山”請 梅山神護佑。狩獵歸來,必須擡著獵物到梅山神前“散毛”,以酬謝梅山神;四官神是專為土家人司掌六畜的神靈。它的神位一般供奉在堂屋 大門的後面。夜深人靜時,主人家關好大門,立於四官神位前念念有詞:“四官大神,赫赫有靈。誠心奉請,降我門庭。保佑我家,六畜興旺 ,水草長青,五谷豐登……養牛爬巖吃青草,養雞肥得像莆凳,養豬肥得像冬瓜,養牛比老虎狠十分……”除此而外,土家人還很敬重他們稱 之為“梯瑪”的土老司。在他們看來,土老司雖為巫非神,但他是諸神的化身,是溝通土家人與神之間的橋梁。因此,每有重大祭祀活動,或 是平日求雨、求子、求福、解結、消災、治病等等,土老司便成為他們必不可缺的神的使者。
  由於歷史的原因 ,苗族人民的生存環境較為偏遠閉塞,經濟落後。故此,他們的思維也十分守舊,信鬼信神,相沿成俗。每逢生活、生產不順,便祭神鬼、求 巫師。在他們的心目中,除了敬奉祖先,還有三十六神、七十二鬼是不能得罪的。
  苗民敬奉的祖先首為蚩尤, 苗語稱“阿普茍尤”。他們認為,蚩尤是苗族的始祖,他“威震天下,誅殺無道,萬民欽命”,是苗族崇拜的英雄,是苗族的榮耀與自豪。因 此,每逢年、節,苗家都要“祭家先” (苗語:龍琶夯告)、 “打豬祭祖”,以敬奉始祖蚩尤。“奶滾媽茍 ” (漢語:犬父鬼母)是苗民崇拜的另一對祖先,即架瓠和辛女。他們認為,架瓠和辛女是繁衍苗族的祖先。《後漢書·南蠻傳》記載得十分 清楚: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冠,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慕天下,有得犬戎吳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戶,又妻以少女。時帝有 畜狗,其毛五彩,名曰架瓠。下令之後,槃瓠遂銜人頭造闕下……乃吳將軍頭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架瓠。架瓠得女,負而走人南山, 止石室中……經三年,生子十二人,六男六女……其後茲蔓,號曰蠻夷。”所以,架瓠與辛女的形象在湘西苗族地區比比皆是,如瀘溪縣的“ 架瓠石窟”、辛女巖,鳳凰縣的“狗腦坡”,吉首市的“辛女溪”、“辛女橋”等。在這些地方的龍王廟內,有“本祭架犬王之位”的主祭牌 位,有“辛女大殿”、“娘娘廟”等。年年歲歲,香火旺盛。
  苗族信仰多神多鬼,他們認為鬼有善惡,善鬼護 佑子孫、造福人類;惡鬼降災落難、禍害生靈。於是,苗族請苗老司做鬼的法事多達七十余堂。主要內容就是祭拜善鬼、驅除惡鬼。與此同時 ,苗民亦十分敬重神靈,所奉諸神大約有三十多位。如:樹神、獵神、龍神、雷神、天王神、羅孔山神、口舌神、飛山神、土地神、揭網神、 簸箕茶神、樓公樓婆神等等。
  樹神。苗民世代生活在深山老林,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樹木,故他們特別敬奉樹 神。他們對樹神的敬重,首先表現在自然崇拜方面。他們稱樟樹為“官樹” (苗語:圖巴貴),稱楓樹為“媽媽樹”(苗語:圖迷),稱黃楊樹 為“老婆樹”(苗語:圖歐),稱椿樹為“公公樹” (苗語:圖葉)等等。他們在本民族的民間故事中,把樹人格化,視它們同人類一樣,是有 生命、有靈性、有知覺的物體。他們認為,樹生長的年齡長了,便會成精成怪,而這些成精成怪的古樹,是可以保佑苗家平安康泰的。因此, 幾乎每一個苗寨,都把枝葉茂盛的古樹敬為風水樹,每逢有災有難、有病有痛,便帶著香、紙、酒、肉到風水樹前祈禱祭拜,還用一綹紅布紮 在風水樹上。
  苗家對樹神的敬重,更重要的是一種圖騰崇拜。自古以來,苗族便把楓樹作為自己圖騰崇拜的對 象。《山海經》載:“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由此可見,苗族對楓樹的崇拜,即是對蚩尤的崇拜。 在苗族地區廣為流傳的《苗族古歌》中,苗民把楓樹稱為“媽媽樹”,更加典型地說明了苗族對楓樹的圖騰崇拜。
  接龍(苗語:然戎)。苗民自古為農耕生活,靠天吃飯,祈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而在他們的心目中,龍神是 司掌風雨的。所以,苗民特別敬重龍神。每當苗家新居落成,都要請苗老司前來主持開壇祭祀,舉行隆重的“接龍”儀式,並在堂屋正中挖一 深穴,安放一碗放有朱砂、銀粉的“龍水”,上蓋石板,即為“安龍”。以示把龍神接到了家中。時遇年景不佳,整個苗寨便要舉行集體的接 龍祭祀活動,其規模較之單戶接龍,當然要盛大得多。
  祭雷神(苗語:希送)。雷神亦是苗民十分敬重的神靈。苗民身患重病或是苗鄉久旱無雨、久雨不晴,苗民必請苗老司作法祭拜雷神。大祭殺牛,小祭宰豬,且嚴忌鹽和雞。
  敬天王神。相傳天王原為湘西乾城雅溪人,後被皇帝敕封為天王,並建有天王廟。其廟在苗鄉相當於朝廷審理 案情的大理寺。苗民之間發生爭端,是非莫辨或冤屈難申,便相邀去天王廟飲血盟誓,抽簽斷案,爭端是非便迎刃而解。
  在苗民的心中,其他諸神各顯神通,各司其職,都是他們的保護神。
  禁忌
  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湘西土家族、苗族亦有許多獨特的禁忌,這些禁忌是在長期的生產、生 活與大自然的鬥爭實踐中逐步形成並保留下來的。
  土家族禁忌,多表現在日常生活、生產方面。如:忌客人與 主人家的媳婦和女兒坐一條板凳或開玩笑;忌坐主人家堂屋的門檻,主人認為這是對他的一種欺辱;如果你不小心用腳踩了竈前或火坑中的三 腳架,主人也會很不開心,認為這是對土家族祖宗的不尊重;土家敬奉竈神,故禁忌把物放在竈臺上;忌在家中吹口哨、打吆喝;忌穿蓑衣烤 火或進廚房,認為這樣會引火燒身,招來火災;忌在家中打鑼敲鼓或將撮箕倒撲於堂屋中間,這些都是家有喪事的表現;吃飯時,不準端著碗 站在主人背後吃,不準邊吃飯邊敲碗,否則便是對主人不尊重,會讓主人“背時”;土家認為,小孩若吃了雞爪,會寫不好字;若吃了豬鼻, 長大了會打響鼾;若吃了豬尾巴,會一生一世落人於後;若吃了豬腳叉,長大了會找不到愛人;他們還不準小孩用手去指未成熟的瓜果,認為 指後會使幼小的瓜果打蔫;如果主人家有孕婦,則切記不要在他家敲打東西、釘釘子、動土或移動較大的家具擺設,認為這樣會動胎氣;如果 客人是孕婦或寡婦,則最好不要去參加土家人的婚禮,他們認為,這樣會影響新夫婦幸福美滿。
  逢年過節等喜慶之日以及一些特殊的日子,土家也有不少禁忌。如:年三十這天,不準殺生,認為“麻雀也該有個三十夜”;婦女不得洗衣漿被做針線,以 免家庭不和;不準到水井去挑水,否則龍王生氣,來年會發水災;吃年飯時禁忌用湯泡飯,不然的話,來年大水會沖毀稻田。大年初一這天, 不能潑水,不能掃地,免得把財喜掃了出去。年、節、婚嫁等喜慶之日,更是禁忌打架吵嘴哭臉,不得說“死”、“喪”、“病”、“傷殘” 、“分離”、“背時”、“坐牢”、“砍頭”等不吉利的話。此外,清明、立夏、四月八等日,忌用耕牛,否則,牛會生病。土家人還視一、 四、七、十月的忌日,三、六、九、臘月的牛日為“紅煞日”,每逢這些日子,便都忌出遠門。
  苗族的禁忌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忌在家裏和夜裏打口哨。苗族認為打口哨可招來涼風,而各種神怪則往往是乘著涼風 而行的。因此,在家裏打口哨會引鬼進屋,遭到不幸。在夜裏打口哨,會引鬼纏身,降下災難。
  忌踩三腳架。苗族的火坑裏放有鑄鐵三腳架一個,專用於架鍋子鼎罐煮飯、炒菜,任何人都不能用腳踩踏。因為傳說三腳架是三個護火的祖先變成的,踩了 三腳架就是對祖先的不恭。
  忌坐“杭果”。苗族火坑右邊(背向北,面向為南,余類推)的中柱腳設有祖先神位,苗語稱為“杭果”。青年和婦女嚴禁在這一方烤火,孩童更不能在這裏打打鬧鬧。
  忌震龍巖。苗族堂屋中央都有一塊石板,石板下有一小坑,坑內放有清水一碗,是“龍”的棲身之處,如果震動了這塊石板,據說“龍”就會受驚離去,主人就會遭災 。
  父母在,晚輩不能包裹白色頭帕。
  忌過小年。由立春的那一天算起,逢到 子日便是小年。如正月初四日恰恰逢到子日,那麼從初三晚上半夜子時就要起忌。到時,一家大小,你看我,我看你,靜悄悄地不說一句話。 這一天,全家都休息,關門閉戶不上坡,不幹農活。一直要到初四的夜晚後子時,才解忌。
  清早起來後,到吃早飯以前這段時間,忌說龍、蛇、豹和鬼。


湘西民族飲食

湘西人特別是土家族、苗族人有一個共同的飲食習俗——好飲酒、喜酸辣。
  湘西土 家族、苗族生性粗獷、豪放、熱烈。酒,是他們不可缺少的日常飲料。土家苗寨家家戶戶多有自己釀酒的習慣,釀制的多為甜酒、白酒。白酒 中以苗家的包谷燒、土家的高梁燒最好喝。湘西土家苗民夏天用涼水沖甜酒當水喝,生津解渴;冬天把甜酒加水煮開泡糖饊和陰米再加蜂蜜當 茶飲,充饑暖身。平日勞動歸來,沒有下酒菜也要喝一兩碗包谷燒或高梁燒解乏。家中來了客人,甜酒、白酒亦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每逢 年、節,接親嫁女,紅白喜事或重大祭祀活動,酒的作用便更顯得重要了。
  酸辣是土家苗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兩味。對他們來說,沒有酸辣,吃龍肉都沒有味。有“辣椒當鹽,酸菜當飯”之說。故而,在土寨苗鄉,家家種有辣椒地,戶戶備有酸菜 罈。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類:蔬菜酸、肉食酸、糧食酸。蔬菜酸是酸食中的主體,隨蔬菜品種的不同而各具其名,如:白菜 酸(或酸白菜)、蘿蔔酸、辣椒酸、豆莢酸、野葫蔥酸、大蔸菜酸、藠頭酸、青菜酸、茄子酸等等。肉食酸顧名思義,是以動物、家禽或水產的 肉為原料的酸食,如:酸豬肉、酸牛肉、酸麂子肉、酸雞肉、酸鴨肉、酸魚等,,酸魚最有名氣。糧食酸主要以包谷和糯米為原料,碾磨成粉 拌辣椒粉腌制而成,有包谷酸、糯米酸等。
  日常菜肴方面,春天吃新鮮的山筍炒肉、涼拌山筍、椿木尖、蕨菜 (一種野蕨的嫩苔)炒臘肉、野蔥炒蛋、鴨腳板(一種野菜)、桃花蟲等;夏天有萵筍炒黃鱔、泥鰍鉆豆腐、麻辣小山羊;秋天有油炸蜂蛹、油酥 野雞、罐罐菌炒肉、樅菌燉豆腐、板栗燉土雞、野木耳燉土雞;冬天有血粑鴨火鍋、全牛火鍋、臘豬腳火鍋、野豬肉火鍋等。
  湘西特色菜肴——
  合菜:為土家族逢年過節必備之菜。主要原料有豬肉、豬 雜、墨魚、粉條、豆腐、香菇、白菜、胡蘿蔔、海帶等。無主副之分,無統一刀法,即可切片、切絲、切丁、剁坨。十來樣菜合起來一鍋煮, 真可謂五光十色、豐富多彩。熟後佐以適量鹽、辣椒及蔥蒜等香料。吃起來葷而不膩,香郁味美。傳說,合菜始於古代的某年年關,土家將領 急於出征迎敵,來不及一樣樣的蒸、炒過年的菜,便把各種菜燉煮於一鍋,久而成俗。故合菜又叫團年菜、賀菜。
  泥鰍鉆豆腐:取鮮活泥鰍一斤左右,在清水中養三五天,使其排盡肚中汙物並餵其少量豬油。然後將洗凈的泥 鰍和嫩豆腐塊(兩斤左右)放人鍋中,加水加蓋,以火煮之。隨著水溫升高,泥鰍便拼命地往受熱慢的豆腐中鉆……煮熟後,佐以食鹽、豬油、 醬油、姜蔥、花椒、辣椒、紫蘇等,便成為一道別具情趣的鮮美佳肴。
  油酥野雞丁:野雞是土鄉苗寨的山珍 。其毛色彩絢麗,其肉鮮美細嫩。取處理幹凈的野雞一只,切剁成丁,以清油爆炸香酥,再佐以幹辣椒、花椒、姜蔥大蒜等炒燴即可。其味香 酥鮮嫩,實為下酒的山珍佳肴。
  酸魚:為苗家傳統特色菜。其做法是,選用半斤左右一條的鮮活鯉魚破肚去臟 ,晾幹水分後拌以小米或糯米粉,佐以少許食鹽、花椒、五香粉等,人壇封存。半月以後取出,可煎可炸,可炒可蒸。其味酸美無比,為下酒 佳肴。
  活水煮活魚:為猛洞河流域土家族人的傳統特色菜。即用猛洞河之清水烹煮猛洞河的鮮魚,熟後輔之油 鹽、姜蔥等佐料。其味鮮美異常,營養豐富。
  桃花蝦:又稱桃花蟲,苗語稱“大供瓦”。是一種和蝦差不多大小的水生物,營養十分豐富。在三月桃花盛開的時候最多最嫩,故名桃花蝦。桃花蝦通常焙炒食用。炒桃花蝦要先用微火焙幹,再放少許清油 微炒。其味既不同於魚,又不同於蝦,又脆又香又嫩,是苗家人喜好的佳肴。

湘西特色民族節慶

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歷史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節日的習俗活動耳濡目染、口傳身教而世代繼承下來的。
  土家族的主要傳統節日
  過趕年清嘉慶《龍山縣誌》雲: “土人度歲,逢月大,以二十九為歲;月小,則以二十八日。”土家族要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謂之“過趕年”。其來歷說法很多,主要有三種: 一說是在明代嘉靖年間,正值年關,突然接到朝廷聖旨,調土家土兵協同抗倭。按路程計算時間,不等過年就得出發,才能按 時趕到目的地。為了讓出征官兵過年再走,就決定已集中的官兵提前過年。土家兵出征後,立了“東南第一戰功”,後人為紀 念這次戰爭的勝利,祀祖頌功,每年過年都提前一天。二說是清代古丈會溪坪的山包上,是土王與客王打仗的地方。有一年快 過年時,客王把土王和許多土家族群眾都包圍在這個山坡上,客王率兵眾多勢大,土王不敢沖出去。於是大家決定提前過年, 待客王過年不備殺出去。大家過年後,就準備武器,有的人砍根“野貓樹”做長槍,有的人吹“呆嘟哩”。第二天一早,客兵 正在過年,山上人個個伸出野貓樹桿,到處吹起“呆嘟哩”,喊聲連天。由於霧大,敵人只見山上密密麻麻,長槍林立,嚇得 四處逃跑,土王大獲全勝。將這次戰爭勝利之日定為紀念日,後人過年時就提前一天,漸成風俗;三說是土家族的祖先,家境 貧苦,年三十都不休息,為了全家團圓,就提前一天吃了年飯。
  跳馬節土家族遊樂節日。居住在古丈一帶的土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以後的第一個“馬日”,都要舉行盛大的跳馬活動。人們用紗籮做馬頭,用挑籃做馬身 ,用被單做馬皮,用枇杷葉做馬耳,用棕樹葉做馬尾,再加以紙紮裱畫,便套在身上開始表演。騎士們頭戴草帽,手舉戰刀, 以跳代跑,沖進跳馬場。大隊人馬進入後,由三名土老司和一名女巫帶領,在祭壇前燃香燒紙,念咒磕頭。祭祀完畢,進行跳 馬表演,在鑼鼓點子指揮下,在熱烈的炮火聲中,馬隊繞場三圈,然後模擬駿馬的各種動作,有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面,有輕松 自在的娛樂嬉戲,時而萬馬奔騰,時而獨馬孤鳴,歷時一兩個鐘頭。表演完畢,馬隊偃旗息鼓,眾人將“戰馬”送到水邊,土 老司口念送馬經,一把火將所有的“戰馬”燒掉。熊熊烈火中, “戰馬”逐漸化為灰燼。人們歡呼雀躍,相信戰馬都獻給了 土地神,土地神會保佑大家吉祥如意,保佑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舍巴節舍巴日俗稱“擺手節”。一般按活動的大小和參加人數的多少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時間上又分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 、六月堂。大擺手活動規模大,參加人數上萬,祭祀八部大王。小擺手活動規模小,以村為單位,數十人或上百人參加,祭祀 彭公爵主、向佬官人、田好漢。大擺手在擺手堂中舉行。擺手堂供有八部大王神像。堂外坪場中央設有旗桿,插龍鳳旗。大擺 手活動按“三年兩擺”的傳統習俗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舉行。屆時,各村寨依姓氏組成各個“排”,每排分擺手隊、祭祀隊、旗 隊、樂隊、披甲隊、炮火隊,一路上敲鑼打鼓,熱鬧非凡。樂隊一般分為溜子隊和擺手鑼鼓隊:披甲隊由青壯年組成,每人身 披五彩斑斕的西蘭卡普;炮火隊少不了鳥銃和三眼銃。擺手隊伍中嚴禁遊手好閑者參加。快到擺手堂時,舉行“闖駕”儀式。 進堂後由梯瑪主持掃邪安神儀式,眾人在梯瑪帶領下,單腿跪地,齊唱請神歌。歌畢,各排將供品擺於神案。祭祀儀式完畢後 開始跳擺手舞。 “鑼鼓一響,腳板發癢”。人們在掌堂師的帶領下,繞場而舞,時而單擺,時而雙擺,時而回旋擺。其內容 表現出民族遷徙、狩獵征戰、農桑耕織等方面,最後以大團擺的形式組成象征吉祥如意的太極圖案。到了夜晚,唱山歌的、舞 龍燈的、玩彩蓮船的、玩蚌殼燈的,依次在擺手堂裏演出,把舍巴節推向高潮。近年來,土家族傳統的舍巴節被開發整合,成 為民間文化的展示會,民情風俗的博覽會。龍山縣靛房鄉為著名的擺手之鄉。
  四月八這是土家族又一大節。清光緒《龍山縣誌》雲:“土人以四月八為大節,作粢宰豕,脫為大臠,摻糯米蒸之。享先 祖畢,環坐啖之,兼食客。”過四月八,有的地方是過四月初八,有的地方是過四月十八。過四月八這天很隆重,要殺豬宰羊 ,打粑粑,請親戚朋友都來過節。關於四月八的來歷,各地的說法不太一致,其主要的傳說有三:一說,四月八是牛王節。一 天,土家族先民在一次戰鬥中打了敗仗,被趕到河邊,恰逢洪水猛漲,十分著急。這時一條大水牛遊了過來,於是,土家族先 民就拖著牛尾巴過河,脫離了險境。以後,土家族子孫為了不忘牛的救命之恩,到這一天,讓牛息耕一日,並餵以精飼料,懷 念牛王功德;二說,過四月八和土家族先民遷徙活動有關。在龍山水壩一帶傳說,彭姓由常德沿沅水、酉水而上來湘西定居時 ,有的四月初八到達,有的四月十八日到達。為了紀念到達的這一天,以後就分別過節,於是就出現了過四月初八和四月十八 之分;三說,四月八日是祭婆婆神嫁毛蟲的日子,祈求莫起病蟲害,保護五谷豐登。
  六月六相傳湘西北土家山寨出了位英雄覃垕,他出生時背上便有兩條龍。覃星自幼性格剛烈、武藝高強、聰慧過人。剛 剛成年,便帶領土家鄉親揭竿而起,反抗官府欺壓。明洪武三年(1370),湘西“十八洞蠻”的土家人不堪封建統治的苛捐雜稅 ,在覃垕的領導下舉行了一次震撼朝廷的農民起義。明太祖朱元璋派湖廣大軍征剿,義軍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而失敗,覃 星亦被生擒。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初六,覃星於京城午門殉難。就在他殉難之時,京城上空烏雲翻滾、飛沙走石,雲中兩條 金龍張牙舞爪長吟不息。朱元璋大駭,急宣召宰相,宰相將覃墾背上生龍、帶頭造反、午門斬首之事如實稟告,太祖聽後即傳 旨賜龍袍與覃蜃。旨下,雙龍即隱,天宇乃明。此後,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土家人都翻箱倒櫃地晾曬衣物,意為覃垕曬龍袍, 有的還要宰豬殺羊,邀請親戚朋友舉杯暢飲,共同緬懷英雄覃星。
  七月半土家族七月半,是過古歷七月十四日。傳說在遠古的時候,由於戰爭的原因,部分土家族祖先流入雲南,終身不歸。當農作物成熟的 時候,在外去世的祖先企盼回家看望兒孫。所以,家人就供酒、肉和新鮮稻谷、包谷祭祀亡靈,俗稱“吃新”。從七月初到十 四日,每晚在神龕上“燒香”,家裏禁吵架,忌赤身裸體,忌坐大門欄上。十四日傍晚,在家門前燒紙錢,到離家較遠的地方 灑稀飯,稱之“灑鬼稀飯”,表示祖先要趕“雲南大會”去,家裏給他送一些盤費。
  苗族的主要傳統節日
  三月三農歷初三是湘西苗族傳統的歌舞節。這一天,苗家男男女女會自動聚集到 約定的山坡上,對歌、跳舞,盡情歡樂。 說起三月三,當地的朋友會給您講述一個有趣的傳說:古時候,在湘黔邊境的大山裏,生活著兩寨苗族人。湖南這邊的叫芭茅寨,貴州那邊的叫木葉寨。平常,兩寨人通路通婚、 和睦相處,日子過得順順當當。一次,兩寨後生為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媳婦爭得刀槍相拼,結下仇怨。第二年,芭茅寨的人氣憤 難平,集結全寨的男女老少擡著竹子紮的鬼神、拿著刀棍火槍去攻打木葉寨,並首先占領了木葉寨前的一座山坡作為營盤。木 葉寨的人針鋒相對,也集結了百十號人守衛在寨旁的山坡上。兩個寨子的寨主原本是親家,見對方兵強馬壯,又都有些五親六 眷,便都不想開戰。相持了幾天,敵意漸消。兩寨人重歸於好,在山上又唱又跳、殺豬宰羊地熱鬧了一天一夜。兩寨人從來沒 有這麼大規模地、暢快地歡聚過,便都記住了這個狂歡而友好的日子——農歷三月初三,並相約第二年的這天,兩寨人邀請相 鄰苗寨的鄉親們一起到木葉寨前的山坡上歡聚一堂。年年如此,相繼成俗,便有了“三月三歌舞節”。三月三活動以往多在古丈、瀘溪、吉首相鄰的山坡上舉行,沒有固定的地點,要視當時的情況而定。
  清明歌節每年清明,是湘西苗族人民傳統的歌節。這天,吉首、鳳凰、花垣、古丈等地的苗族人民都要身著盛裝、頭插楊柳,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吉首市丹青鄉的清明山下唱山歌,二天二夜,歌聲不絕如縷。原來,清明插柳、唱歌,是湘西苗族人民為祭祀、緬懷祖先及祖先的救命恩人而舉行的一種傳統活動。相傳,苗族祖先 早年居住在江西省。由於不堪忍受官府的欺壓,有兩個後生挺身而出,帶頭造反。失敗後逃至辰州府境內,被一名叫韓喜忠的 青年救助,把他倆藏在丹青的清明山上。後被官兵知曉,並包圍了清明山。危急關頭,韓喜忠引開官兵讓兩位苗族後生得以逃生,自己卻被官兵殺害於柳樹之下。從此,苗族的兩位先人便在丹青鄉安家落戶、生息繁衍。
  四月八農歷四月初八,是苗族人民傳統的祭祀祖先的祭祖節,青年男女的聯歡節。每逢這天,湘黔兩省毗鄰地區 的苗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趕到傳統的“跳花坪”上來,圍著鮮花盛開的花臺打花鼓、唱苗歌、玩獅子、吹蘆笙、嗩吶和木 葉,載歌載舞,一天一夜……這種白天跳花、晚上跳月的風俗,苗族叫做“旦太旦臘”,譯成漢語便叫“跳日跳月”。
  “四月八”節歌這樣唱道:
  跳花坪上跳花忙,
  苗家兒女樂洋洋。
  萬把蘆笙伴苗歌,
  千聲嗩吶繞山梁。
  忽地一陣雷和雨,
  官家打手似虎狼。
  古老的歌謠,向人們述說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某年“四月八”,姑娘和後生們在跳花坪唱得正濃,舞得正酣,突然,闖來一群挎刀的官家打 手,砍倒了上前阻攔的後生,搶走了如花似玉的姑娘……年復一年,苗家的血淚灑滿了跳花坪。後來,金鳳寨一名叫亞宜的後 生邀了一幫有血性年輕人在鳳凰山上歃血為盟,發誓要與官家血戰到底,為遭難的兄弟姐妹報仇。那年農歷四月初八,鄉親們 像往年一樣,匯聚到跳花坪上打花鼓、唱山歌、跳苗舞……太陽當頂的時候,官家打手們又來“選美進貢”了。驀地,一聲牛 角號響,亞宜帶領後生們揮刀舞棍,把打手們殺得七死八傷,丟進了龍塘河……住在鳳凰縣城裏的官家知道後,派了上萬兵馬 前來圍剿。亞宜同鄉親們在鳳凰山下同官兵殺了三天三夜,終因寡不敵眾,撤退到貴州,在貴州苗族同胞的支持下繼續同官兵 奮戰……次年,正當湘黔兩省邊區的苗族人民歡度四月八跳花節時,傳來了亞宜戰死在貴陽城下的噩耗。鄉親們悲憤交加,就 在跳花坪上揮淚舉杯,祭祀英雄。
  六月六苗族“六月六”起源於遠古。據《巫教唱儺願根源》稱,混沌洪荒時候的寅卯年間“六月六日下大雪,六月六日下大霜”,造成洪水漫天,人間只剩儺公儺母二人。 兄妹互相婚配,生下六男六女,繁衍後代。在古代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進行祭祖活動。民間傳說的另一種說法是,六月六是龍曬 皮、虎曬毛的大好日子,家家戶戶都要把所有的棉織衣物、被子等全部拿出來曬,據說這一天曬的衣物,一年四季不會發黴, 冬天也更加暖和,相習成俗。本地農諺說“六月六日晴,遍地都是金。六月六日雨,四十八天旱起”,這與遠古六月六洪水漫天有關。
  趕秋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立秋”這天,苗族人民都要身穿節日盛裝,興高采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參加或觀看各種文娛活動。關於趕秋節,民間流傳著一個美 麗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 從空中掠過,便一箭射中了那只山鷹,同時墜下來一只花鞋。這只花鞋,繡工極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家姑 娘之手。巴貴達惹決心要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他設計、制造了一種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風車形秋千,取名“八人秋”。立秋 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蕩秋千取樂。打秋千是苗族姑娘最喜愛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 果然,在秋千場上,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並與她結成了夫妻。從那之後,人們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 活動,漸形成了“趕秋”盛會。
  跳香會跳香會是湘西吉首市、古丈縣、瀘溪縣和沅陵縣苗族的民間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至十五在各村寨輪流舉行明香大會,俗稱“跳香”。節日活動以跳舞為主。傳統舞 蹈“跳香舞”是一種慶祝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頃、六畜興旺、五谷豐登的祭祀舞蹈。跳舞時,領舞者右手拿綹巾,左手持 牛角師刀,身穿紅袍,頭戴師額或五佛冠。四位身穿白色上衣,藍色短腳褲子,腳著布草鞋,手拿竹棍的小夥子跟著領舞者起 舞。舞步變化多樣,主要有“關公推車”、“美女梳頭”、“雪花蓋頂”、“懷中抱月”等。伴奏常用大鼓和大鑼,長聲鑼鼓 ,連續反復。苗族群眾除了跳舞以外,還進行一些其他的遊藝活動。
  櫻桃會櫻桃會是湖南湘西苗族的傳統節日。苗家山上多有櫻桃樹,每當春季櫻桃成熟之時,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約聚會在櫻桃林中盤歌對唱 ,進行社交活動。這種活動,苗語叫“柳比娃”,用漢語直譯的意思是“摘櫻桃”。關於櫻桃會的由來,傳說很久以前,湖南 吉首芮布山一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紅櫻,長得英俊漂亮。住在花垣縣芷耳坡有一位姑娘叫桃花,她家境貧寒,卻生得秀麗 俊俏。一天,他倆在山上摘櫻桃時偶然相遇,並一見鐘情。但由於門不當戶不對,遭到父母幹涉。他倆立誓不嫁不娶,相約每 年櫻桃成熟的季節在芷耳坡相見。他倆真摯的愛情深深感動了周圍的苗族青年,大家便於這一季節舉行歌會,追求自主婚姻, 歌頌美滿愛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櫻桃節。節日期間,苗族青年男女身著盛裝,聚集櫻桃林中對歌,談情說愛,盡情地歡樂。


湘西民族建築

 湘西地處山區,木材豐富,山民歷來喜建木房,木結構居所十分普遍。木房為全木結構,木柱、木梁、木壁、木窗、木門、木地板,屋頂蓋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間的木結構穿鬥式房屋是湘西山區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種。
  吊腳樓——湘西的特色民居
  “小背簍,圓溜溜,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當這首淳美質樸的民歌被湘西大山的女兒唱響大江南北時,湘西的吊腳樓也伴著甜美的歌聲深深映進了熟悉和不熟悉湘西的人們的腦海裏。吊腳樓是湘西民居中頗為流行的一種傳統建築形式,土家、苗、漢等民族都有建吊腳樓的習俗,以土家山寨中最為常見。吊腳樓的形成,既有氣候環境的因素,也有一定的歷史成因。湘西雨水多,雲霧多,空氣潮濕,加之山中野獸、毒蛇出沒,為適應山區環境,古時即有幹闌式建築。後逐漸演變而成吊腳樓。歷史原因,主要是在土司統治時代,開征“火坑稅”,多一個火坑就要多一份稅。貧窮的山民難以承擔這些額外負擔,因此,兄弟之間很少分家,同居一屋,室不容住,只好就地挨著正屋搭建偏屋。山區平地很少,建房修屋,常選在溪邊坎上,加蓋“偏廈”,屋場地不夠,只能懸空挑梁穿枋延伸,吊腳建屋而居。久而久之,傳承至今,便成了現在的特色民居——吊腳樓。
  早期吊腳樓,柱大枋粗,與正屋成一字形。其構架是加長各層穿枋,托起往外伸出部分,柱子吊腳下去,樓面鋪上木板,即成。這樣的“樓陽臺”,屋檐處理采用單檐懸挑、屋面反翹的結構,“飛檐”懸出正屋,造型舒展向上;用料講究天然取材,彎梁和挑梁均不加工修飾,以天然生成為上等;基礎采用木柱吊腳,建造簡易,省工省料。整個吊樓懸空而建,離地較高,通風向陽,空氣清新,幹爽宜居。房屋布局,通常一戶一棟,或避風向陽,或臨溪谷,或傍山腰,隨山就勢,依地而建。放眼望去,山寨吊樓,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別有意趣。
  近代以來的吊腳樓,既求堅實,又逐漸講究工藝,重視裝飾,且形式上也與早期吊腳樓有所不同。布局往往與正屋成90度直角;結構上,轉角處常以三、四塊挑枋交叉穿過兩柱,托起翹檐;屋頂多為歇山頂,制作精致。屋架自成一組,因作廂房用,按“客不欺主”之俗,一般不高於正屋房脊。吊腳樓外設懸挑走廊,二面走廊俗稱“轉角樓”,三面走廊稱“走馬樓”。走廊欄桿雕“萬字格”、“喜字格”、“亞字格”等,懸柱(也稱“吊瓜”)或為八棱、六棱、四方形,或雕成繡球、金瓜狀,塗彩漆,著五彩,山野氣息十分濃郁。
  吊腳樓內格局,上層多為閨房、臥室,書香人家作書齋;抑或為土家、苗族姑娘們織錦、績麻、打花帶的場所;或作晾曬衣被的陽臺。底層一般不作正式房間,或為谷倉,或為柴房,或養牲畜。有的吊腳樓,幹脆架在溪流之上,僅作夏夜納涼之所,流泉汩汩,別具風情。
  隨著旅遊業的開發,湘西吊腳樓聲名遠揚。鳳凰古城沱江沿岸吊腳樓民居,吉首市城區洞河吊腳樓一條街,永順縣王村古鎮傍河而建、懸出峭壁的特色吊腳樓和澤家湖吊腳樓群,以及龍山縣洗車河、花垣邊城的吊腳樓民居,每年都會迎來大批慕名而來的旅遊觀光者和民俗建築愛好者。
  籽蹬屋——實用的苗家民居
  “籽蹬屋”是苗家民居的一大特色。湘西苗家房屋,前後出檐較大,堂屋門前有意留下一片空地,使堂屋門處兩側,檐柱與金柱之間,形成一個凹形“吞口”,大門退至金柱,左右兩側板壁裝齊檐柱,從而,大門地面與階沿連成一片,呈凸字形,苗家人稱之為“籽蹬屋”。探其源流,因苗鄉山多田少,盛產油桐,秋收桐籽後,剝出的桐籽堆放檐下,階沿狹窄,損失不少。相傳,魯班路過此地,見此情景,告訴苗民說:“你們不妨把大門往內退一截,好留塊空地堆放桐籽。”世代相傳,便形成了苗家特有的“籽蹬屋”。這種房屋苗民很是喜愛,農忙時,收工回來,將犁耙、鬥篷、蓑衣等往籽蹬屋兩壁一掛,泥草都不帶進室內(苗家人最忌諱帶青草進屋);秋後剝下桐籽時,空坪又是堆放桐籽的好地方,進門出門,踩踏桐籽,黴灰盡落,桐籽溜光,“籽蹬”因此而得名。
  現代山鄉苗居,不少人家將籽蹬屋階沿鋪上水泥,平整光滑。茶余飯後,籽蹬屋便成了人們納涼、休息、閑談的好地方。這種苗居,在吉首、鳳凰、花垣、古丈、保靖等縣山村苗族聚居地,至今仍然很多。
  頗具特色的居室配置習俗。湘西鄉民住宅,房屋格局多以三柱四棋、四排三間為主,中間為正屋,兩邊為廂房,或左配廂房右配吊腳樓,或廂房旁側再搭建偏廈。房屋從左至右稱為頭間、二間、三間。大戶人家還有五間、七間的,吊腳樓、偏廈不計在內。三間者,正中為堂屋,左右兩間作居室、廚房。每間房屋以中柱為界,分為前後兩室。頭間前室一般作起居、客廳之用,架空離地約一尺高安裝木地板,內設火床(即火坑)。頭間後室進深不過三“步”左右,是為臥室,居左為尊。土家族人家常將二間分作前堂、後室,居中靠前為堂屋,靠後隔出一間為北屋,北屋俗稱“抱兜房”,是為上房。第三間或為居室,或作廚房。很多人家,廂房兩側搭建吊樓、偏廈。吊樓多作起居、休息之所,偏廈內往往設倉房、碓房、牛欄、豬圈、廁所、雞舍、灰棚及雜物間。通常,灰棚靠近廁所,碓房、雞舍靠倉房,豬欄靠近廚房。也有將雞舍安置在居室窗前的,大概是為了雞鳴報曉吧。還有的人家將牛欄設在三間後面,關牛於宅,以防盜賊。
  居室配置安排,舊時嚴遵傳統的“陽尊陰卑”慣制,尊者居中,卑列兩旁。正中為堂屋,最尊,不作起居,只用於置辦婚喪大事和招待賓客。北屋為上房,為家中長者居住;東西為廂房,為晚輩子媳所居。居住俗規根據人多人少,以先左後右、先正後偏、再為木樓轉角樓的原則而定。分居規矩通常是:一兒一女成年後,父母居左間,兒子居右間,女兒則居木樓或轉角樓;家有兩子成婚後,兄居左間,弟居右間,父母住北屋上房(抱兜房);若三代同堂,則祖父母住抱兜房,父母住偏房。來客多居木樓或轉角樓。現在,三代同堂或四世同堂居住者已為數不多,兒子結婚後,普遍習慣各立門戶,分居而住。同堂居住者在居室分配中,等級觀念日趨淡化,迷信色彩逐漸消失。
  堂屋——派大用場的特定場所
  湘西農家宅居極重堂屋,堂屋居中,寬敞明亮,是供“香火”、安“龍神”的特定場所,不作居室,只作舉辦婚喪大事和宴請賓客之用。
  土家族人家堂屋,一般出檐1米左右,留作檐廊。堂屋大門兩扇、四扇、六扇門不等,安有活動軸,遇有婚喪喜慶時,拆掉此軸,堂屋便可與門外檐廊連成一片。中間屋梁上畫有符圖,以避邪惡。堂屋中壁立神龕,豎“天地君親師”和祖宗牌位,有的還沒有“家神櫃”。裝神龕講究要高於堂屋大門,俗謂:“神龕高過堂屋門,子孫發在自家門。神龕低於屋門口,榮華富貴往外走。”神龕由香案和牌位組成,案上陳放香爐、香燈、香碗、香柱、燭臺、祭祀用品和靈牌。正中墻上貼紙書條幅式牌位“天地君親師位” (或“天地國親師位”)。神龕布置莊重肅穆,逢年過節皆應時上香,祭奠祖宗。神龕上忌放雜物,神祗楹聯忌隨意塗抹、撕扯。堂屋為年節喜慶待客之處,設宴擺席都在此。
  湘西苗家堂屋,一般大門往內退至金柱後安門,靠火塘屋一方的後金柱為主柱,苗語稱“牛能”。苗族習俗,堂屋不安神龕,堂屋中間地面有一青石板,石下有孔,孔內盛一杯酒,用碗覆蓋,為安“龍神”之所在,不能隨便敲打,以防驚走龍神。苗俗重椎牛,吃牛人家,興在堂屋主柱上綁一水牛角,表示吃過牛或以示富裕。
  火塘——常年煙火不斷的起居房
  湘西土家、苗族居住習俗中,火塘堪稱一大特色。火塘是土家、苗族農家做飯用餐、烤火取暖及休息閑聊的常用之所。火塘一般設在堂屋左邊前面一間,安裝木地板(俗稱“地樓”),內挖火坑,火坑離木地板面深一尺左右,以約四尺長、三至五寸厚的條石圍砌而成。火坑內置一鑄鐵三腳撐架,可架鼎鍋煮飯炒菜。除婚喪喜慶宴客用竈之外,常年炊事多在火坑進行。吃飯人少時,菜就放在鍋蓋上,一家人圍鍋而食。如若來客多辦了幾道菜,就在火坑邊擺一張小矮方桌擺放盤碟。冬日天寒,就把各種不同的熟菜倒在鍋內一鍋煮,邊炊邊吃。火坑內日夜不斷煙火,或燒柴禾或煨樹蔸,火坑邊放著茶罐、水罐,隨時有熱茶、熱水。農家木房板壁枋柱被熏得烏黑鋥亮,皆因火塘煙火不斷之緣故。山村木房,觀其四壁煙熏之色,便可大略推算出它的年歲來。常年煙熏,雖遮住了房屋俊美的容顏,卻使房屋梁柱、板壁免遭蟲蛀之患,經年耐久。火塘上方樓面用木條或竹塊鋪成,間有縫隙,一則可通柴煙,二則可為烘幹包谷用。火坑上方吊有一炕架,上面掛放臘肉、豆幹、辣椒等可供熏食之物。火坑周圍擺放的都是自制的矮凳子和簡易矮椅。鄉人好客愛熱鬧,家中常有鄰裏客人圍坑而聚,邊烤火,邊喝茶,邊閑話,興致所至,架起鼎鍋,烹煮野味,溫酒共飲,其樂融融。
  湘西土家、苗族對於火塘都頗多講究。土家族習俗,三腳撐架常年不許移動,只在大年三十才可挪動,且平時不準腳蹬、踩踏,以免“褻瀆神靈”。苗族習俗:火塘須對準中柱,上方位置為上首位,尊為祖先“鬼香”(魂魄)所居,通常讓給長輩坐,晚輩不宜坐,更不能在“夯告”(祖先居處)座位上放屁,否則會被視為對祖宗大不敬,主人會很不高興;火坑裏的三腳架,其中一只腳必須對準上首位的中柱;從火塘上跨過去為苗家所忌,被視為對主人極不尊重。
  竈屋——農家並不常用的大廚房
  湘西民間俗稱廚房為“竈屋”,一般單獨設間,或於廂房,或於偏廈。廚房內,竈為主要設施。舊俗重竈,很多人家都立有竈神神位,並忌在竈上煮狗肉、烏龜肉,忌將掃帚放在竈上。土家族對竈神尤為敬奉,把竈神神位立於堂屋神龕內,敬祀如同祖先,初一、十五還在竈上點“鍋燈”。過去煮飯多燒柴禾,竈又稱“柴禾竈”。農家竈有單鍋竈、連二鍋竈、連三鍋竈之分,以三鍋竈為多,排列有縱有橫,以橫排居多,爐膛開闊。三鍋竈者,三口鍋大小不等,依次排列,大鍋煮豬食,中鍋、小鍋炒菜煮飯。竈臺又稱“鍋臺”,上面除安鍋以外,還安有熱水鼎罐,利用竈火余熱熱水,既可燒開水飲用,又可熱熱水洗刷。竈前擺一長凳,以便添柴禾時坐用。板凳後面靠板壁(或墻壁)處一般堆放柴禾,取用方便。竈背後靠墻角處置放水缸,缸中經常保持滿水,一則供飲用,二則防火。有的還在竈前挖一火坑,從上方樓板處垂一竈鉤桿吊掛水壺或鼎罐,用於燒水、燉湯等。土家、苗族都喜酸食,很多人家將酸菜、腌菜壇子也置放在竈屋內,或置靠墻角邊,或放在案板下。
  嚴肅而又風趣的建房習俗。湘西民間普遍視建房為創辦家業的大事,建造新房熱鬧而又嚴肅,沿襲傳承著約定俗成的風俗習慣。土家、苗、漢等各民族由於世代相處,交往頻繁,漸趨融合,建房習俗漸趨同化。
  擇屋場俗話說:“人窮賴屋場,鬼窮賴地方。”湘四民間建房很看重屋場,舊時尤甚。一般以高地、臺地及土質堅硬為宜,擇向陽背陰、冬暖夏涼之地。村寨聚居,有的選在綿延起伏的峰巒中,有的擇在群山環抱的山腰間,有的則在山巒重疊的高山上。舊時建房講究“風水”,認為屋場風水,以得水為上,藏風為次;屋場一定要居於“龍脈”之中,且要山、水、土、石、樹諸景齊備,有“山是龍的身,水是龍的血,土是龍的肉,巖是龍的骨,樹是龍的皮”之說。新屋場須後有來龍,前有去脈,左有瀑流,右有樹木;並講究後山厚實、左右不虛,若有不足,以竹木禳補。
  選中柱湘西苗家建房十分看中房屋中柱木的挑選。擇好屋場定下吉日後,主人就會請來手藝高超的木匠師傅,帶著酒、肉、糯米飯、香、紙和斧頭、鋸子、尺子上山挑選建造房屋用的中柱木。一般選枝葉茂盛、樹幹粗壯挺直的杉木作新房中柱。砍樹前,木匠師傅先以酒、肉祭祀,並口念吉語:“哪棵樹最大?哪棵樹最高?這棵樹最大!這棵樹最高!樹有九抱九,高到九雲霄,今天把你砍,造房萬年牢。”念畢,首先由木匠師傅用斧子在樹上砍三斧,然後將斧子交給主人砍三斧,再將斧子交給幫忙的人將樹砍倒。樹倒的方向很有講究,一定要設法使樹倒向東方,以示吉利。樹砍倒後按中柱尺寸鋸斷、剝皮、刨光,運回家中備用。
  發墨湘西民間建造木房,“發墨”之俗頗為盛行。建房主人將各種木料備齊後(除大梁外),便由掌墨師“發 墨”以示新屋動工。發墨是從中堂左面的中柱位置彈一筆直墨線,作為整棟房屋的準線。發墨至第一根中柱時,須由主人牽著墨線一頭,掌墨師拿著墨鬥一頭,掌墨師提起墨線,靜聽四周動靜,保持這種“引而不發”的姿勢等待發墨,一旦聽到響動,即刻將墨線彈下去。所聞之聲,若為喜鵲叫或笑聲、迎客聲,視為吉利;如果聽到的是烏鴉叫或哭聲、吵鬧聲,則視為不吉。第一根中柱畫好後,就站立在確定為火塘和堂屋之間放米桶的地方,土家稱“米桶柱”,苗語叫“溜桶槽”,意為米桶先滿。經掌墨師逐一發墨後,工匠們便按照掌墨師在每根木料上所畫的魯班字,進行鋸、砍、刨、鑿,制作整棟房屋的構件,待擇日豎屋架。

湘西民族婚俗

土家族婚俗最引人註目的是“哭嫁”。
  哭嫁,顧名思義,即土家姑娘在婚嫁之前必與母姨、姑嫂、姐妹一起抱頭痛哭。且要邊哭邊唱,以此表達親人間的骨肉深情、離別痛楚,表達婚後身居他 鄉的顧慮與懼怕,表達對封建包辦婚姻的不滿和憤慨。
  結婚的日子商定後,一般在婚前十天、 半月即開始哭嫁,短的三五天,長的要哭一個多月。
  每天夜幕降臨,平日相好的姐妹以及新娘 的女性親戚,便於新娘的閨房中或堂屋的火塘邊圍坐在新娘四周,以手帕掩面,陪著新娘失聲痛哭,傾訴衷腸。個個情真意切 ,聲淚俱下,感人肺腑。哭嫁的形式有一人單哭、二人對哭、眾人合哭。哭嫁使用的語言現在大多為漢語,少數土家語保留得 較完整的村寨,仍用土家語哭嫁,其聲調、韻味便格外奇妙。哭嫁的內容十分廣泛,都離不開一個哭字。如:“哭爹娘”、“ 哭祖宗”、“哭十姐妹”、“女哭娘”、“娘哭女”、“姐哭妹”、“妹哭姐”、“妹哭嫂”、“嫂哭妹”、“哭媒人”、“ 哭花”、“哭席”、“哭苦情”、“哭出門”、“哭上轎”等等。
  摘錄一段“哭爹娘”: “ 下賤的日子快到了,後園的野貓在叫了,享福的日子快到了,受罪的日子快到了,我的爹,我的娘啊!你們的女兒哩,是羽毛沒 有長成的小鳥兒,籠在你們的衣袖裏,叫我離娘哪裏飛?你們的女兒哩,是眼睛沒開的小蛇兒,盤在你們的骼膝上,叫我離娘哪 裏走?”
  據說,土家族姑娘長到十一二歲,就開始學哭嫁。因為,出嫁時,新娘的《哭嫁歌》唱的多少、好壞,是鄉親們評價她聰愚的一個重要標準,也是她日後在婆家分量輕重的關鍵一舉。
  哭到接親的那一天,男方接親的隊伍打著溜子、吹著嗩吶、擡著花轎來了,女方趕緊擡一張大 方桌擋在大門口,請事先安排好的“內管先生”與接親的“禮官”對歌、盤歌。“禮官”勝出後,交出“三茶六禮”,方能進 屋。俗稱“攔門禮”。堂屋裏,接親的人還沒歇氣,突然湧出一群盛裝的姑娘,用黑鍋煙抹得接親的後生們一臉花。後生們哪 裏示弱,反過來用這種奇特的“打發”追得姑娘們四處逃竄。新娘子好不容易止住哭泣,頭搭“蒙帕”坐上花轎。聽著喜慶的 樂聲,她輕輕地閉上眼睛,她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她知道,土家接親鬧新房是二天三夜不分大小的。
  苗家婚戀,奇特而諧趣,充滿浪漫情調。苗族青年男女大多是利用喜慶節假之日或趕場的機會相識、擇偶,即俗稱的“會姑娘”、“趕邊邊場”。苗族後生如果看上了某位姑娘,便會通過討要糖果、野蔥或手帕、腰帶等物的形式向這位姑娘表示愛意。而姑娘是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東西送人的,須通過多次的相會、交談、對歌加深相互的了解和感情,得到情投意合、如膠似漆之時,方贈物定情。此後,經過“求婚”、 “吃放口酒”、 “過禮”、“討紅庚”等婚俗程序,終迎來了嫁娶的大喜日子。
  娶親的前一天,男方必須派一支由接親娘及挑擡嫁妝的漢子組成的接親隊伍,帶著燈盞、火把、挑著酒肉大米趕到女方家,給女方送“迎親酒”。當晚,女 方家便把親朋好友及族人請至家中與男方客人一起喝酒、唱歌,通宵達旦,待吉時一到,新娘及女方家的送親隊伍便於“發親 ”的鞭炮聲中離開娘家,隨男方接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地嫁到男方家。
  新娘第一次進入男方 家,必須從一只新竹篩上踩過,以篩凈一路的風塵和邪氣。
  這時,男方家的火塘裏燒著旺火, 熊熊火焰昭示著新婚夫婦的日子紅紅火火、吉祥興旺。
  按照漢族婚俗,接下來,新郎新娘就該 拜堂了,可是苗家不是這樣。新娘進屋後,與新郎並肩坐在堂屋正中的凳椅上,不能移動,否則,便意味著新娘在男方家的日子過不安穩。
  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的安排下,喝“同心酒”、吃“同心肉”。主婚人的一曲“合 事歌”,是對新人最真摯、最美好的祝福,祝福新郎新娘白頭偕老、永遠幸福。
  新郎的兄弟們 來了,新娘的姐妹們來了,來向新郎新娘討喜酒喝。
  他們說著祝福的話,唱著吉祥的歌,喝著 喜慶的酒,用目光尋覓自己意中的人兒,憧憬著把新郎新娘的今天定格成自己的明天。
  一家有喜,全寨同慶。
  新婚之夜,是苗寨的不眠之夜。全寨的鄉親都要來新郎家慶賀、歡聚。鄉親們 以女方送親陪嫁的人為主客,熱情地向他們敬酒、同他們對歌。高潮之中,寨子裏的姑娘後生便會用鍋煙粉出其不意地把客人 抹得滿臉花黑,客人亦可“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一時間,於驚呼歡笑聲中,人人都成了黑花臉。這便是苗家婚俗中 的一大奇景——“打發”。據說,臉上的黑被抹得越多,將越興旺吉祥。
  這天晚上,新郎新娘是不能同房的。新郎要招待客人和親朋友好,新娘要陪伴送親來的姐妹。
  您問:那要等到什麼 時候才能……告訴您,少則三四天,多則五六天——三天之後,新郎陪新娘去娘家“回門”,待重回新郎家之時,一對新人的蜜月才著實開始。

湘西民族服飾

在較早時期,湘西境域土家族、苗族的男女服飾均無多大差異。《永順縣誌》載, “土司時,男女服飾不分,皆為一式。頭裹刺花頭帕,衣裙盡繡長邊。”而苗族男女則一律花帕包長發,花衣花鞋百褶裙。其用料全是家織的“色彩斑斕布”。
  
土家織錦
清“改土歸流”後,朝廷加強了對湘西地區的統治和經濟文化上的滲透、影響,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服飾亦隨之有了較大變化。無論男女,不再穿裙。經濟文化較為開放發達地區的土家族和少數苗族青年開始著漢裝。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服飾變化更為明顯。20世紀50年代後,特別是80年代後,穿民族服裝的越來越少,一些較偏遠的土鄉苗寨,人們仍保持著本民族傳統服飾風貌。
  土家族傳統服飾
  土家族姑娘多留滿發,梳一條長長的辮子,上紮彩色布結。婚後的婦女則把長發盤成“粑粑髻”,套青絲發網,別上發簪、玉寶珍、芭蕉扇等銀飾,再包上一條丈余長的青絲頭帕或青布頭帕。服裝用料多為家織的青、藍棉布, 上衣有兩種款式,即“外托肩”和“銀溝”。“外托肩”一般向右開襟,滾書邊,不做衣領。沿衣襟和袖口貼兩條寬窄不一的青邊。 “銀溝”做工精美,做矮衣領,一綹寬寬的青布邊滾在衣襟和袖口處,青邊後面,依次等距離地綴三條彩色梅花條,胸襟用五彩絲線鉤花。褲子亦多為青、藍、綠色,上連白花褲腰。褲腳處同“銀溝”的袖口一樣,藍底滾青邊,青底滾藍邊,邊後綴三條梅花條。土家族婦女的鞋子十分講究,有“尖尖鞋”和“瓦片鞋”兩款。鞋面用料為青藍色或粉紅色綢緞,鞋口滾書邊、挑“狗齒花”,鞋尖部分用五彩絲線繡出“桃李爭春”、“梅花吐妍”、“蝴蝶戀花”等圖案。展示了土家族婦女的心靈手巧和勤勞智慧。
  土家族男子通常留短發,頭裹“人字格”的青絲(青布)頭帕。身著高領布扣的對襟衣,白褲腰短褲腳的大襠褲。上山下地勞動時多穿“水草鞋”,平日趕場做客則穿多耳麻草鞋或青面布底鞋。
苗族傳統服飾

  苗族服飾用料舊時以家織棉布為主,輔以絲、麻:現亦用市場上購買的機織布料。
  苗族婦女的上衣無領,過腰長大,衣袖寬短。有雲肩式、雲襟式、疊擺式、四岔式、琵琶襟等七八個款式。無論哪一款,或胸前肩背,或擺襟袖口,或圍裙背篼,都用五彩色線繡有精美圖案,如“二龍戲珠”、“蝴蝶戲梅”、“雙鳳朝陽”、“貓捉老鼠”、“八仙過海”等。女褲短而肥大,褲腳滾邊,亦用彩絲繡出精美圖案。這樣的服裝,再配上頭尖口大的船形繡花鞋,叮當作響的滿身銀飾,苗族婦女便美得叫人眼睛發亮了。
  苗族男子通常的打扮是頭裹青(藍)布帕,身著緊身對襟衣,短而肥大的腰褲,青布裹腿水草鞋。服裝色彩多為鄉間染坊染就,以青、藍為主,輔以花條、花格。苗族青年以前沒有毛衣絨衣,也很少穿棉衣,平日便以單衣為主。平日勞動最多穿兩三件,每逢節日或趕場,為了顯其富有並獲得異性青睞,有的便套穿上六七件。扣布扣時,亦有講,從外到裏,第一件扣最下面的一顆,第二件扣最下面的兩顆,依此類推,七件衣裳盡顯風采。
  土家族、苗族的兒童服飾大同小異,其特點突出的表現在童帽上。不同的季節戴不同款式的帽子。如春、秋天戴“紫金冠”;夏天戴“蛤蟆帽”;冬天戴“狗頭帽”、“風帽”等。無論哪一款,帽額上都用彩絲繡有名貴花鳥的圖案和“長命富貴”、“福祿壽喜”等字樣,帽子前後還鑲有浮雕著“八仙過海”、“十八羅漢”圖案的銀飾。


民族節慶
六月六

趕歌節歷史悠久,傳說種種。一種說法是,鳳凰苗區有苗族青年天靈射殺天子的傳說,這個傳說與《苗族文學史》中的《田螺相公》內容完全相符。
  傳說苗族英雄天靈,經三年苦練,一箭可射到京城天子的寶座上,功夫到家那天,為養精蓄銳,天靈早早就睡了,囑咐母親雞叫頭遍時叫醒他。誰知老母半夜後簸米,不經意拍響簸具,“拍拍”之聲引起雞叫,天靈聞聲雞叫後急忙爬上將軍山(山在貴州松桃、銅仁、湖南鳳凰的接壤處),彎弓對準京城方向就射。箭射中了天子的寶座,但天子尚未登殿。天靈因此被害,據說被害這天是六月六日。於是,每逢此日,苗胞便雲集鳳凰山下,吹哨吶、唱苗歌、跳鼓舞,祭祀先烈,祈禱吉利,祈禱幸福,祈禱未來和但願。
  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忠烈的愛情而興起的。賽歌是趕歌節的主要內容,而對歌是苗家人表達愛情、選擇情侶的主要方式。節日當天,小夥子們演奏蘆笙、嗩吶、笛子等樂器奔向歌場。姑娘們穿戴繡滿名花、彩蝶,鑲著寬大花邊的衣服,佩帶閃光刺眼的銀飾,相伴來到歌場。以村寨為單位的集體對歌,各自找對手比賽,形式多樣,經由反復較量,最後產生“歌王”。歌王受到大家的愛戴。

過苗年

苗族就是蚩尤部落戰敗由中原南遷演變而成的民族,因此苗族至今仍尊奉蚩尤為始祖。悠久的歷史,在現代苗族中留下古樸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風俗文化。
  苗族人民在千年的遷徒生活中,在這種充滿血淚的艱苦生境中,創造了輝煌的苗文化。有大量的反映歷史、愛情、生活的古歌,他們的服飾配有大量的刺繡與銀飾,苗族的民俗風情活動,記錄了苗族群眾上千年的文化現象。是苗族的自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活化石”,它傳承著苗族群眾生產生活的文化智慧,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自然與人文生態和諧統一的體現。
  苗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情趣無限,魅力神奇,能讓很多人如癡如醉。苗族的節日多姿多彩,很多節日習俗都是苗族人對生活的感知,也是對生活的向往。
  節日是苗族風情展現得最精彩淋漓的時刻。苗家素有 “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而其中春節最為隆重。
  殺年豬打糍粑
  當時間進入臘月後就開始傾其所有辦年貨了。幾乎每戶都餵有肥豬(稱“年豬”),作為過節的肉食準備,冬臘月下旬宰殺。糍粑既是苗族人必備的年貨,也是祭祀祖先的主要供品。因此,即使是困難時期比較困難的人家都必須多少搗上一點。
  守苗年夜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晚上,年飯在開席前,擺好菜和碗筷,在堂屋點香燒紙,所有的人都到屋外回避,由長者首先敬請祖宗先“吃”,長者一邊口念祭詞和招引列祖列宗的名字,一邊倒酒意思是請諸位祖人回來過年,一同享用。此刻燃放鞭炮。10分鐘左右之後,全家人入席,開席的第一個程序是最小的下輩向最年長的老人敬酒,祝老人長壽,隨後由小到大輪流敬酒,受敬者用傳統最好的語言對敬酒者以表達良好的祝願。
  春節作為一歲之首,對於苗族來說,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三十晚上“守歲”而不睡覺。
  正月初一祀祖拜年
  從初一開始,最鮮亮最激動人心的各種活動由此開始。有祈神禱富的祭祀祖先,有驅癘禳災的驅邪、有祈禱豐年的占歲,有謝恩的餵牲,有聯絡感情的拜賀新年,有娛人娛神的各種活動等,此外尚有一系列禁忌習俗約束人們,不可沖犯神靈,以祈福分。大人孩子們都相互問好拜年。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已出嫁的女兒春節必須回娘家拜賀,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女兒到家後的第一餐飯將享受得到媽媽或嫂子在過年的晚上給她們預留的年飯(一般是留雞腿子、大扣肉和魚塊等傳統的好菜)。
  正月初三祀祖墳
  正月初三這天,是苗族辭祖和拜謁祖先墳墓的重要日子。每家每戶攜酒、肉、飯和糍粑到各位祖先的墓前,先將墳墓四周清掃幹凈,於墓前燃三炷香,焚化錢紙,將祭品供到墓前,然後跪在墓前磕三個頭,並燃放鞭炮。這個活動又稱“拜墳”,意在給祖先“拜年”。
  初三之後齊歡喜
  從初三這天開始許許多多的集體苗族活動也開始展開了,有百獅會、苗家接龍、吃排家飯、上刀梯等等。
  苗族的春節氣氛一直要延續到正月十五。在苗族的春節觀念中,春節和十五是聯系在一起的。苗族稱正月初一為“大年”,而稱十五為“小年”,對十五仍十分看重。一般女兒都回娘家過十五,與家人團聚。

祭奠

在湘西的古老話中,儺公儺母是人類的遠古祖神。相傳在宇宙洪荒時代,“告松”(雷神)和“告畢”(天神)相互鬥法,後“告松”大施雷威,大雨傾盆澆註了九天九夜,導致漫天洪水,形成了宇宙洪荒。告畢的一兒一女坐在瓜內隨水漂蕩。洪水消退後,世間已經沒有人煙了。為了繁衍人類,告畢在南山頂上將一被劈破的竹塊拋落山下,竹塊天然合攏;此外,又在東山頂上滾落兩扇磨盤到山下,兩扇磨盤又天然合攏——在此天意的暗示下,兄妹終於成婚。婚後,妹妹懷孕生下一肉團。儺公用刀將此肉團切割成148片,丟棄於四野的天然之物上,從而化生出148姓種人類。之後,人們便將儺公儺母尊稱為:“東山聖公大帝,南山聖母娘娘”,加以崇奉至今。
  還儺願科儀共分31科法事,分別在二天一夜的時間內進行。上午進行啟建法事,從安司命到會兵等;下戰書到晚飯後進行正祭法事,從接駕到合會等;晚上通宵進行交牲、上熟、燒願等典禮,然後是儺戲扮演。無論是什麼時段的法事,都以祈福、保安(保佑吉祥、敬祖驅鬼、隔除災禍)為主旨。
  儺祭有良多種類,如三清儺、五通儺、雲宵儺、求子儺、保安儺、癲儺等。供品以豬羊雞魚四牲為主,有用雙豬雙羊的,也有用單豬單羊的,主要以歷代的傳統劃定為準。

打豬

打豬:是苗族祀本家祖先的流動,苗語叫“保巴果”。主要為了取悅近祖,求得本家祖先保佑、寬恕活人罪過。打豬雖帶有濃厚迷信色彩,但它卻反映了苗族人民對自已祖先的一片忠誠。
  打豬要進行一整天,要請舅家7個客人來喝酒,其中一男一女在“禾丟”(竹片彎成的棚架)前相對而坐,另五人端坐堂屋,面前各置一個酒碗,當苗老司念到“哈叼”(喝)時,客人要端起碗象征性喝酒。
  打豬時要將豬前腿和後腿分別捆到一起,用兩根木棒從豬的前腿和後腿穿過,壓在地面釘緊,再用木棒將豬打死,燎毛刮凈。開膛後要將豬一部分肉做成肉串,與一後腿一起擺到“禾丟”內祭祖,封之為“牙合”(忌肉),由苗老司請祖先享用後,交由舅家客人背回家去。客人回家時主人不能送,客人也不能謝,以免驚動祖靈。客人背肉回家途中遇人要高喊“背忌肉來了”,通告對方。對方若與背忌肉者異姓,則要老遠避開。背肉的人回到家,當晚要請族人將忌肉吃完,吃不完的,要包好埋入氽洞裏,碗筷要拿到河裏或井邊洗凈,不能在家洗,不能將油湯餵牲畜,否則,認為要被虎傷蛇咬。
  參加打豬的人不準留胡須。打豬過程中,不準講漢話,不準說虎蛇,不準開玩笑。同時,忌諱漢人窺視,忌穿有衣領的衣服。凡是參加打豬的人,事前都要沐浴凈身。如有違忌,則認為打豬祭祀不能生效,違忌者必須賠償一切損失,以便擇日再祭。

土家趕年

明世宗三十三年(公元1555年),由於朝政腐敗,防務廢馳,沿海空虛, 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不斷大肆騷擾。朝廷雖曾多次派軍抗倭,終因將怯兵弱, 加上內奸與倭寇勾結,每與敵戰,一觸即潰。尚書張經上秦朝廷,說湘鄂西一帶土家族人,機智善戰,若能調征士兵前往平倭,勝利指日可待。明民宗準奏,於是頒詔令,派經略使胡宗憲督辦此事。永定衛茅崗土司覃堯之與兒子覃承坤及桑植司向鶴峰、永順司彭翼南、溶美司田世爵等奉旨率士兵三千出征。
  時正值年關。“麻雀兒也有個三十夜”,可軍令如山,聖令難違,覃堯之深知這一去難返,決定與親人過最後一個年。於是下令:“做子飯,切坨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過年再開跋!” 過年後,土家兵奔赴前線,與各地士兵並肩作戰,終於收得被倭寇侵占的國土,將倭寇拒於國門之外 。世宗欽賜匾額,上書“東南戰功土家族合家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月小則二十八過。土家族把提前一天過年稱為過“趕年”。


接 龍

接龍,是苗族一種非常神聖的禮拜活動。苗族人為家道興旺,往往許願於龍,並請兩位苗老司來做法事,請母舅接龍,請寨中族人幫忙。母舅來時,主人要到村口迎接,並當場送酒兩碗,送紅包一個。 
  整個接龍活動一般要兩天。第一天,敲起鑼鼓,吹起嗩吶,請苗老司祝詞。到中午時分由苗老司帶主婦和母舅接龍。主婦要穿節日盛妝,與母舅同來的婦女都要著繡花衣裙,戴銀首飾。龍接回時,在家男子都要拿著紙錢和香火,由另一苗老司引到村口接龍,燃放鞭炮,引龍進屋。然後,客人可以散去。第二天,要根據苗老司的安排,在堂屋挖一小坑,放朱砂水一碗,用巖板蓋上,稱為龍室。然後,苗老司帶著主人家男女,搖鈴念咒,繞龍室三周,放鞭炮,引龍入室,再用土填實周圍,接龍儀式即告完畢。 
  苗族人家十分看重龍室,走到苗家人屋內,不可敲打龍室,驚擾神靈被視為大忌。
  在鳳凰縣禾庫鎮每年春節都舉行接龍!

椎 牛

椎牛: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活動,苗語叫“農聶虎諤”。主要目的是為了消災滅病,生活安康,家道興旺,才祈求祖靈保佑,許下椎牛大願,但許願後一定還要還願,不能失信,椎牛一般為三天,熱鬧非凡。由於是的大型祭祀祖宗的祭奠活動,因此十分莊嚴和隆重。
  大典的基礎法事有很多,如吃豬(農琶)、敬雷神(出肱松)、敬谷神(出肱農)、敬家祖(喜香)等共9堂含51節;主體法事,如椎牛總敘(就葡業)、祈福(琶葡)、古老話(岔共業)、到倒牛(告業)等10堂含58節;結尾法事如交牛頭(送比業)、合死牛(夫業達)、歸還桌凳(送莎送會)以及敬牛肝飯(培利三業)等。
  這些法事科儀固然各自不同,但相互之間又緊密聯系,具有共性。按照大典的進展順序,把基礎法事擺在前兩天的啟建時段,把主體法事擺在正式上客確當晚和第三天白天正式椎牛的熱潮時段,把結尾法事擺在散客的收場時段。在這三個不同的時段中,請祖師、迎祖神、說供、驅鬼、收祚、祈福、解枷鎖、收災、獻供、交納等這些共性法事貫串其中,形成了一個既是龐大的共和體,又由無數細小的獨立體穿串而成的完美結構。
  各科法事固然各有其主題與特色、差異與個性,但又能牢牢地圍繞一個同一目的進行,形成了分中有合、異中有同的框架格式。這樣的頭是頭,身是身,尾是尾的鋪排設置,在內容上包涵兼顧了大而全、深而廣、異而合、多而順的各個方面;在整合上做到結構緊撐、層次清楚、章節公道、輕重適度、主題凸起、特色光鮮、首尾相應,使椎牛大典的整體法事達到大而穩定、多而不雜、深廣而不渾濁、細微而不繁瑣的高超水平。

猴兒鼓

猴兒鼓,故名思義,就是模仿猴跳的動作打花鼓。猴兒鼓是從苗家花鼓演變而來的。動作輕捷健美, 竄、跳、騰、挪變化多端,節奏明快,既富有娛樂性,又富有較高的藝術性。猴兒鼓打法,形式多樣,不 拘一格。有單人打、雙人打、多人打、群體打,男女混雜其中,互相嬉戲跳躍,猶如群猴嬉戲,動作優美動人,是苗族最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
  據傳說,猴兒鼓起源於叭固苗寨。很久以前,這裏是森林密布,虎豹豺狼成群,山中的猴子特別多。山裏種的包谷,還沒掛須就被猴群偷吃,人們只好在山中樹林裏紮起茅草棚,把鑼鼓搬到茅棚中,燃起篝火鳴鑼擊鼓,防止群猴吃包谷。一到白天,人們就出山去了。趁人們出山之際,群猴擠進茅棚中,擊鼓歡跳。人們聽到鼓聲,覺得奇怪,回茅棚一看,只見一群猴子圍著大鼓,竄上跳下,你逗我耍,好不熱鬧!它們縱、跳、騰、挪,身法極為靈巧敏捷,把人們看的眼花繚亂。其中一個叫石八的青年拍手叫道:“妙極了,妙極了”!經他一吼叫,群猴一驚而散。石八走進草棚,也學著猴子的動作,擊鼓跳躍起來,夥伴們覺得新奇好看極了,也跟石八的樣子擊鼓跳躍起來。回到寨裏後,石八就根據猴子大鼓跳躍的動作,發展成七七四十九套動作,教給寨民。大家覺得這種鼓點新奇好看,打擊的套路變化多端,大家都學會了這種打法。因為這種打法是模仿猴子的動作,所以叫猴兒鼓,流傳至今。

四月八

四月八”是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據說是伏彜妹妹時期開始的。此事發生在鳳凰山下的龍塘河畔。這裏是湘黔聞名的山溝,水秀山清,景色宜人,是最好的“跳花場地”。古代每年“四月八”,附近的苗族人民都積聚到這條山溝裏、草坪上,男男女女圍著花臺,晚上跳月。這種風俗,苗族叫“但奶但臘”,漢語叫“跳花跳月”。 
  傳說古代官家看見跳花場上的苗族姑娘,如花似玉,非常美麗,經常來“選美”,拆散了不少親骨肉,糟踏了不少良家女。苗族後生亞宜組織有血性的青年喝血酒,發誓要與官家血戰到底。到“四月八”這天,大家像往常那樣,吹的吹木葉,擡的擡花鼓,帶的帶花柴刀,拿的拿花棍,從四面八方湧進跳花場。太陽當頂,官家的打手們擠進跳花溝。亞宜跳到花臺上,吹響了牛角號,大家立刻拔刀舞棍,撲向官家打手,不費一袋煙工夫,就把那些如狼似虎的壞家夥打的七死八活,扔到龍塘河裏餵魚去了。後來官家派大隊人馬向跳花溝殺來,殺死了無數的苗家兄弟姐妹。亞宜帶領眾人迎敵,戰鬥了三天三夜,終因寡不及眾向西撤退,得到貴州苗族支持,同官家周旋了一年。第二年“四月八”亞宜和貴州英雄亞努等人戰死在貴陽城。從那時起,“四月八”就成了青年男女聯歡節和祭祀英雄的紀念日。現在跳花溝附近,還留下一些紀念性地名,喝血酒的“喝血坳”,埋死者的“苗墳”,打仗的“果得兒打”——戰鬥的地方。
  解放前,盡管歷代統治階級都以各種借口加以禁止,具有反抗精神的苗族人民,只是改變了跳花的形式,卻仍然保留著聚會對歌等內容。一年一次,世代相傳,直到民國時期各地才先後中斷。後於一九八一年國家民委批示同意在京的苗族過“四月八”而才得到恢復。一九八六年在鳳凰山下落朝井鄉龍塘河村,“四月八”的發源地舉行隆重聚會。這一天啟明星才掛在樹尖尖上的時候,湘黔邊境各地的男女青年,身著節日的盛裝,踏著路邊茅草上的露珠,唱著歌,吹著木葉,嘻嘻哈哈,迎著燦爛的朝霞,從各條彎彎的山道上,向“跳花溝”湧來。十嶺八坡,山溝裏外,龍河兩岸都站滿了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會場的正中掛有寬六尺長七尺的淺紅大旗,繡有“四月八”三個大字,兩邊龍鳳圖案,莊嚴古樸,表示歷史悠久和不忘祖先功德。自此過“四月八”跳花節成為鳳凰縣的民俗傳統,今年的農歷四月八日,鳳凰縣山江鎮又成功舉辦了一屆跳花節。

毛古斯

毛古斯”流行於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區,土家語大意是渾身長毛的打獵人。“毛古斯”流行於湖南湘西土家族地區,土家語大意是渾身長毛的打獵人。古時候,湘西土家族地區森林莽莽,荊棘遍野,人煙稀少,土家族先民為了覓食,或上山打獵,或下河捕魚。後來又從漁獵生活步入農耕時代。傳說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獨自下山去學習農耕技能,之後急於趕回山寨傳授技能,一路上風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荊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時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調年”(過年),舉行跳擺手舞等活動。他衣不遮體,不好露面,便躲在調年場旁的雜草叢中觀看調年活動。不料幾個參加調年活動的小夥子在草叢中發現了他,他只好走出來,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被在身上,參加到調年活動的人群中去。他用舞蹈的形式向鄉親們傳授所學到的農耕技能。從此,土家人為了紀念這位傳授農耕技能的先祖,每逢還願、祭祖等活動時,都要表演“毛古斯”,有時也單獨表演。
  表演“毛古斯”的人數10至20人不等,一人身著土家族服飾,飾老毛古斯(土家語叫“巴普”),他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動,其余為小“毛古斯”,代表子孫後代。他們都身披稻草紮成的草衣,赤著雙腳,面部用稻草紮成的帽子遮住,頭上用稻草和棕樹葉擰成沖天而豎的單數草辮,四個單辮的是牛的扮演者。“毛古斯”的扮演者們事先裝扮好,在擺手舞場不遠的樹林中等待,擺手舞跳到一定的時候,他們轟然入場,擺手舞立即停止,為之讓場,說是“祖先爺”來了。“毛古斯”的表演內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產、生活為主,表演者模擬上古人古樸粗獷的動作,講土家語,唱土家歌,融歌、舞、話為一體。其程序分為“掃堂”(意為掃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後代平安)、“祭祖”、“祭五谷神”、“示雄”(表現全家族人民的生存和繁衍)、“析求萬事如意”等幾個大段落,每個段落中細節繁多,如祝萬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鐵、犁田、播種、收獲、打粑粑、迎新娘等等。
  “毛古斯”表演粗獷豪放、剛勁激昂,它讓人們領略到五荒時代的原始藝術之美,它是人們研究土家族歷史的活化石。土家族雖無文字,但“毛古斯”代代相傳不衰,並在傳承中不斷完善,成為土家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苗族趕秋節

趕秋節是苗族民間在秋收前或立秋前舉行的娛樂、互市、男女青年交往與慶祝豐收即將到來等為內容的大型民間節日活動。
  關於趕秋的由來,有的說是趕“立秋日”,有的說是“趕秋千”。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英武善射,為人正直,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從空中掠過,便舉手拉弓,一箭射中。與山鷹同時墜落的,還有一只花鞋。這只花鞋,繡工極為精巧,一看就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貴達惹決意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他設計、制造了一種同時能坐8個人的風車,取名“八人秋”。立秋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打秋取樂。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歡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果然,他願望實現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後來,他們通過對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結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滿幸福。從那以後,人們沿襲此例,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活動。
  而有的地方相傳是神農派一男一女去東方,尋得種子回來,種五谷獲得豐收,於是苗族先民稱這對男女為秋公秋婆,趕秋節就是苗族先民為感恩神農及秋公秋婆而舉行的民間節日活動。趕秋節反映著苗族人民對五谷豐收、六畜興旺與幸福的追求。

還儺願

在苗家,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祭祀活動應算還儺願,幾乎每家每戶都做過。時至今日,每年秋收之後,村村寨寨多則五六場,少則一兩場從未間斷過。還儺願,苗語謂之“ 沖奴” 。人們凡遇家人不安、五谷不豐、六畜不旺、財運不佳、口角紛爭,經巫師蔔知後,就要舉行這種酬儺祭典,所祭祀的是為人類繁衍的是始祖儺公儺母。其內容有消災願、求子願、太平願、求福願等。但我們見得最多的還是消災願和求子願。這些願戲的設祭、搬演方式和程序基本相同,只在個別細節和祭詞上作一些變動,其大致情況是: 
  請水 → 紮竈 → 回奉 → 開壇 → 請師 → 發功曹 → 交豬羊 → 行堂接界 → 鋪儺下盞 → 封儺 → 會兵架橋 → 開光點像 → 立五營 → 散花紅 → 下馬 → 討卦 → 上表 → 開洞 →( 先鋒 )→( 開山 )→ 《金寶》 →( 師娘 )→ 《黃河造船》 →( 算匠 )→ 禳星赦土 →( 和尚 )→ 和標 → 騰牲 →( 秦童八郎 )→ 上熟 → 遊願 →( 土地 )→( 判官 )→ 找八弟八兄 → 送神。
  上列表中,標有 () 符號者為儺願正戲,標有《》者為折子戲,未加符號者為儺祭儀式, “→” 表示設祭、搬演程序。從表中可以看出,苗族儺活動是發 “ 祭 ” 為主, “ 戲 ” 的成份少,而且都是附綴在“ 祭 ” 這一骨架上
  各個儺班都供奉儺公儺母兩尊神像,但在整個儺祭活動,儺公處於“ 不管事,只坐一邊喝酒 ”( 巫師語 ) 。的從屬地位,而儺母在儺壇上“ 管全盤 ”—— 巫師要請主家的舅輩打著傘去儺母那裏替主家接兒接女 ( 求子願 ) ;在儺母神座前架壽元橋以求主人延年益壽 ( 長壽願 ) ;請儺母為主家病人治病 ( 沖大儺 ) ;最大的供品 ( 豬 ) 和最精美的供品 ( 魚 ) 均祭獻於儺母座前 ( 各種儺活動中的 “ 交牲 ” 、“ 上熟 ” 儀式 ) ,等等現象,無疑是苗族人民曾經歷過漫長的母系氏族社會生活在儺文化中的積澱和遺存,也由此可知儺文化內函之豐富。
  由於“ 戲” 的成份不多,演出過程中所需道具就不多,面具只在正戲中出現,有開山、先鋒、算匠、土地、秦童、八郎、判官、和尚共八枚;有的儺班有一個歪嘴面具,在正戲中,師娘和鐵匠兩個角色沒有面具,只用簡易化妝便出場演出。儺戲的其他道具有綹巾、馬鞭、師刀、令牌、開山斧、方巾、剪刀、布娃娃、雨傘等等,這些既是演出道具,又多般是巫師的法器。
  由於儺班演員都是民間藝人,在演出折子戲過程中,儺戲的聲、腔、板、調雖有一定的搭配規範,但由於儺藝承傳以口傳心授為主,各個演員 ( 巫師 ) 的文化素質參差不齊,演出時就沒有按固定的唱腔調式和動作行為來時行,他們世世代代生息於儺巫文化的濃厚的氛圍中,每一次感受儺活動,都能把握和領會儺文化的內核神奇的韻味,超越外在形式本身而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完整趨一的審美感受。
  也因此,在農村舉行 “ 還儺願 ” 活動時,周圍村寨的男女老少踴躍觀看並積極參與,一臺演出往往是演員,觀眾沒有嚴格界線,臺上唱臺下應和,演員忙不過來時觀眾主動幫忙。因而,一堂 “ 還儺願戲 ” 的搬演過程,就是巫師 ( 演員 ) 、主家、觀眾共同完成酬謝神靈。
  驅除災禍並以歌舞,說唱來娛神同時娛人的過程!湘西現在這樣的活動不多!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土語,西蘭是人名,卡普是她織的花布。
  相傳西蘭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聰明的姑娘,她把山裏的百花都繡完了,就沒見著半夜開花半夜謝的白果花(銀杏)。為了繡出白果花,她獨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樹與白果花兒對話,不料被又醜又壞的嫂嫂發現了,哥哥聽信嫂嫂讒言,用板斧砍斷了白果樹,西蘭摔死了,她的繡花藝術卻被土家人傳下來了
  西蘭卡普以紅、藍、黑、白、黃、紫等絲線作經緯,通過手織——後來用機械挑打交織而成。主要用作被面、床罩、窗簾、桌布、椅墊、包袱、藝術壁掛、錦袋等,色彩對比強烈,圖案樸素而富誇張,寫實與抽象結合,極富生活氣息。其圖案有以土家歷史題材的,如四鳳擡印,土王五顆印之類;有以生活風俗為題材的,如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福祿壽喜、鯉躍龍門、五子登科、鴛鴦戲水、野鹿含梅、老鼠娶親等。有以自然風光為題材的,如張家界風光、土家吊腳樓等;也有以動植物為題材的,如猴兒花、虎頭花、貓腳跡花、狗牙齒花、玫瑰花、菊花、月月紅等等。
  土家織錦工藝獨特,造型美觀,內容豐富,專家稱它是足可與湘繡齊名的母親藝術。土家山寨把能否挑花繡朵作為衡量一個土家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誌,請聽這支情歌:
  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繡雁鵝
  帕子爛了雁鵝在,不看人材看手腳。
湘西文化
一、歷史名城名鎮名村
  (一)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
  鳳凰,隸屬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與瀘溪縣交界,南與麻陽縣相連,西同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縣毗鄰,史稱“西托雲貴,東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邊”。
  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年的歷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一百多年裏,鳳凰一直是湘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西元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縣城依舊保持了20世紀初的歷史風貌。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不具古城特色。縣境內的古代苗族民居和吊腳樓等都保存較好。古城外還有唐代的“黃絲橋城”和“南方苗疆長城”等遺跡。
  鳳凰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國家AAAA級景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八縣市之一。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龍山縣裏耶鎮、永順縣芙蓉鎮(原王村鎮)、瀘溪縣浦市鎮、花垣縣邊城鎮(原茶峒鎮)
  裏耶鎮,秦簡故裏,位於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隸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與王村、浦市、茶峒並稱為湘西四大古鎮之龍山裏耶。“裏耶”在土家語裏是開拓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年前,裏耶就有人類居住。這裏有神奇的自然風光和奇特的民族風情,但由於交通不便使其經濟文化一直較為落後。直至清康熙年間始建街道和碼頭,雍正年間設置裏耶塘,並漸成集市,一度繁榮。
  1982年5月,鎮東北大橋發現新石器時代文物遺址,謂“龍山文化”,有石斧、石片、紅泥陶器等,陶器上銘粗繩紋結網紋、蔑紋等為研究該鎮和我們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考古資料。後發現了戰國古城遺址和眾多戰國珍貴文物。2002年6月,裏耶鎮裏耶古城遺址的發現和3.6萬余枚秦簡牘的出土,震驚中外,舉世矚目。2005年9月,裏耶經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定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芙蓉鎮,原名王村,因小說《芙蓉鎮》改編的同名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得名芙蓉鎮。
  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位於酉水之濱,距縣城51公裏。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
  芙蓉鎮不僅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鎮,也是融自然景色與古樸的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又是猛洞河風景區的門戶、一個尋幽訪古的最佳景點。正像陳運和《芙蓉鎮》所說:“湘西口音滿背簍 猛洞河古老風韻流”。四周是青山綠水,鎮區內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臨水依依的土家吊腳木樓以及青石板鋪就的五裏長街,處處透析著淳厚古樸的土家族民風民俗,讓遊人至此贊不絕口,留連忘返。胡績偉先生遊覽猛洞河和芙蓉鎮以後作詞贊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峽落溪州。懸崖壁峭綠油油,悠悠蕩華舟。烹鮮魚,戲靈猴,龍洞神仙遊,芙蓉古鎮吊腳樓,土家情意稠。”
  浦市鎮位於湖南省瀘溪縣境東南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湘西四大名鎮之首,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把浦市古鎮與鳳凰古城緊緊相連。
  浦市古鎮歷史文化悠久,自明清時期到民國年間,修建有吉家大院、周家大院、李家祠堂、萬壽宮和文化寺廟等多處名勝古跡,當地文化習俗豐富,獨特,商貿古街、貨運碼頭、寺廟道觀、古戲樓、會館、巷弄和作坊等甚多,由於水路交通發達,歷史上古鎮商貿、文化就極其繁榮,故有“小南京”之稱。
  古鎮源於沅江邊旁,是沅水中遊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荸薺、大蒜、蓮藕、甜橙等農副產品遠銷省內各地,古鎮人們和古鎮名字一樣,樸實善良, 由於開發不久,有旅行度假“處女地”之譽。
  浦市是一個因軍事而立、因商業而興的古鎮。它居於沅江中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用兵不可忽視的水陸要津。早在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就曾在這一帶征討“南蠻”; 南宋中期浦市古鎮作為軍隊集聚地正式確立軍事機構。明清之際,這裏更成為重要的軍事戰備要點。浦市是通達川黔的重要驛站,也是湘西水陸交通的要沖。至今,從浦市到高山坪長達20余裏的山道上,一路延伸的青石板古驛道往下延伸著,直達鳳凰、銅仁、鎮遠,乃至雲南。最近發現的位於浦市近郊的巖門康家古堡寨,則依山伴水,融合漢苗建築藝術,整體態勢和布局細節帶有明顯的軍事防禦色彩,也昭顯出苗疆邊墻系列軍事遺存的重要考古價值。
  邊城鎮原名茶峒鎮,2005年7月改為邊城鎮,以沈從文所寫《邊城》小說名稱命名。
  邊城鎮位於湖南省花垣縣西北部,距縣城25公裏,與貴州省松桃縣的迓駕鎮和重慶市秀山縣的洪安鎮隔河相望,自古就有“一腳踏三省”的美譽,是湖南省的西北大門和湘西四大聞名古鎮之一。
   始建於嘉慶八年(1803 年)。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潔風雅,吊腳樓古色古香,白塔聳立,古渡擺舟,如詩如畫。詩雲:“邊城勝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畫中遊。”解放後,城垣、白塔雖毀,但古風依存,又新修樓房、大橋和農貿市場等,為邊城茶洞增添新景,《連心壩》、《邊城》等影片,均在茶峒拍攝外景。許多慕名而來者以沈從文的小說《邊城》為導遊圖,尋覓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墳:踏青石古道,登水邊吊腳樓聽月光下飄來的漁歌,回味那美麗動人的故事。
     如今茶峒還是老習慣,每逢農歷二、八趕集,叫趕“邊邊場”。茶峒的“邊邊場”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
   (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永順縣靈溪鎮老司城村、龍山縣苗兒灘鎮撈車村
   老司城位於永順縣城東19公裏處的靈溪鎮司城村,是自唐、宋、元、明、清朝代以來留下的眾多古文化遺址,也是湘西歷代土家族土司王經營了八百多年的歷代古都。千年祖師殿、彭氏宗祠、擺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土家族“露天博物館”,是一處尋幽覓古攬勝的旅遊勝地。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統治的古都,亦稱司城、老司城。土司時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十分繁華。
  百姓流傳,老司城分內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人戶稠密,市店興隆,史書有“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裏之邊城”的記載。清貢生彭施鐸作《竹枝詞》贊“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 老司城留存遺址很多,現成為遊客、專家、學者了解研究土家族歷史和文化的珍貴的人文景觀。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群等。老司城是800多年土司轄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原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古長城專家羅哲文等譽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軍事性城堡”和“全國保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保存有大量珍貴的歷史遺跡,其潛在價值不可估量。
   撈車村地處酉水河支流洗車河流域的龍山縣苗兒灘鎮,是個古香古色的土家族古村寨。這裏田園似錦、山水如畫。碧藍清澈能見河底的撈車河,依順著凸凹彎曲的山腳,使河流時而變成平潭,時而水流沖急,猶似天仙自天際撒下的藍色彩帶。沿河兩側的樹木綠蔭蔥蘢,古樹參天,這一切構繪出巨大一幅山清水秀的美麗畫卷。一到春天,這裏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勝似仙境。這裏的女性不但人美若天仙,還不論老老少少個個都是土家織錦的能手,更形象的體現了土家山鄉男耕女織的田園風光。
  早在明代(即公元1368年—1644年),苗兒灘撈車河兩岸就出現了“男耕女織、戶多機聲”的繁榮景象。在八百余年的土司統治時期(始於五代,止於清同治年間),苗兒灘鎮燦若雲霞的土家織錦,成為中國“四大名錦”(即廣西壯錦、雲南雲錦、四川蜀錦、湘西土家織錦)之一,被譽為“土家織錦之鄉”,是土家織錦發源地,響譽中外。苗兒灘鎮山奇水秀,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民族風情濃郁迷人,有美麗的撈車河風光,神奇的溫泉,古老而獨特的沖天樓。
  文化歷史事件: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
  永順宣慰彭翼南、桑植安撫向鶴峰,張筵餞浙直總督胡宗憲。酒酣,命席間謳唱為樂,向歌[楚江秋]、彭歌【大江東】各一闋,蓋彭在家常演戲為樂。
  1583年(明萬歷十一年)
  瀘溪知縣吳一本始建尊閣,儲藏經書。
  1640年前後(明末清初)
  保靖長官土官彭朝柱,(逢)漢官至,酒九行,優唱九出,官延官,備南北調。
  1830年前後(清道光年間)
  龍山縣桂塘壩先後創辦了漢戲科班“鳳鳴班”、“九紅班”。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
  龍山知縣李智儔 購書5萬余卷,並建房於縣城外白巖書院藏之。
  鳳凰人田應全從日本帶回一臺小型幻燈機,以煤油燈為光源,在家中放映了日本古代戰爭故事片。
  1906年 (光緒三十二年)
  保靖縣城殷實富戶從瀘溪縣浦市請來辰河戲班,於北門口演唱《目蓮》大戲48本,歷時48天。
  1914年(中華民國3年)
  湘西鎮守使田應詔在鳳凰縣城開辦國畫專科學堂。
  田應詔之妹田應粥留學日本攻讀工藝回國返鳳凰,籌建女子工藝講習所。
  湘西鎮守使田應詔,從外地帶回電影,在鳳凰縣城鎮臺衙上箭道坪放映無聲黑白鳳景片。
  鳳凰縣音樂教師黃玉書的工藝美術裝飾畫巴拿馬銅牌獎。
  1929年(中華民國18年)
  11月保靖縣在勸學所內建民眾圖書館。其余各縣亦繼建立。
  鳳凰、乾城、瀘溪等縣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藝人雲集鳳凰,聯合演出7晝夜。
  1931年(中華民國20年)
  乾城人楊味蔬創作的水沖石硯參加巴拿馬博覽會展出,被譽為“藝苑新疤”。
  1934(中華民國23年)
  12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革命歌曲及花燈、曲藝、戲劇等民間文藝蓬勃開展。
  1935年(中華民國24年)
  2月3日,農歷除夕,大庸店員工會舉行聯歡大會,紅軍首長與工人同唱革命歌曲。
  1937年(中華民國26年)
  4月,乾城人,湘西苗族教育勸導員石啟貴組織湘西苗族藝術團,共苗族民間藝人20多名,至湘西行署所在地沅陵演出月余,節目有鼓舞、苗歌、吹木杏、獅舞、武術等。
  1938年(中華民國27年)
  12月中旬,中國共產黨員李誼之任隊長,田成上(季文)任副隊長的湘西綏靖公署抗日宣傳隊建立於乾城縣城,並到各巡回演出話劇、歌曲,宣傳抗日。
  冬 中共地下常黃增頤與李誼之、熊漠遠等在乾城開設《墾荒書店》,出售進步書刊。
  冬 龍山縣人向生圭從延安“抗日大學”第4期畢業回鄉,在龍山任教,開展革命活動,張貼漫畫,創辦《》夾巴沙刀報。
   湖南省民眾教育館從長沙遷到永順,設館於萬壽宮。
  1939年(中華民國28年)
  1月中共地下黨員殷延祿等於瀘溪縣城成立《戰時書報供應社》(又名墾荒書店),出售進步書刊,2月,更名為《戰時書店》。1940年,《戰時書店》被查封。
  7月,大庸縣人中共湘西工委宣傳部長陳楚回鄉,動員社會進步青年組織“七七抗戰話劇團”,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節目。
  1940年(中華民國29年)
  8月省民眾教育館電教2隊至永順,在縣城放映電影數場。
  1941年(中華民國30年)
  3月,保靖,縣燈戲愛好者楊金榮等,將燈戲更名為酉戲,成立保靖縣酉戲時代劇團,巡回演出於附近城鄉,宣傳抗日救國。
  1942年(中華民國31年)
  7月7日,保靖縣民眾教育館組織縣酉劇時代劇團和城鎮票友,排演話劇、平劇、酉劇和漢戲、高腔,舉行勞軍遊藝大會公演,紀念“七七”抗戰五周年。
  1946 年(中華民國35年)
  秋 保靖縣酉戲時代劇團在江西廟演出,省立八中學生為看戲事與縣三青團發生沖突。三縣團幹事長黃佩予衛士誤為黨團鬥爭鬧事,遂開槍威嚇,打死劇團藝人張石泉。
  1949年
  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總部在瀘溪縣城放映電影紀錄片《百萬雄師下江南》,二野首長劉伯承、鄧小平亦與群眾一同觀看。
  1950年
  8月23日,湘西境內第一家國營書店---新華書店瀘溪支店建立。
  大庸縣城部分群眾集股於沿河街建立境內和第一家電影院----大眾電影院。
  1951年
  元月 中南少數民族訪問團來湘西訪問了永綏、乾城、鳳凰、瀘溪、古丈、保靖六縣,隨來的文工團和電影隊先後演出兩月余。
  1952年
  8月8日 湘西苗族自治區文教科(一級科)成立。
  1953年
  4月 湘西自治區鳳凰落潮井苗族藝人麻官送、麻順達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民亂間音樂舞蹈匯演,演出的苗族花鼓舞(對鼓)獲獎勵。
  8月 湘西自治州第一個專業戲曲劇團-----龍山縣木偶劇團正式成立。
  當年 湘西苗族自治區吉首人民電影院落成開業。
  1954年
  2月6日 花垣縣麻栗場中心俱樂中於正月初四第一次演出了自創苗劇劇目《團結滅妖》。
  著名作家丁玲偕陳明專程到吉首縣三岔坪鄉苗族俱樂部調查采訪。
  1955年
  2月23日---27日 湖南省第一次模範民族工作者會議在長沙召開,在湘西境內巡回放映的湖南省第2電影放映隊隊長蔡正傑獲表彰。
  8月 古丈縣苗族女青年龍彩蓮被選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在波蘭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表演了苗族女子單人鼓舞。
  9月1日 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決定文教分科,建立文化科(一級科)。
  新華書店湖南省分占召開全省第一次流動供應工作經驗交流會,桑植縣支店向宏謨被評為勞動模範。
  1956年
  元月1日 湘西自治州第一個正式劇場吉首劇院落成開幕。
  元月 湘西自治州圖書館成立
  3月 在保靖縣翁科出土更新世劍齒象、清氏水牛化石。
  4月 花垣石成鑒、桑植覃正學赴北京出席全國文化先進工作會議,由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工作者。
  同月 在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上,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覃正學為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全國勞動模範)。
  5月19日 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人員來湘西自治州搜集民間音樂資料。
  7月24日 永順縣溪州銅柱、保靖縣翁科古文化遺址列入湖南省公布的第一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月4日 湘西苗族自治州電影放映網管理站成立。
  當年 新華書店花垣縣支店隆國賢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新華書店先進工作者大會。
   湘西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文化科副科長王福增赴北京參加全國首次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規劃。
  當年 進行較大規模的民族民間藝術發掘活動,共發掘民間藝術102種,節目1000余個,整理106個。
  吉首縣苗族藝人龍大姐等出席於北京召開的全國音樂周,演唱的苗歌《歌頌共產黨》榮獲演員一等獎,吳國興獲伴奏獎。
  1957年
  3月 湘西自治州業余演員等22人湖南省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二屆民族民間藝術匯演。
  4月 吉首電影放映一隊隊長吳家清在全國電影發行放映表彰大會上被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部級勞模)。
  5月下旬 湖南省民間歌舞團、花鼓戲劇團組成的文工隊和省電影放映隊在州內土家族聚居區作訪問演出。
  6月3日 湘西苗族自治州第一屆美術展覽會在吉首開幕,共展出織花、刺繡、剪紙、雕塑、繪畫、竹編、紙紮等7大類作品600余件。
  11月1日 湘西自治州博物館成立。
  11月 湘西自治州文物普查委員會成立。
  湘西自治州著名民間工藝藝人、土家織錦能手葉玉翠編織的織錦《開發山區》被選送英國倫敦國際博覽會展出。
  1958年
  2月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成立。
  4月 由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及各縣聯合組織首次開展大規模文物普查,並成立保護小組,樹立臨時保護標誌牌。大量收集流散在民間的古文物。
  1959年
  1月24日 永順縣塔臥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大庸縣普光寺、永順縣老司城的祖師殿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9月 湘西自治州古丈縣電影隊及放映員張洪權分別被授予先進集體和先進生產者(省級勞模),後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先進工作者(全國勞模)。
  10月 中國音協主席呂驥來吉首矮寨公社苗族俱樂部考察。
  1960年
  5月 湘西州尚立順、張玉蓮隨湖南省職工文藝代表團,赴京參加全國職工文藝匯演。
  5月 湘西自治州文化系統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出席湖南省教育和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代會。6月吉首縣龍舞大隊俱樂部代表身秧玉泉和州歌舞劇團譚紹梅出席全國文教群英大會,分獲全國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稱號。
  8月 湘西自治州代表龍再宇、龍大姐、楊明憲等出席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9月 鳳凰縣著名書法家田名瑜的書法作品參加由日本書道文化聯合會舉辦的“現代中國書道展”展出。
  1961年
  5月 湖南省省長程潛、副省長唐生智在吉首視察,並觀看了民族歌劇《錦雞姑娘》。
  9月12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教局成立。
  11月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順縣老司城祖師殿珍貴文物被盜,塑像全部被毀。
  1962年
  3月----11月 開展民族民間文學普查。
  10月 中央民族歌舞團首次來吉首演出。
  1963年
  3月26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籌備委員會成立。
  1964年
  10月 湘西自治州張成友、石二哥、石三哥等演員11人參加湖南省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群眾業余藝術觀摩演出大會及少數民族群眾業余文化藝術工作座談會。
  1965年
  12月 湘西自治州少數民族青年業余作者張二牧、李雲富、符金蓮出席了全國少數民族青年農民業余作者積極分子大會。
  1966年
  8月 “文化大革命”興起破“四舊”。文化系統各級組織癱瘓。
  冬 “清理階級隊伍”中,州內文化系統不少文藝工作者被批鬥、開除、清洗。
  1969年
  2月 湘西自治州革命委員會宣布撤消州歌舞劇團和州京劇團,多數人員被處理或下放農村。
  1970年
  桑植縣芙蓉橋出土中生代(2億年前)恐龍化石(名“芙蓉龍”)。
  1971年
  春 保靖縣泥塑《收租院》大型展覽正式展出。
  1972年
  12月 湘西州文化局正式成立。
  1973年
  7月5日 鳳凰縣在勾良苗寨第一次恢復舉辦苗族“六月六”傳統節日活動。
  1974年
  8月 湘西州文工團張雲珍、張景平、楊幹之、張先玉隨湖南省代表團參加全國音樂會演。
  1975年
  6月下旬始 州內組織開展紅軍長征路線調查征集工作。
  10月1日 州內有9件作品參加由國務院文化組舉辦的《全國兒童美術展覽》,其中鳳凰縣有5件。
  龍山縣白羊出土漢代馬紐錞於一件,為我國古錞於中之罕見者。
  1976年
  元月 湘西州文工團歌舞隊李生權、吳京球、夏誌禹代表湖南赴北京參加全國單(人)、雙(人)、三(人)舞蹈會演。
  5月 湘西自治州電影公司機械修配廠試制成功鋁矽鐵磁頭,填補了湖南省還音磁頭的空白。
  5月夏 鳳凰等縣少兒美術作品《風雨無阻》等共9幅,被選送赴法國、西德等國展出。
  1977年
  8月1日 湘西州舒湘漢國畫《同誌好行軍》入選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八.一”美展。
  1978年
  12月26日 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召開州文學藝術工作者首次代表大會,湘西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正式成立。
  三、2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葉水雲
  葉水雲,女,土家族,1967年出生,祖籍龍山,現居鳳凰縣沱江鎮。
  她12歲時跟隨其姑婆土家織錦工藝美術大師葉玉翠學習土家織錦,1983年進入龍山縣織錦廠,隨同葉玉翠進行土家織錦整理搶救工作,1988年考入鳳凰縣職業中專美術專業,留校工作至今,多年來為土家織錦傳承發展甘於奉獻,所創作的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湖南省民族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湖北美術學院以及張仃先生、黃永玉先生收藏,1996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2年,被吉首大學聘為客座教授;2005年,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同時,被評定為湖南省十大藝術門類傑出傳承人,獲湖南省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傑出成就獎;2006年,被評定為中國織錦工藝美術大師、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7年6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織錦技藝國家級傳代表性承人。
  土家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劉代娥
  劉代娥,女,土家族,1955年12月出生,湖南省龍山縣苗兒灘鎮撈車村人。
  她12歲時便跟著祖母彭妹學織錦,長期從事土家織錦的搜集、整理與創新,其生平和作品已入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通鑒?傑出傳承人卷》。主要代表作品傳統圖案織錦、新織錦服裝、壁掛等2010年獲中國首屆非遺博覽會展品獎金獎和傳承人展示紀念獎,成為湖南省獲得的唯一金獎。2007年3月,她被湘西州人民政府認定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2007年6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 “土家族織錦技藝國家級傳代表性承人”。
  土家族打溜子代表性傳承人 羅仕碧
  羅仕碧,男,土家族,1931年出生,湖南省永順縣麻岔鄉人。
  他13歲跟伯父羅玉軒學習五人溜子,由於天資聰穎加之勤奮好學,學藝不久就能熟練地參加樂班演奏。羅仕碧尤以嗩吶見長,他吹奏的嗩吶,音色高亢、明亮,特別是循環換氣技巧更是運用自如,成為當地的王牌嗩吶手。1957年元月,羅仕碧參加全省農村群眾藝術觀摩匯演大會,他演奏的五人溜子《將軍令》、《安慶》獲優秀節目二等獎,1959年3月進京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匯演大會,被評為優秀節目。先後帶有弟子羅庭林、羅庭友、曾憲柯、王成照等。2008年1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擺手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打溜子代表性傳承人 田隆信
  田隆信,男,土家族, 1942年6月11日出生於湖南龍山縣坡腳阿木灣。
  他從小受到土家族文化的熏陶,5歲學會咚咚喹,8歲學會打溜子,精通土家族語言,擅長演唱、演奏土家族民歌及各種土家民族樂器。他先後搜集了土家族溜子曲牌120多個,表演的打溜子節目先後到波蘭、美國等國家演出,還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到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其代表作品有《錦雞出山》、《畢茲卡的節日》、《巖生佐阿》等。2006年7月他被湘西州委、州政府授予“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2006年12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2007年3月被湘西州人民政府授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2008年1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打溜子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擺手舞代表性傳承人 田仁信
  田仁信,男,土家族,1933年出生於湖南省永順縣大壩鄉雙鳳村。
  他從小受到擺手舞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的熏陶,6歲就跟父親田萬發、爺爺田富貴學跳擺手舞。他表演的擺手舞動作古補,原始氣息十分濃郁。同時,田仁信也註重對擺手舞的傳承,先後帶有弟子田朝發、明孔等。1953年他代表湘西州到長沙參加少數民族文藝匯演,1956年9月上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將土家擺手舞首次介紹到全國。2000年,永順縣文化局請他給畢茲卡藝術團演員教擺手舞,使藝術團走出了湘西,使土家族擺手舞得到了推廣。2002年,永順縣在北京中華民族園舉辦土家社巴節,田仁信又擔任擺手舞領舞參加演出,並接受了鳳凰衛視等電視臺采訪。2008年1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擺手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擺手舞代表性傳承人 張明光
  張明光,男,土家族,1938年4月出生於湖南省龍山縣農車鄉農車村。
  他從小生長在擺手舞之鄉,師從土家梯瑪秦恩如先生,掌握了土家族大擺手的全套歌舞內容及其儀式。他多次應邀去長沙、吉首、張家界等地授徒傳藝。2005年4月,他被龍山縣人民政府聘為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2007年3月,被湘西州人民政府授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2008年1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擺手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傳承人 洪富強
  洪富強,男,苗族,1936年出生,湖南省保靖縣葫蘆鎮米塔村人。
  他9歲時開始跟隨其爺爺、婆婆學習苗鼓。他長期生活在苗鄉,從小就接受苗族文化的熏陶,苗歌、苗舞、絕技、武術樣樣都會,對於苗族鼓舞更是情有獨鐘,花鼓、迎賓鼓、猴兒鼓等傳統苗鼓他不僅爛熟於心,而且多年來授藝帶徒不遺余力。2003年,經過對苗族“八合拳”的深入研究,將其套路運用到苗鼓當中,他創立了“八合鼓”。“八合鼓”一方面體現了苗族民間舞蹈的輕松、活潑、優美,另一方面還體現了“八合拳”的舒展、剛勁。近年來,經洪富強教傳的鼓隊有百余支,弟子約3000多人。2008年1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湘西苗族鼓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傳承人 石順民
  石順民,女,苗族,1943年出生,湖南省吉首市人。
  他從小酷愛苗族鼓舞 ,1959年被選送吉首縣戲劇學校學習,1961年轉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京劇團當演員 。1988年3月任吉首市文化館苗族鼓舞輔導老師至今。石順民表演的苗族鼓舞,以湘西苗族人們的生活生產動作為基礎,不僅繼承了傳統的苗鼓套路和技法,而且把舞蹈技巧動作和傳統動作融合在一起,有了較強的技巧性,與傳統鼓舞表演相比,內容更加豐富,動作更加優美,節奏感更強,難度更大,觀賞性更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其代表作有《 慶豐收 》、《 迎賓鼓 》、《 團圓鼓 》等 。1964年12月她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業余文藝觀摩演出。1986年8月在新疆烏魯木齊的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上,她技壓群芳,獲得鼓舞表演第一名,被國家體委 、國家民委譽為全國“苗族鼓王”稱號。2008年1月被國家文化部,她認定為“湘西苗族鼓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代表性傳承人 彭英威
  彭英威,男,土家族,生於1933年,湖南省永順縣大壩鄉雙鳳村人。
  他三歲就開始跟父輩學演土家族毛古斯,對土家族毛古斯的一整套表演和演出程序了如指掌,1997年在全縣“舍巴日”活動中由他領演的毛古斯粗獷豪放、剛勁激昂,讓人們領略到遠古時代的原始藝術,被稱為永順縣土家族毛古斯的掌門人。彭英威註重對下一代的培養,先後帶有弟子100余人。2002年,永順縣在北京中華民族園舉辦社巴節,彭英威指導演出了毛古斯,受到專家及學者的好評。2004年,彭英威指導的土家族毛古斯舞,在南昌國際儺文化周演出中獲金獎。2006年被永順縣人民政府評為土家族毛古斯傳承人。2007年3月被湘西州政府評為為土家族毛古斯舞傳承人。2008年1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辰河高腔代表性傳承人 向榮
  向榮,男,土家族,生於1935年,湖南省瀘溪縣人。
  他從7歲開始就跟隨父輩學習辰河高腔,11歲即登臺表演,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使他成為目前為數不多的通曉辰河戲“全堂故事”的老藝人,人稱“戲菩薩”。向榮挖掘整理的《辰河高腔目連全傳》,為辰河高腔劇種留下了豐富的文字資料。1998年他改編、導演的《目連救母》被特邀參加法國巴黎秋季藝術節和西班牙木偶節演出。退休後,他仍積極為辰河高腔戲劇事業的傳承尋找出路,期間整理辰河戲高、昆、低、彈曲牌400余支,各類資料20余篇,為辰河高腔藝術的傳承任勞任怨,鞠躬盡瘁。2008年1月,他被國家認定為“辰河高腔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梯瑪歌代表性傳承人 彭繼龍
  彭繼龍,男、土家族,1949年11月23日出生,湖南省龍山縣內溪鄉雙坪村人,其父彭武庚是家傳20多代的老梯瑪。
  他從小生活在土家族聚集的地區,深受土家族文化的熏陶,10歲就跟著父親彭武庚跑堂,15歲時學藝出師。1993年11月他首次參加中國湖南龍山土家族擺手節,表演梯瑪歌,1998年簽職,正式成為梯瑪掌堂師。
  長期以來,彭繼龍始終不忘向民間藝人學習,搜集和發掘民間文化資料,尤其對梯瑪歌研究頗深。彭繼龍傳承的梯瑪歌內容豐富,表演形式古拙、原始,以其獨特的形象博得了專家學者及觀眾的一致好評。2005年,龍山縣委縣政府為彭繼龍頒發了龍山縣文學藝術突出貢獻獎,並評他為“全縣優秀民間藝人”。2008年他被命名為“土家族梯瑪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5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梯瑪歌國家級級代表性傳承人”。
  湘西苗族民歌代表性傳承人 陳千均
  陳千均,男、苗族,1943年1月出生,湖南省吉首市丹青鎮吉魚村人。
  他從小就受到純樸的苗歌熏陶,13歲便開始登場唱歌,1964年被吉首市白巖鄉新村老歌師陳祖品收為門徒。他歌路甚寬,對不同的山歌苗歌曲調十分熟悉,特別擅長風俗歌、情歌、生活歌等,比興貼切,通俗易懂,尤其愛巧用雙關語,對歌時“見子打子”。陳千均深入生活,積極搜集各類優秀民間歌謠、諺語、故事、笑話等,吸取民間歌謠的營養,再加些提煉,取其精華,形成自己風格,進行廣泛傳唱,在當地產生很大影響。由陳千均本人演唱,搜集整理的《攔門歌》、《喪葬歌》、《情歌》、《生活歌》、《時政歌》先後入選《湘西歌謠大觀》、《吉首市民間歌謠集成》。目前他完成了《湘西苗族歌曲分支——仡佬苗歌》的收集、整理工作。1989年他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湖南分會評為優秀民間藝人,2009年5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湘西苗族民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咚咚喹代表性傳承人 嚴三秀
  嚴三秀,女、土家族,1954年9月出生,湖南省龍山縣靛房鎮人。
  嚴三秀從小就會演奏咚咚喹,技藝嫻熟,享有盛譽,所演奏的“咚咚喹”、“巴列咚”、“呆都哩”、“乃喲乃”、“拉帕克”、“畢取業”、“張打鐵”、“米屎顆顆”、“呔呔嘟呔呔”、“唉啰啰”等曲牌,家喻戶曉,不少已載入書本,形成教材。嚴三秀制作的咚咚喹樂器,作為紀念品被許多專家和學者收藏。2008年12月她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土家族咚咚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5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咚咚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踏虎鑿花代表性傳承人 鄧興隆
  鄧興隆,男、苗族,1949年9月出生,湖南省瀘溪縣踏虎鄉人。
  鄧興隆6歲隨母親黃貴蘭學鑿花,12歲後得到著名鑿花大師黃靠天的不斷指點,技藝大增。1993年至1997年在瀘溪縣第二中學職教部任鑿花專業教師,培養了大批剪紙人才,在這期間他先後創作了大小鑿花作品300余件。主要代表作有《新嫁娘》、《苗山春早》、《百鳥圖》等等,其作品被各家博物館收藏。2000年他被湖南省剪紙研究會和湖南省群眾藝術館評定為“剪紙藝術家”,2009年5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踏虎鑿花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鳳凰紙紮代表性傳承人 聶方俊
  聶方俊,男,土家族,人稱聶胡子,1931年6月出生,湖南省鳳凰縣沱江鎮人。
  聶方俊承襲父教,又融匯了鳳凰紙紮工藝的眾家之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聶氏紙紮”風格。其紙紮藝術造型依據傳統的“形、體、面、色”四字原則,做工十分講究, “奇、古、麗、輕”和“粗、俗、野、土”藝術特點造就了鳳凰紙紮工藝的獨特魅力。1994年,他紮制的“太獅少獅”、“鯉魚跳龍門”等32件作品被湖南美術出版社收入《湖南民間美術全集美術拾零卷》。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等20多家專業美術單位藏有他的作品。1999年喜迎澳門回歸,他紮制的一條“邊城巨龍”進京參加全國舞龍大賽,一舉奪得金獎並獲得全國民間文藝類惟一的獎項——山花獎。2000年國家郵政局發行《龍年吉祥》有獎明信片“12—5”選中了他紮制的青龍作圖案。著名畫家黃永玉評價聶方俊的作品是“就造型來看,是全國最好的”。著有論文《論藝在民間》、《探掘、繼承、發揚民間傳統工藝,為人民生活服務》、《淺談拓展鳳凰紙紮工藝品市場》等,。1995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榮譽稱號。2009年5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鳳凰紙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劉大炮
  劉大炮,男,土家族,本名劉貢鑫,1936年出生,湖南省鳳凰縣沱江鎮人。
  劉大炮是劉氏藍印花布第四代傳承人,師從其父劉元成。他12歲進染坊學藝,天資聰慧,對染制技藝有獨特的感悟能力,16歲便能獨撐門面開劉氏染坊,在傳統印染的基礎上開拓並創新了部分染制技術和構圖方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印染技藝。劉氏作品題材廣泛,主要有被面、門簾、桌布、窗簾、生活用品及服飾用品、美工作品等,作品色彩單純鮮明,風格清新淡雅,格調樸素高雅,受到著名工藝美術研究學者張仃教授和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的高度贊譽,其代表作有《鳳戲牧丹》、《鳳啄牡丹》、《金魚戲蓮》等等。1985年、1999年他先後赴日本、意大利進行技術交流,曾在北京亞運會期間作為湖南省民間藝人代表參加亞運會開幕式表演。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劉大炮染匠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9年5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龍米谷
  龍米谷,男,苗族,1948年10月出生,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黃毛坪村人。
  他是苗族銀飾制作世家第四代傳承人,12歲開始學藝,銀飾制作技藝嫻熟,其作品做工精細、構圖別致、創意新穎、款式多樣、民族特色鮮明,大部分取材於農村中的自然動植物造型,制作精巧、花色多樣,既保留了苗族銀飾原始古樸的傳統特色技藝,同時又在原始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有著十分濃厚的地方風味和民族特色。其制作的銀飾代表作品龍公帽和龍母帽先後多家博物館收藏;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表演時佩戴部分銀飾、CCTV十三屆青年歌手大獎賽原生態唱法金獎獲得者吳娟參加比賽時所佩戴的部分銀器均由其制作。2009年5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評定為“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麻茂庭
  麻茂庭,男,苗族, 1954年出生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馬鞍山村專職從事銀飾手工技藝世家。一家五代人都是專職從事苗族銀飾制作的民間手工藝人,家族從事銀飾制作已有150余年的歷史。
  他從小跟父親麻清文學藝,得到真傳。其從事苗族銀飾制作已經有32年的歷史,精心打造和制作了上萬件銀飾,其制作的銀飾品,構圖別致,創意新穎,技藝精湛,既保留了苗族銀飾原始古樸的傳統特色技藝,同時又在原始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因此,有著十分濃厚的地方風味和民族特色。特別是他打造和制作的苗族銀飾銀鳳冠、銀花帽、銀披肩,在原有傳統制作技藝的基礎上,進行了飾件的加工和創新,使銀鳳冠等銀飾件更加顯得艷麗與華貴,深受廣大苗族群眾的喜愛。2009年5月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哭嫁歌傳承人 彭祖秀
  彭祖秀,女,土家族,1931年1月出生,湖南省古丈縣斷龍山鄉報吾列村人。
  她從小師承外婆、母親等前輩哭嫁歌藝人,耳濡目染、口口相傳、熟記於心。14歲時常隨母親幫人哭嫁;18歲時,她利用自己的天資聰慧,綜合了前輩演唱的各種風格,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在當地頗具影響力。她的哭嫁歌唱詞情真意切,不扭捏作態,把骨肉之情、孝敬雙新、和睦鄉鄰等傳統美德作為哭嫁歌的主要內容,於教寓理,文學性很強。在演唱過程中,全部采用原始的土家語演唱風格,幾十年來,為鄰戶鄰村鄰鄉鄰縣的出嫁女幫唱和主唱了300多場次,成為遠近聞名的哭嫁歌手藝人。 彭祖秀演唱的哭嫁強調16字訣:“以哭為歌、以歌言情、以情催聲、以聲感人”。註重語言的天然質樸、品語入詩,常用生活中的細小情節、抒發情感,由此及彼,語多重疊,調多反復,強調情感效果。大多即興演唱,但結構嚴謹完整,段落清晰,意思表達通俗易懂、往往給人聲淚俱下的感人場面。先後傳習、授徒280多人。2012年12月,她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哭嫁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傳承人 彭南京
  彭南京,男,土家族,1942年6月出生於湖南省龍山縣靛房鎮石堤村。
  他自13歲起就開始學習、表演和傳承毛古斯舞,現已從事土家族毛古斯舞的表演和傳承達56年之久。彭南京對祖傳的“毛古斯”舞蹈技藝情有獨鐘,深得真傳,在傳承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彭南京幾十年如一日醉心於毛古斯舞的學習、研究和傳承,先後授徒彭繼金、彭南成、彭南勇、彭英華、彭彩雲,繼而擴大到有32名村民參加的“毛古斯”表演隊,靛房鎮九年制學校建立土家族毛古斯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咚咚喹傳習所以後,他在學校長年給學生們傳授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2012年12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代表性傳承人”。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傳承人 彭善堯
  彭善堯,男,土家族,1940年7月15日出生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澤家鎮沙鬥湖村。
  他自幼跟隨師傅學習土家族吊腳樓建造技藝,20歲便獨自掌墨。他獨立設計修建出的吊腳樓造型獨特,結實耐用,美觀大方。他常被各村寨和周邊風景名勝區請去修建吊腳樓,曾在湖南湘西、張家界、湖北恩施、重慶秀山、貴州松桃等地修建數百棟吊腳樓,讓吊腳樓作為土家族的民族符號被廣泛傳播。彭善堯設計建造的吊腳樓形式多樣,有“單吊式”、“雙吊式”、“四合水式”、“平地起式”,每種樣式吊腳樓的建造都體現了他精湛的建築技術和獨特的審美意向。主要作品有:張家界土家族風情園吊腳樓群、老院子、荷花園吊腳樓群、立公橋吊腳樓,湖北恩施土家風情園吊腳樓群。2012年12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
  苗醫藥(癲癇癥療法)代表性傳承人 龍玉年
  龍玉年,男,苗族,1936年10月生,現年76歲,湖南省鳳凰縣柳薄鄉米坨村人,初小文化,是龍家醫療技藝的第十三代傳人。
  他13歲起跟隨父親學醫,行醫至今已60余年。他全面繼承和發展了苗族醫療技術的醫療理論、藥性理論,經過長期的臨床治療積累,科學地把疾病分為36癥72疾,囊括外科、內科、骨科、皮膚科、婦科、兒科。龍玉年治療疾病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對癥下藥,方法多樣,分藥物治療法、推拿療法、火針療法、針挑療法、巫醫療法等。其藥方配伍,以手抓確定劑量,治同樣的病,視年齡、體量、性別適可而止。龍玉平醫德高尚,治病不分尊卑貴賤、親疏,有求必應,治病耐心謹慎,一絲不茍。龍玉年已收徒授業20余人,已確定龍玉昌、龍玉山為龍氏醫技的十五代傳承人,其中龍玉山還因醫技精堪被評聘為主任醫師並任鳳凰縣中醫院院長。 2012年12月,他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苗醫藥(癲癇癥療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收藏自 湘西州風情) 

Views: 25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