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群·全球化語境下中國大陸文化「走出去」戰略分析(1)

經濟全球化是否會產生同質化/一體化的「全球文化」?

有3種觀點:一是超全球主義觀點,強調經濟一體化造成的全球消費市場會形成「全球文化」;二是批判論觀點,認為「全球文化」僅是西方文化帝國主義的侵略;三是調合論觀點,視全球化下的文化為多維度的流動。

作為文化全球化的批判論者,中
共自「十六大」後建構了文化「走出去」戰略,以國家/文化事業、市場/文化產業「兩條腿」推動文化「走出去」,並希望透過掌握國際話語權在國際社會建立「文化中國」形象,同時消除國際社會「中國威脅論」和「妖魔化中國」的宣傳,以因應中國大陸和平崛起。

但對於「單一全球文化」一向採取批
判論觀點的中共,在強調透過國家/文化事業推動文化「走出去」,以促成全球文化的多元性時,呈現的是調合論的觀點;另一方面,中共強調透過市場/文化產業讓「中國」符號在全球文化市場被消費/接受/認同時,又呈現出文化超全球主義的觀點。

由此可知,中共雖然作為「單一全球文化」的批判論
者,然而,卻會因為國家/市場的不同面向,以靈活的態度,策略性的參與全球化。


壹、前言


2011年10月,中共召開「十七屆六中全會」,會中除了討論中國大陸文化
體制改革及文化發展的方向,並強調要積極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這是中共繼「十四屆六中」、「十七大」後再一次集中討論關於「文化」的問題,因此特別值得關注。1

事實上,中共自2002年「十六大」即確定了文化「走出去」
的戰略;2011年「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也強調以文化改革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換言之,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中共希望透過文化「走出去」,增強大陸的國際話語權。

中共為何要推動文化「走出去」?中共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及其目標又是為何?經濟全球化下不同文化之間的流動、衝突和融合日漸頻繁的此刻,中共如何可能達成文化「走出去」的戰略目標?

本文先就全球化下文化流
動的幾個不同觀點進行梳理;其次,闡述中共在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論述;再者,說明中共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歷程和挑戰;接下來,討論中共文化「走出去」的全球化意涵;結語部分,評述中國大陸成為文化強國的可能性。


貳、全球化下的文化流動:同質化或異質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陸各界開始對全球化議題的關注和討論,然而,
由於全球化理論的龐雜,不同視野對於全球化下的文化現象即有不同的觀點,而基於各自觀點的不同,對於全球化下的文化現象即有不同的回應。

媒體理論大師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認為,全球化就是指資訊克服空間障礙在全世界自由傳遞形成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自由主義經濟學派則認為,全球化是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配置;左翼學者則認為所謂的全球化,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或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以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為主的學派則提出全球化就是全球問題意識和全球共識的達成;而在界定上,全球化可被視為一個多向度過程,其在理論上創造一個單一的世界,但又是統一和多樣並存;且全球化是一個不平衡發展、衝突過程,也是一個觀念更新和範式(paradigm)轉變的過程;在全球化定義中,應該強調的是權力關係、背景和話語,這樣才能展現全球化過程的立體性和複合性。4

但是,若從方法論和知識論兩個範疇來探討全球化這個概念,
就必須建立出一個以「全球」作為論述中心的方法論,跳脫單一的時間/空間因果序列觀念,認知到全球化下的世界已經是一個實體疆界/虛擬疆界、歷時性/共時性並存的世界,並了解全球化不是給定、既予的客觀形成現象,而是人類具體實踐下的產物,更重要的,是以「全球」取代「國家」,把全球當成一個整體的社會來看待。5

換言之,對於全球化不同角度的認識/理解,致使所謂的全球化概念,並
不一定被理解為以經濟全球化為主導的資本主義擴張。然而,即使因為政治立場、思考方式、文化背景等方式而導致對全球化認識/理解的差異,但是,資本符號的全球流動及其所帶動的全球意識,仍是全球化基本的形態。在這樣的基礎下進一步思考,全球化對文化領域的影響為何?資本符號的全球流動,是否會造成越來越趨於一體的全球文化?或者會遭遇到「在地者」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反抗?同質化/一體化的「全球文化」究竟會不會出現?

全球化不僅是一種延伸的世界意識,更牽涉到人們如何思考世界、並如何
有機會參與世界的一種複雜的轉變過程,然而,有關全球化的討論還是可以被歸納為3種基本立場:一者秉持全球主義的觀點,認為全球化是當代重要且無可避免的社會過程,無論是政治、經濟或是文化都更加成為全球網絡的一部分;第二種立場則是站在傳統主義者的角度,將全球化視為一個不必然發生的過程,畢竟區域化的現象持續增加,民族國家的力量也仍然強大,他們主張民族國家經濟依舊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也否認文化在任何意義下會是全球性的問題。相對於以上兩者來說,還有一種立場秉持了轉型主義的主張,試圖在全球主義者和傳統主義者之間尋找一條中間路線。7

對此,本文將以上3種基本立場
進一步延伸為樂觀論者、批判論者與調合論者3種不同的全球化觀點,作為分析中共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架構。


一、樂觀論者:文化將趨向同質化/一體化


全球化的樂觀論者、也就是文化的超全球主義者認為,在被跨國資本和符
號建構成的全球市場中,民族國家再也不能限制資訊的流通,消費者可以在全球市場中自由的選擇。也就是說,文化領域在全球化下代表的即是全球文化市場的開展,在自由競爭的原則下,訊息、科技、產品能夠以全球為範圍自由流動;同時,全球文化市場中的主體,是眾多掙脫民族國家疆界的消費者,全球文化市場有利於消費者的自我實現;而在全球文化市場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轉變成商品,也必須通過市場機制的檢驗,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存續,也必須視其於全球文化市場上的競爭結果而定;更重要地是,在市場的邏輯下,被消費者認同的生活和生命才是美好的,普世化(universal)的全球文化是可以期待的。9

換句話說,伴隨著電視、網路等資訊科技的發達,以及越來越無邊界的自由貿
易,文化以符號/產品的形式透過市場,自由的在全球流動,對全球化樂觀論者來說,文化內容、價值觀將日漸趨同;即便是在地/民族/特殊的文化,在全球化下歷經越來越多對話/衝突/融合之後,終會形成一種高度同質性的「全球文化」,通常這類型的論點以「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來總結全球化所帶來的世界各地文化的同質化,強調現代性的展現形式是資本主義關係全球傳布所帶來的普同形式。10


二、批判論者:文化的全球化下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


全球化的批判論者認為,所謂高度同質性、立基於市場的「全球文化」,
事實上並沒有歷經對話/衝突/融合的過程,現存高度同質性的「全球文化」,其實是西方國家以強大經濟、軍事力量為基礎所建構單一文化。

(一)全球化是以西方為中心


就全球化批判論者的理解,文化的全球化是西方強勢國家挾帶著強大的
軍事、科技力量,所進行的文化宰制(cultural domination)或說是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批判論者甚至認為,從基督教的十字軍東征開始,西方對外的擴張就已經開始;而這個以西方為中心的全球化,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在文化上逐漸從西方化轉變為美國化。11

全球化批判論者認為,由於缺乏在地的歷史與記憶,再加上個體真實的生
命體驗無法被認識/理解,因此全球化下的個人/在地/民族往往抱著濃厚的懷舊與懷鄉(nostalgia) 情緒,反抗以消費為基礎的文化全球化;批判論者同時認為,消費文化的移植輸入並不是一個平等的對話,而是一種霸權與優勢方式的文化殖民 (cultural colonization);且在資本流動所建構的全球化市場中,優勢或已發展國家/地區,對邊陲或發展中國家/地區文化主權的剝奪,正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

簡單來說,批判論者認為,對於全球化下文化現象的討論必須放在實際的
歷史脈絡及全球結構中理解,不能以「去歷史」的方式理解複雜的文化現象;同時,必須認識到不同地區、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無法為空洞的全球化力量所取代,因此,不同文化脈絡下的主體無法被化約成消費者對待,當然,文化全球化的批判論者即反對以經濟邏輯解釋文化現象,強調生活世界中的豐富意涵。12

再進一步來說,批判論者認為,現今的全球化立基於西方中心論,隱含文化霸
權和種族優越論,更是美國至上論和文明衝突論,對批判論者來說,全球化可以說就是西方化、甚至就是美國化,而這樣的「可口可樂殖民主義」(Coca Colonization),13必定遭遇到在地/民族的抵抗。


(二)抵抗全球化:建構東方論述


對全球化批判論者來說,所謂的全球化其實就是西方文化殖民的一套話
語,是西方的文化策略和文化操作機制,而其所產生的結果是對東方國家或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控制,而這也正是薩伊德(Edward W. Said)「東方主義」(Orientalism)概念所表述的現象。

東方主義主要有幾個觀點:首先,認為世界的歷史是一個整體,而這個整
體的歷史是由西方所帶動的,西方位於歷史進程的最前端,世界各地的歷史發展雖然不同,但是終就會回歸到西方的這一條路上,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主義下的論述;其次,西方將自己的文化視為歷史發展下最完美成熟的結果,刻意取消或忽略非西方世界的文化,並以此忽略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進而建構西方眼中「非西方」的「東方論述」。

換句話說,西方殖民主義的文化策略,在方法論上是先驗地設定了東西方的劃分,東方是西方的陪襯/附庸,東方/西方呈現邊陲/中心的關係,東方必須在西方的審視下才能被發現/認同;因此,全球化下的非西方文化,要能被認同,就必須以符合西方視野的形態/規則/話語呈現。14而支撐東方主義的知識論,是建立在西方相對於非西方的現實權力操作上,是一種權力的操作和實踐;東方主義在西方中心論的左右下,通過殖民主義國家文化機構的支持,成為一種文化創作模式和規則體系,即是形成特
定的制度化力量,對個體即產生無可避免的規約性,換言之,東方之所以被東方化,是西方基於經濟/軍事/文化上對東方的支配。15

對全球化的批判論者來說,雖然西方通過東方主義建構了一套東方論述,
但批判論者認為,「東方」並非被動的接受西方的東方建構,而是會透過建構另一套論述來抵抗以西方為中心的全球化。

批判論者在抵抗西方為中心的全球化時,通常有幾種作法:第一種是採取
「自我西方化」或自我殖民化的方式。這是依循西方現代化論述作為發展或進步的途徑,將西方模式視為一種發展的重要依據與指標,這種方式已經預設了一套含有西方中心主義的東方論述;第二種是採取「自我東方化」。東方會依據東方社會或東方傳統,建構出一套有別於西方、自我的東方論述,而這樣的論述透過國家機器落實在社會不同層面,並以強調本土化或傳統文化復興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正當性來源,因此,這種自我東方化的回應方式,容易走向文化保守主義,成為權力的擁有者操作權力的槓桿;第三種的回應方式,則是「西方論述」的建構。即東方通過對西方的想像與認知,建構出一套「西方是什麼」的論述,換句話說,即是用與東方主義相同的邏輯或方法論將西方的文化視為同質或一體化,再對西方的文化進行化約的建構與認識,讓西方簡化成為一種方便東方認識的圖像,這種回應方式,則是蘊含了一套文化民族主義的
思維。16


1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後,大陸文化部即刻於同年11月發布了「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
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還在其官方網站上製作了一個「文化部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專題網頁。除此之外,201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還共同印發了「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未來5年大陸文化改革發展的10項主要目標,其中包括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等等。
2 麥克魯漢強調媒體科技會造成時空的壓縮,因而形塑一個全球社群,參見McLuhan, M., Understanding Media(London: Routledge),1964,p.930。
3 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10月),頁2-3。
4 楊雪冬,全球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頁13-20。

5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頁27-30。
6 Nick Knight, Imagining globalisation in China : debates on ideology, politics, and culture (Northampton, Mass. : E. Elgar, 2008), p.118.
7 Chamsy El-Ojeili & Patrick Hayden, Critical theories of globalization(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 pp.14-15.
8 John Tomlinson在討論全球現代性是否會導致「全球文化」時,提出3種不同觀點:第一種是將「全球文化」出現視為一種夢想的烏托邦主義者;第二種則將「全球文化」視為被特定霸權文化主導的文化帝國主義,是一種夢靨;第三種則強調立基於國家但卻又跳脫國家主義、更細膩考察全球化下文化景況、跳脫「全球文化」是或否產生的二元對立懷疑觀點。本文借用John Tomlinson的分類概念,將全球化下的文化現在分為「樂觀論」、「批判論」及「調合論」。有關「全球文化」可能產生與否的3種觀點討論,參見John Tomlinson,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9月),頁87-120。
9 房思宏,全球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頁99-108。
10 Jan N. Pieterse,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 global mélange(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9), p.51.

11 俞可平認為,由於美國對於世界其他開放國家,包括西方國家在內,都有不可抗拒的影響,因此「西化」
在一定程度上即轉變為「美國化」。參見俞可平主編,全球化:西方化還是中國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5月),頁21-22。
12 房思宏,全球化,頁109-120。
13 Rob Kroes, “American Empire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A View from the Receiving End” in Rethinking American History in a Global Age, Thomas Bender, e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pp.295-313.
14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頁92-93。
15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頁83-85。
16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頁95-97。

Views: 10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