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敬愛的杉谷義人先生:
您能花費那麽多寶貴的時間,耐著性子讀完我那封斷斷續續寫了二個月、為了省錢作為包裹寄出的長信,並且給了我那麽多的鼓勵和肯定,使我感動而歉疚。
讓我感慨萬端的是,我在信中提到的那位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在平度城駐守的日軍指揮官杉谷,竟是您的父親。為此您代表已經過世的父親向我的姑姑、我的家族以及我故鄉人民謝罪,您正視歷史的態度、敢於承擔的精神,使我們深深地受到了感動。按說,您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您信中提到,戰爭期間您與母親所過的提心吊膽的生活以及在戰爭之後所過的饑寒交迫的生活。其實,您的父親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如果沒有戰爭,如您所說,他將是一位前途遠大的外科醫生,戰爭改變了他的命運,改變了他的性格,使他由一個救人的人變為一個殺人的人。…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40pm — No Comments
批鬥縣委書記楊林的大會,因為參加人數太多,無地可容,時任公社革命委員會主任的肖上唇別出心裁地將會場安排在膠河北岸滯洪區內。正是隆冬季節,水面上結著厚冰,一眼望去,一片琉璃世界。我是村子里最早知道要在這里開大會的人。因為我經常逃學到這里來玩耍。那天,我正在滯洪閘橋洞里鑿冰窟窿釣魚,聽到頭上有人在大聲說話。我聽出說話者是肖上唇。這個人的嗓音,我從一萬個人里也能一下聽出來。我聽到他說:媽的,好一派北國風光!批判大會就在這里舉行,主席台就搭建在這滯洪閘上。…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9pm — No Comments
那茬“地瓜小孩”出生時,家長去公社落戶口,可以領到一丈六尺五寸布票、兩斤豆油。生了雙胞胎的可以獲得加倍的獎勵。家長們看著那些金黃色的豆油,撚著散發出油墨香氣的布票,一個個眼睛潮濕,心懷感激。還是新社會好啊!生了孩子還給東西,我母親說:國家缺人呢,國家等著用人呢,國家珍貴人呢。
人民群眾心懷感激的同時,都暗暗地下了決心,一定要多生孩子,報答國家的恩情。公社糧庫保管員肖上唇的老婆——也就是我同學肖下唇的母親——已經給肖下唇生了三個妹妹,最小的那個還沒斷奶,肚子又鼓了起來。我放牛回來時,經常看到肖上唇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從小橋上經過。他身體胖大,自行車不堪重負,發出吱吱扭扭的聲音。經常有村里人開他的玩笑:老肖,多大年紀了?一夜也不能空?他就笑著回答:不能空,為國家造人嘛,必須不辭勞苦!…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7pm — No Comments
姑姑的婚事,已經成了我們家族的一塊心病,不但上了年紀的長輩憂心,連我這種十幾歲的野孩子也很操心。但沒人敢在姑姑面前提這事,一提,她就翻臉。
1966年春天,清明節那日上午,姑姑帶著她的徒弟——我們當時只知道她的外號叫“小獅子”——一個年約十八、滿臉粉刺、蒜頭鼻子、雙眼間距很寬、頭發蓬松、個頭不高、身材相當豐滿的姑娘,來村里為育齡婦女普查身體。工作完畢後,姑姑帶著小獅子回家吃飯。
拤餅、煮雞蛋、羊角蔥、豆瓣醬。
我們早就吃過了,看著姑姑和小獅子吃。
小獅子很害羞的樣子,低著眼不敢看人,顆顆粉刺,如同紅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7pm — No Comments
一九六二年秋季,高密東北鄉三萬畝地瓜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跟我們鬧了三年別扭、幾乎是顆粒無收的土地,又恢覆了它寬厚仁慈、慷慨奉獻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畝產超過了萬斤。回想起收獲地瓜時的情景,我就感到莫名的激動。每棵地瓜秧子下邊,都是果實累累。我們村最大的一個地瓜,重達三十八斤。縣委書記楊林抱著這個大地瓜照了一張照片,刊登在大眾日報的頭版頭條。…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6pm — No Comments
事後才知道,我闖下的禍有多大。
我逃出醫院之後,姑姑切開了左腕上的動脈,用右手食指蘸著血,寫下了血書:我恨王小倜!我生是黨的人,死是黨的鬼!
當那黃秋雅得意洋洋地回到辦公室時,鮮血已經流到門口。她尖叫一聲就癱倒在地。
姑姑被救活,但受到了留黨察看的處分。處分她的理由並不是懷疑她與王小倜真有關系,而是她以自殺的方式向黨示威。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5pm — No Comments
先生,第二天,我侄子騎著摩托車,從縣城里專程回來,讓我父親帶他去姑奶奶家,探聽王小倜的事。我父親為難地說:還是別去了,她也是奔七十歲的人了,這輩子不容易,那些陳年往事,抖擻起來傷心。再說,當著你姑爺爺的面,她也不好說。
我說,象群,爺爺說的有道理,既然你對這事這麽感興趣,我就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訴你,其實,你只要上網搜搜,就可以大概地了解這事的來龍去脈。…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4pm — No Comments
四十年之後,我大哥的小兒子象群被“招飛”,雖然世事變化,滄海桑田,許多當年神聖得要掉腦袋的事物,如今都成為笑談;許多當年令萬人仰目的職業,如今也都成了下九流,但“招飛”依然是一種令家族興奮、鄰里羨慕的大喜事。為此,已從教育局長位上退休的我大哥特地回村設宴,招待親戚朋友,以示慶賀。
晚宴擺在我二哥家院子里,從屋子里扯出一根電線,拴上一個大燈泡,白光灼灼,照耀如同白日。兩張飯桌拼接起來,桌子周圍,擠上了二十幾把椅子,我們肩膀挨著肩膀坐在一起。菜是從飯館定的,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層層疊疊,五顏六色,五味雜陳。我大嫂撇著煙台腔說:沒什麽好吃的,大家隨便吃點。我爹說:可別這麽說,想想六零年吧,那時,毛主席都撈不到這些東西吃。我那招了飛的小侄子說:爺爺,別翻老皇歷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4pm — No Comments
1961年春天,姑姑從王小倜事件中解脫出來,重回公社衛生院婦產科工作。但那兩年,公社四十多個村莊,沒有一個嬰兒出生。原因嗎,自然是饑餓。因為饑餓,女人們沒了例假;因為饑餓,男人們成了太監。公社衛生院的婦科,只有姑姑和一個姓黃的中年女醫生。那姓黃的女醫生是名牌醫學院畢業,但因為家庭出身不好,自己又是右派,所以被貶到了鄉下。姑姑每次提起她,氣就不打一處來。姑姑說她脾氣古怪,要不就是一整天不說一句話,要不就是尖酸刻薄、滔滔不絕,對著一個痰盂,也能發表長篇大論。
大奶奶去世之後,姑姑很少回來。但每逢家里有點好吃的,母親總是讓姐姐去送給姑姑。有一次,父親在田野里撿到了半只野兔,估計是老鷹吃剩下的。母親從地里挖來半筐野菜,和兔肉一起煮了。母親盛了一碗兔肉,用包袱包了,讓姐姐去送,姐姐不願去。我自告奮勇。母親說,你去可以,但你不要在路上偷吃,另外你走路要看腳下,不要把碗給我砸了。…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10:30pm — No Comments
這本小畫冊不僅是原子彈爆炸的真實記錄,而且具有奇異的魅力,在它出版的當時,受到相當多的讀者的青睞。可是同年夏天,在廣島醞釀的另一本書,已印刷裝訂成冊,但終於沒有發行。佔領軍認為這本書對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實況描繪得過於逼真,認為是反美的,所以禁止發行。1950年,那是爆發朝鮮戰爭的一年,一位美國新聞記者訪問了廣島,他向失明的原子彈受害者這樣問道:"如果現在對朝鮮投二、三顆原子彈,我想可以結束戰爭,可是遭受原子彈傷害的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禁止發行的書,原封不動地堆放在廣島市政府的倉庫裡,直到今年4月還無人理睬,現在廣島市計劃重新印這本書。那將是非常適合於在被炸後第20個年頭再次刊行的一本書。過去的編者在出版發行時寫了下面一段話。…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6, 2017 at 7:24pm — No Comments
尾聲 告別廣島
這一年的四月,我呼籲由知識界人士組成一個合作委員會,以支持"原子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被團協)的原子彈受害者切身體驗資料的收集與出版事業。為此,我寫了一封信。這封呼籲書是這樣寫的:
"為了迎接原子彈爆炸後第20年夏季的到來,受害者們唯一的團體——日本原子彈氫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準備開展一項事業,就是把有關原子彈爆炸的所有資料和受害者們的手記收集起來,妥善保存,然後加以出版並譯成外文。這將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它首先對受害者本身來說是十分迫切的。他們在戰後20年中被迫採取了最殘酷的保全生命的辦法;同時,對我們所有未受害的人來說,也是十分迫切、極為緊要的,這關係到20年前的原子彈爆炸,是把它作為人類的最後一次災難呢,還是明天依然把原子彈氫彈當作現實的殺人武器?…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3, 2017 at 10:08pm — No Comments
尾聲 告別廣島
這一年的四月,我呼籲由知識界人士組成一個合作委員會,以支持"原子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被團協)的原子彈受害者切身體驗資料的收集與出版事業。為此,我寫了一封信。這封呼籲書是這樣寫的:
"為了迎接原子彈爆炸後第20年夏季的到來,受害者們唯一的團體——日本原子彈氫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準備開展一項事業,就是把有關原子彈爆炸的所有資料和受害者們的手記收集起來,妥善保存,然後加以出版並譯成外文。這將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它首先對受害者本身來說是十分迫切的。他們在戰後20年中被迫採取了最殘酷的保全生命的辦法;同時,對我們所有未受害的人來說,也是十分迫切、極為緊要的,這關係到20年前的原子彈爆炸,是把它作為人類的最後一次災難呢,還是明天依然把原子彈氫彈當作現實的殺人武器?…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2pm — No Comments
我們這些身居廣島之外的人們聽到這一傳聞,雖然會感到瞬間的酸楚和醒悟,但這種意識很快便會消失。而身在廣島的人們,除了那些原子彈受害者,或許也和我們抱有同感吧!
順便提一下,當廣島的那位青年因白血病死去,他的未婚妻緊隨其後自殺身亡的同一時期,東京曾舉行了一個授勳儀式。將勳一等旭日大綬章授予了美國空軍參謀長卡爾奇斯·E·盧默大將。他是一個曾在現場參與策劃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人物。關於這次授勳,據說政府負責人是這樣解釋的,他說:"我的家也曾在空襲中被燒燬,但這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即或我們將恩怨置之度外,向轟炸過日本各城市的軍人授勳,豈不更能說明大國國民的寬容與大度嗎?"這種麻木不仁,已經是道德的墮落。在廣島人的眼裡,它是一種最為厚顏無恥的背叛。我們對於政治家或官僚們的道德觀實在是過分寬容了。只要他們沒有貪污,新聞界就不會對他們的這種道德墮落進行攻擊。然而,說出這種話的政治家們正是最卑鄙的。…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8, 2017 at 8:17pm — No Comments
我曾經採訪過兩位在原子彈爆炸之後從廣島來到東京的青年。其中的一位是一條腿殘廢的小個子。他和同樣受到原子彈災害的朋友們一道,在東京的一個教會學校的附屬機構中做工,縫製向美國出口的服裝。他是一位文靜而沉著的青年,我從他那恬靜的眼神中只發現了已被戰勝和馴服了的不安。儘管他不善言辭,還是熱情地向我傾訴了他和他的夥伴,對於白血病和婚後種種問題的擔心。…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6, 2017 at 7:11am — No Comments
六、一個正統的人…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3, 2017 at 12:41pm — No Comments
1964年10月,在轟動日本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一名在投下原子彈當日出生的廣島青年,被選為傳遞聖火最後一棒的運動員。當時,一名從事日本文學作品翻譯的美國新聞記者,一個應該是最理解日本,和日本人擁有共同感情的美國人卻提出意見,他認為,這項決定會使美國人想起原子彈而感到不快。這位當選的傳遞最後一棒聖火的青年,即便他被傷痕損壞了身體,暴露出放射能所造成的傷害,他是一個真正的"原子彈之子",對這一選擇,我也不會持有異議。恰恰相反,這些小伙子和姑娘們(他們有幸活了20年)作為出生在那個日子裡的廣島人應該是更為正常類型的人。然而,實際上這位被選中的中距離賽跑運動員,具有一個十分出色的健康的身體。那正是一個以人類自身的強韌令人震撼的肉體。他面帶從一切不安中解脫出來的微笑,飛奔在巨大的運動場上。為了我將寫進《下一代的原子病問題》一文中的廣島的重籐院長,我也曾為這位青年健美的肉體祝福。…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December 28, 2016 at 12:11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