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指风度。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4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iPLOP 21 hours ago

加速內爆時代:電子信息技術寫

首先,由許道軍老師對本次工坊活動作開場白。對於媒介變遷、人工智能進化、AI寫作日益成熟等時下狀況,許道軍老師介紹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消極的,認為人工智能因其不斷學習、迭代等進化優勢,遲早會取代與寫作相關的學科老師,成為更好的寫作指導者;另一種觀點則是樂觀的,認為信息技術只是可以被利用的輔助工具,能幫助作家與寫作教學者完成基礎性工作。而人只需要「規訓」人工智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工作效率。許老師表示自己的觀點偏向後者。他認為寫作活動與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概念是「選擇」,尤其是與情感相關的「選擇」。人類在這方面的主導地位目前還無法被人工智能影響。隨後,本次工坊活動正式進入發言與評議階段。

發言與評議

發言人程倚飛以「論賽博朋克文學類型寫作——以《全息玫瑰碎片》為例」為主題,圍繞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萊恩·考斯基馬《數字文學:從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等書目展開探討。她指出,基於生物技術、互聯網技術誕生的賽博朋克文學類型創作具有內封閉的,黑暗的特征,往往鑲嵌在狹隘的都市視野中。其敘事主人公大多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玩世不恭、隨性頹廢的底層人物。賽博朋克文學的敘事極度缺乏中心,呈現出隨意化、零散化,實感與幻覺的界限和模糊。正如萊恩·考斯基馬所言:「用賽博格作者這個概念來指創作文學性文本的人類和機器的結合」。因此,她以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為對象,結合萊恩·考斯基馬對於賽博作者的思考,從創作者主體與創作內容的類型特征來觀照數字文學時代的賽博寫作。

評議人李昔潞針對《全息玫瑰碎片》文本中的畫面描繪、城市圖景等細節展開探討。她指出,小說文本所描繪的畫面色彩要麼是灰、黑、白等冷色調顏色,要麼是金黃、紅色等高飽和度的顏色,兩種類型的色彩碰撞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同時,作者熱衷於營造雜亂、骯髒、總是下著雨的、犯罪猖獗的未來城市。這一城市圖景顛覆了人們想像中科技烏托邦的光鮮動人,而盡顯混亂骯髒,帶有強烈的反烏托邦精神。總體而言,賽博朋克藝術並非是標新立異,而是用張揚的反叛表達人類自身的焦慮與不安,反思與人類精神意志不匹配的高科技,批判技術無限發展帶來的社會現實問題。賽博朋克類型的小說創作是有積極現實意義的。

發言人鄧冰冰以「論賽博入詩之可能」為題,以《全沉浸末日腳本》為討論對象。她指出,科幻文學以小說為主要表現體裁,詩意是許多優秀科幻小說的共同特征。正如陳靜將賽博格視作一種文化景觀,認為賽博格是對人類在信息社會中主體性的文化新表征,新詩也開拓新的審美空間,筆觸探向科幻領域。由此,可借分析翟永明的《全沉浸末日腳本》的多重特征與豐富內涵,試論賽博空間、賽博身體及賽博想像入詩之可能性。(下續)

(原題:趙天琥「加速內爆時代:電子信息技術對寫作者的延伸、遮蔽和取代」閱讀激發工坊,2023年5月26日8:30到11:30,在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研究院文學院308學術研討室順利舉行,工坊由許道軍老師指導,由陳勇彬同學主持。)

Comment by iPLOP yesterday

(續上)評議人李雅琪針對《全沉浸末日腳本》的書寫面向展開探討,並結合其中的四首詩歌文本作具體分析。她指出,在《全沉浸》與《永生是什麼》中,作者對「永生」做出「永生即是死亡」的解構,這是一種對於人類最終走向的思辨與探討。人的形態變得虛無而多變,人的主體性從而需要重新定義。在末日背景下,「人」的概念、尊嚴、主體性被消解與重塑。《德洛麗絲的夢》與《雪豹的故鄉》兩首作品則將詩歌從那些討論理性、政治、文明的傳統文學文本拉到一個面向未來的科幻文本范疇中,從而為詩歌面向未來、想像以及更廣闊的人類命運提供了一種嘗試的路徑。

發言人馬俠以「在技術加速時代中捕捉一個有情的世界」為題分析小說《後來的人類》。她指出,電子產品承載著每個人大量的知識和記憶,如今的我們很難離開手機,與其說它是一個機器,不如說它是我們的器官,也是科幻作品中所謂的「義肢」。而在這個加速內爆的時代,我們的感知能力、生活體驗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寫作和文學也應當走進時代、觸及人類最柔軟和最堅硬的部分。《後來的人類》講述的是技術時代最普通的人類日常,不僅寫未來社會的後人類,還寫那些被技術拋下落後於時代的人,當進化或異化的颶風吹進普通人的生活中時,他們從被遺棄和摧毀的廢墟找回殘存的人類之心,喚醒勇氣、疼痛、智慧、愛,再造生機。《後來的人類》不僅可以為我們書寫信息時代中的情感和網絡時代人們獨特的生活體驗提供范例,更能啟發我們對於在虛擬與真實混溶的時代該如何生活產生進一步思考。
評議人陳勇彬針對《後來的人類》的寫作面向與風格展開探討。他指出,作者糖匪的小說筆法既具有以展現世情為追求的現實主義色彩,又呈現出科幻文學天馬行空的幻想風格,可謂是一種從科幻文學走向現實主義文學的「現實主義化科幻文學」。科幻小說往往是在突出某種現實問題,並將其放置於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可實際上,這些看似科幻的內容的本質與當下生活是同構的,科幻小說所運用的手法正是將這些表面微小的時代、生活細節無限放大。糖匪的《後來的人類》正是利用這種手法營造出陌生化效果,使我們從常規的認知中跳脫而出,也以此拓展了科幻小說的思想內涵。

發言人施岳宏以「新媒體時代下的世情書寫」為題分析張怡微短篇小說集《四合如意》。他認為,新媒體時代下,互聯網與各種社交媒體的高速發展不僅為人類生活帶來顯著的科技便利,在技術爆炸的倒影中,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情感體驗、交流方式也正向新的形態轉變。《四合如意》聚焦平凡人生活日常中的細微、瑣碎之處,注重呈現當下都市人的生活經驗與心理感受。小說內數篇故事的落腳點是新媒體世代日常中「反傳奇」的生活細節,也是不同都市人共同偏向疏離、焦慮、迷惘的精神狀態。「情隨世變,事事如新」,該作品關注都市人在與各種新技術相處中的適應與不適,一定程度上延展了世情小說的書寫范疇。進一步而言,作為加速內爆時代中的寫作者,能如何書寫不斷劇變中的生活經驗與精神情感?《四合如意》或許能為人們開拓更豐富的視野。

評議人鄭沁辰針對書中人物的生活經驗和精神情感展開探討,她認為《四合如意》的書寫很精准地建構、處理了一種矛盾和融洽相統一的狀態,即是當手機以機器的物質形態佔據了人們的精神空間時,人們會對著手機來履行新的社會和情感責任,並在虛擬空間型塑另一個願意被他人看到的自我形象的生存情境。而在情感處理方面,作者利用各種媒介背後的虛擬社交方式建構想像,將其有意佈置在描寫人物內心「情感處理」發生的上下文之間,使得這些想像產生足以引人深思的文學氣韻。

 

(原題:趙天琥「加速內爆時代:電子信息技術對寫作者的延伸、遮蔽和取代」閱讀激發工坊,2023年5月26日8:30到11:30,在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研究院文學院308學術研討室順利舉行,工坊由許道軍老師指導,由陳勇彬同學主持。)

Comment by iPLOP on February 29, 2024 at 2:06pm

Shanghai to set up universities with Germany, UK by Shen Mengdan

Shanghai's education authorities have announced an annual work plan that includes plans for two new 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These are part of the city's initiatives to promote glob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The Shanghai Education Commission has signed agreements with German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 to set up the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ino-British Arts Institute.

The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will come up in the Lingang New Area, will be developed jointly by the commission, Tongji University in Shanghai, the German 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ree three German universities for applied sciences. It will follow the model of German universities in the applied sciences paradigm to cultivate talent needed by industries.

Shanghai's Donghua University, the Royal College of Art in London, and the Shanghai Education Commission will jointly establish the Sino-British Arts Institute.

MoU on setting up the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serves Shanghai's objective of creating a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fashion, design, and brands by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ed artists and designers from across the world.

The website of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tates that Shanghai has established 176 high-level Sino-foreign educational institutes and programs.

In addition, Shanghai is going to expedite this year'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building.

Additionally on the list are improved services for the city's schooling of foreign children.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as signed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for setting up the Sino-British Arts Institute. (2024-02-20 https://www.shine.cn


Related: 

愛墾藝頻道

韻文化:風度

愛墾慕課


上海:兩所新大學,來了!

Comment by iPLOP on February 6, 2024 at 2:03pm


Abstract From: G20 CULTURE MINISTERS’ MEETING, KASHI CULTURE PATHWAY


11 We reaffirm our commitment to support policies that promo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ose working in the culture, arts and heritage sectors, with a view to strengthening frameworks to sustain decent work and inclusiv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and in line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notably by: 

11.1. Enabling the ratification and/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conven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including the UNESCO 2005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and the 1980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he Artist, as relevant – towards shaping policies and measures that support the creation,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f and access to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11.2.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towards enhancing the status of artists and cultural professionals – addressing socio-economic rights and artistic freedom – online and offline –based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ramework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as well as applicable to all professional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independently from their employment status –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dequate remuneration systems, and the extension of adequate and comprehensive social protection to cultural professionals, notably by enabling linkages between culture and labour policies, facilitating a transition to the formal economy as relevant and mobilizing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otably UNESCO and ILO; 

11.3. Investing in skills training and research to support capacity building, institutionalized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artists and cultural professionals, notably towards expanding access to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upskilling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targeting practitioners, in particular women and youth and other marginalized and vulnerable groups, building on public support and existing cultur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developing and updating training standards, investing in talent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as well a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networks such as the G20 Network of Cultural Business Management Training Institutions; 

11.4. Supporting cooperation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including by enabling inclusive North-South and South- Sout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exchange of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notably to expand equitabl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markets and the mobility of artists and cultural professionals in a spirit of solidarity andcultural exchange.

(Abstract From: G20 CULTURE MINISTERS’ MEETING, KASHI CULTURE PATHWAY, Outcome Document and Chair’s Summary, Varanasi, 26 August 2023)

Comment by iPLOP on January 9, 2024 at 10:33am


邱立本·民間中華·魔性·草根力

《一笑江湖》的詞曲作者祝何:年輕的神曲創造者

「科目三」是民間中華的勝利,也是草根力的勝利,將民間自發靈感,演繹為沛然莫之能禦的「魔性」,也轉化為文化中華的商業模式,超越政治,成為凝聚全球華人的肢體語言。

也許是疫情之後的報復性爆發力,需要一種帶有魔性的舞蹈,來抒發壓抑三年的鬱悶。來自廣西民間的「科目三」成為風靡國際的中國舞蹈,展現了中西合璧的肢體語言,再配上帶有強烈民族風格的曲子《一笑江湖DJ版》,節奏強烈,成為最佳的配搭,展示民間中華的最新草根力。

草根力就是草根的爆發力,凝聚民眾的智慧,開拓被「高端群體」認為是不可能的旅程,就好像貴州的「村超」,由農民來踢足球,卻踢出了世界的名堂,成為中國新的簽名。如今的「科目三」,從廣西梧州的一場婚禮開始,演繹民間的舞步和節奏,一度被官媒評論說太俗氣、太土味,但卻不怕被嫌棄,而是保持童真,「見大人則藐之」,說說唱唱,蹦蹦跳跳,卻跳出了世界級的知名度。

這也是民間中華的傳奇,追尋生活的喜悅,遠離權力殿堂的步伐,踩著老百姓的拍子。來自廣東的年輕音樂人祝何作曲和作詞的《一笑江湖》,都有新一代的豪氣,呼喚章回小說的古典靈感,寫下「劍起江湖恩怨,拂袖罩明月,西風葉落花謝,枕刀劍難眠……鬢如霜一杯濃烈」等歌詞。在歌手聞人聽書的高昂唱腔中,在搖滾樂的鼓聲低迴中,舞樂合一,煥發了一種「魔性」,讓人不得不翩然起舞,舞動江湖,也意外地在台灣產生共鳴。

這也是「科目三」的奇特效應,在台灣的選舉季節中,一些藍營的政治人物還率領選民跳起了這齣中國舞蹈,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也在短視頻上露了一手,南投縣長許淑華也和藍營候選人合跳,被一些大陸網民評論說,「科目三」可以「舞統台灣」,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再需要「武統台灣」。(2024/1/1-1/7 2024年01期 I 亞洲週刊

Comment by iPLOP on January 8, 2024 at 7:06pm


邱立本·創新力是最厲害的生產力

中國式現代化列車走向史詩式的旅程,從「彎道超車」到「換道超車」,從紅海廝殺到藍海策略,另闢蹊徑,別有洞天,發現了新的願景,也發現了新的自己。 

創新力是最厲害的生產力。這是現代中國歷史的見證。如果沒有前撲後繼的創新力,中國近二十年的經濟發展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先進國家背後亦步亦趨,難以馳騁在新的賽道上。 

在八九十年代間,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是大量依靠廉價勞動力,來料加工,在全球化的系統中,局限在價值鏈的低端部分,被西方譏諷為「要賣七億件襯衫,才可以換一架波音客機」。但中國的民企是創新的先鋒,不甘在權力的格局中擔任被動角色,要在科技研發上有所突破,要找到新的「範式轉移」。 

深圳夜色:蘊育了比亞迪和華為

華為從交換機的創新到3G、4G乃至5G的發展,彙聚數以十萬計科學家的努力,才可以壓倒諾基亞、愛立信、摩托邏拉等西方大企業,最後還可以單挑世界最強企業的蘋果,爭一日之長短。即便歷經很多政治打壓,從美國的官司到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逮捕,都不能阻止華為掘起、躋身全球最有創意企業的先列。 

比亞迪也是長期被看貶的企業,即便股神巴菲特曾經青睞,投資不少股權,但比亞迪也要經過很多風雨考驗,堅持創新,在電動車的賽道上不斷超車,成為二零二三年全球產量最大的車企,掘起速度之快,改寫了汽車發展的歷史。

但中國民企的創新除了得益于科技的研發,也在組織架構上不斷嘗試錯誤。華爲的任正非花了近6億美元(約28億令吉)經費,邀請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的老師來改革華爲的組織架構,全面學習美國企業的優點,告別中國企業的積弊;但華爲也不是簡單的抄襲,而是擇優使用,甚至內部“競爭上崗”,不能只是論資排輩,而是要不斷終身學習,才可以擔任重要的角色。

內部組織競爭力強大

比亞迪在中國競爭激烈的電動車賽道上先馳得點,也是因爲內部的組織競爭力強大,將幾十萬的員工擰成一條繩子,具有強大的韌性,可以面對全球車企的挑戰。

民企的成功,也對國企帶來激勵的示範效應,讓過去被诟病生産力低下、冗員很多、裙帶關係嚴重的國企,都要如履薄冰,不斷創新。

中國的高鐵就是典型例子,雖然開局就面對主管劉志軍被拉下馬的負面消息,但在“以黨治黨”的精細化管理下,不斷茁壯成長,十幾年間開通了4萬多公里的高鐵版圖,冠絕全球。

期間中國工程師攻克很多的技術難關,包括本來只能從德國采購的“盾構機”,價格數以千萬美元計,後被中國工程師破解,讓100%國産的盾構機出世,不但承擔國內隧道開采,還外銷國外,成爲技術突破的奇迹。

創新力的軌道,承載中國式現代化列車,走向史詩式的旅程,從“彎道超車”到“換道超車”,從紅海的厮殺到開拓新的藍海策略,另辟蹊徑,別有洞天,發現了新的願景,也發現了新的自己。(2023/12/18-12/24 I 2023年51期 https://www.yzzk.com

Comment by iPLOP on January 6, 2024 at 2:56pm


陳明發詩想《人設》

直播靠人設?但人設是什麼?

“人設”,就是:人物設定。

就像是Cosplay那樣的一回子事

設定得當,就在線上當網紅。


在網上紅了,自然就有本事當“網笑”。

能笑多久?有機會要問馬雲。

當“網紅”成了“網洪”

“網笑”,恐怕有一天就成了“網嘯”

會嘯多深?想想螞蟻金服的啟示好了。


我們也曾有個時期,

由網紅治國。政績?

鐵粉終經不住他們本身的酸液蝕質

短期內就“恨鐵不成鋼”

成了“人設崩了”的惡搞劇


最可憐的是,那些無端端

“被人設”者,個個人仰馬翻


直播下半場?

別期待“網紅救國”啦

讓直播回到文化傳播的本位

讓大家成為綫上带動者吧

带動雙向奔赴

(13.2.2021 地方文化營銷 1.6:新媒體))

Comment by iPLOP on January 3, 2024 at 4:35pm


個人的勝利

環顧世界,我們還看到了個人力量和責任的復活。

在過去200年左右的時間裡,先是各國政府,然後是工業巨頭幾乎統治了社會的每一領域。

現在,消費者變得至高無上——他們擁有著從全球最佳產品和服務中進行選擇的權利和能力。這也將包括我們每個人有責任選擇我們最佳的教育——從全世界教育體制中選擇最好的教育體制,這是具有革命潛力的一場變革。

顯然,以上這些不是唯一的占主導地位的變化。我們沒有提及正在世界許多地方發生的精神復興,也沒有提及許多宗教中原教旨主義的復活。其他數十種著作已經提及了生態學的重要性,生物學的新時代也已在許多書中被提及。

但本章的15個要點代表了主要的趨勢,我們相信,這些變化趨勢令人信服他說明應有一場相應的學習革命。

抓住所有機遇將不只改變政府和工業的面貌,還會改變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的性質和將要培養我們迎接未來的教育體制和學習體制的性質。

貫穿本書的主題,就是如果我們不對教育和學習新方法不斷增加投資,我們就不能取得教育上的突破。

今天,沒有人會再鑽木職火。但如今被稱為教育的許多東西,卻仍基於同樣過時的概念之上。(見:《學習革命》第一章·未來

Comment by iPLOP on December 23, 2023 at 5:24pm


陈明发·“青工哲学”补遗(1)

一个组织的文化遗产,在参与者的集体记忆里。

“青工哲学”,以及从这概念延伸出来的“青年成才之家”愿景,成书于1989年(见《终极为了关爱——青年工作者的灵视》)。

对有心了解这一波青年运动的友好,《终》一书无疑是一份正式的历史文献。

参与此书的个人到他们家人后来的生活,不少历练可说从中找得到“来时路”。

即使不挂“青工”之名,那“哲学”对他们也有具体的意义。

1989这年算起,“青工哲学”与“青年成才之家”,到了2024,刚好35年。

“青工哲学”的文献证明是35年,但催生它的实际工作经验,可追索到1985年联合国世界青年年前后,青运所推动的系列“开拓新边疆”工作。算来,快40年了。

过去3、40年,知识的演变、折旧与淘汰非常的快。可是,“青工哲学”与“青年成才之家”,还被青运人提起,相信主要是“集体记忆”的关系。

新世纪以后,哲学家对“集体记忆”的追索,有了更多元但更完整的认识。

我个人的体会是,这“记忆”存在着长时间与个人境遇对话/互动的作用,实现了个别的特殊“绵延”,从而展现了各种个人或集体的新机遇。

年纪大的青运人,自然知道“个人机遇”是怎么回事;但集体(尤其是民族)机遇是什么?我们怎么把它接生出来利惠新一代,则恐怕得透过彼此互动才找到聚焦/出发点。

青年部已把“青年”的年龄定义,降低到30岁以下,在1980年代接触到“青工哲学”、“青年成才之家”的一代人,家里头新一代恐怕都超过这年纪了。但想想这个社会要日胜一日,关键在30岁以下那代人,适当的培训是怎样的?真的需要众筹一些“新创意”才是。(23.12.2023)

Comment by iPLOP on October 23, 2023 at 2:07pm


高質量“一帶一路”教育方案

金秋十月,稻菽千重。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中國方案求解全球發展難題,推動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康莊大道。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取得實打實、沈甸甸的成就,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語言互聯互通、人才培養培訓合作、人文交流研究等方面精心謀劃、精準發力。一條滿載著語言、文化、技術的智力絲綢之路,跨越時空界限、語言阻隔,成為連接世界各國的多彩紐帶。

語言互通,夯實民心根基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也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教育互聯的前提、民心相通的橋梁。

不久前,第2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落下帷幕,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語言學院學生李一帆獲得全球總冠軍。臭豆腐、螺螄粉、烤串……說起中國的地道小吃,李一帆如數家珍。

「中文啟發了我的過去,影響著我的當下,也將塑造我的未來。」參加「漢語橋」夏令營的青年學生大多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他們說中文、寫中文、唱中文,熟稔詩詞、茶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這些得益於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開展的國際中文教育。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密集出臺,「語言互通」成為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南非、埃及、新加坡、老撾、塞爾維亞、古巴……從西亞到東歐,從非洲到拉美,國際中文教育受眾規模不斷擴大。「漢語橋」夏令營項目累計邀請100餘個國家近5萬名青少年來華訪學,支持143個國家10萬名中文愛好者線上學習中文、體驗中國文化。

2022年,100多位來自沙特的青年中文學習者和愛好者給習近平主席寫信,分享學習中文的收獲和感悟。不久後,他們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習近平主席在信中鼓勵沙特青年學好中文,為增進中沙、中阿友誼作出新的貢獻。

國際中文教育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千家萬戶。截至目前,沙特9所大學建立中文相關專業,累計培訓300多名本土教師,支持1000多名大學生參加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在線研修班;埃及簽署《關於將漢語納入埃及中小學作為選修第二外語的諒解備忘錄》,建成23個中文系、3所孔子學院和4所孔子課堂,在孔子學院學習人數達到5萬人……

埃及資深國際事務學者、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桑·拉傑布說,十年來,國際中文教育在埃及蓬勃發展,中文教學形式多樣,通過講故事、詩朗誦、辦比賽等活動,為當地民眾了解中國語言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口,也為中埃兩國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誼搭建了橋梁。

「語言橋」的根基還在不斷夯實。十年來,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的設立,助力培養出一大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本土中文教師;「外國人講中國故事」「故事裏的中國」等系列文化叢書的打造與《冬奧中文100句》《大運中文100句》等中文學習讀本的推出,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文學習者的熱烈歡迎。

人才共育,加強交流對話

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一個個優質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生根,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急需一大批能夠讀懂彼此、深入對話的人才。

10月2日,雅萬高鐵正式啟用,這是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正在中國電建印尼代表處擔任市場開發經理的黃朝欽,通過電視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作為一名留學生,真希望印尼發展能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曾在中國留過學的他情不自禁回憶起在中國乘坐「復興號」高鐵的經歷。

黃朝欽曾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留學4年,畢業時,通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舉辦的「來華留學人才招聘會」入職中國電建印尼分部,現在主要負責對接當地政府和企業。「留學中國的經歷給我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他篤定地說。

像黃朝欽這樣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留學生還有很多,他們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對話的使者。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