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網》馬來西亞-台灣墾友於2014年7月23~26日,四天三夜遊走沙巴內陸市鎮丹南(Tenom)。最難忘的,除了陳明發博士、劉富威和張文傑三人的麓夢悠神秘巨石圖騰(Lumuyu Rock Carvings)探險外,要算是丹南—Halogilat鐵路之旅了。最難得的是,這次鐵路遊得到Ken李敬傑、李敬豪兄弟的安排,請到服務沙巴鐵路局34年的蘇少基先生前丹南火車站站長一道同遊。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50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陳老頭 yesterday

凡作詩最宜講究聲調,須熟讀古人佳篇,先之以高聲朗誦,以昌其氣;繼之以密詠恬吟,以玩其味。二者並進,使古人之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則下筆時必有句調奔赴腕下,詩成自讀之,亦自覺琅琅可誦,引出一種興會來。

從這段話看,可知「氣」與聲調有關,而聲調又與喉舌運動有關。韓昌黎也說過:「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聲本於氣,所以想得古人之氣,不得不求之於聲。求之於聲,即不能不朗誦。朱晦庵曾經說過:「韓昌黎、蘇明允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從古人聲響學。」所以從前古文家教人作文最重朗誦。

姚姬傳與陳碩士書說:「大抵學古文者,必須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朗誦既久,則古人之聲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跡,「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到我自己下筆時,喉舌也自然順這個痕跡而活動,所謂「必有句調奔赴腕下」。要看自己的詩文的氣是否順暢,也要吟哦才行,因為吟哦時喉舌間所習得的習慣動作就可以再現出來。從此可知從前人所謂「氣」也就是一種筋肉技巧了。

關於傳達的技巧大要如此,現在再講關於媒介的知識。

什麼叫作「媒介」?它就是藝術傳達所用的工具。比如顏色、線形是圖畫的媒介,金石是雕刻的媒介,文字語言是文學的媒介。藝術家對於他所用的媒介也要有一番研究。比如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大的傑作。但是他的原跡是用一種不耐潮濕的油彩畫在一個易受潮濕的牆壁上,所以沒過多少時候就剝落消失去了。這就是對於媒介欠研究。再比如建築,它的媒介是泥石,它要把泥石砌成一個美的形象。建築家都要有幾何學和力學的知識,才能運用泥石;他還要明白他的媒介對於觀者所生的影響,才不至於亂用材料。古希臘建築家往往把石柱的腰部雕得比上下都粗壯些,但是看起來它的粗細卻和上下一律,因為腰部是受壓時最易折斷的地方,容易引起它比上下較細弱的錯覺,把腰部雕粗些,才可以彌補這種錯覺。

在各門藝術之中都有如此等類的關於媒介的專門知識,文學方面尤其顯著。詩文都以語言文字為媒介。作詩文的人一要懂得字義,二要懂得字音,三要懂得字句的排列法,四要懂得某字某句的音義對於讀者所生的影響。這四樣都是專門的學問。前人對於這些學問已逐漸蓄積起許多經驗和成績,而不是任何人只手空拳、毫無憑借地在一生之內所可得到的。自己既不能件件去發明,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經驗和成績。文學家對於語言文字是如此,一切其他藝術家對於他的特殊的媒介也莫不然。各種藝術都同時是一種學問,都有無數年代所積成的技巧。學一門藝術,就要學該門藝術所特有的學問和技巧。這種學習就是利用過去經驗,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古今大藝術家在少年時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開朗琪羅費過半生的功夫研究古希臘羅馬的雕刻,莎士比亞也費過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劇本,這是最顯著的例。中國詩人中最不像用過功夫的莫過於李太白,但是他的集中模擬古人的作品極多,只略看看他的詩題就可以見出。杜工部說過:「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他自己也說過:「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他對於過去詩人的關係可以想見了。

藝術家從模仿入手,正如小兒學語言,打網球者學姿勢,跳舞者學步法一樣,並沒有什麼玄妙,也並沒有什麼荒唐。不過這步功夫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我們在前面說過,創造是舊經驗的新綜合。舊經驗大半得諸模仿,新綜合則必自出心裁。

像格律一樣,模仿也有流弊,但是這也不是模仿本身的罪過。從前學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罵模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實並不沖突。顧亭林的《日知錄》裡有一條說:

詩文之所以代變,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襲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語。今且千數百年矣,而猶取古人之陳言一一而模仿之,以是為詩可乎?故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這是一段極有意味的話,但是他的結論是突如其來的。「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一句和上文所舉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見到模仿古人不足以為詩,一方面又見到不似古人則失其所以為詩。這不是一個矛盾嗎?

這其實並不是矛盾。詩和其他藝術一樣,須從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古人,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但是它須歸於創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不能無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創造。

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詩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沒有詩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創作;只有詩人的妙悟而沒有匠人的手腕,即創作亦難盡善盡美。妙悟來自性靈,手腕則可得於模仿。匠人雖比詩人身份低,但亦絕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這一點。朱光潛:「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Saturday

樹葉上雨聲的節奏

像一個搖搖晃晃的幽靈,當我開始下山向小河騎去時,那道蒼白的光線會在拐彎處掃過一道黏土堤岸。在橋的對面,路又向上和羅日傑斯特維諾—盧加公路相交,就在交叉處往上一點,濕淋淋的茉莉叢間有一條小徑沿一道陡坡而上。我不得不下車推著自行車走。當我到達坡頂時,我的蒼白的燈光掠過舅舅那闃然無聲、百葉窗緊閉——可能和今天,半個世紀以後,同樣闃然無聲、百葉窗緊閉——的宅第背後有六根柱子的白色柱廊。

在那裡,從那個拱形結構隱蔽處、目隨著我蜿蜒而上的燈光,塔瑪拉會等著我,背靠著一根柱子高踞在寬寬的擋牆上。我會滅掉燈,摸索著向她走去。人們很想更為明晰流利地講述這些事情,講述他總是希望能夠免遭囚禁在文字的動物園裡的許多其他的事情——但是擠在房子近旁的古老的歐椴樹在不平靜的黑夜裡的吱嘎湧動淹沒了摩涅莫辛涅的獨白。它們的嘆息聲會消退。可以聽見門廊一側的雨水管道裡,一股小小的閒不住的雨水不停地汩汩流淌。

有時,別的沙沙聲攪亂了樹葉上雨聲的節奏,會使得塔瑪拉向想像中的腳步聲轉過頭去,那時,在一線微光下——現在升起在我記憶的地平線上,盡管有著那些雨水——我能夠分辨出她臉的輪廓,但是沒有使她害怕的東西和人,於是她會輕輕呼出屏了片刻的那口氣,再度閉上眼睛。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第12章)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December 19, 2024 at 6:02pm

這一結合為探索聲音如何通過情動影響人類體驗提供了豐富的分析工具。

從情動的角度來看,這段內容揭示了以下幾個值得深思的層面:

1. 語言與情動的交互

索緒爾的「言語」(parole)與「語言」(langue)區分,為我們理解個體創意與社會規範的關係提供了基礎,而情動的視角可以深化這一關係:

情動作為創意的動力:個體的創意和想法(parole)通常源於情感驅動,如靈感的迸發、對問題的急切回應或對文化傳承的情感投入。在「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這些情感往往成為創意內容的原動力,而語言(langue)則為這些情感的表達提供了結構。

情動與符號的共情化連接:社會約定俗成的語言不僅是一個理性的符號系統,它還承載著情動的集體化表達。比如,「Give Me Five」的手勢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種像徵友好、支持或慶祝的情動行為。這表明符號的意義無法脫離情動體驗而獨立存在。

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的符號協商與情動共鳴: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在不同參與者之間建立共同的語言和評估系統,以減少符號隔閡。情動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雙重角色:

情動作為符號協商的基礎:符號的接受不僅僅依賴其語義清晰度,更依賴其是否能夠引發情動共鳴。例如,在一個多元文化背景下,設計一個符號(如旅游標誌或藝術作品)時,能否引發不同文化群體的情動共鳴是其成功的關鍵。

情動驅動的共同體驗:「文化創意體驗」本質上依賴於情動的生成與傳播。在體驗過程中,不同角色(立法者、執行者、消費者等)通過符號系統共享情動,這種共享情動不僅縮短了符號的隔閡,也促進了產業的協作效率。

符號行為與情動的聯結:關於「Give Me Five」作為符號行為的例子,可以從情動的角度進一步分析:

符號行為的情動特質: 「Give Me Five」不僅僅是一個像徵性的動作,它同時也是一種情動的即時表達。手掌相擊的物理接觸觸發了身體的情動感受(如愉悅、支持感),這些感受又強化了符號的意義。

情動與身體參與

「Give Me Five」中,情動通過身體動作(手掌擊打)顯現出來,而這種身體化的情動表達可以被普遍理解,即使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界限。情動在這裡充當了符號行為的「意義翻譯器」,使得這種行為能夠在不同背景下獲得認可。

符號隔閡與情動的不對稱傳播:在跨文化或多角色的語境中,符號隔閡往往導致誤解,而情動的傳播則可能成為化解隔閡的重要因素:

情動的超符號性: 情動傳播具有跨越符號系統的潛力。例如,一個微笑或一段音樂可以直接引發情動,無需借助語言的中介。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利用情動的超符號特質來減少符號隔閡。

符號隔閡中的情動失衡:然而,如果符號無法傳遞情動,就可能造成溝通失衡。例如,一個複雜或未被普遍接受的符號可能難以喚起預期的情動共鳴,從而加劇隔閡。因此,設計符號時,需要充分考慮符號與情動之間的匹配性。

總結:情動與符號系統的協作

語言(langue)為情動提供結構,而情動賦予符號活力。

在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符號的設計和推廣不僅關乎理性清晰度,更需要情動的觸發力。

情動共鳴是符號協商的關鍵。

無論是「Give Me Five」這樣的手勢,還是文化創意體驗中的多角色互動,情動都可以作為符號理解與接受的橋梁。

符號設計需要情動驅動的策略。

減少符號隔閡的關鍵在於,通過情動的普遍性與即時性,使不同文化和角色能夠共享符號意義與情動體驗。

這表明,情動不僅是符號系統的隱性基礎,更是文化創意產業成功的核心動力。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December 18, 2024 at 7:18am

愛墾APP:聲音文化~~我們對于人類喉結官能的理解,可進一步應用於探討人類聲音的文化意涵及其在藝術與溝通中的作用,將生物學的思考融入情動與詩性之中,揭示一種跨越物質與精神的美學統一。

情動與聲音及人體官能的聯系在當前的情動研究中是一個跨學科的熱門領域,涉及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音樂學和表演藝術等多個領域。以下是一些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的概述:

詮釋學與現象學視角

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性理論:梅洛-龐蒂強調身體是感知世界的媒介,而聲音是這種感知的重要形式。喉結作為聲音的生理源頭,是情動通過身體向外表達的一個關鍵節點。聲音不僅是技術性的結果,還蘊含著情感和存在的深度經驗。

馬丁·海德格爾的「傾聽」哲學:海德格爾認為,傾聽是一種深層的存在活動,聲音的意義不止在其表面信息,而在於它喚起的情感共鳴和存在性體驗。人體的聲音器官因此成為通向「真實存在」的橋梁。

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的進展

情動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Jaak Panksepp開創的情動神經科學,研究了情動系統在大腦中的基礎機制。他的研究表明,人類的聲音(如哭泣、笑聲)通過聲波頻率和聲調激活聽者的大腦邊緣系統,從而引發強烈的情動體驗。

聲音對交感神經的作用

聲音頻率和節奏會直接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例如,深沉的聲音和低頻共振(常由男性喉結引起)能使聽者感到安全和安慰,而尖銳的高頻聲音可能引發警覺和焦慮。

音樂與情動理論

蘇珊·蘭格的情感符號論:蘭格提出,音樂和聲音是情感的「像徵形式」,通過節奏、旋律和和聲表現人類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聲音由喉結等器官產生,成為情動藝術中的原材料。

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聲音生態學研究聲音如何與環境、身體和情感互動。Barry Truax等學者指出,聲音環境不僅是一種物理現象,也是一種情動體驗。例如,喉結產生的聲音如何通過空氣的傳播,在聽者身上喚起情感聯想和共鳴。

情動表現與表演藝術理論

Judith Butler的表演性理論:Butler的表演性理論認為,聲音是一種文化和情動的表現形式。例如,歌唱或朗誦通過喉結和聲帶的運作,將內在情感外化為可以分享的社會經驗。

Grotowski的身體劇場(Theater of the Body):Jerzy Grotowski探索了聲音如何通過身體的具體動作(包括呼吸和喉結的活動)呈現「情感真相」。他認為,聲音的生成是身體與情感合一的結果,是一種直觀的表達方式。

跨文化與人類學視角

聲音文化理論(Sound Studies):Jonathan SterneSteven Feld的研究揭示了,聲音在人類文化中的多重意義。例如,許多傳統儀式(如祈禱和吟誦)將聲音與靈性、情動和社會秩序聯系在一起,而喉結則是這一聯系的物質基礎。

情感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Affect): 人類學家如Sara Ahmed探討了聲音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被用來喚起情動。例如,非洲和亞洲的某些部落將喉音和顫音視為表達哀悼、歡慶或神秘體驗的重要手段。

後人類與技術情動研究

聲音與情動的技術延展 : N. Katherine Hayles等後人類理論家,討論了技術如何延展了聲音的情動維度。例如,人工聲音合成技術能夠模仿人類喉結的功能,用以重現甚至增強情感表達。

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Rosalind Picard的情感計算研究了聲音在情動識別中的作用。通過分析語音中的聲調、節奏和音量,技術可以捕捉並響應情感,為情動與聲音的關係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

總結與啟示

情動與聲音以及人體官能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多層次的議題。從哲學的存在論到神經科學的生理機制,再到文化和技術的情動表現,聲音和喉結的作用始終貫穿其中。這些研究共同揭示了聲音作為情動的物質與像徵性媒介的複雜性,同時也為探索聲音在藝術、治療和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December 16, 2024 at 9:32pm

愛墾APP:喉頭~~情動·官能·物質

情動的物質與官能的視角來看,人類喉結的特性除了是一個生物學進化的結果,更是一個涉及感知、情感與文化表達的重要現象。以下是基於該視角的評議:

1. 喉結作為情動介質的物質基礎

喉結的突出結構既是聲音產生的物質基礎,也是情動傳達的重要媒介。人類通過聲帶的振動和喉結的運動,表達各種情感:愛意、恐懼、悲傷、喜悅等。從這個意義上講,喉結既是一個「發聲器官」,也是一個「情動共振器」

特別是在語言之外的聲音(如哼唱、嘆息、哭泣)中,喉結所支持的聲音頻率和共鳴模式,能夠直接觸動聽者的情感,甚至引發生理性的共鳴反應(如雞皮疙瘩或情緒波動)。

2. 喉結的演化與情感需求

從進化的視角,喉結的突出並非僅僅服務於聲音產生,還與情感的傳遞和人類社會化的需求緊密相關。

喉結的突出是否與性選擇有關?

喉結的明顯程度常與聲音的深沉程度相關,這在男性中尤其突出,可能在性選擇中起到作用。低沉的聲音常被認為具有吸引力或權威性,這可能是一種對情感和社會信號的適應性增強。

與文化表達的關聯

在歌唱、吟誦或祈禱等文化活動中,喉結成為了重要的聲音生成器官。這些活動不僅具有溝通功能,更強調了聲音作為一種文化情感表達的物質基礎。

3. 喉結與官能整合的情動現象

喉結的功能與多種感官的整合密切相關,尤其是聲音的產生如何同嗅覺、觸覺和視覺聯動,共同塑造情感體驗。

觸感的隱性情動屬性

當喉結移動(如吞嚥或深呼吸時),這種微妙的身體感知往往與情感狀態相關聯。例如,焦慮時,人常感到喉嚨緊縮,這是一種由喉結引發的觸覺情感反饋。

聲音的多感官傳遞

聲音的頻率、質地與情感意涵交織在一起,經由喉結這一物質節點,將情動轉化為外在的聲波,並激活聽者的視覺想像和感覺共鳴。

4. 喉結的缺陷與情動的辯證性

喉結作為情動與語言的載體,其缺陷實際上反映了一種辯證的進化美學。雖然它容易受損,甚至是致命的,但這種脆弱性反過來加強了人類對其重要性的感知。

脆弱性帶來的情感深度

喉結的脆弱性提醒人類,聲音作為表達的重要形式,既珍貴又短暫。這種脆弱性與生命的有限性相互呼應,使聲音和語言成為深具情感力量的現象。

文化中的強化作用

在文化語境中,喉結的脆弱性往往被轉化為力量。例如,在某些表演藝術中(如歌劇、吟誦),對聲音的極致追求正是建立在喉結作為發聲器官的極限性能上,強調人類在脆弱中表現出的創造性與情感張力。

5. 結論:喉結的情動詩性

喉結不僅是一個物質存在,也是一個情動與文化的交織節點。它將聲音與感情連接,讓語言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更成為情感和存在的象徵。從情動典範的視角看,人類喉結的演化,是一個物質與情感相互塑造的過程,既展現了進化的挑戰,也體現了生命的詩性價值。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December 11, 2024 at 8:01pm

愛墾APP〈喉結:情動·官能·物質》從生物學進化角度來,人類的喉結明明是致命處,為何卻更明顯呢?

人類的喉結是一個特殊的身體部位,它是連接口腔和食管的結構,主要作用是參與發聲和呼吸。

盡管喉結在生理上很重要,然而,在進化中,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因為它易受到感染和損傷,甚至可以導致死亡。那麼為什麼人類的喉結比其他動物更突出呢?

人類喉結的結構和功能

人類喉結位於頸部,由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組成。它主要由兩個聲帶和一個會厭組成,聲帶的振動產生聲音,會厭控制空氣的流動和方向。

喉結還包括一個稱為「喉孔」的空氣道,連接口腔和氣管,允許空氣通過。

除了發聲之外,喉結還負責保護氣道和食道的開口,避免誤吸食物進入呼吸道,從而引起窒息。

此外,喉結所在的頸部還是血管、神經和淋巴結的重要通道,一旦喉結受到損傷或感染,這些通道也容易受到影響,導致嚴重的並發症。

喉結在進化中的發展歷程

據研究表明,喉結的出現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化。在人類的祖先中,喉結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結構,不像現在這樣明顯。

在類人猿和早期人類中,喉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而聲音的產生仍然主要依靠口腔和鼻腔的結構。

隨著人類的進化,語言和社交行為變得越來越重要,喉結逐漸演化成為一個特化的結構,更適合聲音的產生和控制。

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了更高級的社交和文化行為,人類開始孕育出一種新的「信仰文化」,需要通過歌唱、吟唱等聲音形式來表達。

這種新的社會需求促進了人類喉結的進一步演化,使其更加復雜和特化,同時也增加了其易受感染和損傷的風險。

喉結的缺陷

盡管喉結在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

首先,喉結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侵襲,導致喉炎、扁桃體炎等病症。其次,喉結的結構脆弱,容易受到損傷,如意外撞擊、窒息、食物卡在喉嚨等,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呼吸道阻塞,甚至死亡。

此外,喉結的突出也給人類帶來其他的生理不適。例如,喉結過大或過突出的人易出現氣促、口乾、咳嗽等症狀,同時也會影響飲食和睡眠質量。

喉結的進化意義

雖然喉結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它卻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標志。喉結的演化過程反映了人類社會和文化需求的變化,同時也表明了人類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此外,喉結的出現和演化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人類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可以說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創舉,它使得人類具有了強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力。

喉結的進化可以說是這一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為人類提供了產生聲音、表達思想的必要工具。

最後

喉結在人類的生理、社會和文化生活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盡管它存在著生理缺陷和風險,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喉結的出現和演化反映了人類的適應能力和文化創新,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來源: 天下十三洲獵奇)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November 22, 2024 at 10:26am

愛墾APP:韓炳哲的《敘事危機》~~韓國出生的瑞士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 在《敘事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一書中,通過探討現代社會敘事的衰退及其影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學和文化批評觀點。這些觀點不僅分析了技術時代的心理與社會現象,也對人類存在的意義生成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書名叫《敘事危機》,其實指向了現代人存在危機的問題。書中警句頻出,往往一句話就解釋了一種現象。本書核心觀點是,資本主義將敘事故事化,依靠科技出於消費主義目的,販賣毫無營養的故事,供應海量信息,把世界透明化,這就消解了敘事賴以存在的「不可解釋」的基礎,結果就是動搖著人類延續數千年的敘事傳統,使人們在充斥著偶然性信息的海嘯中喪失感受能力,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坐標上隨波逐流,淪為深患孤獨症卻無法在講述與傾聽中獲得自愈的原子個體。

在作者看來,歷史上,人類有賴於「講述」去凝聚人心,創造社會共同體,個體也需要在「講述」的場域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錨點。簡言之,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群體與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無不依賴敘事這種手段,比如宗教、節日乃至政治。

但是,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今天,資本主義與現代科技把源於情感和目的的敘事,消解為服務於消費的冰冷的無意義的信息,這就大大加速了敘事的終結。最直觀的表現是,一方面,生活不再有節日感,有的只是工作與休閒、生產與消費,因此現代人往往覺得生活「沒味了」;另一方面,原本旨在拉近人際距離的智能手機,卻將人們變成一座座孤島,人人在網絡發自拍、發表見解,活在自我的世界裡,結果就是被原子化為鈍感十足的個體,在與手機屏幕的冰冷對視中,被信息的海嘯沖垮精神世界,成為茫然無所歸依的現代人。


以下是該書的一些核心章節及值得關注的理論概述:

敘事的衰落:後敘事時代的特征 The Age of PostNarrativity 

韓炳哲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後敘事時代」,個人和社會通過宏大敘事來構建意義的能力正在喪失。他批評新自由主義和數字技術將人類體驗碎片化,使敘事被即時滿足和無意義的信息流所取代。  

宏大敘事(如宗教、歷史或文化故事)曾賦予人類以方向感,而現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傾向於即時性與孤立的微敘事。 

技術與消費主義推動的「數字自戀」破壞了敘事所需的深度反思與時間積累。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November 21, 2024 at 10:12am

敘事與時間性:意義的喪失 Narrativity and Temporality 

韓炳哲將敘事與時間性聯系起來,認為敘事是一種將事件編織為意義整體的時間實踐。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與即時性割裂了時間的連續性,破壞了敘事的結構。 

敘事的本質在於「時間的持久性」(durability of time),但數字技術時代強調「即時滿足」(immediacy)和「短期體驗」(shortterm experiences),導致敘事的斷裂。 

他引用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思考,指出敘事的時間感具有深層存在意義,反映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對當下的行動。

數字時代的孤獨與敘事危機 Digital Isolation and the Crisis of Narrativity 

他批評社交媒體塑造的「表演性自我」(performative self),認為這種現象進一步導致了敘事的崩潰。數字文化推崇快速而淺薄的互動,卻難以承載深度的敘述和情感連結。 

社交媒體中的「點贊文化」消解了深度對話的可能性,個體越來越無法通過敘事來理解他人或社會。

敘事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實踐,而數字化生活導致「孤獨的共存」(lonely coexistence),個體被隔絕於虛假的互動之中。

敘事的療愈功能 Narrative as Healing 

韓炳哲強調敘事具有「療愈性」,它能夠幫助個體和群體從創傷中重建意義。然而,在一個敘事危機的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以通過敘事修復受損的身份和社會關係。 

敘事是歷史性創傷和集體記憶的重要工具,它賦予痛苦以語言和形式,使人類能夠超越創傷本身。 

他批評現代社會對「正能量」和「快節奏修復」的推崇,指出這是對深層敘事療愈過程的扭曲。

詩性敘事的可能性 The Possibility of Poetic Narration 

韓炳哲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回歸「詩性敘事」(poetic narration),重新發現人類與世界的關係。他認為,詩性敘事以緩慢、沉思和開放性為特征,與技術時代的快速、確定性形成對照。  

詩性敘事能夠超越消費主義敘事的淺薄,將人類的經驗與宇宙的整體性重新聯結。

這種敘事強調像徵與隱喻,能夠通過間接性和多義性承載複雜的情感和意義。


影響:
韓炳哲在《敘事危機》中通過對現代社會敘事消退現象的深刻分析,指出了技術、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危機的加劇。他的核心理論不僅對文化理論、哲學和社會批評有重要啟發,也為應對敘事危機提供了重新思考敘事的可能路徑。

值得深究的問題:如何通過詩性敘事修復技術時代的意義缺失?在數字化和社交媒體中,是否存在新的敘事形式可以替代傳統的宏大敘事?

(《敘事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November 20, 2024 at 12:00pm

愛墾APP:文創對大數據的必要理解~~對 [德]韓炳哲的新著《敘事的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2024),網眾的其中一項綜合讀後反應是: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作者本身就這麽說),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讀者反應)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更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其後果是,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愛墾的評議是——

這段論述以批判性角度探討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創意和意義生成領域的局限性,涉及多個哲學和文化層面的思考。以下是針對這段論述的分析與評議:

大數據的「相關性」局限

原文:「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

優點

這部分準確地指出了大數據的核心特征:通過大量統計分析揭示相關關係,但不直接觸及因果性或深層機制。統計的「相關」並不等同於哲學或科學意義上的「因果」,也無法自動生成新的理論視角。

「Es-ist-so」(「就是如此」)的表述具有海德格爾式的存在論意涵,暗示大數據對世界的描述停留在一種「事實性」的表層,沒有觸及事物「為何如此」的本質性問題。

局限

此觀點可能低估了大數據在生成「新視角」方面的潛力。例如,基於大數據的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已經在天文學、醫學等領域發現了許多人類無法直觀感知的規律。這些「規律」雖未必能回答「為何」,但能引導進一步的理論探索。

需要澄清「新視野」與「新意義」的定義:如果大數據揭示的模式能為特定領域提供突破性的工具或啟發(如AI藝術生成工具),是否可被視為「新視角」?

缺乏生成意義的批評

原文:「並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

優點

強調了「相關性」和「意義」之間的區分,符合現象學和解釋學傳統中對意義生成的理解。比如,伽達默爾強調,意義生成需要解讀主體與世界之間的對話,而非僅僅堆積數據。

提出「回答為什麼」是概念形成的核心,暗示了對人類認知和文化生產中「因果性」與「價值觀」不可替代的需求。

局限

這種批評可能忽略了「意義生成」的動態性和主體性。例如,大數據雖然本身不能生成意義,但作為「原材料」可以被人類通過敘事或再解釋賦予意義。

在文化創意領域,大數據未必只能用於生成「保險的商品」,它也可以幫助創作者發現潛在的文化趨勢或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推動原創精神。

平均主義與文化創意的批評

原文:「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優點

這一論點揭示了數據驅動經濟中「平均化」的文化後果:為追求市場最優解而忽視小眾創意和個人表達。這樣的批評與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中對「文化工業」的分析有相似之處——追逐利潤的文化生產趨向標准化,導致審美趣味的平庸化。

指出「趨利避害」作為一種演化心理傾向,在文化領域可能扼殺冒險精神和真正的創新力,這在商業與藝術的張力中具有現實意義。

局限

「平均主義計算」並非必然導致創新的犧牲。一些數據驅動的文化創意實踐(如Netflix根據觀眾偏好開發創新劇集)表明,大數據也能激發原創性和個體風格,只是其路徑不同於傳統藝術。

過於強調大數據對個體風格的犧牲,可能低估了創作者主動與市場對話、平衡需求與創新的能力。

哲學與文化層面的擴展可能

這段論述未深入探討「保險商品」之外的文化創意可能性。如果結合德勒茲的「差異」理論,可以進一步提出:即便在大數據主導的平均主義分佈中,仍存在「微小差異」生成新的可能性。

從符號學角度看,大數據生成的審美喜好本質上是一種新的符號系統,與傳統藝術符號系統之間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產生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既服務市場,又保持原創精神。

總結

這段論述揭示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生產和意義生成中的局限性,但其批判未完全承認大數據作為工具的潛在價值。如果將這一批評與哲學、符號學和文化工業的理論結合,或許能更全面地揭示大數據與原創精神之間的復雜張力。

(《敘事的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October 21, 2024 at 9:12am

通過呼喚的覺醒:在海德格爾的哲學中,呼喚促使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存在的關係,而互相呼喚則可以促使個體意識到,自身與他者或世界的深層關係。兩者都牽涉一種覺醒過程,只不過海德格爾的側重在於對「存在」的覺醒,而互相呼喚更多是涉及情感或文化意義上的覺醒。

超越日常:海德格爾的呼喚試圖讓個體超越日常的瑣碎生活,進入一種更加本真的存在狀態;互相呼喚也是讓個體超越單一的自我,進入一種與他人、與文化的更深層次互動

差異點

方向性:內在 vs. 互動:海德格爾的呼喚是一個個體化、內在的過程,是一個人對其本真性的覺醒,側重的是個體與自我的關係。而互相呼喚則是一種雙向互動,它不僅僅是個體覺醒,還包括個體與他人、與世界之間的互動性喚起。互相呼喚更注重關係性和共同創造的動態過程。

社會性與共創:互相呼喚概念涉及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共創過程,強調的是一種共同創造的體驗和情感共享的過程,特別是在文化創意和情感表達中。這與海德格爾的個體性呼喚不同,後者更關注個體如何通過自我反思而獲得對自身存在的深刻理解。

文化與情感的呼喚:互相呼喚更多與文化、情感和創意的領域相關。例如,在地方文化創意和情感體驗中,我們討論的是如何通過故事、文化符號、情感空間喚起共同的體驗,而這種呼喚往往是基於文化互動的。在海德格爾的呼喚中,文化因素的考量相對較少,它更多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存在論思考。

應用上的差異

海德格爾的「呼喚」主要應用於個體的哲學反思與存在問題,它是內向的,旨在讓個體認識到自己在世中的獨特性和責任感。

互相呼喚則可以應用於文化創意、文旅體驗、地方文化再生產等領域,它更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旨在通過情感和文化的共鳴,達到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深層次聯系和共同創造。

總結

海德格爾的呼喚哲學關注個體對存在的反思和覺醒,而愛墾討論的互相呼喚概念則側重於人與人、人與文化之間的互動和共鳴。兩者都涉及喚起意識的過程,但海德格爾的呼喚是內在的、單向的,而互相呼喚是雙向的、關係性的,它不僅是個體的覺醒,也是群體的共創過程。在文創領域互相呼喚尤其重要,因為它強調了通過情感和文化互動,創造出一種共享的意義和體驗。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