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華·從符號學二軸理論看張潮《幽夢影》的美人形象

摘要:此篇論文旨在以符號學二軸說探討清初文人張潮所著《幽夢影》一書中的美人形象,在理論基礎上採用索緒爾及後人對二軸說的理論與補充,並參考中外符號學研究者對於這些理論的評估,加上筆者的詮釋與延伸;在研究對象上則選擇清代張潮的清言作品《幽夢影》,試圖探究其書中美人形象的符號系統,在類同(similarity)與連結(contiguity)兩項原則的交互作用下,勾勒出書中敘述主體所言之美人形象之特點,並進一步觀察此一系統運用的文學效果與呈現風貌。

(Feature Photo:Chinese beauty by Brendon Xu,https://www.facebook.com/empirexu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30, 2015 at 5:30pm

五、結語

當我們分別從選擇軸和組合軸看待《幽夢影》的美人形象,可以發現背後有著龐大的符號系統,支撐著美人形象的符號操作。如果我們把《幽夢影》在二軸的發現結合,系統的觀念會更加明晰。在類同原則上,美人符號往往與花、月、美景、才子等符號類同,這些符號所蘊含的美感也因此支援著對美人形象的理解;在連接原則上,美人內在呈現的蕙質蘭心和外在的妙聲美貌,帶給讀者的是領略、嚮往和遐想之情,其悲劇情懷更是引發敘述主體的無限痛惜,在文本中表露其情,欲提供補償和解釋。類同原則和連接原則的交織,使得美人形象躍然紙上;符號系統的運作使得美人形象的內涵更加豐富,不至於淪為片面的、單薄的描寫。這是《幽夢影》的巧思,也是二軸理論所能探討的角度之一。

Comment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30, 2015 at 5:27pm

參考書目

一、張潮《幽夢影》版本

謝芷媞注《幽夢影》,台南,文國書局,1995。

林政華評註《幽夢影評註》,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

馮保善注譯《新譯幽夢影》,台北,三民書局,2002。

謝芷媞注《幽夢影》,台南,文國書局,1995。

呂自揚眉批編注《眉批新編幽夢影》,高雄,河畔出版社,1999。

周慶華導讀《幽夢影》,台北,金楓出版社,1990。

林語堂英譯《幽夢影》,台北,正中書局,1999。

二、中文書籍

明˙屠隆《娑羅館清言》,台北,新文豐,影印寶顏本。

明˙陸紹衍《醉古堂劍掃》,台北,金楓,1994。

明˙呂坤撰,鍾競生註《呻吟語輯粹》,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李幼蒸《語義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陳幸蕙《人生溫柔論——我讀幽夢影》,台北,漢藝色研文化,1991。

劉克襄《最美麗的時候》,台北,大田,2001。

戴華山《語意學》,台北,華欣學術,1984。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1979。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1984。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1980。

羅伯特˙司格勒斯著,譚一明審譯,《符號學與文學》,台北,結構出版群,1989。

喬納森˙卡勒著,張景智譯,《索緒爾》,台北,桂冠,1996。

扥多洛夫著,王東亮、王晨陽譯,《批評的批評》,台北,桂冠,1990。

讓—伊夫˙塔迪埃著,史忠義譯,《20世紀的文學批評》,天津,百花文藝,1998。

三、期刊論文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林宜蓉《晚明文藝社會「山人崇拜」之研究》,國研所集刊39,1995。

歐明俊<論晚明人的小品觀>,《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3,2000。

四、西文書籍

Roman Jakobson, Language in Literature, (Belknap, Massachusetts, 1987)

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and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Prentice Hall, England,1997).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