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 Dreams & Dreaming〉16

我们要从故事的基本布局之中找出深层结构,开始可以按场景、剧中人物、情节、荣格的提示说明,情节展开、突变、缓解的角度一一细看。然後就可能照库格勒的样子,把故事拆开来,现出梦与故事之内都有的普世意象,并且证明有共同的原型根源在其中。(《夢:私我的神話》196頁)

(Photo Appreciation: Amor Fati by Jaime Ibarra)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19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0, 2024 at 5:56am

意義是大家的意義。沒有這一以文本間性、語言係統作為背景構成的喚醒機制,無論多麼複雜的文本都是一堆墨跡而已。由此,意義將不再是一種先驗的、有待實現的「潛能」,而是先驗與經驗、讀者與作者、文本符號與理解規則之間—— —一句話,是主體間性及其文化建構的關聯性存在(哈貝馬斯、巴赫金)。

這就決定了,文學意義論不可能再僅僅糾結於文學敘事學、主題學或隱喻一類的語義分析,而是要延伸到文學與生活世界之意義創造、構建及其機制的廣闊展開(海德格爾、文化研究、文學行為理論)。在現代西方文論中,現象學眼界或者說廣義的文學現象學所預設的這一展開形成了一個交互影響而又開放延伸的文學意義論的思想譜係,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存在論詩學、文學闡釋學、接受美學、讀者反應批評、新歷史主義、文化研究、文學行為理論等等都分別在這一譜係的脈絡中各有貢獻或有所關涉。

在國內,這些理論似乎都已經眾所周知,但是很少從意義論的角度去把握。鑑於本文的篇幅已經不允許再係統展開,這里僅就幾個重要的維度做一些補充。

(一)意義的生存論維度

雖然強調了讀者在閱讀中的想像補充,但英加登所分析的實際上只是意義實現的一個方面:在文本與讀者的兩端,他凸顯了在文本一側的意義實現,而忽視了這一實現在讀者一側的縱深的生存論內容。換言之,英加登的意義仍然是胡塞爾對意義的認識論規定:意義就是對意識對象感覺質素的「立義」及其以此為根據的「第二立義」。

這樣,文學作品的意義就變成僅僅是對文本所包含的意識內容的理解。但是,真實的閱讀並不是這樣。從讀者一側看,閱讀的投入、體驗實際上意味著理解發生了向讀者的「入侵」:意義侵入他的內生活並擴展為他精神生命的一部分。這一「入侵」發生的標誌就是閱讀中的「觸動」:觸動撞開了讀者人生情緒的「門」乃至無意識的洪流。這是文學意義至關重要的一面。這里,讀者不僅加入了意義的創造,而且在創造性的投入中進入了一種實踐的意義生活的狀態。可以說,這是全部文學價值發揮之所繫的根本現象。


在此所關涉的乃是文學意義的生存論維度。對此,海德格爾一句話就點出了其中的要害:「『……人詩意地棲居……』也即說,作詩才首先讓一種棲居成為棲居。作詩是本真的讓棲居(Wohnenlassen)。」

更通俗地說,詩意是對人生存維度的照亮、開啟和灌養。用中國古人的話,詩意之功乃「化成天下」,它「照燭三才,暉麗萬有,靈祇待之以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

文學意義向讀者生命的匯流乃是讀者人生的意義化:它不僅為讀者打開了一個意義生存的空間,而且讓人生的種種遭遇顯現出意義的品格和真相。正是在這種意義上,費希強調,文學是一種獨立的言語行為。「文學的意義是一種體驗;它發生了;它行事了;它也使我們行事了。我甚至要與維姆薩特和比爾茲利作對,說它所做的就是它的意義之所在。」

按海德格爾,這里所包含的有三層含義:第一,文學是一個供人棲居的世界,詩意乃人精神生活的故鄉;第二,詩意乃存在之敞亮,人生存的世界性在詩意中得到建立、明澈和顯現;因此,第三,詩意是人之存在的本真性展開。作為棲居之所,詩意為人提供精神享受;作為存在之敞亮,詩意乃專屬性地對人生意義、對生存世界的反觀、揭示和開啟;作為人之存在的本真性展開,詩意乃為人的生存提供尺度和度量。


這樣,意義本性的另一種面向便呈現出來:意義在根本上不是一個孤零零的關於對象的認知性信息,而是一種人的生存論內涵。首先,意義在本源上是人對生存於其中的「世界」結構諸環節之關係聯絡的領會。

「意義是某某東西的可領會性的棲身之所。在領會著的展開活動中可以加以分環勾連的東西,我們稱之為意義。……只要領會和解釋使此在的生存論結構成形,意義就必須被領會為屬於領會的展開狀態的生存論形式構架。」

生存的源始狀態是:人在巡視繁忙中領會世界,萬物在此一領會中原始地現身,其中,我們遭遇的「可以加以分環勾連的東西」就是意義。因此,一方面,意義從來就不是與生存無關的飛來之物的某個信息;另一方面,我們生活中的任何環節都是意義性的。在原初的生存境遇中,任何意識、情感、關係、地位、遭遇對象(神、物、人、他者)都是意義性的,是世內諸存在者、存在情態之意義構成的不同層次:所有這些經由意義—語言的聚合而結成我的「世界」。其次,意義是此在的生存論內涵。

「意義是此在的一種生存論性質,而不是一種什麼屬性,依附於存在者,躲在存在者後面,或者作為中間領域飄游在什麼地方。只要在世的展開狀態可以被那種於在世展開之際可得到揭示的存在者所充滿,那麼,唯此在才有『意義』。」


作為對生存在世的種種關係聯絡的領會,意義是人生存狀態中的「意義」。人生存在世的展開狀態就是由那些有所謂意義的存在者所充滿的——在這一面向上,意義就是人生全部的領會、念想、牽掛和依托。這就注定了意義是人生存內容的體驗性構成,唯有人才有所謂意義。(下續)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8, 2024 at 9:11pm

意義的現象學特征在於,它既是生存論的,又是公共性、符號性的。一方面,意義是符號之具有公共性和普遍可傳達性的可理解質素,以此它可以在人際間普遍傳達,成為人以言行事的根據;另一方面,它又通過兌換為觀念、想像、無意識、情緒、幽微領會的開啟而在體驗中直接構成人生存的價值內涵。這一內與外、生存論與主體間性視野的相互轉化與構成,註定了意義論必將敞開為語言、藝術、生存、社會、世界等一體化展開的巨大關聯性內容——顯然,這將使文學研究的視野極大地超越英加登而更接近文學的事實本身。

(二)研究中的意態直觀

英加登在研究維度上的另一個缺失是文學意義狀態之反思性直觀的缺如。文學現象學把文學的意義實現作為專題化的區域來展開研究,意味著意態本身已成為現象學本質直觀把握的對象,就正如胡塞爾在意識行為的研究中將表象、立義、觀念、種屬區域等等作為本質直觀的對象。這一要求與文學閱讀中的意義直觀是高度一致的:閱讀中具體的意義直觀是經驗直觀,而對此一直觀的理論把握(所謂「直觀的變更」)則是現象學的本質直觀。

英加登對文學意義諸層次的反思性研究是分析性的,但是如前已述,在實際文學閱讀中意義的呈現並沒有分層,而是隨著閱讀的行進瞬息即呈、直接展開。閱讀並不是一個先看到文字,然後理解意義,然後發動想象與聯想,最後才呈現出作品意蘊的分層分時顯現的過程。在這里,英加登明顯的缺陷是:他用分析性描述取代了對文學閱讀意義狀態的直接直觀。聲音層、意群層、圖式化外觀層、意向性客體層的層次劃分表明他是從語文學的分析逐步深入到文學理解的把握,但是這樣一來,對作為審美理解所特有的文學意義狀態的直觀就反而消失了。


我們且看中國古人的把握:

靜,非如松風不動,林狖未鳴,乃謂意中之靜;

遠,非謂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謂意中之遠。

戴容州雲:「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豈容易可談哉?

顯然,對文學意義的特殊性而言,最關鍵的就是對閱讀中那直接展開、瞬息即呈的意義狀態的直觀把握。各種形態的意義直觀正是文學意義的特殊性即所謂意義之審美顯現的萬千氣象。對它們直觀把握的例子在中國古文論中比比皆是:「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雄渾》)「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沖淡》)「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纖秾》)「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自然》)「匪神之靈,匪機之微,如將白雲,清風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超詣》)「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於冥漠恍惚之境,所以為至也。」

擴而言之,所謂「比興」、「餘韻」、「含蓄」、「機趣」、「神韻」、「淵永」、「韻致」、「意象」、「境界」、「不盡之意」、「韻外之致」、「不絕如縷」、「遠而不盡」、「文簡而意廣,辭約而義豐」,「言有盡而意無窮」等等,無不是對文學意義之意態直觀的直接把握。


事實上,不管是對創作還是欣賞,乃至對文學現象學研究的知識積累,最富啟示性、切近事實真相的描述都是意態直觀的把握。莫里茨·蓋格爾曾經斷言:在人類歷史上,所有在美學和藝術理論中提供過有持久價值的那些真知灼見,都「既不是通過自上而下,也不是通過自下而上的」分析推論而得出的,「而是由人們通過對本質的東西的直觀而得出的」。

對文學而言,除了對意態的直觀把握,還有什麼東西是能稱之為「對本質的東西的直觀」呢?


(三)政治學維度

進一步,在文學意義的生存論和公共性維度兩個方向,不管是沿著哪一個方向往前推進,都必然觸及社會的意義生態和社會文化規約的研究。由此,決定了意義的政治學、社會性維度是文學意義論不可或缺的環節,同時也決定了作為規范性知識探討的文學意義論必將進入社會歷史的意義維度。

在現代思想史上,對意義生態的微觀政治學分析的大規模呈現,是當前仍然勢頭強勁的文化研究。不同於傳統的實體政治論,文化研究所分析的政治維度是文化中的意義統治

在我看來,這就是文化研究最重要的貢獻:發現了日常性生活往來中特有的政治學內涵。比如,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承受著對如下關係格局的體驗:壓制、尊重、服從、忠誠、團結、逢迎、討好、反對、歧視、排斥、防范、規訓、懷柔、威服、欺蒙、冷漠……這些無所不在的關係是對人際間生活狀態的具體支撐和約束,它有著不斷翻新的萬千形態。(下續)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7, 2024 at 9:44pm

(續上)本質上看,這些關係都是意義性的,而不是強力統治下的實體性權力關係。當聽到是領導的電話,我馬上就變成討好的口氣,這位領導可能管不到我而且不希望把他看成領導。因此,這是一種由身份形成的意義格局。

這就是意
義的政治。它超越了強制的權力關係而普泛化為一種意義約束,或者說反過來,意義約束掩蓋了強力壓迫而成為社會無所不在的生活政治。由於它們轉瞬即逝,變動不居,我們忽視了這是一些由人際間意義關係來建構和奠基的關係格局或格式化。

人格、身份、話語、體制、利益、知
識、威儀、器物符號、文化語境等具有社會有效性的意義關係扭結是支撐各種生活政治格式化反應的實質性根據。我們識別它們並作出相應「正確」的反映,實際上已經成了我們的生活本能。文化研究就是要將這些人際間的意義格局、意義關係中的政治內涵挖掘出來。

法蘭克福學
派的大眾文化研究、伯明翰學派的工人階級文化消費、波德里亞的收藏品研究、霍爾的文化身份、費斯克的大眾經濟、布迪厄的知識資本論、莫里斯的購物中心研究乃至性屬研究、亞文化、同性戀、族群研究、吸毒者群落、酷兒理論、涂鴉文化研究等等,所真正觸及的都是人際間意義關係的微觀政治學。

顯然,意義關係的格局化意味著有一種機制在操縱,它決定了社會人在各個關係格式中
的地位,就像語法的機制約束著言語的意義表達。意義的居間性決定了關涉到人際間等級差異的意義內涵是有承擔者的,理解我與你之間的「服從」關係就意味著我對其中關係一方的自覺進入,正如承認某人是權威就等於接受他的話於我是一種威權。因此,意義操縱的機制就是種種意義交往認同中不言而喻的等級規約。

迄今為止,文化研究的主流都是對種種社會意義
操縱機制的揭露批判。這是比階級分析、政治制度研究更微觀、更隱秘,也更生活化得多的社會政治操縱的批判。阿多諾、霍克海默的科學話語研究,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福柯的知識考古學、知識譜係學,波德里亞的物體係、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威廉斯的歷史語義學、關鍵詞研究,賽義德的東方主義、後殖民主義,波伏娃的女性研究,韋斯特的差異文化政治,托尼·本內特的政策文化研究,霍爾對大眾傳媒的編碼/解碼研究等等,無不是對形態各異、種類繁多的社會意義操縱機制的研究。

由於意義操縱是在社會認同中的操縱,意義的理解認同將被統
治者的抵抗轉化為主動的迎合與服從,決定了這種操縱是使社會政治統治從內部建立起精神等級秩序的關鍵。由此,意義操縱便無可爭執地具有了社會統治的隱秘性和社會政治秩序的內在整合功能。

文化研究幾乎是與當代生活政治的短兵相接,它凌厲的批判姿態和內在於時代的敏感
性、尖銳性都為文學現象學和形式論批評所望塵莫及。這恰好與文學現象學諸研究維度形成了互補。一直以來,在文學理論內部就有著兩種知識之間的分裂:一個是作為規范性知識形態的形式論、符號學、現象學乃至我們所熟知的思辨美學傳統中的「文學理論」,另一個是作為社會批評的文化研究、文學社會學、文學批評。

前者要求規范性知識的積累,後者要求進入歷史
的現實姿態與政治—美學的社會批判鋒芒。我們看到,一方面,沒有文化研究維度的現象學文論,包括20世紀80年代以來叫得很響的存在論詩學、接受美學,已經逐漸呈現出一種審美主義的空洞化傾向和與生活現實的阻隔;另一方面,缺乏現象學維度與規范性基礎的文化研究又日益走向價值空心化。

沿著無窮增多的現象批評的鋪陳,大量的文化研究喪失了規范性指向
和對審美價值的關切,淪落為伊格爾頓所謂「憎恨學派」的陰暗挖掘。顯然,一種自覺意義上對社會的意義生態和社會文化規約的意義論研究將極大地促進二者之間的轉換與融合。微觀政治學與生存敏感性、與文學的內在聯係在於:日日發生的對人際間意義關係格局的體驗是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感同身受的現實人生體驗,正因為如此,它同時也是文學價值關切的重要內容。

同時,更重要的是,在主體之間,在社會意義生活的層面,意義關係絕不僅僅是操縱性的,它還是開啟性、養育性、建構性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在強制或非強制的意義操縱與正
常的交往共契、社會認同、意義的創造和自由展開之間做出區分。由此,就必然要深入到對意義交往的普通語用學基礎和文學之意義創造的自由本性的深度挖掘。

最後,將本文的討論總結為一句話:建議通過文學現象諸維度與形式論、文化研究、文學行為理論等等的協同交融,建立一種以文學為本位的意義論。

(吳興明·視野分析:建立以文學為本位的意義論;原載:文藝研究2015年第1期;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藝術理論與文化產業係;註釋请参閲原文)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pril 15, 2024 at 10:52am


存在的方式

《銀翼殺手2049》提出了一種十分存在主義式的問題,記憶是植入的,一「出生」就被設定好了的存在的理由,複製人面對的這些問題,無非是「人」的處境的一種象徵。

面對龐大的「虛無」,人必須用盡力氣掙扎着找到一種值得信仰的外在事物,對電影中的許多「複製人」來說,能夠生育的複製人是凌駕於自身存在之上的「奇蹟」,將自己交付於那樣的奇蹟之下,遺忘自己存在背後的龐大虛無,成為支撐這樣一個奇蹟的小小螺絲釘。

我們「人」不也如此。


最終的那場雪中的戲,K看着融化手中的雪,倒在研究室外的台階上。K的選擇和那些加入反抗軍的複製人不同。為了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有了那樣的羈絆就能夠創造「真實的回憶」,而「真實的回憶」是我們得以感覺存在的堅實的基礎。K是為了那樣的「存在感」而死。

K的舉動並不一定能改變世界,K也不為了改變世界而死,為他人的大義而犧牲是最沒有必要的事情,這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中總是令人感到無力之處。

我們在龐大的權力夾縫間努力求生,在痛苦中找一些共同擁有的「小確幸」彼此取暖,創造小情小愛,小小的回憶,但那些並不因為屬於個人而「小」,人之所以為人正因為這些小小的情感,在那之中感覺彼此的存在,為彼此而存在,而確認自己的存在,進而保有作為人的感覺,為了這些,我們可以繼續活下去。

 

注釋

[1] 在原著小說裡,譯為「仿生人」的原文是「Android」,而在電影中,史考特想要使用一個新的詞彙,希望觀眾可以不帶任何既有的觀念來看這一部電影,於是使用了「Replicant」這個詞彙,其語原是來自於生物學中的「replicating」,指的是細胞複製它自己的過程,台灣譯為「複製人」。但此「複製人」並非基因複製後自然生產,而是仿製人類基因以工業製造出來的人種,因此可以在生理上進行強化,並且某種程度地在精神上受到控制。

[2] 「機器人」和「複製人」在概念上屬於全然不同的科技層面,前者是數位技術,後者是某種生物技術,兩者應該不能等同,但是概念上同樣是「人造物」,我是在這樣的前提像將兩者相提並論,其中的問題是:人能不能夠模仿神的行為,依自己的形象「造人」?

[3] 關於嬌伊(Joi)的「犧牲」,主編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所謂犧牲是一種自我成全?」我的回應如下:

如果Joi的個體性是可以像神山健治在電視版《攻殼機動隊》裡描繪的「攻殼車」一樣,會因為人對不同個體的特殊待遇,而成長出不同於其它個體的自我性格,那麼我會同意Joi希望透過犧牲而顯現自己之於K的特殊性,透過這樣的行為去證明自己對K的愛,是一種自我成全。

然而,假定Joi是一種被設定好目的的人工智慧(比如,被設定好無條件地「愛」她的使用者),如同K可能以植入特定兒時記憶的方式被「設定」成在將來要為反抗軍犧牲,則Joi應該並無第二層想法,確實地執行了她的使命。這在旁觀者而言是一種命定悲劇,但在Joi自身而言卻是無我的犧牲,沒有疑義。

[4] 第一重:作為「人類」仿製品的replicant;第二重:作為The One的複製品,保護她的真實存在。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ly 25, 2021 at 11:03pm


接觸接觸社會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學家的教授外,時常來往的,據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沈從文,張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後,清茶一杯,閑話片刻而已。

金先生對林徽因的談吐才華,十分欣賞。現在的年輕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學建築的,但是對文學的趣味極高,精於鑒賞,所寫的詩和小說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風格清新,一時無二。林徽因死後,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飯店請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納悶:老金為什麼請客?到了之後,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晚年深居簡出。毛主席曾經對他說:“你要接觸接觸社會。”金先生已經八十歲了,怎麼接觸社會呢?他就和一個蹬平板三輪車的約好,每天蹬著他到王府井一帶轉一大圈。


我想像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輪上東張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擠人,熙熙攘攘,誰也不會知道這位東張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學問,為人天真、熱愛生活的大哲學家。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ly 5, 2021 at 11:19pm


李佩甫·在錯誤的地方舉行婚禮

國覺得站在婚宴上與人頻頻敬酒的並不是他。這裏的一切也都不屬於他。他的婚禮似乎應該是在鄉間茅屋裏舉行的。那裏有嗚哩哇啦的喇叭聲;有鋪著紅炕席的大木床;有撒滿紅棗、柿子、花上的土桌;有推推搡搡讓新郎新娘拜天地的古老儀式;有鄉漢們那粗野的嬉笑挑逗;有嬸嬸嫂嫂拿腔作勢的攛掇;還有那必須讓新娘從上邊踏過的豆稈火!狗娃們會蹦著大叫:“親哪,再親哪,野親哪!狗×的你美了呀!”……可這裏沒有,這裏只有楊市長、王書記、張部長、劉主任……
(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ne 4, 2021 at 3:16pm


奧威爾·“我當然有罪!”

“我當然有罪!”派遜斯奴顏婢膝地看了一眼電幕。“你以為黨會逮捕一個無辜的人嗎?”他的青蛙臉平靜了一些,甚至有了一種稍帶神聖的表情。“思想罪可是件要不得的事情,老兄,”他莊重地說,“它很陰險。你甚至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它就抓住了你。你知道它怎樣抓住我的嗎?在睡夢里!

是的,事實就是如此。你想,像我這樣的人,辛辛苦苦,盡我的本分,從來不知道我的頭腦里有過什麽壞思想。可是我開始說夢話。你知道他們聽到了我說什麽嗎?”


他壓低了聲音,好像有人為了醫學上的原因而不得不說骯髒話一樣。


“‘打倒老大哥!’真的,我說了這個!看來說了還不止一遍。老兄,這話我只對你說,他們沒有等這再進一步就逮住了我,我倒感到高興。你知道我到法庭上去要對他們怎麽說嗎?我要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及時挽救了我。’”“那麽誰揭發你的?”溫斯頓問。

“我的小女兒。”派遜斯答道,神情有些悲哀,但又自豪。

“她在門縫里偷聽。一聽到我的話,她第二天就去報告了巡邏隊。一個七歲小姑娘夠聰明的,是不是?我一點也不恨她。

我反而為她覺得驕傲。這說明我把她教育得很好。” (喬治·奧威爾《1984》【77】)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pril 2, 2021 at 5:42pm


石黑一雄·畫裏動物彆扭的大眼睛


只要有心情,他就繼續畫,只是當我出現時,就會停下工作,收起畫本。我沒有因此覺得受傷,其實,從很多方面來說,他這個決定讓我心裡輕鬆多了:我們在一起的時候,要是有那些動物睜大眼睛看著我們,只會讓我們覺得彆扭而已。
(《別讓我走》第23章)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March 19, 2021 at 12:37am


石黑一雄·海爾森關閉的含意

我和羅傑談話過後幾個月,不斷地想著這件事,想著海爾森的關閉,以及當中所有的含意。我突然領悟,過去一直以為將來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抽空去做的事情,現在恐怕得要趕緊行動,不然就乾脆放棄算了。我並不是感到驚慌。只是覺得海爾森的消失改變了我們週遭的一切。(《别讓我走》第18章)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