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陳繼儒自幼聰穎,為同郡大學士徐階器重。廿九歲時,取儒生衣冠焚棄之,隱居崑山之陽(山南),築室東佘山,杜門著述。黃道周給崇禎帝上疏提到:「志向高雅,博學多通,不如繼儒」。善繪畫、書法,「善寫水墨梅花,即其制創,無不堪垂後世也。」,「畫山水涉筆草草,蒼老秀逸,不落吳下畫師恬俗魔境。」。書法師法蘇軾、米芾,凡蘇軾字帖、斷簡,必極力搜採,手自摹刻之,曰晚香堂帖。與同郡董其昌齊名,董其昌云:「眉公胸中素具一丘壑,雖草草潑墨,而一種蒼老之氣豈落吳下畫師恬俗魔境。」。著有《眉公全集》、《晚香堂小品》等。《明史》有傳。
《小窗幽記》,分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計一千五百余則,是一部纂輯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為第一,在“趨名者醉于朝,趨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車馬”之時,無異于醍醐灌頂,一聲棒喝,還原出一個本真的自我來。所以“醒”後言“情”,令千載向慕;“醒”後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後獲“靈”,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後,方能悟得“素”趣,會得佳“景”,品人生之“韻”,顯生命之“奇”。其“綺”也,能盡紅妝翠袖之妙;其“豪”也,能為興酣潑墨之舉;其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賞“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羅立剛先生稱,清醒之後,經此一番洗禮,真個是俗情滌盡,煩惱皆除,人生的價值,才真正顯現了出來。幽窗青燈,潛移默化,靈魂得以純淨,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種驚喜,更是超越後的清閑和孤獨。
(Photo Credit·Bamboo by Adam Wong,PLEASE LIKE http://www.adamwongphotography.com/)
Views: 373
Tags:
Albums: 陳繼儒·幽窗小記
Comment
李嘉華·從符號學二軸理論看張潮《幽夢影》的美人形象
此篇論文旨在以符號學二軸說探討清初文人張潮所著《幽夢影》一書中的美人形象,在理論基礎上採用索緒爾及後人對二軸說的理論與補充,並參考中外符號學研究者對於這些理論的評估,加上筆者的詮釋與延伸;在研究對象上則選擇清代張潮的清言作品《幽夢影》,試圖探究其書中美人形象的符號系統,在類同(similarity)與連結(contiguity)兩項原則的交互作用下,勾勒出書中敘述主體所言之美人形象之特點,並進一步觀察此一系統運用的文學效果與呈現風貌。
(Feature Photo:Chinese beauty by Brendon Xu)
《陳繼儒·幽窗小記》卷二·集情
語云,當為情死,不當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雖然,既雲情矣,此身已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終不透徹耳。韓翃之柳,崔護之花,漢宮之流葉,蜀女之飄梧,令後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讬之語言,寄之歌詠;而奴無昆侖,客無黃衫,知己無押衙,同誌無虞侯,則雖盟在海棠,終是陌路蕭郎耳。集情第二。
幾條楊柳,沾來多少啼痕;三疊陽關,唱徹古今離恨。
世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
荀令君至人家,坐處常三日香。
罄南山之竹,寫意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情不盡;愁如雲而長聚,淚若水以難幹。
弄綠綺之琴,焉得文君之聽;濡彩毫之筆,難描京兆之眉;瞻雲望月,無非淒愴之聲;弄柳拈花,盡是銷魂之處。
悲火常燒心曲,愁雲頻壓眉尖。
五更三四點,點點生愁;一日十二時,時時寄恨。
燕約鶯期,變作鸞悲鳳泣;蜂媒蝶使,翻成綠慘紅愁。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雲不入襄王夢,空憶十二巫山。
枕邊夢去心亦去,醒後夢還心不還。
萬里關河,鴻雁來時悲信斷;滿腔愁緒,子規啼處憶人歸。
千疊雲山千疊愁,一天明月一天恨。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
月色懸空,皎皎明明,偏自照人孤另;蛩聲泣露,啾啾唧唧,都來助我愁思。
慈悲筏,濟人出相思海;恩愛梯,接人下離恨天。
費長房,縮不盡相思地;女媧氏,補不完離恨天。
孤燈夜雨,空把青年誤,樓外青山無數,隔不斷新愁來路。
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蛾眉未贖,謾勞桐葉寄相思;潮信難通,空向桃花尋往跡。
野花艷目,不必牡丹,村酒酣人,何須綠蟻。
琴罷輒舉酒,酒罷輒吟詩,三友遞相引,循環無已時。
阮籍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臥其側。
隔簾聞墮釵聲,而不動念者,此人不癡則慧,我幸在不癡不慧中。
桃葉題情,柳絲牽恨。
胡天胡帝,登徒於焉怡目;為雲為雨,宋玉因而蕩心。
輕泉刀若土壤,居然翠袖之朱家,重然諾如邱山,不添紅籹之季布。
蝴蝶長懸孤枕夢,鳳凰不上斷弦鳴。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
《陳繼儒·幽窗小記》
萬分廉潔,止是小善;一點貪汙,便為大惡。
炫奇之疾,醫以平易;英發之疾,醫以深沈;闊大之疾,醫以充實。
才舒放即當收斂,才言語便思簡默。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老不足嘆,可嘆是老而虛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
身要嚴重,意要閑定;色要溫雅,氣要和平;語要簡徐,心要光明;量要闊大,志要果毅;機要縝密,事要妥當。
富貴家宜學寬,聰明人宜學厚。
休委罪於氣化,一切責之人事;休過望於世間,一切求之我身。
世人白晝寐語,茍能寐中作白晝語,可謂常惺惺矣。
觀世態之極幻,則浮雲轉有常情;咀世味之皆空,則流水翻多濃旨。
大凡聰明之人,極是誤事。何以故,惟聰明生意見,意見一生,便不忍舍割。往往溺於愛河欲海者,皆極聰明之人。
是非不到釣魚處,榮辱常隨騎馬人。
名心未化,對妻孥亦自矜莊;隱衷釋然,即夢寐皆成清楚。
觀蘇季子以貧窮得志,則負郭二頃田,誤人實多;觀蘇季子以功名殺身,則武安六國印,害人亦不淺。
名利場中,難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糊塗。
一杯酒留萬世名,不如生前一杯酒,自身行樂耳,遑恤其他;百年人做千年調,至今誰是百年人,一棺戢身,萬事都已。
郊野非葬人之處,樓臺是為邱墓;邊塞非殺人之場,歌舞是為刀兵。試觀羅綺紛紛,何異旌旗密密;聽管弦冗冗,何異松柏蕭蕭。葬王侯之骨,能消幾處樓臺;落壯士之頭,經得幾番歌舞。達者統為一觀,愚人指為兩地。
節義傲青雲,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終為血氣之私,技能之末。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己情不可縱,當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當用順之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文章不療山水癖,身心每被野雲羈。
《陳繼儒·幽窗小記》
商賈不可與言義,彼溺於利;農工不可與言學,彼偏於業;俗儒不可與言道,彼謬於詞。
博覽廣識見,寡交少是非。
明霞可愛,瞬眼而輒空;流水堪聽,過耳而不戀。人能以明霞視美色,則業障自輕;人能以流水聽弦歌,則性靈何害。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眾;休誇我能勝人,勝如我者更多。
人心好勝,我以勝應必敗;人情好謙,我以謙處反勝。
人言天不禁人富貴,而禁人清閑,人自不閑耳。若能隨遇而安,不圖將來,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閑之有。
暗室貞邪誰見,忽而萬口喧傳;自心善惡炯然,凜於四王考校。
寒山詩雲:“有人來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恩愛吾之仇也,富貴身之累也。
馮歡之鋏彈老無魚;荊軻之築擊來有淚。
以患難心居安樂,以貧賤心居富貴,則無往不泰矣;以淵谷視康莊,以疾病視強健,則無往不安矣。
有譽於前,不若無毀於後;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
富時不儉貧時悔,潛時不學用時悔,醉後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
寒灰內,半星之活火;濁流中,一線之清泉。
攻玉於石,石盡而玉出;淘金於沙,沙盡而金露。
乍交不可傾倒,傾倒則交不終;久與不可隱匿,隱匿則心必險。
丹之所藏者赤,墨之所藏者黑。
懶可臥,不可風;靜可坐,不可思;悶可對,不可獨;勞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
書生薄命原同妾,丞相憐才不論官。
少年靈慧,知抱夙根;今生冥頑,可蔔來世。
撥開世上塵氣,胸中自無火炎冰兢;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塵緣割斷,煩惱從何處安身;世慮潛消,清虛向此中立腳。
市爭利,朝爭名,蓋棺日何物可殉篙裏;春賞花,秋賞月,荷鍤時此身常醉蓬萊。
駟馬難追,吾欲三緘其口;隙駒易過,人當寸惜乎陰。
《陳繼儒·幽窗小記》
涉江湖者,然後知波濤之洶湧;登山嶽者,然後知蹊徑之崎嶇。
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閑,始是閑。
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
舊無陶令酒巾,新撇張顛書草;何妨與世昏昏,只問君心了了。
以書史為園林,以歌詠為鼓吹,以理義為膏梁,以著述為文繡,以誦讀為災畬,以記問為居積,以前言往行為師友,以忠信篤敬為修持,以作善降祥為因果,以樂天知命為西方。
(Feature Photo: sassolungo by Gabriele Biemmi)
雲煙影裏見真身,始悟形骸為桎梏;禽鳥聲中聞自性,方知情識是戈矛。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愧赧;紅顏失志,空遺皓首之悲傷。
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
平地坦途,車豈無蹶;巨浪洪濤,舟亦可渡;料無事必有事,恐有事必無事。
富貴之家,常有窮親戚來往,便是忠厚。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處古人閑。
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於此也。
世上人事無窮,越幹越見不了,我輩光陰有限,越閑越見清高。
兩刃相迎俱傷,兩強相敵俱敗。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
《陳繼儒·幽窗小記》
攻取之情化,魚鳥亦來相親;悖戾之氣銷,世途不見可畏。
吉人安祥,即夢寐神魂,無非和氣;兇人狠戾,即聲音笑語,渾是殺機。
天下無難處之事,只要兩個如之何;天下無難處之人,只要三個必自反。
能脫俗便是奇,不合汙便是清
處巧若拙,處明若晦,處動若靜。
參玄借以見性,談道借以修真。
世人皆醒時作濁事,安得睡時有清身;若欲睡時得清身,須於醒時有清意。
好讀書非求身後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願。是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豈為聲名勞七尺也。
一間屋,六尺地,雖沒莊嚴,卻也精致;蒲作團,衣作被,日裏可坐,夜間可睡;燈一盞,香一炷,石磬數聲,木魚幾擊;龕常關,門常閉,好人放來,惡人回避;髮不除,葷不忌,道人心腸,儒者服制;不貪名,不圖利,了清靜緣,作解脫計;無掛礙,無拘系,閑便入來,忙便出去;省閑非,省閑氣,也不遊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處?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復日,歲復歲,畢我這生,任他後裔。
草色花香,遊人賞其真趣;桃開梅謝,達士悟其無常。
招客留賓,為歡可喜,未斷塵世之扳援;澆花種樹,嗜好雖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人常想病時,則塵心便減;人常想死時,則道念自生。
入道場而隨喜,則修行之念勃興;登邱墓而徘徊,則名利之心頓盡。
鑠金玷玉,從來不乏乎讒人;洗垢索瘢,尤好求多於佳士。止作秋風過耳,何妨尺霧障天。
真放肆不在飲酒高歌,假矜持偏於大庭賣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認得當下真,是以常尋樂地。
富貴功名、榮枯得喪,人間驚見白頭;風花雪月、詩酒琴書,世外喜逢青眼。
欲不除,似蛾撲燈,焚身乃止;貪無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陳繼儒·幽窗小記》
事忌脫空,人怕落套。
煙雲堆裏,浪蕩子逐日稱仙;歌舞叢中,淫欲身幾時得度。
山窮鳥道,縱藏花谷少流鶯,路曲羊腸,雖覆柳蔭難放馬。
能於熱地思冷,則一世不受淒涼;能於淡處求濃,則終身不落枯槁。
會心之語,當以不解解之;無稽之言,是在不聽聽耳。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藹然可親,乃自溢之沖和,妝不出溫柔軟款;翹然難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遜順從容。
風流得意,則才鬼獨勝頑仙;孽債為煩,則芳魂毒於虐崇。
極難處是書生落魄,最可憐是浪子白頭。
世路如冥,青天障蚩尤之霧;人情如夢,白日蔽巫女之雲。
密交,定有夙緣,非以雞犬盟也;中斷,知其緣盡,寧關萋菲間之。
堤防不築,尚難支移壑之虞;操存不嚴,豈能塞橫流之性。
發端無緒,歸結還自支離;入門一差,進步終成恍惚。
打渾隨時之妙法,休嫌終日昏昏;精明當事之禍機,卻恨一生了了。
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形同雋石,致勝冷雲,決非凡士;語學嬌鶯,態摹媚柳,定是弄臣。
開口輒生雌黃月旦之言,吾恐微言將絕,捉筆便驚繽紛綺麗之飾,當是妙處不傳。
風波肆險,以虛舟震撼,浪靜風恬;矛盾相殘,以柔指解分,兵銷戈倒。
豪傑向簡淡中求,神仙從忠孝上起。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關,誰能透過;獨美人名將,老病之狀,尤為可憐。
日月如驚丸,可謂浮生矣,惟靜臥是小延年;人事如飛塵,可謂勞攘矣,惟靜坐是小自在。
平生不作皺眉事,天下應無切齒人。
闇室之一燈,苦海之三老;截疑網之寶劍,抉盲眼之金針。
《陳繼儒·幽窗小記》
古之人,如陳玉石於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貨古玩於時賈,真偽難知。
士大夫損德處,多由立名心太急。
多躁者,必無沈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剖去胸中荊棘以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古來大聖大賢,寸針相對;世上閑語,一筆勾銷。
揮灑以怡情,與其應酬,何如兀坐;書禮以達情,與其工巧,何若直陳;棋局以適情,與其競勝,何若促膝;笑談以怡情,與其謔浪,何若狂歌。
拙之一字,免了無千罪過;閑之一字,討了無萬便宜。
斑竹半簾,惟我道心清似水;黃梁一夢,任他世事冷如冰。欲住世出世,須知機息機。
書畫為柔翰,故開卷張冊,貴於從容;文酒為歡場,故對酒論文,忌於寂寞。
榮利造化,特以戲人,一毫著,意便屬桎梏。
士人不當以世事分讀書,當以讀書通世事。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小害者,惟書。
意在筆先,向庖羲細參易畫,慧生牙後,恍顏氏冷坐書齋。
明識紅樓為無冢之邱壟,迷來認作舍生巖;真知舞衣為暗動之兵戈,快去暫同試劍石。
調性之法,須當似養花天;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
《陳繼儒·幽窗小記》
憂疑杯底弓蛇,雙眉且展;得失夢中蕉鹿,兩腳空忙。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為佳,此與高人韻士誤墮塵網中何異。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獨,尤欲細;茗欲頻,尤欲苦。
善默即是能語,用晦即是處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適境。
雖無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要識山中宰相,天際真人。
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
處事不可不斬截,存心不可不寬舒,待己不可不嚴明,與人不可不和氣。
居不必無惡鄰,會不必無損友,惟在自持者兩得之。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於五更頭檢點,思想的是什麽便見得。
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欲,則心自清。
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遠後近,交友道也。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嗜欲場中,肝腸欲冷。
形骸非親,何況形骸外之長物;大地亦幻,何況大地內之微塵。
人當混擾,則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頭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得到,從多入少。從有入無,才是學問的真消息。
筆之用以月計,墨之用以歲計,硯之用以世計。筆最銳,墨次之,硯鈍者也。豈非鈍者壽,而銳者夭耶?筆最動,墨次之,硯靜者也。豈非靜者壽而動者夭乎?於是得養生焉。以鈍為體,以靜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
貧賤之人,一無所有,及臨命終時,脫一厭字;富貴之人,無所不有,及臨命終時,帶一戀字。脫一厭字,如釋重負;帶一戀字,如擔枷鎖。
透得名利關,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方是大休歇。
人欲求道,須於功名上鬧一鬧方心死,此是真實語。
病至,然後知無病之快;事來,然後知無事之樂。故禦病不如卻病,完事不如省事。
諱貧者,死於貧,勝心使之也;諱病者,死於病,畏心蔽之也;諱愚者,死於愚,癡心覆之也。
《陳繼儒·幽窗小記》
人之嗜名節,嗜文章,嗜遊俠,如好酒然。易動客氣,當以德性消之。
好談閨閫,及好譏諷者,必為鬼神所怒,非有奇禍,則必有奇窮。
神人之言微,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士君子不能陶镕人,畢竟學問中工力未透。
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撿點。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
(White window by Wouter Hogendorp, https://500px.com/Wouter-and-Canon)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少,不知其他,知有爭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多,亦不知其他,知有哀而已。
景不和,無以破昏蒙之氣;地不和,無以壯光華之會。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出一個喪元氣進士,不若出一個積陰德平民。
眉睫才交,夢裏便不能張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聖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空。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6 Comments 3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6 Comments 3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5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7 Comments 44 Promotions
Posted by Covid-19 Narrative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38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4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5 Comments 4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12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moooi on August 20, 2013 at 6:00pm 53 Comments 69 Promotions
© 2022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