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創意

老者說他年輕時沒機會進大學,唯有發奮自修。每天起得很早,晨跑後就先翻幾頁書再上班。下了班,隨意吃過晚飯,就躲在租來的斗室裡讀書。克萊爾的那本《過去與現在》是他常常翻閱的書籍。還發誓每年至少讀100本書,並一本一本筆記的寫。其實,讀書是他自小就沒放棄的興趣。說書後來更成了他的職業,問他所有的書都能說給人聽嗎?

他說:所有的書其實都是在說故事,只是有時你運氣好,一翻書就讀到好故事。有時,那故事你得自己去創作,原來是這樣子:故事和創意是同一路的,我決定聽老者的建議,在包包裡放一兩本書,一本筆記本,用很老式的方法去學點新東西,為了給自己一點power好讓自己覺得很偉大,我給我的包包命名: 卡萊爾的書包。

  • photo
  • photo
  • photo
  • photo
  • photo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anuary 11, 2014 at 7:06pm

陳楨·故事的細節

三幕劇的手法從介紹人物與他們之間的關係開始,然後發生衝突,最後到解決衝突便結束了。

是什麼東西讓它吸引住觀眾一直跟著他走下去?

其中一個要素是細節;有的細節甚至細小到觀眾都沒留意到,卻在最後故事影響了整個故事的發展,帶給觀眾最大的意外,取得預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葉天倫導演,藍正龍、豬哥亮和柯佳嬿等主演的台灣片《雞排英雄》中,有兩個人不斷出現在鏡頭中,他們與戲中的其他人物是沒有關係的,也沒有對白,就只是靜悄悄在夜市的一隻街燈上修理著壞掉的燈火。

他們是旁觀者,默默的從電線桿上看下來,觀望著夜市所發生的一切。

豈知,他們卻是最後向媒體爆料,抖出財團和流氓勾結搗亂夜市,恐嚇、逼走攤販以便讓開發商建房樓最有力的證人;因為在事發當晚,他們從電線桿上照下來,拍到了眾混混鬧事的照片。

雖然這拍攝照片的過程並沒出現在鏡頭里,但因為前面的戲曾多次透露了他們的所在處與修燈工作,觀眾才有忽然明白他們的重要性的效果。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anuary 7, 2014 at 2:46pm

陳楨·故事的開始

故事的開始,是介紹人物及其背景,還有他們之間的關係。

接著,故事就會轉進之間的衝突,或他們所面對的外來矛盾。

例如在電影《硬漢》中,潛艇兵老三(劉燁飾)為了搶救溺水的伙伴而昏迷水中,後來雖然被救,智力已受損,行為舉止像個小孩;可是,退伍後恢復常民身份的他,仍一直以為自己具有非凡的力量消滅邪惡。

這麼一個怪人,剪了一個鍋蓋頭,身上橫掛一個水壺,手提紅纓槍,穿梭於城市之間,行俠仗義,與歹徒、騙子正面衝突,這會少得了故事嗎?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25, 2013 at 12:00am

陳楨:微電影與企業說故事

說故事已經是現在不能或缺的管理技能;

而微電影讓企業說故事的效果進一步擴大。

放到網上,故事的“通路”與“上架”的時空問題都有效的解決了。

有挑戰嗎?有,我們準備好去說故事嗎?

辦企業、拼業務,那是天經地義;

可是不需要一天到晚在硬邦邦地打廣告,演“老黃賣瓜”的老戲碼。

為什麼不玩玩微電影?

賺人金錢,還賺人眼淚,這是小事;盡了企業的社會責任,那才是大事。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24, 2013 at 5:48pm

陳楨: 企業敘事的基礎~~文化資源 (2)

........歷史並不都是故事。比如說,史料當然不是故事,靠簡單羅列史料而寫出的歷史也談不上是故事, 大事 編年式的歷史同樣算不上故事。怎麼樣的故事才是故事呢?簡單地說,具有人本意蘊的“活的”歷史才是故事,史料和大事編年本身都是“死的”東西,不能構成故 事。法國歷史學家丹納在他的《英國文學史》中,曾這樣描述歷史的“復活”:(高小康,1993,人與故事,北京東方出版社,頁9)

在翻閱年代久遠的的一個文件夾的發了硬的紙張時,在翻閱一份手稿 -- -- 一首詩、一部法典、一份信仰的聲明-- -- 的泛黃的紙張時,你首先注意到的是什麼?你會說,這並不是孤立造成的。它只不過是一個鑄型,就像是一個化石外殼、一個印記,就像是那些在石頭上浮現出一個曾經活過而又死去的動物化石。在這外殼下有著一個動 物化石,而在那個文件背後有著一個人。如果不是為了向你自己描述這動物的話,你又何必研究它的外殼呢?同樣,你之所以要研究這文件,也僅僅是為了了解那個 人。外殼和動物都是無生命的殘骸,它們只是作為了解完整的活生生的存在的一個線索才是有價值的。我們必須返回到這個存在中去,努力地重造它。

德國哲學家卡西爾十分欣賞丹納的這個複活歷史的思想,他把這個思想精闢的概括為:“把所有單純的事 實都歸溯到它們的生成(Fieri),把所有的結果都歸溯到過程,把所有靜態的事物或制度都歸溯到他們的創造性活動.”(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 社,1985)這就清楚說明了“活”歷史的人本意蘊。在我們看來,歷史的“複活”,也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由史料歸溯為故事。(高小 康,1993,人與故事,北京東方出版社,頁10)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24, 2013 at 5:04pm

陳楨: 怎樣經營一部有關企業敘事的基礎~~文化資源

每日寫作,未必都根據一定的行徑圖走去。

此時,不妨考慮 美國UCLA教授,電影故事大師中的大師霍華·蘇伯 (Howard Suber)在 《電影的魔力》(The Power of Film, 2012, 台灣早安財經出版中譯本)的做法。

他寫成一篇篇單篇,再以每個主題的英文字母秩序來編排最後印刷出來的書籍。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1, 2013 at 1:02pm

陳楨: 看見一生的路

小時候,我希望做一位戲院帶票員。我想,每天的工作,就是看電影,是多開心的事。

喜歡看戲,是因為看戲裏的人,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可愛和不可愛的人,這說那唱,新愛舊恨,前跑後追,七打八鬥,左笑右哭,串起有意思和沒意思的故事。

後來,我發覺到,書,電臺廣播與現實生活,講的也是人和他的故事。看多,聽多,加上大人、師長的教誨,我明白了,人可不可愛,故事有沒有意思,都不要緊。重要的是,我們從人和故事,學到什麼功課。

(Feature Photo: Out Of The Blue by Hengki Lee,www.fotoblur.com/people/hanklee

上課時,老師常問誰有故事,清和同學們分享,我總是第一個站上來。我講從電影、書本、廣播和生活獲得的故事,我也講自己從故事所得到的想法。起初,在本身班上講,慢慢,在老師安排下,也到別的班級去講。

小學有許多樂事,最樂的是這件了。爾今想來,仍有心臟在胸腔裏直蹦的感覺。

那時,提起誌願,我總問道,是否有一種職業,工作就是和人分享,有關人的故事,以及故事的啟示。有人說,我可以做演說家;有人說,我可以做作家。

就這樣,迷迷糊糊動了心。演說家,作家,真正幹點什麼,其實,我似懂非懂。我以為,總之,就像在學校裏講故事一樣,應該是很開心的事。我仿佛便看見,自己一生的路,很驕傲的在眼前鋪開。充滿了新奇和喜悅。

一路上,語言與文字,陪我走過成長的歲月,冶煉豐富我的觸覺、視野和省思。雖然,離開學院以後,我發現演說、寫作,在此社會並不能成為一種專業。

孤獨時,和自我對晤,我仍然告訴自己:“你是演說家,你是作家。”心裏完全沒有抱歉的意思。

十二年前,因為政治與青年工作,我了解到,人力資源發展事業,是我能夠發展演說與寫作潛藏的契機。

小時候看見之一生的路,頓時湧現新的風景。一路如此走過來,在人的故事,和故事後面的夢想與掙紮中,與人分享著新角度、新力度,以期每個不同的個體和團體,更有能量去面對每一天的新境遇。

知道本身能做什麼,看清楚自己一生的路,寵愛自己的夢,終能活得更像自己。

(19.7.1992 南洋周刊,茶座版 《生涯主張》 專欄)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26, 2013 at 1:11pm

陳楨: 企業敘事的基礎~~文化資源

將文化資源變成文化資產, 不會減少原來的資源,

一株樹十人描繪,與一百人一千人描繪,

都不會傷害到這株樹,可是我們會有十種百千種看樹的方法。

只要不是刻意醜化,曲意逢迎外人之所需,

文化詮釋、再現與再創造,只會加強對它的關註與尊重。

Power down by Adrian Sommeling, www.facebook.com/adriansommeling)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22, 2013 at 5:53pm

陳楨: 企業敘事~~智慧產權新玩法

企業敘事五部曲,每一部曲後面的推動力都是:故事。

1 智慧產權:專利、版權、標誌、設計、技術、經營權、地理標誌;有故事的文化創意版權與設計,還包括公仔、書籍、影視與網路內容等。

2  智慧資本: 創意/策略、人力/學習、結構/團隊、社會/美學

3 體驗資本: 娛樂、學習、圓夢、美學、轉化

4 文化資本: 意識、態度、風格、哲學

5 文化資源: 傳統、民俗、生活、經驗等

它們後面的故事,是怎樣創作出來的?要怎樣呈獻出去?這是一種含有智慧產權的技術。

(Storytelling by the Storyteller by Leusius bastianelli,www.facebook.com/PixeLeusiu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