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部落格、YouTube Facebook 等玩意儿,老赵在互联网上,大炫巴生城南老街的录影和图文,居然无心插柳柳成阴,成了冷门景点的深度旅游达人。给国内外同路的网友安排游览配套,顺道售卖他艺廊里的收藏品,让他实现了兴趣就是工作的心愿。

地方营销互动平台

一年来,好朋友如小余、苏珊两口子等,在经营理念和Web 2.0工艺上,不断的支援他。他的网站,其实已经变成了地方营销的一站式大楼。里头,有视听中心。它突破传统电视的播放时间与频道限制,让大家随时可以观赏有关巴生老街、历史、遗迹、景点、民俗、美食、品牌、商号、社区、玩乐、教育等等的节目。不一定要在电脑上看,在手机上也看得清晰、看得顺心。

老赵的网站,也是一个展览馆,里头收集了精心拍摄的照片,还有用心撰写的说明。它当然也是一份杂志、一个论坛。每天都有人根据《巴生》这大题目,上载图文与录影,发表个人对于某某景点或商店,种种人事物的看法。有好话、也有不太好的话,但总是发表者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老赵比一般部落客写意一些的是,他的网站也是一个高效率的营运平台,让他轻松的在网路上做起生意来。查阅行程与收费,下载收藏品或旅游活动宣传单,询问,下订单,付款,游客抵步与接待安排等等事宜,全都在网上完成。电邮、MSN、网路电话与电子交易机制,帮了个大忙。

走过老街走回从前

为了感谢小余两口子,老赵约了他们到巴生务边巷的一家餐厅用餐。店很小,可是,顾客停在它外头的大房车,就像守在车旁的司机和保镖,数目常常比它的桌子多得多。

老赵三人,边吃饭边留意,刚推门进来的,是那位大人物。透过玻璃望出去,三人的肠胃倒抽搐了一下。十余位衣着不雅的变性人,光天化日在街头搔首弄姿。

从餐厅出来,走下街尾去开车时,老赵叹了一口气说:“什么时候,这条老街变得这么冷清?你们看见那家西饼屋吗?我的好朋友开的。他的父亲曾经告诉过他,拥有这么一间店,够他吃一辈子。记得从前,大家都涌来光顾现做现卖的蛋糕、热面包。每年中秋月饼上市时,这里更是车水马龙。现在不一样了……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叔叔结婚,礼饼就是在这里买的。我阿公阿婆过世得早,婚事由我老爸筹备。我陪着他,一盒一盒的把喜饼捧上车,然后一家一家给亲朋戚友送去。那是我头一回参与大人的事,兴奋得不得了,至今难忘。”

小余拿出他的数位相机,专拍“吉楼出租”、“空店出让”的牌子和布条。苏珊说:“你拍不完的啦!这些多的空楼房,租给人养燕子不是挺好吗?”

小余说:“养了燕子,房地产还可能增值吗?”苏珊答道:“我倒有个主意,我把今天的见闻,发布在部落格上,看看我们的网友有何高见。”

走回老街创造未来

苏珊在部落格上发了帖子,没半小时,就收到一位“老黄梨”的回应:“在下久居黄梨路半个世纪,就在你们说的那条老街后面。这些年,眼看大家纷纷迁到莎亚南、武吉丁宜、哥打甘文宁等地方,你们可以说他们喜新厌旧,可是,巴生市区那条街不老?市容残败得像我这糟老头,有何吸引力?

“你们说的那家西饼店,经过两代人,经营了半个世纪。许多人经过那儿,的确像老赵那样,想起许多美好的事。就说我本身吧,我娶太太送人的手工礼饼,几个孩子满月的礼盒,都是那儿买的;我父母生日、孩子结婚、孙儿满月……的时候,都习惯了走到那铺里去。

“你们问,老街的明天在那里。一家店,固然不足以振兴一条街。可是,只要老巴生还记得从前的美好,我们就有明天。与其把楼房丢空,或廉价出售、出租,业主不妨一起来商讨,弄个方案,找人合作重新搞旺这条街。

“我有个想法,巴生挨着雪兰莪滨海沿岸,这儿又靠近梳邦、八打灵和吉隆坡,人口那么多,足以支持一个主题文化街。例如,邀请和结婚、生孩子与祝寿有关的各行各业,都集中到这儿来经营,就叫:巴生幸福一条街。”

Views: 57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