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茶文化與儒佛道的關系

內容提要:中國茶文化產生於中國宗教文明的“泛神論”時期,具有某些宗教的文化基因。儒家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用儒家的周禮去規範茶禮,用儒家的樂感文化熏陶茶文化,用儒家的仁學規範茶學。中國茶文化的主體建構多取材於儒家學說。中國的茶葉沐浴佛的光輝,由名山、名寺植名茶到飲茶成為“和尚家風”,並因為“禪教合一”而出現了中國茶文化的新景觀——“茶禪一味”。中國的禪宗茶道悟的是“中國禪”,突出直覺智慧,落腳到肯定生命(道)和肯定人生(儒)。在道教未正式形成前,茶便已和道教的神仙結緣。自古以來,茶便是溝通人神、人鬼關系的物品,難免帶上幾分仙氣、神氣、鬼氣。儒教講“中庸”,道教講“天人合一”, 佛教講“中觀”,茶與三教間的單向結合,分別產生了儒教茶、道教茶、佛教茶。三種茶的內涵雖有差異,但“和諧”二字卻是共同的理念。茶文化與儒佛道的結合靠中國古代的士子飲茶族來實現,具一定宗教傾向的古代士子是茶文化的主體隊伍,深受儒佛道三教文化熏陶的茶神陸羽是茶文化的領軍人物。儒佛道三教為茶文化提供了一個神秘的解釋系統,茶文化是儒佛道三教文化的產物。


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論述:“自晉而今,言中國之思想,可以儒釋(佛)道三教代表之。此雖通俗之談,然稽之舊史之事實,驗以今世之人情,則三教之說,要為不易之論。”(《金明館叢稿》)?

中國的宗教是十分覆雜的,簡而言之,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多神論者、泛神論者,也同時是個無神論者,但中國人還是經歷過一個宗教文明的時代,並且給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提供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解釋系統。這個時代是以儒釋道三教的分與合為特征。元朝文士劉謐在《三教平心論》一文中對三教合一的思想基礎有很精辟的論述,文曰:?

嘗觀中國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畫八卦,而儒教始於此;自老子著《道德經》,而道教始於此;自漢明帝夢金人,而佛教始於此,——此中國有三教之序也。……

陸羽的《茶經》忠實地總結了儒佛道三教對茶事的不同解釋,其中的《七之事》列舉了唐朝之前著名知茶者30余人,包括儒者、和尚、道士,以及有一定宗教信仰的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

中國茶文化產生於中國宗教文明的“泛神論”時期,具有某些宗教的文化基因,這是毫無疑義的。它有自己的自然崇拜物(茶樹),有自己的職業神祗(陸羽),有自己的道場(茶室、茶寮、茶肆等),還有自己的教徒隊伍(廣大茶人)。特別是中國唐、宋、明、清的士子,對茶具有宗教般的迷狂,——當然這種“宗教情結”只是一種“心態”,正如拙著《中國茶道》一書所提到的,他們視茶為靈魂之飲。

日本國學者倉澤行洋先生所著的《藝道的哲學》中稱“茶道是茶至心之路”,並說“茶道是宗教的一種存在方式”。倉澤先生的話不無道理,茶道的確是宗教存在的一種方式;換一句話說,茶道這門生活藝術負載了宗教文化內涵,但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只是說中國士子對茶的迷戀可與宗教徒對某種宗教的迷狂相比況。但士子心靈中的“茶”決沒有外化為“茶宗教”。

就茶文化而言,較之道、佛二教,儒教的作用更為突出。在建國之前,“馬列學說”雖已傳入但尚未成為“統治階級的統一思想”,所以數千年裏儒教一直作為“國教”而存世,它的思想和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石。就實際情況而言,中國的儒者不一定是和尚和道士,然中國的和尚和道士卻多有儒學的根底。

儒家宗孔孟,孔孟之學曾照亮中國歷史文化25個世紀,而且還會繼續產生影響。因為儒家茶缺乏特色,儒教又非“準宗教",故易為研究者所忽視。其實,儒家思想對中國茶文化的強大幅射非佛、道可比。儒家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用儒家的周禮去規範茶禮,用儒家的樂感文化熏陶茶文化,用儒家的仁學規範茶學。中國茶文化的主體建構多取材於儒家學說。

“樂感文化”體現了儒家學派的文化特征。 樂感文化與茶事的結合從而構成中國茶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是茶文化中最生動活潑、最有情趣的組成部分,它使茶文化中“形而下”的茶藝部分成為一門雅俗共賞的室內藝能。

飲茶的樂感體現在以茶為飲料使口腹獲得滿足,體現在以茶為欣賞對象在審美中獲得愉悅。正因為飲茶有“樂感”,茶事才有可能連綿千載並風靡全球。習俗傳承的奧秘在於“益、樂”二字。?

茶事之樂主要體現在“烹茶”和“飲茶”中。“烹”指操作法,包括煮、熬、煎、點、沖等,其環節包括擇茶、鑒茶、煮茶及對茶湯的品嘗和評定。對於一個嗜茶的人來說,烹茶的本身就是一種樂趣。當他喝了一次好茶留下難忘印象時,他會久久回味那雋永之感覺,於是不厭其煩地重覆其事,一次次找回那種感覺。因“樂感”而形成“愛好”,“愛好”便成為這種日常生活行為的動力。唐代醫藥學家陳藏器稱“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健康”自然是“樂感”之一,茶能健體,何樂而不飲!

給茶人以口腹之樂的是日常生活飲茶,如布帛菽粟一般重要,不可或缺。所以,茶道的基礎是烹好茶,你想以茶悅心志、參禪悟道就首先要精研茶藝,烹好茶喝好茶,有了起碼的快樂的感受,才有興致踏上“心茶之路”。所以陸羽著《茶經》不高談闊論,而是以平實的文字言茶之種、造、選、炙、煮、飲,以及相關的擇水、擇器、茶功、茶事,涉及茶中之“道”只有“精行儉德”四個字。

日本茶道的大宗師千利休有很深的理論休養,他發展了日本的“草庵茶”,在珠光“茶禪結合”的基礎上,將茶道還原於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他在其《南方錄》一書中說:“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弟子問其茶道秘訣,利休說:夏天如何使茶室涼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暖和,炭放得利於燒水,茶要點得可口,這就是茶道秘訣。”這段話的關鍵是“可口”,“可口”則“可樂”。什麽樣的茶才可口呢?當然是那些給人的感官眼、鼻、口、舌能留下良好感覺的茶葉及其所烹的茶湯。樂感文化一個最基本的特點是訴諸感覺及對感性的肯定。古代茶人從不用什麽儀器或通過什麽實驗,而是憑感觀定茶之優劣。


飲茶之樂有三個層面:

一為“小樂”:即口腹之樂,耳目之樂,主要是物質享受和淺層次的娛樂文化,以市井文化為背景,具大眾化和世俗的特點;?

二為“中樂”:這是知識階層的人士所能領悟的樂趣,如汲水煎茗、山林煮茶、掃雪烹茶、烹茶對書、茶會聯句、飲茶著書、紅袖捧茶、茶助清談等,以士文化為背景,具文人化和高雅的特點。?

三為“大樂”:這是個別個性內向且有悟性的高尚之士,在品茗中“吾日三省吾身”,參悟人生;或個別茶中隱者在茶中實現與自然的和諧,所謂白石清泉加苦茗。這是一條“茶心之路”,即“以點茶吃茶為機緣的深化、高揚心境之路”,又“以被深化、高揚了的心境為出發點的點茶吃茶之路”(日本國學者倉澤行洋語)。飲茶進入“大樂”便已具宗教的某些特征。但即使飲茶有此“大樂”,亦不能認為茶是宗教。因為它的本質是審美,是理性與感性的諧和。? 茶帶給人以快樂,其奧妙在於恪守中庸之道。《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茶文化正是吸收了儒家的“中和觀”,才以一張迷人的笑臉令國人傾倒,又征服了東瀛日本、中亞阿拉伯和英倫三島,並風靡全球。?

 唐宋時代茶道大行,茶葉的生產、飲用、貿易已具前所未有的規模,我們可以舉出許多條發展的原因,而決定因素是李唐朝廷和趙宋朝廷的提倡,確立為國飲,並運用政令和選派官吏用多種方式發展茶葉的生產和貿易,開辟財源,富民富國,使飲茶之俗風靡全國並傳播海外,任何個人的影響都比不上國家機器運轉的作用。茶道靠王道而發展,並成為弘揚王道的特殊方式。?

我們剖析自李唐王朝開始的貢茶制度,可見王道與霸道並見於茶道,仁政與苛政並見於茶事。貢茶之制頗合孔孟仁學要旨,《詩•小雅•北山》說:“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公貴族食毛踐土,自然包括譽為“山中靈芝”和“麒麟草”的茶在內。? 暫且不論貢茶苛民之事,貢茶之制的確刺激了茶業的發展,其益處是:推動了茶葉的廣泛種植,推動了茶業科學研究,出現了諸多貢品名茶,出現了中國第一個官辦茶葉加工場。

無可否認,自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的茶葉便開始沐浴佛的光輝,伴隨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這種影響也日漸加強,由名山、名寺植名茶到飲茶成為“和尚家風”,因“禪教合一”而出現中國茶文化的新景觀——學者們稱之為“茶禪一味”。僧人在茶藝的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僧家造法極功夫”(道士呂巖語)是十分公允的評價。

在佛門,茶不僅用於祭祀。飲茶也是僧人生活習俗,後來茶禮竟納入僧家法律強制施行。《百丈清規》對於剛出現的佛門茶俗的發展和鞏固起了決定性作用。

懷海制定《百丈清規》後半個世紀,佛門茶事的文化層次迅速提高,不再執著於驅睡悅志,也不止步於自然無為的道家思想,僧人在飲茶中發現自己,見性成佛,向佛學和美學的最高境界——禪境靠攏。

茶與禪的結合首先基於僧人對茶的認識。中國僧人認為茶有三德:①坐禪時,通夜不眠;②滿腹時,幫助消化;③茶為不發(抑制性欲)之藥。因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發出禪宗茶道。(丁文《中國茶道》)在寺院,品茶是參禪的序曲,品茶又以參禪為目的。必須指出的是:“茶有三德”只是僧人對茶功的初步理解,對於茶的文化內涵尚未窺堂奧。認識雖然浮淺,但確已促使僧人以滿腔的熱情進入茶文化圈內,並使飲茶成為“和尚家風”,然後浸潤日深,逐漸加深理解,實現由物質到精神的飛躍。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總結了日本和中國的茶事 ,提出“茶有十德”說:①諸天加護;②父母孝養 ;③惡魔降伏;④睡眠自除;⑤五臟調和;⑥無病無災;⑦朋友和合;⑧正心修身;⑨煩惱消減;⑩臨終不亂。

明惠上人對茶的認識較全面、深刻,“茶有十德”說對茶的養生作用及修身養性作用作了概括,不僅是佛教的,還吸收了道教和儒教的思想。

詩僧兼茶僧皎然、齊己二位對茶的認識最具代表性。皎然的“三飲論”雲:“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無庸置疑,皎然已領略茶道真諦。他學習道教茶,於創立佛教茶有很大功勞。齊己雖不像皎然那樣去潛心悟茶理,但在幾首詩裏已表現出他對茶事的深刻理解,諸如“味擊詩魔亂,香搜睡思輕”( 齊己《嘗茶》)、“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齊己《謝中上人寄茶》)、“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齊己《詠茶十二韻》)等千古名句皆出自這位詩僧之口。

僧家茶文化的飛躍發端於從諗禪師(778——863),人稱“趙州古佛”。趙州禪師嗜茶成癖,動輒就說“吃茶去”,因此而形成一樁“公案”。《五燈會元》卷40載:

有僧到趙州,從諗法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麽?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什麽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禪師是禪的參究者,他們透過心的感悟傳承禪的生命、張揚禪的思想,但其思想深處的許多東西卻難以用文字去闡說,多半要靠學人用“心”去感悟、揣摩、契會。因此,對於“吃茶去”這則公案的內涵是什麽,我們也只能感悟,而不要希圖詮釋。大體的意思是:一是間接地說明“道”是什麽,二是用獨特的方式接引學人。

“吃茶去”是一扇半掩半開的哲學的門,裏面溢出的是生活的禪意。也就是說,“吃茶去”是“生活禪”的奠基石。說簡單一點:“生活禪”就是“禪”的生活化。一方面是體悟生活中禪意,以修身養性;另一方面是享受生活中的禪意,以愉悅我們的身心。

在禪者的心目中宇宙是完整的,精神與物質是一體的。所以禪者認為:“何處青山不道場”。四時美景充滿禪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著禪意與禪境,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生活得非常輕松愉快、瀟灑自在。“生活禪”凸現了中國禪宗“平常心是道”的理念,“生活禪”使中國禪宗走向生活化、平民化、大眾化,更具隨意的風格,從而擴展了“禪學”的外延,這也是中國禪學至今具有活鮮鮮生命力的緣由。

 中國的禪宗茶道悟的是“中國禪”,突出直覺智慧,落腳到肯定生命(道)和肯定人生(儒)。

在這裏要提及的是,日本茶學家對於茶、禪關系的理解很深刻。山上宗二之茶書《山上宗二記》謂:“茶道是從禪宗而來的,同時以禪宗為歸依。”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說:“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另一位日本茶學家珠光禪師說:“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這也是禪道的中心。”“一味清凈(清心),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國)太平。”幾位日本茶學家的話道出了日本茶道的真諦,也道出了茶禪文化和禪宗茶道的真諦。

當然,就中國而言,茶道流派很多,有“貴族茶道”、“雅士茶道”、“禪宗茶道”、“世俗茶道”四大流派(丁文《中國茶道》),“禪宗茶道”僅為其一枝,而不是全部。

道教是中國的土特產,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宗教,是中華民族的“族教”。魯迅先生說:“前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有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程傑等著《中華宗教篇》)他告訴我們,要研究中國文化,要真正讀懂中國人,透視國民性,就必須研究中國的道教。?

在道教未正式形成前,茶便已和道教的神仙結緣。如茶的發現,相傳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我國南方的少數民族土家族、德昂族,屬古越族後裔,古越地是古老茶區,這兩個族以茶為圖騰,認為茶是日月星辰之由來,是民族的始祖。他們視茶為神,無茶不祭。雲南崩龍族《始祖的傳說》詩雲:“茶葉是茶樹的生命,茶葉是萬物的始祖。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茶葉的精靈化生。”?

大體說來,我國原始迷信對“亡靈”、“神鬼”的道術有三招:一是尊敬、屈服、巴結謂之“乞術”,二是威嚇、咒罵、驅趕謂之“驅逐”,三是惹不起躲得起謂之“躲避”。而祭祀、巫咒儀式上用茶多為前者,因茶是妙品,故用以結交鬼神。如在民俗祭祀中有些地方的儀規有“可不留飯,不可不敬茶”的說法,苗族流傳至今的巫祝儀式14個環節只有其中6個不含驅逐惡意的環節中用茶。?

自古以來,茶便是溝通人神、人鬼關系的物品,難免帶上幾分仙氣、神氣、鬼氣。陸羽《茶經•七之事》有幾條頗為有趣的記載,為茶文化註入了浪漫怪異的神仙思想,反映了道教對茶的獨特解釋,是道者將茶由凡品升為仙品,由世俗的飲料升華為仙界靈芝。

道教鑒於陸羽的貢獻,封他為民俗的職業神祗,譽為茶神,燒造偶像,或木刻,或陶制,或丹青。然茶神並不輕松,中國人慣以軟硬兩手對付神仙,如古代茶鋪供茶神,生意興隆則祀之,生意蕭條則以茶水灌之,言語咒之。此等戰術自然源於道教的道術。?

中國茶文化中的神仙思想在詩歌中頗有體現,勘稱經典的如:唐代詩僧皎然《飲茶歌送鄭容》詩雲:“丹丘羽人輕玉食,采茶飲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雲宮人不識。”唐代詩人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雲:“……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類似的詩句不勝枚舉,這些詩詠飲茶效果總是離不開羽化成仙,原因在於道士亦稱羽士、羽客、羽衣、羽人,其由凡到仙稱沖升、上升、升天、登天、輕舉、沖舉、飛舉、升真,這說明道教對於茶文化的影響貫穿古今,不可磨滅。茶與神仙交往日久,便有奇異的茶神話產生,談玄說怪,其荒誕不經成為茶苑一大文化景觀。

茶文化核心理念是個“和”字,似已為學界認同。綜合言之,茶文化“和”的核心理念的基石是三教文化奠定的。

儒家“中庸”學說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中和”。《中庸》文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中和即中庸,只有節制理性和情感才能做到中庸。這是一種人生的平衡術,平衡諸方矛盾以致太和。

飲茶文化“和”的理念,深受佛教“中觀論”的影響。佛教主張是否定“邊見”、“不落二邊”為特征的,即不偏執於矛盾的任何一方,不求極端,主張折中。“中觀”見之於生活藝術,要求節制精神欲望,做到不偏不倚,保持恬淡適度,即要做一個平常的人,而做一個平常的人就要有一顆平常心。禪宗公案多處涉及如何是“平常心”。《五燈會元》載:“如何是道?”“平常心是道。”

飲茶文化“和”的理念,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與自然的一致與相通。

綜上所述,中國飲茶文化的源頭基因是儒、道、佛三教文化,儒教講“中庸”,道教講“天人合一”, 佛教講“中觀”,茶與三教間的單向結合,分別產生了儒教茶、道教茶、佛教茶。這三種茶文化呈現不同的格局:儒教茶重禮法、重功利、重現實人生,故以茶正綱常、序人倫、行教化、圖享樂,並以內省為境;道教茶重自然、重養生、重無為,故以茶載道、延生、逃世,以悟為境;佛教茶重道德、重清規、重茶藝,以飲茶為出世之途、和尚家風,故以禪為境。三種茶的內涵雖有差異,但“和諧”二字卻是共同的理念,故為政者用之,並創建飲茶“致清導和”的核心價值體系。

茶文化與儒佛道的結合靠中國古代的士子飲茶族來實現,他們是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包括文士(騷人墨客、學者藝人等)、王士(王公貴族)、道士(道士道冠)、大士(和尚尼姑)等族群。他們在品茗的愉悅中抒發他們的宗教情結,或獨飲、或對飲、或聚飲,或家飲、或野飲,或辦茶會、或作草木遊戲,或以茶伴讀、或以茶伴吟詩作畫、或以茶助清談,或以茶結友、或大隱於茶,總之,茶境成為他們心靈的道場。

士子茶具很高文化品位,體現了他們的美學追求,如靜寂枯索、淡泊閑適、高雅脫俗、自然質樸,亦貫徹了三教的美學思想,如儒教的內省、中庸、文質彬彬、陰陽平衡;佛教的坐禪、圓融、圓相、梵天合一;道教的悟道、平常心、貴生、天人合一。

由此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茶文化的底蘊是儒佛道三教文化,不從三教文化入手,便無從了解中國茶文化;因了三教文化的影響,中國茶文化才成為一門內蘊很深的高層次文化,而有別於一般浮淺的物質文化;也正因為如此,中國茶文化才成為華夏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其連續性、實用性和雅俗共賞的特點而獨具魅力。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以“三教融合”為文化基礎,具一定宗教傾向的古代士子是茶文化的主體隊伍,有一定宗教文化背景的茶神陸羽是茶文化的領軍人物。

當我們由宗教這一文化視角切入茶文化研究,會發現是儒佛道三教為茶文化提供了一個神秘的解釋系統,便會得出“茶文化是儒佛道三教文化產物”的結論。

所以,著者提出了一個命題,是:?

中國茶道負載著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內涵;中國士子創立和發展了中國茶道,並以茶道為心靈的宗教。?

---

主要參考資料: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元•劉謐《三教平心論》、唐•陸羽《茶經》、日本•倉澤行洋《藝道的哲學》、日本•千利休《南方錄》、《中庸》、《詩•小雅•北山》、唐•懷海《百丈清規》、《全唐詩》、《五燈會元》卷40、日本•山上宗二《山上宗二記》、日本•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程傑等著《中華宗教篇》、雲南崩龍族《始祖的傳說》(收藏自愛思想網站)

Views: 2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