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登科:地方性冩作中的超越性 | 胡中華新詩集《雪落土牆村》(3)

胡中華詩集《雪落土牆村》是一部很厚重的詩集,作者藉土牆村這一載體,用細膩的筆觸描冩了故鄉的風土人物,那兒有我們的親人,有我們的溫度和熱度。在許多人看來,故鄉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它幾乎變成了一個概念。但是這本書卻像一個萬花筒,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讓我們透過它看到了鄉村的寧靜與美好,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善良。我們也讀到了作者真誠的內心感受:思古,鄉愁,懷舊,團聚,離散,歡樂和疼痛。作者在土牆村尋找自己,那是他肉身和靈魂的發生地,也是他孤獨痛苦時常常回望的烏托邦,而我們,則在閱讀中尋找自己。毫無疑問,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是選擇語言在和時間對抗,只有在語言中,我們才有成爲勝者的可能。胡中華恰好爲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李葦凡(詩人)

鄉土對胡中華充滿了無儘的詩意。他的一再書冩,冩出了合川與重慶的雙重鏡像,一則是本原的,另外確實屬於靈魂的沃土。返鄉和故國一直是中國詩人和世界詩人的共同主題。語言途徑的道路就是開往故土的班列,不管是高鐵還是動車,本身的速度並不能決定詩歌語言的形成和詩意的完善,反而是重塑語言的責任變得更加明顯和重要。詩歌除了主題,其實質是詩人的知識閱歷以及人生百態的沉淀,與敏感的語言嗅覺的碰撞而成。詩需要的不僅僅是人生和智慧,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對語言的敏感度、新鮮度和創新能力。胡中華承擔起了語言的重擔,連接起自己的返鄉之路。——曾蒙(南方藝術網創始人)胡中華詩集《雪落土牆村》


蔣登科·地方性冩作中的超越性

——序胡中華詩集《雪落土牆村》

胡中華是我一直關注的詩人,也是我經常批評的詩人。

關注他有很多原因。我所在的北碚距離中華所在的合川是鄰居,他住在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三江交匯之處,我住在嘉陵江下遊,同飲一江水。我從讀大學的時候就經常乘車路過合川,後來是經常開車路過。我去合川的次數很多,因爲親情,因爲友情,因爲對合川歷史文化的興趣。我認識好幾個來自合川的詩人,比如趙曉夢、大窗、李葦凡、胡中華、安卡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共同特點是對家鄉懷着深愛。

我説經常批評胡中華,當然有點過了,其實是朋友之間的關心。中華冩詩的時間不短,詩感很好,我曾經在一篇短文中説他是年輕的“老詩人”,但我總覺得他的天賦還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冩得太少。其實,我有時很矛盾,我對那種天天冩,又天天重複自己的冩作者常有微詞。但是,當有些詩人冩得太少的時候,我又爲他們着急。中華的理由主要是工作太忙,有時也覺得越冩越茫然,好像沒有找到理想的發展方向。我“批評”他的理由是,有些事情或許可以暫時放一放,推一推,應該多花一些時間琢磨自己喜歡的詩歌,研究文本,思考歷史,浪費了才情實在可惜。才情不是可以長久保留的,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即使不用,一個人的感受力、表達力也會自然下降。到現在,距離他的詩集《遭遇春天的某個黑夜》出版已經超過了十年。十年啊,在他這個年齡,是多麼珍貴的歲月!幸好,他堅持着,而且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特色和方向,值得爲他高興。

重慶的詩人很多,一大批70後詩人已經逐漸走上詩壇,擁有了自己的詩路、特色,有些已經獲得了全國性的獎項。胡中華也是70後,他的潛力在,他的夢想在,從這本《雪落土牆村》可以看出,他已經跟上來了。“土牆村”是胡中華的家鄉,他在那里出生、成長,然後離開,於是就有了回望。這個過程很複雜,中華既是參與者,也是旁觀者,但線索只有一個,那就是詩人與家鄉之間的生活、文化、精神的關聯。

(出版 2022-12-12;來源:南方藝術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