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10)

中衛境內現有長城,典籍可考者多見於明代,俗稱“邊墻”,時稱“西長城”。西長城在中衛沙坡頭區全長達160多公里,位於市區西北部,跨越黃河兩岸,因黃河分為兩段:一段位於黃河之南,由甘肅靖遠縣蘆溝堡進入沙坡頭區南長灘,然後沿黃河東行至常樂鎮下河沿,長約70公里;一段位於黃河以北,由迎水橋鎮黑林村西沙嘴起,沿騰格里沙漠東部邊沿及衛寧北山南坡而行至勝金關,長約90公里,在中衛黃河以北地區形成半圓形防衛圈。黃河北岸長城的起點(勝金關)與黃河南岸長城的終點(南長灘)隔河遙相呼應。

黃河北岸長城修築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中衛依賀蘭山,阻黃河,左聯銀川,右接莊浪,是邊陲要地。然而,衛寧北山雖是天險,自鎮關墩至勝金關40多公里,通大漠的隘口很多,當時寧夏將領認為,如果修築觀音口、鎮關墩至黃河90公里的邊墻,廣武、玉泉、大壩等地就能守禦無恙。於是,奏請修築了這段長城。

黃河南岸長城修築於明代隆慶五年(1517年),其目的是阻擋北方韃靼進人中衛西南的裴家川一帶。《讀史方輿紀要》載:“(明)隆慶五年,督臣王之浩請於寧夏扯木峽舊堡河口(今中衛下河沿一帶),至五方寺塔兒灣白草墩(今甘肅省靖遠縣境內),增築邊墻、墩臺、大小堡寨,駐將領於此,以遏胡寇出人要路,並築東西大小隘口。”但據有關專家考證,認為中衛黃河南岸長城應修築於秦始皇時代。《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寧夏長城研究專家周興華多次現場考證,發現了大量秦代陶片等實物,並查閱了相關資料,認為中衛黃河南岸長城確屬秦長城,並意外發現在沙坡頭旅遊區內還有一段秦昭王長城,國內專家已予以確認。

中衛境內長城大多以土築為主,還有以陡峭山坡為天然墻體加以人工削鑿而成的,也有先以石塊砌墻基後再用黃土分層夯築的。長城墻體之上每隔一段就有一處烽堠,其作用在於敵軍兵臨城下,發動攻城近戰,當垛口無法遏止敵人進攻時,守城士兵一方面可以從臺上垛口居高臨下進行側翼射擊,控制來敵架梯攻城,相臨兩臺,左右相救;另一方面又可以指揮相鄰兵力狙擊敵人。烽堠突出墻面,基寬10米左右,分墻臺與敵臺兩種。

墻臺烽墩明代,寧夏中衛領烽墩75個。墻臺臺頂與城墻頂平行,每臺蓋鋪房1座,供巡邏士兵休息,也有用於放哨的望孔。又稱墩鋪、跨墻墩臺。敵臺臺頂不僅突出長城城墻之外,而且高出城墻之上。平地上的長城敵臺一般呈圓形,高出城墻3~4米;山巔深谷上的敵臺一般呈半圓形,高出城墻七八米,模樣近似現代碉堡。

長城現狀中衛古長城經長期風雨剝蝕、戰爭毀壞,已成殘跡。目前,保存較好者,黃河以北有兩段:一是勝金關段長城遺址,位於市區東北,個別地方被黃沙埋沒,斷續長約5公里,高4-8米,基寬6-10米,頂寬2-6米,全部系黃土夯築。二是楊渠至何灘段長城遺址,在市區西北,斷續長約10公里,高4-6米,基寬4-8米,頂寬2-4米。此外,烽火墩遺跡清晰,相距約3公里1個。黃河以南有三段:一是南長灘段長城遺址,在市區西南方向,長約600米,高5-10米,基寬6-10米,頂寬2-4米,全部系黃土夯築;二是下河沿段長城遺址,在市區西南的沙坡頭對面,長約3公里,高4-8米,基寬5-8米,頂寬2-4米,全部系黃土夯築;第三段為黃石鏇長城遺址,全長約300米,除黃土夯築外,還有石砌、鑿削等形式,在一些高山峽谷處,尚留有石塊壘砌的長城遺跡。

 

這些長城遺址,是中華民族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再現了中衛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尤其是所處的軍事地位,現在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 移民文化探微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移民行動。秦朝統一全國後,南征越族,北擊匈奴,秦始皇遷中原人到當地居住。漢武帝時從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完全由政府實施的移民在120萬人以上,占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絕大部分移民從遷移到定居的費用完全由官方負擔,沿途有大批官吏和士卒監護,移民遷徙距離最遠的有二三千公里。西晉末“永嘉之亂”,又稱“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由北方西北方遷入中原。唐代中期“安史之亂”之後,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北宋末年“靖康之變”以後,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明代初期遷移大量人口到經戰亂農業破壞嚴重的河南等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移民遷入四川,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湖南、湖北、廣東等地遷入四川的移民及其後裔達到600多萬人,占當地總人口60%以上。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清朝開放東北的“封禁地”,以後又采取鼓勵政策,山東、河北及北方各地的移民大批遷人東北,至清末移民累計超過1000萬人。

尤其是明代洪武、永樂兩朝實施的大規模移民,中央在山西洪洞設置移民司,給予優惠政策,通過行政手段強制執行,或采取軍事駐防方式安置,將江南富戶和無地農民遷至今安徽鳳陽一帶和西部地區,並通過設立衛、所的方式將軍人及家屬遷往全國各地駐防,同時將從塞外投降或被俘的蒙古軍民安置到北方各地等。此間,移民總數達到11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6%。

在今中衛市沙坡頭區及中寧縣,流傳著關於山西洪洞大槐樹的傳說。這一傳說的內容是:我們的祖先是從山西大槐樹下遷來的。但凡提到祖籍,許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老鴰窩”。洪洞大槐樹究竟與中衛人有著多少淵源,如此使人們縈繞於懷呢?這里面有一段辛酸的移民史,從而不斷地衍生出厚重的移民文化。

歷史緣由元朝末年,中原腹地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加上旱澇、河洪、蝗蟲、瘟疫、兵燹,天災人禍不斷,尤其是黃、淮二河屢屢決口,淹沒田畝無數,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荒蕪,致使中原大地東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人跡罕見。中原諸州,元末戰爭受禍最慘,積骸成丘、居民鮮少。得中原者得天下,失中原者失天下。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王朝,得了天下。為了鞏固政權,醫治元末以來天災人禍造成的創傷,迅速發展生產,這位封建帝王采納了鄭州知州蘇琦、戶部郎中劉九臯等人的建議,做出了向中原地區大規模移民的戰略決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洪武大移民”,也是明王朝第一次大移民。

Views: 9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