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Harry Quah, born in Penang, enjoyed his thrilling life in the 1970/80s: A Britain-trained designer,American-trained Zoo Manager, an established advertiser.....earned his fortune in Johore & Kuala Lumpur, and finally in early 1990, found his peace of mind and conviction of life in Sabah. With camera in hands, he shares the beauty of Sabah's nature.
Tags:
Comment
愛墾創研:《許我耀眼》熱潮與南海文化敏感性:面向東南亞市場的文創警示
2025年陸劇《許我耀眼》以極短時間席捲華語影視圈與海外市場,成為「爆款」現象。由趙露思與港星陳偉霆主演,該劇憑藉精良製作、強勢卡司與女性職場題材的共鳴,在中國內地與海外平台(如WeTV、Netflix)同步走紅,並登頂全球多國熱度榜。
然而,這股耀眼光芒也因一幕「九段線地圖」閃現戛然而止——該劇因此遭越南全面下架。這起事件不僅凸顯出南海主權爭議在文化交流中的高度敏感性,更提醒所有面向東南亞市場的文創產品:地域政治與文化意識,正成為跨境傳播中不可忽視的「軟性邊界」。
一、從「現象級爆款」到「外交風暴」
《許我耀眼》的成功可謂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
首先,明星效應無疑是推動熱度的核心。女主角趙露思憑藉過往作品積累的龐大粉絲基礎與討喜形象,使劇集在開播初期即具備高流量潛質;與港星陳偉霆的組合,更拓展了跨地域觀眾層。
其次,劇情與主題的當代性契合了都市女性成長、職場競爭與愛情自主等熱門議題,展現了女性在職場與情感間追求自我價值的過程,與當代觀眾的心理需求形成共鳴。
第三,製作與營銷的專業化也功不可沒。從服裝美術到鏡頭語言,該劇呈現出明顯的精品化趨勢;230套造型成為社交媒體話題,帶動時尚跟風。而多平台同步上線及微博、抖音等社群推廣策略,則讓《許我耀眼》在無宣傳預熱的情況下仍能「自然爆紅」。
然而,在第16集閃現的地圖畫面中,一條被中國官方視為南海主權象徵的「九段線」,成為了越南文化主管機關的敏感焦點。越南以「侵犯國家主權」為由,依據《電影法》第九條下令下架此劇。這一決定再次揭示,當中國文創產品「出海」時,南海議題所承載的地緣政治張力,足以瞬間抵銷商業與文化成果。
二、「九段線」的文化爭議鏈:從影視到品牌
這並非孤例。自美國動畫《雪人奇緣》(Abominable)至遊戲改編片《神秘海域》(Uncharted)、甚至芭比電影(Barbie),凡出現「九段線」圖像者,幾乎都在越南遭禁。2023年韓團Blackpink巡演主辦方iMe娛樂,也因網站使用該地圖被調查並公開道歉;中國手搖飲品牌「霸王茶姬」進軍越南時,亦因App圖示疑涉該線遭抵制。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個事實:南海地圖不僅是政治符號,更是文化產業的敏感雷區。
對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而言,「九段線」象徵對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挑戰,因此任何文化作品若未加篩檢、誤植相關符號,即可能觸及主權紅線,導致禁播、抵制、甚至品牌信任危機。對於面向東南亞市場的文創業者而言,這是一個關乎風險管理與文化理解的現實考驗。
三、南海市場的文化政治座標
當前,東南亞已成為中國文創產業「出海」的關鍵前沿。以WeTV、愛奇藝國際版、抖音海外版為代表的中國平台,在越南、泰國、印尼等地擁有龐大用戶群。然而,在多元的文化與政治環境中,「內容全球化」並不等於「觀點無界化」。
要真正進入南海區域市場,文創活動需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敏感面向:
地圖與地理符號審查:所有涉及地圖、國界、地名的影像或平面素材,須符合當地法規與官方認定的疆界標示,避免誤用中國版本地圖。
主權與歷史敘事的敏感度:任何涉及南海、邊境、戰爭記憶的內容,都應避免單一立場或暗示性符號,以免被視為政治宣示。
文化翻譯與本地化策略:除了語言配音,更需理解當地觀眾對符號、服裝、宗教元素的接受界限;在創作階段建立跨文化顧問機制。
品牌溝通與危機預案:當地監管機構、媒體輿論與社群意見可迅速擴散,企業應建立危機應對流程與透明溝通機制,以減少誤解與損害。
四、結語:從「爆款」到「邊界」的再思考
《許我耀眼》在文化層面上確實展現了中國都市劇的成熟製作力與全球敘事能力,但其「踩線」事件提醒我們:文創全球化的成功,不僅取決於藝術品質與市場行銷,更取決於對地域文化與政治語境的尊重與洞察。
在南海這片充滿歷史記憶與現實張力的水域,文化自信與文化輸出不只是「文化產品」的競爭,更是一場「文化敏感性」的測試。只有在尊重多元、理解差異的基礎上,文創活動才能真正跨越邊界,成為連結而非分裂的力量。
葉莎〈在心靈的黃昏低飛〉
去探望一個斑駁的人
她的世界仍是新的
溫暖紅和冷靜藍
不停堆疊
偶爾放出蝙蝠,零零
星星,在心靈的黃昏低飛
她說出的話語
植披今天的晚霞
我向她說一首詩的光照
溫度和雨量
她向我談及死亡和身心垢相
當最後一抹餘暉
爬上身,爬上心,爬上塵
我們靜靜為彼此磨鏡
祈願垢盡,光生
像是等待另一場黎明
(2021-09-18 / 見葉莎臉書)
《詩性生態·典範》
疫情裏,人人自危
在嚮往重投大自然懷抱的同時
更盼望不受無形威脋的自在
葉莎老師從日常身邊的“此在”
敞開了生命的“存在”
讓我們想得比雲霞的變幻更豐饒
又比“空中”来得更纯净
謝謝葉莎老師
學習了
借用到愛墾網《文化旅遊》羣组
莫懷戚《家園落日》
很久以來,我都有種感覺:同是那個太陽,落日比朝陽更富愛心。
說不清楚這是因為什麼;當然也可能是:眼睜睜看它又帶走一份歲月,英雄終將遲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時就想到了愛。
……這么說著我想起已到過許多地方,見過各種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黃古舊,半透明,邊緣清晰如紙剪。此時起了風。西北一有風則蒼勁。芨芨草用力貼緊了地,細沙水汽一般遊走,從太陽那邊撲面而來,所以感到風因太陽而起;恍惚之間,太陽說沒了就沒了,一身鬼氣。
雲海落日則很飄又很柔曼,一顆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淵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懸,再突然又整個不見了,一夜之後從背後起來。她的顏色也是變化的——我甚至見過紫色的太陽。這時候連那太陽是否屬實都沒有把握。
平原落日總是一成不變地漸漸接近地平線,被模糊的土地浸潤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沒了耐心,扭頭走開。再回頭,什麼都沒啦:一粒種子種進了地裏。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國。或許因為是別人的太陽,總感到它的生命不遂意:你無論如何也看不到太陽是怎樣浸進海水的,隔得還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時候。這時美國朋友便驕傲地說,看,一顆水珠在輝煌地接納火球了。我說唔,唔唔。
說到底,我看得最多的,還是淺緩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說起它就想起莊稼和回家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個人。在我居住的中國川東,就是這種太陽。
我常常單騎出行,駐足國道,倚車貪看丘陵落日。那地勢的曲線是多層的,顏色也一一過渡,從青翠到濃綠,從濃綠到黛青,而夕陽之處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霧靄。
似乎一下子靜了一陣,太陽就這樣下來了;紅得很溫和,柔軟得像泡過水,讓我無端想起少女的紅唇和母親的乳頭。
有時候有如帶的雲霞繞在它的腰際;
有時候是羅傘般的黃桷樹成了它的托盤;
農舍頂上如縷的炊煙飄進去,化掉了;竹林在風中搖曳,有時也搖進去了。
……當路人不顧這一切時,我很焦急,很想說喂,看哪!
兩隻小狗在落日裡追逐;老牛在落日裡舐犢……有一天有一個老農夾在兩匹馬之間,在光滑的山脊上走進了太陽。馬駝著馱子。老農因為老了,上坡時就抓著前面的馬尾巴。後面的馬看見了,就將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搖著。
我不禁熱淚盈眶;一種無法描述的愛浸透全身。
這個遲暮的老農!他隨心所欲的自在曠達讓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遲暮只有一瞬,長的只是對遲暮的憂慮而已。
這個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經反覆思索這種落日為什麼特別豐富——曲線?層次?人物活動?抑或角度的眾多?
最終承認:僅僅因為它是家園落日。
家園!這個毫無新意的單純的話題!
家園的感覺何以如此?說不清。譬如在我生長的重慶——我心知凡是她能給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給予;然而一切的給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園。
關於這個,一切的學術解釋都是膚淺、似是而非的。只能說:家園就家園。而人在家園看落日,萬種感覺也許變幻不定,有一種感覺卻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陽啊!
陳明發《沙巴·落日文旅》
落日是最奧妙的文化旅遊產品之一。
自從智能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好以後,大自然現象成了許多地方的“無本生意”;人們怎麼拍,落日都不收人一分錢。攝影公會的發燒友,想拍美女送日圖,聘來的模特兒要求出鏡費各異,合作的意願也各異,落日完全沒意見。
有生意頭腦的人,則懂得設計各色體驗服務,例如,一邊賞景,一邊喝冰凍鮮椰子水,吃本地食材三文治,另一邊,提供WiFi,讓賞日者可立即把拍好的照片發到社媒,等著收集網友羨慕的“讃”與表情符號。
有位沙巴Murut族朋友,還不時辦夕陽沙灘舞會,成了我一部小說的第二男主角的原型。
地方創生,可以玩得很大;最重要的,是把它玩得很有趣、很讓人難忘,回去有故事說。
全世界淩晨昇起的,是同一顆太陽;傍晚落下的,也是那同一顆太陽。看日昇日落的,卻是千千萬萬不同的眼睛;感受到的,是他/她對所在地方體驗到的事事物物的記憶。
誰也帶不走那一顆還得留在宇宙,等明天淩晨再度昇起的太陽;帶回家的,是個人在那兒所經歷的故事。
地方創生經營者,便是給他們準備好體驗叙事的人。
在國際旅人與攝影家心中,丹絨亞路海邊落日(見圖/愛墾網攝影)大大的有名。我過去陪友人去觀賞過幾次,但不是每一回都看得到像社媒上發佈的落日那麼完美。這多少得說緣份。
有三兩回,正當紅噹噹的大太陽要落到岸外海島背後,不巧那魔法的一瞬,卻偏偏讓一大片烏雲給搶去舞臺,沒法子見到大火球迅速降下的悲壯美姿。
還好的是,這一刻可觀賞夕陽和烏雲分享舞臺,呈獻餘輝給黑雲層編織金光花邊的特效表演。
不妨取個劇名“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算是臨時換個劇目吧,講一個即興的故事,要不有欺場的嫌疑;不是說好是世界級的日墜美景嗎,怎麼沒有期待中大家張大嘴巴嘆口氣的那一幕?
這時候,我個人還有另一種敘事情趣,就是看異國三代舉家出遊的親子樂,往往比夕陽時分還要暖煦。我聽過有位學前小孩問道:“那太陽去了哪里?”爺爺答道:“天黑了,他得回家去洗澡去。”
沙巴海岸線特長,很多地方都是欣賞落日的好地點,包括亞庇市區的海濱木柵步行道,市北的丹絨力拔海邊/里卡士海灣。
因為地方創生的鄉野調查工作關係,有機會在沙巴亞庇市區與婆羅洲最北陲鄉鎮古達小住過,天氣好時,不外出去海邊吹吹風,僅僅呆坐在旅棧玻璃窗前,看著夕陽一分分沈墜海裏,真有天地人一體的完滿感覺。(July 1, 2014)
在《愛墾》觀賞沙巴落日照片~
1 https://iconada.tv/photo/henry003
2 https://iconada.tv/profile/HarryQuahkezhaoxing
南海絲路語絲·樂海
海,是平凡的,是普通的,
但海又是那麼富有氣魄,
有著一種神韻而又有著與世無爭的感覺。
海,神秘,美麗,神乎其神
海,愛你的純潔的清流,
海,愛你的神秘的魅力;
海,愛你的善良,高尚,海,
也愛你的深藏若虛海,
平靜時,像一位溫順的孩子,
每當在海水波光粼粼時,似一面鏡子,
又似在與廣闊的天地微笑。
而我們,正在風平浪靜的水裏玩耍,
不時有幾只海鷗飛來湊熱鬧。
海,能容納百川,它胸懷的博大;
海,有潮起潮落,它沸騰的理想;
海,有波峰濤谷,它引傲的作品;
海,有驚濤駭浪,它對生命極限的考驗。
光著小腳丫慢慢地走在海邊,
靜靜地聽著浪花拍打巖石的聲音,
宛如像是鋼琴家彈奏的
鋼琴曲,這和諧的風景,
可謂是“金沙碧海,海闊天高”,
你難道不會被這裏的一切深深陶醉了嗎?
大海喜怒無常,海水有時兇猛,
兇猛時像一只憤怒的海獸,
咆哮地向海岸撲來,撲到巖
石上,發出“嘩„„嘩„„”的驚濤聲。
有時又很溫柔,
溫柔時只是微微蕩漾出波紋,
像只溫柔的手,輕輕撫摸著人們。
大海是生命的母體;
海水是生命的洗禮玉液;
而面向大海,沐浴海風,感受滾滾紅塵間
千種風情乃人生一大樂事。
李白·海神來過惡風回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註釋:
1.海神:傳說中的東海女神,她一出現就會帶來暴風雨。
2.來過:經過。
3.回:旋轉,回蕩。
4.天門:指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與和縣境內,這兩座山對峙在長江兩岸,形勢險要。
5.浙江:錢塘江。
6.何如此:比這裏如何,比這裏怎麽樣。
7.噴雪:指噴射著雪一樣的浪花。
古詩詞解析
這首詩描寫了橫江浦一帶風惡浪險的壯麗景象。詩的大意說:就像傳說中的東海女神經過這裏一樣,江中惡風旋轉,巨浪拍山,把天門山的石壁都打開了。聽說八月裏錢塘江潮很壯觀,比起這裏怎麽樣?這裏的浪濤就像一座山連著一座山層疊而起,噴射著雪一樣的浪花奔湧而來。詩借助神話傳說和恰當的比喻,描繪出橫江浦風猛浪急的驚險場面,讀這首詩如身臨其境一般。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