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如「光、赤、尉、煎」等字,今天一般人幾乎不知道這幾個字其實都包含「火」的偏旁,但在小篆中我們卻可以看到。小篆「光」字的構形是「人」上有「火」,表示手舉火把,代表光明。《說文·火部》:「光,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說文·赤部》:「赤,南方色也。從大,從火。」小篆「赤」字從大從火會意,表示大火那種紅彤彤的顏色。小篆「尉」字是熨斗的本字。邵瑛《群經正字》:「今俗又加火作熨。」《說文·火部》:「尉,從上案下也。從(見圖1),又持火,以尉申繒也。」大意是,「尉」是從上面按壓下面,從「(見圖1)」(平),「又」(手)裡拿著「火」,表示用火來按壓、伸展絲帛。小篆「煎」字是形聲字,「火」在下,為義符。《說文·火部》:「煎,熬也。從火,前聲。」
又如今天的「春、泰、舂、奉」等字,上半部分看起來一樣,其實在小篆中完全不同。小篆「春」字的字形上面是「艸」,表意,中間是「屯」,表聲,下面是「日」,表意。字形用太陽升起、草木生長表示春天。小篆「泰」字的字形上面是「大」(太),表聲;下面是雙手捧水,表示順滑。小篆「舂」字的字形上部是雙手持杵,下面是「臼」,合起來表示搗米脫殼。小篆「奉」字上部是一串玉石類的禮物,下面是三個「手」字,表示恭恭敬敬將東西敬獻給他人。所以要想了解清楚「春、泰、舂、奉」的古代構形理據,不追溯到小篆是很難說清楚的。
從古至今,漢字形體變化的基本趨勢有三個方面:簡化、分化和規范化。林沄先生《古文字簡論》曾專門談到這一問題,在座的有興趣的可以參閱。
漢字歷史悠久,加上使用人數眾多,除了文字系統的變化外,作為個體字符,也有使用中的變化,有一部分字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寫法,主要有三種情況,即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此外,從上古開始人們就有書寫別字的情況,即所謂通假字。以上所說的幾種情況都是漢字發展中出現的現象,對古籍閱讀都會帶來影響,需要加以重視。這些都是漢字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另文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漢字是有嚴密體系的符號系統
漢字從古代發展到現代,出現的字形成千上萬,這樣的符號能夠為人所使用,肯定不是雜亂無章的。因為對於人的大腦來說,越是有規律成系統的東西越方便使用和記憶。不過,作為符號系統,漢字卻不像字母文字那樣看起來簡潔明了。
對漢字系統的認知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其實從《說文》開始,許慎就已經確認了漢字的系統性,他使用540部首聯系起9353個小篆。但漢字的這一特征要為人們普遍接受和認識並不容易。其實,認識到了漢字的系統性,漢字的學習和掌握就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困難了。
漢字構形是一個系統,學習漢字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掌握漢字構形系統。王寧先生在許慎《說文》「六書」學說基礎上,提出了「漢字構形學」理論,認為不同時代的漢字都有各自的內在系統。從甲骨文至今,漢字的基礎構件或稱基礎符號大致是穩定的,有三五百個。而《說文》的部首有540個,這些部首大多是基礎部件。成千上萬的漢字像搭積木一樣,由這些基礎部件組裝起來。漢字構形學一開始就是基於對《說文》小篆的研究。小篆中的形聲字已經佔到85%左右,通過對小篆形聲字的研究可以基本弄清小篆的系統性。李國英教授所著《小篆形聲字研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比如「籟」字,可以先拆分成竹、賴。「竹」已經是具有造字意圖的最小單位,不必再拆分,再分就成了筆畫,沒辦法解釋了。「賴」從貝,剌聲;「貝」不用再分,「剌」可拆分為從束,從刀;「束」可分為從木,從口。如此下來,經過四次拆分,可以得到竹、貝、刀、木、口五個基本構件。它們在其中或表音或表意,用在造字時的不同層次上。數以萬計的漢字都可以進行這一拆分與組合。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