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納・斯蒂格勒: 藝術,在二十一世紀能做什麼?(6)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時間與空間的問題,確切的說,是從感知性中產生並作為感知性本身的時間與空間。對康德而言,感知性是由他所謂空間與時間的形式所構成,特別是指胡塞爾(Husserl)稱之為「持存」(retention)與「預存」(protention)兩者—在時間及其所包含的空間的位移上—的調配。

你們現正聽我說話,而當我對著你們說話的時候,其實正努力在雕塑你們的注意力—這注意力,套句法文,是你們想借給我的;若用英文來講,就是你們想付給我的。但是,要想理解前面提到的問題,不管用借的還是用付的,我們都必須將注意力交給胡塞爾,聽聽他在探討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的分析時所說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分析在日後發展出兩種持存:第一持存與第二持存。

一般來說,持存就是那些被保有的什麼;而那些被保有的什麼,包含一連串潛在的可能,亦即在持存中所包含的期待(attente),胡塞爾將之稱為預存。在持存與預存的運作裡,後者是包含於其中的期待,構成了注意力。在這注意力的運作裡,我們必須分辨第一持存與第二持存。第一持存被現在保留於現在裡,此現在僅透過使之維持的這些持存才得以呈現自身,從而構成一個當下(maintenant)。所以,你將我剛才說的保有在由當下呈現給你的我所說的什麼裡:不那麼做,你就無法完全抓住(com-prehend)—或是,藉此把握(main-tain)—我所說的什麼。[譯註12]

胡塞爾說道,此第一持存並不屬於過去,而是構成現在,以其正在當下過去,且當下正在過去。至於過去,它包含的是第二持存,也就是那曾經第一但已經過去的,因此成為第二。若我們當下捫心自問,就我的論述而言,在場每一個人對我所言究竟理解、保有和把握了什麼,我們無疑會發現,在透過我的論述向你們每一位呈現自身的內容裡,我們沒有任何人聽到、理解或把握了相同的東西。

這是因為,在聆聽期間所有的第一持存皆是第一選擇,後者的運作是根據每位聆聽者獨有的第二持存;第二持存以此成為選擇的標準,從而成為持存的標準,這裡真正的意思是,每個人都用不同的耳朵聆聽我正在說的話。無論如何,要是我的論述合理,甚至必要,並且某種角度來看是正確的,那麼,在你們這些以注意力凝聚而成的聽眾之間,我的論述或可能激起一種公有、共享,也許難以企及的期望,但此期望卻是合理的,並且,從這個開顯未來的角度出發,進而構成了感性與理性。

倘若真是如此,那就表示,我已多少在你們身上雕塑並培養出一些必要的東西,一些我們稱之為社會的東西。不過,這樣的文化與雕塑,只有在人工的條件下才有可能;而這樣的條件,卻又因為隱蔽,必須重新組成一種可堪明鑑的狀態:除了或許使用不同的語言之外,它們在不同的程度上,皆共享了那些⸺透過我所謂的第三持存(tertiary retention)—遺贈給我們的集體持存與預存的積累或底蘊;亦即,共享了那些—透過被銘刻在種種組成我們時間及共同記憶的體外化與空間化結構之中—遺贈給我們的集體持存與預存的積累或底蘊;也可以說,共享了那些—透過記憶技術的底蘊,從柏拉圖、馬克思、馬奈、班雅明、博伊斯、杜像等參照點—遺贈給我們的集體持存與預存的積累或底蘊;同樣透過記憶技術底蘊的參照點,還有孔子、老子、莊周,以及,離我們更近的牟宗三、蔡元培與毛澤東—後者的小紅皮書始終是一個透過記憶技術而通行全球的持存。

譯註12 Comprehend是由com與prehend組成。com有together、with、joint之意,prehend則有grasp之意,所以,兩者加起來是「完全抓住」。另外,作者同時將maintain拆成main-tain,其中main有hand之意,tain則有to hold之意,合在一起是hold in the hand ,因此這里中文譯作「把握」。


(1月 19, 2021,張至維譯,原載:道器平台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