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Topophilia:戀“地”情結 — 評《地方:記憶、想象與認同》4

(續上)克雷斯韋爾透過地方的發展史,將眾多研究者的地方研究總結成三個層次,即描述取向、社會建構取向和現象學取向(pp. 85~86) [8]

地方的描述取向主要表現在區域地理學的研究上,對區域的描述也一直是地理學的研究方式。2060 年代以前的地理學大多「沈迷於個別特色」,核心詞語不是「地方」,而是「區域」。區域地理學家特有的操作模式,是非常詳細地描述地方/區域,以岩床、土壤類型和氣候開頭,以「文化」結尾(p. 29)[8]。作者回顧地理學的早期發展史發現都沒有「地方」的一席之地,雖然有時候使用「地方」這個詞語,但是只是作為「空間」「區域」「地區」的近義詞而已。這一時期的地理學研究關註的是區域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以便能夠把這一區域和那一區域區別開。作者認為這一層次的研究「表現了對於我們所看見的世界表面的關懷」(p. 86) [8]

地方的社會建構取向體現在眾多學者的觀點中。哈維(David Harvey)關注的焦點是資本主義社會背景是:地方並未具有自然而明顯的意義,反而是有某些比其他人更有權勢的人,定義了何謂適當,何謂不適當,從而創造出地方的意義(p. 47) [8]。作者總結:這是馬克思主義者、女性主義者、後結構主義者可能采取的研究取向。

就現象學取向的地方研究而言,段義孚、雷爾夫等的觀點是典型代表。段義孚、雷爾夫等人以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為基礎,發展了地方的內涵,認為地方表達了面對世界態度的概念,強調的是主體性和經驗,而非冷酷無情的空間科學邏輯(p. 34) [8]。段義孚認為地理學就是研究作為人類家園的地球,抽象的空間科學忽視了很多豐富的人類經驗,「家」就是一個典型的地方。雷爾夫則探討了「地方與無地方性」的主題,指出現代社會的移動性,旅遊業和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都是產生無地方性的原因。

這一層次呈現的是地方對於人類普遍、深刻的意義感。

顯然,我們不能用孰輕孰重來簡單評價這三個層次的研究,也不能一刀切開割斷它們之間的聯系,這三個層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的是地方內涵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三個層次之間以及層次與層次的中間地帶對於「地方」這個綜合復雜的概念來說都非常重要。

綜觀地方的發展歷程,自段義孚等將地方與經驗、意義和文化聯系起來之後,地方概念不斷發展,學者們致力於對這一複雜概念的不斷探索,地方觀從在世存有到社會建構,從封閉、靜止、單一到開放、變遷、多元,從地方到無地方,從區域到全球,地方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絲縷聯系,均被學者敏銳捕捉並加以深入探討。而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將眾多觀點梳理呈現出來,所以我們在書中看到了豐富全面的「地方觀」。


3.2. 觀地方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的案例解析同樣精彩紛呈,地方是存有論的地方,也是認識論的地方。

書中頗多將「地方」作為分析工具來觀看世界的例子,宏觀尺度如全球、國家,微觀尺度如社區、家庭;於群體而言,如國族、同性戀、難民、遊民等,當然亦可透過個體案例來審視地方,以下略舉一二。

譬如大學新生,在入學之初,搬著自己的行囊,邁進宿舍,找到相應的床和櫃子,然後將寫有自己名字的書籍、使用多年的筆袋、臺燈、水杯、飯缸等一一擺放,也許舍友還會為宿舍取個大家都認可的好聽的名字,然後宿舍這個空間就與大學生活的種種經歷聯系在一起了,慢慢地這個曾經屬於其他陌生同學的地方,就開始成為「我」的地方了。從此,這個地方將對「我」產生意義,這裏將會有許多與「我」有關的歡樂悲喜的經驗。

當「我」畢業要離開的時候,肯定會對它依依不捨,甚至多年以後,它還有吸
引「我」再回來看看的魅力。當「我」再次回到這裏時,它還能勾起「我」對往昔的種種回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已經深入到地方的涵義中去了,命名、使用、生活於此,「我」創造了一個地方,賦予它經驗、意義和情感,這個小小的空間充當了大學生在校期間「家」的角色。

段義孚認為地理學就是研
究作為人類家園的地球。藉由把地球變成家,我們在許多不同層次上創造了地方。在各種尺度上創造地方的行為,被當成是創造了某種居家感受。家是地方的典範,人們在此會有情感依附和根植的感覺(p. 42) [8]。(下續)

Views: 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