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用生: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 A/r/t(7)

由此觀之,探究實際就是在研究自我(Leggo, 2008)。A/r/t 可以說是自我塑像(self-portraiture),是在呈現和反省個人的生活,以獲得新的洞見和理解;就像大部分塑像(或藝術品)都是自我塑像,研究亦是研究者透過被研究者雕塑自己的畫像,藝術、研究和教學彼此互相包含,都是生命、自傳俗民誌和自我塑像的一部分。

自我研究是一種表演、自我定義、自我展現、自我探究,在參與自傳、故事的書寫;生活在自傳中尋找創造的活力,用新的方式書寫自己,將別人書寫的我加以重寫,超越邊界、疆界和限制,試驗不同的文本形式,展現不同的聲音。

但 A/r/t 的研究者強調,探究實際不僅在研究自我,更在探究與他人關係中的自我,而了解自我就進入了社會過程,人被映射出來後才了解自己(Leggo, 2008)。在人想像的核心中有將自己放入社群的需求,但不想被社群淹沒,希望在社群生活中發展自己的個性,這是在說故事中才能完成的。因此自傳是個人的亦是公共的,寫自傳是為了與他人關聯;實踐者本位的研究是自我的亦是實際者的社群。A/r/t 的研究情境存在於關係的探究、關係的美學和關係的學習上,這種關係一直在改變,而且重疊在一起,相互滲透,每一主體是在「與」他人的境遇中形成的,這個「與」創造了美學形式的臨接和獨特性。

總之,A/r/t 讓我們「尋找未知的,在創作中思考,實踐時也思考」(Springgay et al., 2008, p. 87);強調思考和行動的統整是 A/r/t 的重要概念,亦是辯證的主要精神。教師研究強調反省和行動的循環,藝術家亦一樣不斷進行這個循環,教師和藝術家的創造都有目的,不斷反省和繼續成長;他們在創意方法中的發現、應用和參與,鼓舞了質疑、方向和探究。由此,理論源於實際,而實踐中的價值、信念和深層的自信,則源於教師活生生的生活,源於封閉了這種實際的社會脈絡,源於活化教學境遇的社會關係,所以理論和實際、思考和行動都是緊密關聯的。這是一種存有論的辯證觀,亦是一種詮釋學的、後現代的辯證觀。這種觀點強調,理論是批判性的、反省性的、反應性的、相關的,它不斷再建構,變成另一個不同的東西。理論和實際的辯證,成為具現化的、活生生的探究歷程,有意圖地干擾知覺和求知方式,轉變實際,所以理論亦是實際、是過程、是複雜。如 Irwin(2004)所說,辯證轉變為多重辯證。下文將加以說明。


朝向存有
的辯證

現代課程、教學的思想和實踐大多源於西方教育和知性的思潮,非常重視方法。假定課程和學習旨在獲得明確的知識,這是認識論的問題。但詩性智慧和 A/r/t 的求知論則關心人如何學習成為一個人,而成為一個人意味着甚麼是個存有論的問題。這種觀點強調,知識的生產不僅是認識論的,而且是靈性(精神)的、存有論的;靈性(精神)是人的動態生活的力量,是擴充人的可能性的概念,鑑賞人在世界上的存有狀態和探究增強存有的方式,藉以達到超越。人如何求知和思考,與人如何追求存有是不可分的;我們如何生活、如何與他人和環境交互作用,如何參與藝術、教學和研究,都和主體交織在一起,不可分離。這種積極的參與就是一種活生生的探究,構成存有的、認識論的探究,形成整全的存有的方式。(教育学报,2012 年,第 40 卷第 1–2 期,页 15–30 © 香港中文大学,2012 作者单位:台湾首府大学教育研究所)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