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勇·新發展階段鄉村文創的價值邏輯、行動框架和路徑選擇 (3)

藝術介入鄉創的實踐激活了鄉村地方創生「人文地景產」的系統資源。藝術介入強調人的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重視以系統觀念研判鄉村的地方資源。以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學派認為,人們通過空間、光線、色彩、運動等來自外界的視知覺刺激形成「知覺場」,進而由大腦組織成為一個整體的「完形」感知,最終獲得由事物的各部分組合而成的整體效果[9]

藝術作為鄉村地方資源開發的重要觸媒,通過激發個人的創意想象和鄉村地方的品牌意象,滿足大眾對鄉村意象的審美、風格和體驗的情感消費。鄉村的地方創生資源包括了「人文地景產」等不同表現形態,包括在地鄉民的鄉土認同和價值觀連接、地方文化傳統和資源分布、土質結構和作物生長、獨特地景和山川風貌以及特色產業和手工匠作等。藝術鄉建者以藝術家的創製手法,全面系統地提取鄉村地方創生資源內含的文化基因(文化DNA),通過藝術介入的綜合手段,實現藝術創生的整體效益。

2020年10月,左靖在河南省修武縣大南坡村組織的展覽「鄉村考現學: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藝和風度」,就是以創意策展的藝術介入手法,以鄉村考現學的系統觀,將藝術介入的視點從「從風景與物件開始,轉移到民居、公共空間、村民和日常生活」,從整體上發現了「鄉村生活的韻律」[10]

 

二、藝術營造:藝術介入鄉村文創的行動框架

 

「營造」多見於「建築構造」的專門之義,也用於「器物製作」和「系統構造」等廣泛意涵。20世紀90年代臺灣地區先從「自下而上」後又「自上而下」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就是在寬泛意義上使用了「營造」一詞。臺灣地區的「社區總體營造」,希冀透過改善社區環境、整合社區資源、引導民間自主參與、發展社區特色產業,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11]。在這里,「藝術營造」是藝術介入城鄉社區實踐手段的整體表述,表達了以特定的物理空間為對象,以多樣化的藝術形式為手段,創造知識、教育、娛樂和審美的深度體驗,推進文化作品的創作、文化商品的培育、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化經濟的繁榮的價值演進,以文化資源創新開發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整體價值為追求目標。藝術介入的營造形式包括視覺藝術營造、表演藝術營造、設計藝術營造、影像藝術營造等多種類型。藝術營造是一種創意營造,遵循「人文之眼」「創新之手」「科技之體」和「商業之用」的行動網絡,全面推動鄉村文創的「總體藝術營造」。整體而言,藝術營造在鄉村文創的實踐框架表現為以下四個行動策略:故事驅動、IP授權、創新協同和產業共生。

(2022 年 01 期 藝術學理論)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