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林·科玄論戰:中國早期的一次現代性與後現代性論爭(9)

值得注意的是,梁漱溟指出科學對人生的有限性,承認宗教對人生的積極作用,但他受時代 的影響,在現階段並不提倡宗教,反對中國人走「佛化」的人生之路。從如何使人生情感安 定出發,他大體贊成倭鏗提倡的精神生活、羅素提倡的靈性生活,以及美育代宗教之說,梁 自己則論證中國是倫理(道德)代宗教的社會,儒家思想具有宗教的作用。只有注重精神生 活的生命哲學、孔子人生哲學以及陸王心學可以像宗教那樣作為人生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

 

認為這樣就會「將傾欹在外邊的重心揶了回來,穩如泰山,全無動搖。因此而致情志動搖者 既沒有,即無待宗教去勖慰,使宗教之必要在此,宗教將為不必要了。」顯然,這是從現實 性上論證儒家人生哲學的宗教作用,這種說法為後來的玄學派提出回到宋明儒的心學開了路子。但後期新儒家如唐君毅、牟宗三大都肯定儒家思想的宗教性。33 這時他們都認識到了宗教問題的重要性,且「對一切宗教思想都更能承認其價值。」34 這種思想傾向,與後現代主義者非常相似。這可能與60年代後的社會背景有關。 

最後要說明的是,學界也有人認為,玄學派或現代新儒家是屬於前現代的思想家。35但我傾 向認為,他們之間確實存在著時代的差異,但從思想觀念看,玄學派的觀念是前現代和後現 代意識交織在一起的。36由於玄學派吸收了被稱為早期後現代主義者的超人哲學、生命哲    學、精神分析學的思想,因此他們與後現代主義者在對現代性負面效應的批評上有某種程度 的契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人的生命意義的安頓和人的自由的關心,他們所有對現代性 的批評,都有強烈的表現。而兩者最大的不同,是玄學派又認同傳統的儒家,倡導生命哲學 加上新宋學復興,能夠挽救現代人心,使人安心立命。而後現代主義者沒有這種傾向。這可 能與玄學派正處於從前現代向後現代的轉型期相關。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理解玄學派為 甚麼在反對科學理性的同時,又把情感、意志、生命看成取代它們而影響人生觀的東西,仍 主張從形而上學關照人生觀,這是他們受尼采和柏格森等人提出意志、生命等概念以取代理 性作為認識實體的原因。而後現代主義者徹底消解了邏各斯中心結構,不再追求不變的形而 上學結構。這或許是在信息社會的背景下,時代性所造成的差別。

33 參見鄭家棟:《當代新儒家史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第八章,「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問題」。

34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香港:香港人生出版社,1956),重版自序。

35 參見衣俊卿:〈評現代新儒家與後現代主義思潮〉,載《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2期。

36 參見楊國榮:《科學的形上之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五章;李翔海:〈論現代新儒家與後現代主義〉,《教學與研究》,1998(9)。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