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一·變.易.知.道—精緻祭拜與台北常民生活概述 (8)

共同體(community)是一個社會關係被稱為『公共的』,在於它的社會行動取向,建立在於參與的各方對自己同屬於一個整體的主觀感覺之上,形成一種社會聯結。宗教信仰跟社會型態如此交互影響,最主要是意識型態或心態(ideology)的主宰作用,雖意識形態可能源自不同領域的人類活動,可是一旦這樣的亦是形態被建立和合理化後,便會拓展到各種領域,或深或淺的影響整個社會運作,進而成唯一股大的社會認同動力,主導或運作整個社會的發展過程 7

Durkheim表示宗教現象可以分為兩個基本範疇,一是信仰,也就是思想觀點的表達;另一個範疇則是儀式,是一組確定的行為模式,而這兩類現象之間的差異就是思維與行為之間的差異。真正的宗教信仰總是一個特定集體的共同信仰,組成這個集體的每個成員以共同的方式,來思考有關「神聖」(sacred)世界及其與「凡俗」(profane)世界的種種關係,他們還把這些共同的表象轉變為共同的實踐,是具有同一種宗教信仰的所有信徒,共同組成的一個「道德社群」8

另宗族跟宗教是漢人社會中同時存在的兩種社會組織原則,漢人社會中宗教祭祀圈與信仰圈的發展與地理開發模式、族群關係有相當大的關係 9,在加上台灣的信仰圈普遍以地緣為主要的組織依據,發展出新的權利結構關係。本短文之所以特別強調『社群』關係與台灣眠間信仰解析,企盼將此涉及個體及社群認同關係之建構,試圖整理台灣常民信仰現像展現的社群的集體及共同體概念。

臺灣俗諺『抬頭三尺有神明』反映民間宗教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現今臺灣的民間信仰,雖源於中國古老的地方信仰及宗教內容,但是經過長期的發展、環境的變遷以及政治環境的轉變,不僅退去了秘密的色彩,而且更有濃厚的地方性特色,並彰顯出它多元化的社會功能。就上述由各種不同角度層面,可以知道『臺灣民間信仰』種種社會功能的展現,亦可體會出其對臺灣人常民生活的重要性。

『臺灣民間信仰』之所以能成為大多數的臺灣人民所信仰奉行,主要在於民眾祈福避厄的心靈需求所致,希望藉由對神祇的信仰,以求得平安,在這其中固然有不少的訛傳或迷信現像成分,但也具有穩定社會的功能,並透過懲惡揚善、修行積德、拯救眾生等信念的傳達,發揮團結鄉里、繁榮地方、安定民心的作用。身為一個長期投身參與臺灣民俗田野記錄工作的我,期盼你、我,對臺灣本土的民間信仰,有必要以寬廣的視野,去釐清信仰的內涵和社會功能。



7 陳其南,『婚姻、家族與社會』:《宗教信仰與意識型態》

8 Durkheim,1992.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9林美容,1990. 〈彰化媽祖信仰圈〉

Views: 2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