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8章 直覺 2

我們更加關心的是藝術欣賞中的直覺。不管哪一種文藝演出的評獎活動,比較合理的做法應該是精心選擇一批有可靠的藝術感受力的評獎委員,讓他在看完演出的當時,不受任何干擾地打下“直覺分”。有人總嫌這種即時打分法太草牢,喜歡在演出后反復組織評獎委員討論,甚至請來創作人員座談,多方征求意見。這種做法看似細致、周到,實際上卻必然導致最大的不公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割碎了最可珍貴的直覺。

對藝術來說,一切理解都溶化在感覺之中。評獎委員們的即時直覺,實際上已經包含著他們的全部理性能力。讓評獎委員們擱置直覺而進行反復討論,實則是要他們擱置生命化、本能化了的理性能力而撤退到浮懇於生命之外的理論分析之中。無疑,這是一種倒逆。

浮懸於生命之外的理論分析能不能真正用來把握住藝術作品呢?很難,甚至不可能。柏格森說,直覺是真正與對象化成一體、打成一片的,而分析則只是借助於一些人所共知的普遍因素的組合來“包圍”對象,而實際上並不能抵達對象。

這類分析靠旁物引譬本物,但旁物永遠也成不了本物;這類分析靠概念來把握實體,但任何藝術對象和藝術作品都是具體可感的;這類分析靠分割來說明全體,但局部之和並非整體;這類分析靠已知來說明未知,靠清晰來說明蒙眬,但未知若能用已知來說明也就不成其為未知,蒙眬若能全然澄清也就失卻了自身,而如果排除了未知和蒙眬,也就排除了生命的經絡。

柏格森以下這些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所謂直覺就是指那種理智的體驗,它使我們置身於對象的內部、以便與對象中那個獨一無二、不可言傳的東西相契合。相反地,分析的作法,則是把對象歸結成一些已經熟知的、為這個對象與其他對象所共有的要素。因此進行分析就是把一件東西用某種不是它本身的東西表達出來。所以,任何一項分析都是一種轉述,一種使用符號的闡述,一種由於采取一連串觀點而獲得的表述;從多少個觀點出發,就是指出所研究的對象與其他被認為已經知道的對象之間有多少種聯系。分析永遠不知滿足地要求掌握它繞著轉的那個對象,它無窮無盡地增加觀點的數目,以便使那個老是不完全的表象完全起來,它也無休無止地變換著各式各樣的符號,以便使那個永遠不完滿的轉述完滿起來。而直覺——如果它是可能的——則是一個單純的進程。


《形而上學引論》


智力誠然不失為光輝的中心,在它的周圍,本能即使擴大或凈化直覺,也只能組成一重模糊的雲霧。……然而直覺卻能使我們抓住智力所不能提供的東西,並指出提供這東西的方法。


《創化論》


畫家把對象看得很簡單、質樸,並要作為一個整體轉移到畫布上來,並且越是以一個不可分割的直覺的投影來感動我們,表現也就越完整了。……因為事實上並不存在拼合起來的方塊,只有畫本身。

Views: 10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