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發現亞洲
對於“亞洲”一詞的源起,希臘的地理學者早在2000年前就爭辯不休。有人認為Ereb,即“黑暗”,是小亞細亞水手對日落的西方的叫法;Aeu,即“輝煌”,是水手對日出的東方的叫法。這個說法看上去也並不比其他的說法高明多少。不過,到了今天,繼續進行這場爭辯已無半點價值了。
歐洲大陸的人開始認識到他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認識到他們的家園不過是遼闊無垠的大地上的一個小小的半島,這到底從什麽時候起呢?又是以什麽方式呢?這才是更值得人類關註的問題。在一片廣袤的大陸上,居住的人口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歐洲,而且,大部分人的文明程度遠遠比歐洲高。當特洛伊的英雄們手持原始的武器互相搏殺時,而他們使用的這些史前“兵刃”,早就被智慧的中國人當做了陳年古董,擺進了博物館的陳列室。
第一個去亞洲的歐洲人一般都認為是馬可·波羅,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在馬可·波羅之前,早就有人去過亞洲了,只不過對那些人的具體情況,我們所知極少。地理學的發展往往如是:引導人們去了解亞洲的地理是戰爭而非和平。希臘人因同大洋對岸的商業貿易往來而熟悉了小亞細亞;同樣,歐洲人因特洛伊戰爭而加深了對亞洲的認識;在歐洲人地理知識的拓展上,古波斯王國的三次大規模西征更是功不可沒。希臘之於波斯的價值超過西印度群島之於移兵荒野、進攻迪凱納堡的布雷多克將軍的價值嗎(迪凱納堡,一個戰略要地,位於今美國匹茲堡,1754年法國人興建,1758年為英國人奪走。愛德華·布雷多克,1695—1755,1754年被任命為駐美洲的英軍司令官———譯者註)?我有點懷疑。200年之後亞歷山大大帝“回訪”亞洲,這次回訪已不再是純粹的軍事行動了,對綿延在地中海與印度洋之間的那片大陸,歐洲人第一次有了客觀的了解。
由於自高自大,羅馬人無法真正對“外面的”世界感興趣,只是為了維持他們在羅馬老家紙醉金迷的豪華奢侈的生活,他們才盡量去奴役一切可奴役的國家,榨取被奴役者的稅賦。而對這些羅馬主子來說,那些蕓蕓的被奴役者是一點意義也沒有,只要他們老老實實干活築路,繳納捐稅,羅馬主子就默許他們隨心所欲地打打鬧鬧、生生死死。那些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麽呢?羅馬人甚至從不勞心費力地去弄明白。假如他們在那些地方的統治出了問題,他們就派出軍人,用暴力來重建和平,靠屠戮來恢覆秩序,當一切回覆了平靜,他們又繼續去享自己的福了。
本丟·彼拉多(公元1世紀羅馬駐猶太和撒馬利亞地區的總督。《聖經》“福音書”中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就是在他的統治時期內———譯者註)只是一位典型的羅馬殖民地統治者,既不恃強淩弱,也不軟弱無能。他統治下的羅馬殖民地“井然有序”。對殖民地的民眾,他巧妙地做到了不管不顧、不理不睬,得到了羅馬家鄉人的高度評價。偶然之間,諸如馬克·奧勒留之類的怪人坐上了國王的寶座,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就遣派外交使團出訪神秘的遠東地區。當使團返回羅馬,講述所見所聞,奇談怪事,卻只是博來一時的轟動。對這樣的陳詞濫調,羅馬人很快就聽膩了,於是又天天坐進了圓形劇場,觀看那些動人心魄的演出。
由於十字軍的東征,歐洲人就對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略微有了了解,但在他們心里,死海的東岸仍然還是人類世界的終點。
並非嚴肅認真的“科學”探險,而是一位窮酸的作家,讓歐洲人最終意識到了亞洲的存在。這是一位夢想一夜成名的雇傭文字匠,他在一本書里描繪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國家。
馬可·波羅的爸爸和叔叔都是威尼斯商人。他們因商業貿易而同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汗沾上了邊兒。正好忽必烈汗是一個非常睿智的大汗,認為他的子民如果能學得一些西方的務實精神,一定會受益良多。於是,當他獲悉有兩個威尼斯商人常常到阿爾泰山腳下———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土耳其斯坦的布哈拉來之後,就邀請二人前來元大都北京。兩位威尼斯商人如約而來,備受忽必烈汗的尊重和推崇。數年之後,深感家人的祈盼,兩人就請求忽必烈汗恩準他們回鄉探親。忽必烈汗命二人回家稍住一些日子就重返北京,屆時並把二人經常提起的聰明伶俐的那個男孩———其中一人之子,另一人之侄———一起帶過來。
歷經三年半的長途跋涉,波羅一家於1275年重返元大都。年輕的馬可果然名不虛傳。元大都朝廷極度恩寵於他,敕封他為一省大員,晉爵享祿。24年之後,馬可思鄉心切,乃取道印度(乘船)、波斯和敘利亞,最終返回了家鄉威尼斯。
對馬可·波羅的“天方夜譚”,他的鄰居不屑一顧。馬可常常對鄰居們談起忽必烈大汗的富有,說起高堂廟宇中的尊尊金像以及朝中大員妻妾們的件件絲綢衣裳,人們怎麽會相信這樣的奇談呢,所以,他們就送一個“馬可百萬”的綽號給他!誰都知道,連君士坦丁堡帝國的皇後也僅僅擁有兩只絲綢襪子。
如果不是生逢其時,如果威尼斯與熱那亞之間沒有出現一個小小的爭端,如果“馬可百萬”不是一條威尼斯戰艦上的指揮官,不曾淪為勝利者熱那亞的階下囚,他的傳奇故事也許會同他一起湮沒無聞,默默消逝。馬可·波羅在監獄里呆了一年,他的獄友是一個比薩人,名叫魯思梯謙。魯思梯謙當過作家,經過他的改寫,亞瑟王故事和法國低級小說中一個中世紀的尼克·卡特的故事一度成為了意大利語通俗讀物。他馬上認識到馬可·波羅的所見所聞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於是,在監獄里,他就把馬可·波羅的傳奇故事全部記錄下來了。一部巨著就這樣被他奉獻給了世人。人們對這部作品的興趣同14世紀初版時一樣至今仍然不減當年。
這部作品之所以能暢銷不衰,或許就是由於書中不斷提起了黃金和其他各種各樣的財富。對東方帝王的豪華與富有,羅馬人和希臘人也曾含糊地提及,可是,馬可·波羅卻不一樣,他是身臨其境,耳聞目睹。從此,歐洲人尋找直通印度的捷徑這個計劃就提上了歷史的日程。但是,要完成這項計劃的確不容易。
1498年,葡萄牙人終於抵達了好望角。10年之後,他們到達了印度。又過了40年,他們在日本海岸登陸。與此同時,麥哲倫從西向東航行,發現了菲律賓群島。這時,歐洲人開發南亞的熱情空前高漲起來。
這是亞洲的大綱。前面已論述了西伯利亞的發現。下面將一一談到最先到達其他亞洲國家的人物。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