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光:作為交感反思的「審美的觀看」— 對現象學「審美觀看」理論的反思與推進 1

審美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問題是——什麼是審美的觀看?

這是美學最核心的問題,但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居然沒有共識。在十八世紀之前,無論中西方,都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追問,人們從一種經驗論的立場,把能帶來精神愉悅的行為,稱之為欣賞或者審美,但這種行為是不是一種獨立的認識能力,是不是具有獨立的先天基礎,人們不確定。英國人曾經以為有一種內在感官或第六感官之類的官能能夠專門達到這種愉悅,但生理學和心理學都不能支持他們的這一猜想,所以他們用「趣味判斷」來指稱我們現在所說的「審美」——趣味完全是個人化的,它的普遍性來自社會。中國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則有點泛化,凡應目會心而帶來的愉悅,都被二十世紀的美學家納入到「審美」這個詞之中,但什麼是「應目」,怎麼能作到「會心」,都沒有被思考。

在近代美學思想史的長河中,關於審美,理性主義者把審美歸為通過感性認識而判斷出的「完善」(鮑姆嘉通),啟蒙主義者狄德羅則認為美在關係,那麼審美就是對事物之間之關係的知性判斷。意大利人維柯則意識到可以通過感性而達到一般性,所以他提出人類有專門的「詩性智慧」來負責審美[1]。直到十八世紀末期,康德接續了英國人的思考,把審美(在他的語境中是鑒賞判斷)建構為一種有先天基礎的獨立判斷的方式。他的結論實際上奠定了我們對於審美的基本認識:審美是合目的性的反思判斷,是對對象的表象之形式的主觀合目的性的判斷,這之中的「目的」是指表象力的和諧所傳達出的愉悅感,也可以是康德所說的「審美理念」[2]。在這個審美觀中,對對象所作的鑒賞判斷就是審美,如果這算一種「觀看」方式的話,這種「觀看」就是以愉悅為目的「反思判斷」,這種「觀看」中包含著直觀和想像的部分,以此獲得表象;包含著合目的性判斷,以此獲得愉悅;如果目的是「審美理念」的話,還包含著理性的推論(主要體現在崇高判斷中)。顯然,審美不是一種單純直觀對象的方式,而是在一種建立在先天機制之上的諸認識能力的綜合的結果。

康德的這個結論在之後的美學史上沒有被更深入的探究,認識論意義上的美學止步不前,反倒是黑格爾——叔本華傳統的本體論美學全面展開。這個現象持續到現象學的出現。但是現象學的出現卻把對審美的研究引向了一條徹底經驗論的道路,美學研究的主旨從鑒賞判斷,轉移到了「審美經驗」。正是這個轉變,引發了本文所在追問的問題——什麼是審美的觀看?


一、現象學直觀與審美

現象學能夠和審美結合起來,是因為現象學在描述我們對於對象的「經驗」。當我們經驗到一個對象的存在時,我們認識到的不是「對象自身」,而是「被我們經驗到的對象」,這個思路和康德的主體性哲學是相通的,但是在康德的理論中,對外部世界的經驗性認識建立在對對象的「判斷」之上,知性判斷帶來理解,而理性判斷帶來推論,一切「意義」都建立在理解和推論之上。但現象學的思路卻是:意義在直觀中直接發生了。這個思路認為,在康德所謂先天綜合判斷中,人們看到的不是認識,而是盲目的成見。不需要借助先驗的主體本質結構就可以對對象進行認識,而這種認識憑借洞察所下的判斷,直接就是「真的」,這能避免康德造成的認識中主體與客體的割裂,特別是現象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割裂。這個想法最先來自現象學的先驅布倫塔諾。他作了這樣一個假設:我們的所有概念都來自「經驗」,源於經驗過程中對於對象的「體驗」,因此在闡明一個概念的時候,只要能描述清楚概念所從之出的體驗即可。這確實是一種全新的思路,正是這種思路引發了「現象學」。這個思路認為,通過對對象的直接經驗,即可達到對對象的認識,無需借助主體性的範疇,但問題是什麼樣的經驗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布倫塔諾的結論是——自明性的體驗。

(作者:劉旭光;原載:2018年04月16日; 批評理論研究[微信公眾號])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