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第二章·教育是社會的職能

二、社會環境

 一個人的活動和別人的活動聯系起來,他就有一個社會環境。他所做的和所能做的事情,有賴於別人的期望、要求、讚許和譴責。一個和別人有聯系的人,如果不考慮別人的活動,就不能完成他自己的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是實現他的各種趨勢的不可缺少的條件。當他活動時,引起別人的活動;別人活動時,也引起他的活動。我們不妨設想一個商人做生意,自買自賣,可以用他孤立的行動來解釋他的活動。此外,一個制造商在他的賬房裏獨自擬訂計劃,他的活動和在他購買原料或出售制成品時的活動,同樣都是真正受社會指導的活動。和別人聯合行動有關的思想和感情,和最明顯的協同行動或敵對行動,同樣都是社會行為。

 我們必須特別指出的是,社會環境怎樣培育未成熟的成員。要了解社會環境怎樣塑造他們的外部行為習慣,沒有多大困難,甚至狗和馬在和人有聯系時也改變它們的行動;它們養成不同的習慣,因為人關心它們的所作所為。人是通過控制影響動物的自然刺激來控制動物的。換言之,就是通過創造一定的環境。食物、嚼子、馬勒、噪聲、車輛都是用來指導馬的自然反應或本能反應的方法。通過穩定的操作引起某種動作,形成了習慣,這種習慣和原來的刺激同樣一致起作用。如果把一只老鼠放在迷宮裏,使它以一定的順序轉幾個彎才得到食物,它的活動逐漸有所改變,直到當它饑餓時習慣地走這條路而不走另一條路。

 人的行動也以同樣的方式改變。被灼傷的孩子怕火。如果父母安排一些條件,使孩子每次接觸到某一玩具就燙他一下,他就學會自動地避開玩具,像他不去接觸火一樣。但是,我們剛才討論的是和教育性的教學不相同的所謂訓練。我們所考慮的是外部行動的變化,而不是行為的心理和情感傾向的變化。不過這種區別並不是非常明顯的區別。可以想象,這個孩子最後可能不僅對特定的玩具,而且對和它想像的一類玩具都產生強烈的反感。這種反感,甚至在他已經忘卻原來的灼傷以後還保持著,以後他甚至會捏造某種理由來說明他的似乎不合理的反感。在有些情況下,通過改變環境影響對行動的刺激來改變外部的行為習慣,也可以改變與行動有關的心理傾向。但是並不總是發生這種情況,一個人被訓練躲避威脅性的打擊,他自動躲避而並無相應的思想或情感。於是,我們必須找到訓練和教育的某種區別。

 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這種區別。一匹馬並不真正參與它的行動的社會功用。有人利用馬做有益的事,給馬一些好處,例如使它得到食物。但是,這匹馬也許沒有什麽新的興趣。它仍然對食物感興趣而對服役不感興趣,它不是一個共同行動中的夥伴。假如它成為一個合夥者,它在從事共同活動時,對活動的成功會和別人同樣感興趣,從而分享他們的思想和感情。

 有許多情況,這種情況太多了,未成熟的人的活動只是被利用來獲得有用的習慣。他像動物一樣受訓練,而不像一個人那樣受教育。他的本能仍舊依附在它們原來的痛苦或快樂的事物上。但上,要得到快樂或避免失敗的痛苦,他必須以別人同意的方式行動。在其他情況下,他真正分享或參與了共同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他原來的沖動被改變。他不僅以同意別人的行動的方式行動,而且,在行動中,在他身上引起了激勵別人的同樣的思想和感情。譬如說有一個好戰的部落,它所力求的成功和它所重視的成就,都是與戰鬥和勝利有聯系的。這種環境的出現,引起孩子好戰的表演,首先表現在遊戲中,然後當他足夠強壯時,表現在實踐中。他戰鬥時,就贏得讚許和升遷;他不戰鬥時,就不被喜愛,被嘲笑,得不到好評。毫不奇怪,他原來的好鬥的趨勢和感情,在損害其他趨勢和感情的情況下得到強化,他的思想轉向與戰爭有聯系的事物。只有這樣他才能完全成為被群體承認的成員,因而他的心理習慣逐漸地同化於群體的心理習慣。

 如果我們把這個例子所包含的原則概括起來,我們將看到社會環境既不直接給人灌輸某些願望和觀念,也不僅僅養成某些純粹肌肉的動作習慣,如“本能地”眨眼或躲避打擊。第一步是設置一種環境,激起某些看得見和摸得著的行動方式。使個人成為聯合活動的共同參加者或夥伴,使他感到活動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活動的失敗就是他的失敗,這是結束的一步。一旦他受群體情感態度的支配,他將警覺地認清群體的特殊目的和取得成功所使用的方法。換言之,他的信仰和觀念,將采取群體中別人類似的信仰和觀念。他也將獲得同樣豐富的知識,因為這種知識是他習慣從事的事業的組成部分。

 語言對獲取知識的重要性,無疑是通常認為知識可以直接從一人傳給另一人的見解的主要原因。好像要把一個觀念傳遞給另一人的頭腦,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把聲音傳給他的耳朵。因而傳授知識變得和純粹物理的過程相似。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語言的學習,將會發現符合剛才所提出的原則。一個孩子通過像別人使用帽子那樣使用帽子,通過把帽子戴在頭上,把帽子給別人戴,出門時給別人戴上,等等,獲得帽子的觀念,這是不用猶豫就可以承認的。但是,可能有人會問,這個共同活動的原則是怎樣應用於通過言語或閱讀獲得希臘頭盔的觀念的,對此沒有出現任何直接的使用。從書本上學習發現美洲的歷史,有什麽共同的活動呢?

 既然語言往往是學習許多事情的主要工具,讓我們看一下語言是怎樣工作。嬰兒當然從沒有意義即不表達觀念的單純的聲音、嘈雜聲和音調開始。聲音只是引起直接反應的一種刺激,有些聲音產生撫慰的效果,另一些聲音使人驚跳,等等。帽子的讀音,如果不和許多人參與的行動聯系起來發音,會和發音不清楚的呼嚕聲一樣沒有意義。當母親帶著嬰兒出門時,她把一樣東西戴在嬰兒頭上,同時說“帽子”。對孩子來說,被帶出門變成一種興趣;母親和孩子不僅一同出門,兩個人都出門有關系;他們喜歡一同出門。通過和活動中其他因素的聯合,“帽子”的聲音對孩子來說很快得到和對母親來說同樣的意義;“帽子”這個聲音成為他所參與的活動的一個符號。語言由可以相互理解的聲音構成,僅僅這一事實本身足以表明語言的意義依靠和共同經驗的聯系。

 總之,“帽子”這個聲音和“帽子”這件東西正以同樣的方式獲得它的意義。帽子的聲音和帽子這件東西,以孩子和成人獲得同樣的意義,因為它們被兩人在共同參與的經驗中使用。帽子這件東西和帽子兩字的發音首先在聯合的活動中被使用,作為在孩子和成人之間建立主動的聯系的手段,這個事實,可以保證相同的使用方式。兩個人產生類似的觀念或意義,因為這兩人作為夥伴從事一個活動,每個人所做的事依靠另一人所做的事並影響他所做的事。譬如有兩個野蠻人共同打獵,某信號對發出信號的人來說,意思是“向右走”,而對聽到信號的人來說意思卻是“向左走”,他們顯然不能成功地一同打獵。相互了解意味著包括聲音在內的事物,對從事共同工作的人來說,具有同樣的價值。

 在聲音通過和在聯合工作中使用的其他事物聯系而獲得意義以後,可以和其他相似的聲音聯系起來用以發展新的意義,就像它們所代表的東西聯合起來一樣。因而孩子學習的詞,比如說希臘頭盔,原來在一次具有共同的興趣和目的的行動中使用這個詞而獲得意義(或者被理解)。現在,通過激勵聽到或朗讀在想象中排練使用這頭盔的活動,它們喚起了新的意義。眼下,了解“希臘頭盔”的意義的人在心理上變成使用頭盔的人的夥伴。他通過想象從事一個共同的活動,並不容易掌握這些詞的全部意義。大多數人也許止於“頭盔”表示希臘人曾經戴過的一種奇怪的帽子。因此,我們的結論是使用語言傳遞和獲得觀念,是事物通過在共同的經驗或聯合的行動中使用而獲得意義的原則的擴大和提純;它決不違反那個原則。當詞語並不明顯地或是想象地成為一個共同的情境的因素時,它們像純物理刺激一樣生效,不具有意義或理智的價值。它們使活動按常規行動,但並不伴有有意識的目的或意義。因而,例如加號可能是行動的刺激。但是,做這個動作的人除非他了解他所做的事情的意義,他的活動就全和機器人一樣。

Views: 9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