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瀟 風笑天:改革開放40年中國青年流行文化變遷(3)

同時, 內地市場也誕生了最早的一批流行音樂偶像, 毛寧、楊鈺瑩等流行歌手在市場包裝下陸續走紅, 《濤聲依舊》《藍藍的夜, 藍藍的夢》《小芳》《牽掛你的人是我》《愛情鳥》等歌曲傳唱大江南北。廣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 在流行音樂市場也同樣處於引領地位, 很多流行音樂由廣州當地的唱片公司推出, 他們還明確提出市場中心論, 一切從市場和經濟效益的需要出發[7]。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 社會生活給予青年豐富的自我空間, 但是市場經濟的快節奏也給青年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市場理性剝奪了青年以往的悠閑狀態, 青年的生存壓力與精神壓力與日俱增, 青年在這種社會現實中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和體力付出來維持學習、工作的效率, 否則就有可能被淘汰。焦慮不安、情緒失衡、煩惱憂愁成為當時一種普遍的社會心態。而在市場化模式下鍛造的流行歌曲追求感官娛樂, 成為了青年消解憂愁、緩解壓力、宣泄情感的文化減壓方式, 能夠幫助青年恢復在社會高壓中受到侵蝕的自我, 調劑生活中的苦悶情緒, 適應現代社會中急劇變化的生活節奏。 

與此同時, 在經歷了“企圖照搬西方模式的激進實踐受到挫折後”[8], 青年開始呈現出困惑茫然、價值缺失、目標迷惘等精神狀態。青年對於社會現實的認知與前一階段所具有的明確、相對統一的價值規範相比, 出現了缺乏評價準則、渴望尋求歸屬等傾向。這從當時的流行歌曲中可見一斑。如《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霧里看花》《什麽是什麽》《一生何求》《為什麽受傷的總是我》, 這些歌曲敘述了個性拓展後的自我困境, 不失為在沒有統一文化權威判定的生活中人們只能以感傷情懷的抒發聊以自慰的現實情境的寫照[9]。以情歌面目出現的感傷哀怨的歌曲在某種程度上訴說和撫慰了現實生活中青年寂寞孤獨和傷感心痛的情緒和感受。此外, 繼瓊瑤、三毛和席慕容等作家形成的熱潮後, 汪國真的詩歌開始受到青年的追捧。不少青年興致盎然地購閱他的詩集、摘抄他的詩歌。他的第一部詩集《年輕的潮》出版後好評如潮, 成為當年火遍全國的暢銷書籍。汪國真詩中淡泊真摯的文字, 有著對平凡人生的深切感悟, 傳達出淡泊豁達的人生態度, 幫助青年們解開心頭的困惑迷惘[10]。 

隨著消費主義思潮的逐漸侵入, 青年開始表現出對名牌產品的追逐, 現代傳媒和廣告行業的發展使得新興消費觀念與消費方式深入青年們的內心。青年使用消費來自我定位與彰顯個性, 市場經濟的操作必然以營利為主要目的, 推動青年消費需求朝向更高層級發展, 青年的消費理念一改節省耐用等傳統思維, 更多轉向新潮、時尚等全新的審美趨向。

 

三、千禧年後:追求個性化, 形成多元化與混雜性的文化格局

 

進入千禧之年以後, 中國現代社會的物質水平獲得極大提升, 政治文化環境寬松, 青年開始逐漸倡導個性發展, 主張個性彰顯。青年群體的個人發展力圖擺脫工業流水線上產品的標準化和整齊劃一。在改革開放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青年群體, 更為關註自身的體驗和自我的個性滿足。面對日益多元化的社會選擇, 他們構建起自己獨特的生存狀態與文化表征。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 青年積極擁抱互聯網發展的技術大潮, 並成為推廣與踐行網絡文化的排頭兵。開放、自由、平等的互聯網精神完全契合青年群體的心理特征, 網絡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青年生活的第二空間, 互聯網為青年流行文化的衍生與傳播提供了數字平臺。

[7]金兆鈞:《1994─中國流行音樂的局勢和憂患》, 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4年第11期。

[8]陳聽:《改革開放以來青年思想狀況回顧》, 載《青年研究》, 1997年第3期。

[9]陳茜謝海光:《從流行歌曲解讀當代青年文化傾向》, 載《思想·理論·教育》, 1995年第5期。

[10]曹毓民:《汪國真詩之得失論》, 載《鐵道師院學報》, 1992年第4期。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