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文化研究的新領域——視覺文化(2)

關注視覺性

從西方思想史角度說,語言對形象的優越始終和理性崇拜密切聯系在一起。將人視為“邏各斯的動物”(亞里士多德),這個界定本身就隱含了某種深義,那就是語言優於形象,話語高於圖形。這種傳統又是和西方一以貫之的“語言中心論”聯系在一起的。當我們以現代性/後現代性二元對立視角來審視這個問題時,一些令人感興趣的歷史線索便赫然呈現於眼前。

後現代“轉向”出現伊始,流行文化興起是助了一臂之力的。伴隨著波普藝術的流行,視覺性和視覺圖像逐漸奪取了文化的“主因”的顯赫位置。從影視到廣告,從雜誌到MTV,從建築到造型藝術,視覺圖像及其“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滲透,導致了視覺圖像的霸權漸趨形成。


以至於有人得出結論說,“後現代主義標志著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視覺形象和那些並不必然是視覺化的事物的視覺化,獲得了如此之巨大的加速度,以至於形象的全球流通變成了自身的目標,這種傳播在因特網上高速進行。”(註:Mirzoeff, N.,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1999,p.8.)


作為這種前所未有的影像文化的預言家,本雅明、麥克盧漢和彼德里亞,師徒各自均有人所共知的論斷。不過,如果我們進一步追溯西方思想史,那麽,就會發現這種文化的始作俑者是尼采。他率先對西方文明中理性至上進行了發難,鼓吹感性的審美生存方式來抵抗理性的強暴。

這或許可以視為對眼睛和視像合法性的有力證明。及至海德格爾,那卓越的“世界圖像時代”隱喻,道出了某種值得深究的社會轉變:“世界圖像並非意指一幅關於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註:《海德格爾選集》下卷,上海三聯書店,第899頁。)


“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也即圖像就是世界及其認識世界的方式,當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被視覺化時,這個時代也就是“世界圖像時代”了。從尼采到海德格爾,再到利奧塔,這個主題被進一步深化了。在後現代的理論建構中,利奧塔將“話語的/圖像的”二分,演繹為通常意義上的現代/後現代的二分,亦即現代是理性的話語中心的,而後現代則呈現為感性的圖像中心的。


透過從尼采到海德格爾再到利奧塔,視覺性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凸顯出來,也佔據了哲學思考的前沿。米切爾更有詳盡的描述,“圖像的轉向”,在美國哲學中體現為皮爾斯的符號學,以及後來古德曼的“藝術語言”中;在歐洲思想界則呈現為現象學對想像的青睞,德里達對“語言中心論”的鄙棄,和轉向關注寫作之可視的物質的痕跡,體現在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和媒介的思考和批判,體現在福柯所揭示的權力/知識歷史中,話語的和視覺的事物之間的斷裂,更體現在維特根斯坦從早期的“圖像論”向後期理論的轉變中(註:Mitchell, W. J. T., Picture The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pp.11-12.)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