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鄭寶鴻又解釋,當時香港人的生活條件欠佳,普羅大眾平日不會選擇去酒樓飲 茶此等高消費活動,涼茶舖因此在坊間變得特別受歡迎。 (文匯報引述鄭寶鴻 2006) 然而,涼茶的發展一直延續到 70 年代起便開始有息微的趨勢5,西醫普及 化是涼茶息微的其中一個因素。現存香港的涼茶事業經歷了時間的流禮和淘汰 後,傳統的涼茶店剩下一些強者企業和其他尚能生存的小型生意,同時一些新 式的涼茶事業亦應運而生。如下文所述:
『戰前,不少「名牌」涼茶店都享譽香江,王老吉、人之初、冼大聲公、 黃碧山、孖鯉魚等,但歲月催人,現存的古老涼茶鋪所剩無幾,除單眼佬 雄霸九龍逾半世紀外,還有在中環閣麟街屹立不倒九十年的「春回 堂」。』 (方雅儀 2006)
現代涼茶店常為了生存,兼賣其他的食物,例如和涼茶有相近功能的草本健康 飲品(甘蔗水、野葛水、夏格草、銀菊露等) 6、甜品 (芒果西米露)、龜苓膏、生 魚野葛湯、茶葉蛋等。一些涼茶企業同時亦推出包裝式的涼茶飲料、沖劑,分 別銷售於涼茶店及其他超級市場和便利店,以開拓更廣的營銷市場。因此,涼 茶在近代出現了兩種定義:狹義地說,涼茶僅指傳統的涼茶,例如「廿四味」 等被認為是「正宗」,和「有顯著療效」的涼茶;廣義地說,涼茶連其他的草 本健康飲料 (主要指有清熱、降火或解毒功能的飲品) 也包括在內。
整個涼茶飲食文化亦在國際性的「健康食物運動」 (Health Food Movement) 中起了新的變化。文匯報 (2006) 以下的描述將為本部份作結:
「隨着現代人對天然保健飲品的需求,喝涼茶在中國北方也漸漸成為一 種時尚,常在超級市場、藥店,甚至菜市場的一些小攤檔上,看到一些藥 食兩用的中藥材被當作炮製涼茶的原料來出售,購買者也很多。」
三乙、涼茶的背景:政策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下簡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於 1992 年提出「世界回 憶」 (Memory of the World) 的方案,擬定相關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 約」,向世界公佈會於 2006 年 4 月 20 日正式實行,公約的建議適用範圍包括 世界各會員國 (連香港地區)。 (UNESCO 2006)
中國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締約國,擬制定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 化遺產」的名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亦嚮應這些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行動, 於 2006 年 4 月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成立「文化遺產辦公室小組」,連同民政事 務局一同協力,「專責保護及推廣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確認、研究、保 存和弘揚等,並將率先有系統地對涼茶作深入研究和普查工作。」(方雅儀 2006)
不久,香港、廣州和澳門三地的政府合作申請「涼茶」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產,申遺的程序主要交由廣東省文化廳統籌。申遺的項目一旦成功,將會「獲 國家文物保護法及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在世界範圍內的保 護。」 (方雅儀引述鄭寶鴻 2006) 7
中國國務院文化部隨後編制、完成並公佈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產」的名錄,一共有 518 項。國務院批准「涼茶」成為其中一項非物質文化遺 產;廣東省省政府亦同時制定了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涼茶被列入 78項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其內容包括 21 家企業的 18 個品牌、54 個秘方術 語。 (中央電視台國際互聯網站 2006) 按照官方公佈所示,隨着涼茶的「申遺」 成功,香港政府的有關當局亦會向市民推廣更多關於涼茶的歷史、源流和發 展。 (方雅儀 2006)
2006 年 10 月,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曾蔭權發表「2006 至 2007 年度施政 報告 – 施政綱領」,其中一項名為「發揚開明豐盛的文化」的標題下,有以下 相關文化遺產保存的內容:
「引言 …… 政府會以教育為主幹,配合其他政策和計劃,豐富市民的生 活內涵。作為亞洲的國際都會,我們會營造一個鼓勵創新思維、互相尊重 和有團結精神的環境,並期望市民發展文化藝術興趣、培養個人品味、促 進精神文明和提高文化修養。我們會致力中外文化交流,推動本地文化發 展。我們期望我們的社會不但重視創意和多元化,更能鼓勵市民自強不 息、發揮創業精神、積極奮進 …… 新措施 …… 委託機構按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為本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編 製清單,以加強香港在這方面的保護和推廣工作 …… 建立「香港記憶」 中央數碼網絡資料庫,以匯集與香港集體記憶有關的資料。」 (曾蔭權
2006: 38-39)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表明,「粵港兩地文化同源,清單 (廣東省省級的非物質文 化遺產) 內的文化遺產項目大部分可以在香港找到」[例如「粵劇、西貢客家村 民唱的山歌、長洲飄色」 (蔡傳威引述廖迪生 2006)],故香港政府有意進一步保 護和推廣本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香港政府首次提出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要求。 (蔡傳威引述張兆和 2006) 通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特區政府委託 了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門,研究廣東省省政府名單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副 教授廖迪生和張兆和亦參與在此研究當中,該項研究報告估計會於 2007 年年初 完成。 (蔡傳威 2006)
三丙、涼茶的背景:尋根
在寫作本研究報告期間,香港可以說是掀起了一陣「尋根」的社會運動。港人 就是次運動的理解見仁見智,其發展亦有待觀察。不能否定的卻是,香港大社 會普遍對「文化遺產」及其有關議題的意識提升了,保護「文化遺產」這類的 呼聲具體化了。舉例說,近來有關的熱門話題,有灣仔區利東街、中環天星碼 頭的鐘樓。這個「尋根」的基礎之一,在於香港本土的舊文化 (old culture) 在現 實世界中面臨消失的危機,且愈趨明顯。就此,梁繼璋 (2006) 的說話反映了一 部份市民的心聲:「今日回想起來 (香港的舊文化),很多都只留下淡淡的回 憶,但就是因為它如罩在霧裏一樣若隱若現,才更叫我懷念不已。」
歷史層面上,教育在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否則文化財產的歷 史意義,將會在世代更替中有機會失去流傳的動力。事實是,香港現時缺乏官 方的正規法,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人」的傳承媒介是 十分重要的,若其傳承人退休或離世後,非文化遺產將會面臨失傳的危機。 (Lu 2006)
政府由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屬於領悟後的「起步」階段,故對 公眾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不足,市民的生活裡縱然有種種非物的文化遺產 存在,其察覺能力仍須更深的教育。
經濟主義 (capitalism)、工業化 (Industrialization)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等大力量的推動,與涼茶面對的威脅具體化有一定的關係。租金上升、西化 (Westernization) 的洪流下,傳統依存中藥學的小涼茶商戶的生存空間被收縮。 另一方面,憑商業大財團的力量,它們可以有條件享有「規模經濟 」 (economies of scale),即通過大規模的產量,達致降低每個產品的單位成本的效 益。
市場經濟競爭的特色下,企業可藉著成功的市場策略,擴大單位利益和追 求利潤,同時淘汰在市場經濟體系中欠競爭力的對手。像涼茶生意這種民間經 濟乃屬小本經營,相對來說便處於劣勢。
5 這裡的時間值得注意,它和 70 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的時間相近。西方化引進的西方醫學技術, 亦是這個時候開始在香港的文化環境中變得主導。
6 這些健康飲品中,有部份在早前已經在涼茶店兼售。它們的多樣性和受歡迎程度,令到一部份 的香港市民放寬對涼茶的定義。
7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為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 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共 10 大類,各級政府和有關單位向國家文化部申報,經各領域專家 評審篩選,再上報國務院審批頒布。」(蘋果日報200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