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網創建人張朝陽最近發表了一篇博文,其中有一句話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一種精神的寄托是解決不了覆雜的社會問題的,宗教不能當飯吃”。聯系上下文,張朝陽相信這是一個真理。

在很多國人眼裏,這話確實是不容置疑的真理。人們經常引用管子的一句話來表達這個真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似乎正是我們這個時代各級政府官員不擇手段地追求經濟高速增長、很多人不擇手段地積聚財富的理據。面對某些貧窮子弟的犯罪行為,很多人也這樣辯解:這些人之所以犯罪,是因為他們貧窮——只是在說這話的時候,人們似乎忘記了:用權力占有了很多財富的人依然在貪婪地用權力來搶奪財富,而那些富人的平均道德水準似乎並不比普通民眾高。

事實上,人們在引用管子那句話的時候,似乎忽視了管子的語境。管子說出這句話的章節的標題是《牧民》,也即掌權者把民眾當成羊群來飼養。這個時候,統治者當然首先要把民眾餵飽,免得他們亂嚷嚷。即便如此,誠如思想史家所說,管子的思想是混雜的,還不像韓非那樣冷酷得讓人脊背發冷。管子緊接著那句話又說,“四維張則君令行”,而所謂“四維”,就是“禮、義、廉、恥”。人們引用管子的時候,忽視了管子的思想還是講究平衡的,還是承認道德教、精神寄托本身對於個體及社會秩序的重要性的。

但是,國人仍願意片面地引用管子,這恐怕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們自己就是不可救藥的物質主義者。在物質主義者眼裏,世界上唯一真實的存在是物質。對人來說,唯一有價值者是財富,精神、價值、信仰、情感等都是虛幻而不真實的。從個體層面看,生活是否幸福取決於他占有財富的多寡。從社會的層面看,秩序是否優良完全取決於這個社會是否富裕。

這正是張朝陽先生的邏輯。當張朝陽先生說“宗教不能當飯吃”的時候,他顯然預設了一個命題:人生的基本目標、唯一目標及最終目標就是吃飯。也就是說,在張先生眼裏,人跟豬沒有本質區別——盡管物質主義讓人有飯吃是為了讓人有尊嚴。因此,張先生相信,覆雜的社會問題歸根到底只是吃飯的問題,只要解決了吃飯的問題,覆雜的社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最起碼,解決吃飯問題是采取其它措施的前提,由此也就可以推論出一種老生常談:中國沒有富裕之前,就不要談什麽民主。

說實在話,假如解決覆雜社會問題的方案簡捷到只是如何解決吃飯的問題,那真的是牧民者之福了。只是,很遺憾,人的嘴不只是為吃飯而生的,它還是言語的器官;人身上不只有胃,還有頭腦,有心靈。所以,沒有誰把宗教當成飯,但很多人,甚至大多數人在吃飯之外,還有心靈的需求。而正是這種心靈的需求,使人雖然跟動物一樣吃飯,但卻與動物的生命截然不同。

關於這一點,我願意當一次文抄公,抄一段托克維爾的評論,出自《論美國的民主》下卷第二部分第十六章。張朝陽的那篇博文似乎寫於美國,托克維爾的這段議論恰恰是在考察美國之後作出的。托克維爾註意到,美國人的精神具有雙面性,他們既熱衷物質財富和世俗享樂,又始終珍惜自由而具有公益精神。

為什麽?因為張朝陽所說的“精神的寄托”和宗教。托克維爾說,“在心靈境界的提高和肉體享受的改善之間,存在著人們想象不到的密切聯系”。人與動物都追求滿足身體的需要,但“我們是用心靈去探求物質福利的,而獸類只能依靠本能去探求……正因為人能夠超越肉體享受,甚至輕視生命本身,而獸類根本不知道什麽是生命,所以人才能成倍地提高肉體享受,而提高的程度又是獸類無法想象的”。

托克維爾接著說:“凡是可以提高、充實和擴大心靈的東西,都最能使心靈去完成與心靈本身本來無關的事情。反之,凡是可以削弱和貶低心靈的東西,都足以破壞心靈處理從最小到最大的一切事情的能力,使它大小事情都做不成。”托克維爾仿佛是直接對當下的中國人說話:“假如有人只以追求物質財富為目的,則我們可以相信:他將逐漸喪失生產物質財富的才能,最後總有一天跟獸類一樣,對物質財富既無鑒別能力又不會使物質財富的生產發展。”

當代中國所面臨的諸多嚴重問題,不論是個體層面的,還是社會層面的,根源恰恰就在於人的心靈與肉體的嚴重失衡,在於張朝陽那樣的精英人士以“宗教不能當飯吃”為借口而從根本上拋棄了對精神寄托的守護與追求,試圖用更多的物質主義手段來解決物質主義所造成的嚴重問題,而使問題病入膏肓。

Views: 10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