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蒿兩字到底該怎麼寫,我真還拿捏不準。東坡詩裏“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蔞蒿”當然就是蘆蒿。我之所以選擇“蘆蒿”,是從眾,隨了皖江這一帶幾乎所有餐館及菜場裏最通行的本土化的寫法。至於蘆蒿讀音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早先人家養的驢生病了,就牽到江邊沙洲上吃蔞蒿,病就好了,所以本地人讀蔞蒿為“驢”蒿。讀作“驢”蒿,寫出來是“蘆”蒿,易“馬”旁為“草”頭,讀音也是驢頭接馬嘴的不變。從“戶”而念“驢”音的字例,還有安徽廬江的“廬”。但無論是“蘆”還是“廬”,字典上均只註一個通行的讀音。或許,口音裏帶上地域和民間的味道,才倍感親切。

蘆蒿是一種天生地長的野菜,散落在江灘和蘆葦沙洲上。草長鶯飛的江南三月,正是蘆蒿清純多汁的二八年華,十天半月一怠慢,就是遲暮美人不堪看了。二月蘆,三月蒿,四月五月當柴燒;“聽說河豚新入市,蔞蒿荻筍急須拈”,就是詠嘆蘆蒿青春年華之不容耽擱。

入口脆嫩的蘆蒿,辛氣清澀,不絕如縷,正是那股撩撥人的蒿子味,讓你眼前總是晃動著江灘上那一叢叢青綠。遠離長江的外地人可能聞不慣那股沖人的青蒿氣,吃不進口。上海人好像也不怎麼吃蘆蒿,但是從南京到鎮江,這頭再上溯到武漢,沿江一帶的人都極饞這一口地道的濃郁蒿氣。那是清香脈脈的田園故土的氣息,是飽含江南雨水的味覺的鄉愁呵。按汪曾祺說的,“就好像坐在了河邊,聞到了新漲的春水的氣味”。《紅樓夢》裏那個美麗動人的晴雯愛吃蘆蒿,我猜測,長江邊或許正有她思念的桑梓故園。

現在賣的蘆蒿,有野生和大棚的兩種。野地裏現采的,莖桿紅紫,細瘦而有點老氣,嚼起來嘎吱帶響,但香氣卻清遠怡人;大棚裏來的,嫩綠壯實,一付營養過剩的模樣,吃在口裏味道淡得多。有一年我和幾個朋友去長江中曹姑洲玩,看到不少人家的地裏都養著蘆蒿。他們把長到四五寸長的蘆蒿齊根割起,堆放一塊,也有放沙裏壅著,上面覆蓋稻草,隔一段時間澆一次水,外加薄膜覆蓋,進行軟化處理,兩三天後肉質轉嫩脆,看上去飽含汁水,即可摘除老葉上市。

蘆蒿炒食時,可配之以幹絲、肉絲、紅椒絲等,吃起來滿口鮮嫩。從上檔次的酒樓到大排檔到家庭廚竈上,通行的都是臘肉炒蘆蒿。炒鍋上火,入油,投進幹椒、臘肉、姜、蒜煸香後,再倒入蘆蒿略煸炒片刻,調味後起鍋裝盤即成。很多大排檔乃至大酒店都是這樣的炒法,粗細搭配、青白相間,油滑光亮,綠意滿眼,齒舌間都清香脈脈。不過,我更喜歡的,是只同茶幹絲清炒,將蘆蒿掐成寸段,清水浸去澀味,再用鹽略腌,炒食時才會既入味又保其脆嫩。鍋內置油,最好是土榨菜子油,而不要色拉油。油熱鍋辣,用幹椒熗過,將蔞蒿倒入鍋中略煸去水分,再加茶幹細絲,在鍋內稍跳幾下就成,若伴以些許紅椒絲,那就是翠綠中抹出幾筆朱紅了。這種清炒,將蘆蒿的本味充分體現出來,吃在嘴裏,脆而香,微辣而開胃,所謂滿嘴留香。最值得一提是蘆蒿炒臭幹子,這已是本地招牌一絕,憑借油香與旺火,蘆蒿的清香與臭幹的臭味渾然一體,蘆蒿因了臭幹子的提攜,吃到嘴裏竟然是一種鮮而悠長的香——那真是可觸摸到的“新漲春水”的清香。

那天在一家裝飾有古典氣息的酒樓裏吃飯,照例上了一盤幹絲炒蘆蒿。正巧,包廂的壁上就掛了一幅東坡的那首蔞蒿蘆芽題畫詩。先賢文字,流韻至今,品味起來備感親切。座中一位朋友告訴我,蘆蒿還可以燉湯,也是美味,其做法簡明,就是將蘆蒿放入筒子骨中同燉。咦,這我可沒嘗過,會是什麼樣味道……不過,哪一天不妨一試。

Views: 9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