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中國第一位自助旅遊者

明末文人徐霞客(弘祖)憑著個人的才情志趣和驚人毅力,耗盡大半生,遊歷考察了中國大江南北,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成為中國史上第一位地理學探險家。

他將途中經歷、感懷,以當今西方學者也讚嘆的方式記錄下來,見證了一個旅遊者思鄉懷幽的心情,一位探險家不畏艱難的精神,以及一代文人逐夢踏實的氣魄。他不僅完成個人的心願,也替後世子孫保留了明末中國的部分面貌。

多年後,我們憑藉他所留下的珍貴史料,以及本書獨有的數百幀跨越時空的精采圖片,走進了一場豐富的感官之旅,跟著千古奇人再一次尋幽訪勝,咀嚼途中種種人情世故。

新書內容搶先看:

煙江疊嶂,險象環生——遊雁蕩山日記(一)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 一四月初九離開天台山,初十到達黃岩。

十一日我們走了二十里路登上盤山嶺,遠看雁蕩山的山峰,像木芙蓉一樣與藍天相接,瑰麗的景色讓人目不暇接。向南渡過溪水,又經過章家樓,看到了老僧岩的真實面目。老僧身穿袈裟,大約有一百尺高,讓人望而生畏。旁邊有一塊岩石像一個小孩彎著腰跟在老和尚的後面,充滿諧趣。

在去靈峰的路上,兩旁的岩壁直入雲天,形態各異,有的像刀削的一樣筆直,有的像群巒疊嶂,有的像並排的竹筍,有的像挺立的靈芝,有的像筆那樣直,有的像頭巾一樣彎曲。雙鸞峰就像翅膀相連的飛鳥,五老峰就像五個並肩前行的老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出這麼多奇景異形。

後來又登上靈峰洞,洞的中間是空的,側面有縫隙可以進去,走過十級石磴,來到窩頂上,在寬敞的平台上有十八羅漢等塑像。

十二日先尋找碧霄洞,然後到了水簾岩。水簾岩之名取自兩座山崖彼此夾著,水從崖頂上流下來。走出水簾谷,從曲折的小路進入四面合圍的絕壁,靈岩寺就位於中間。靈岩寺的北面是屏霞嶂,往右是天柱峰,位於二者之間的就是龍鼻水。出水洞穴的縫隙口有一條青紅色的石紋,像龍鱗龍爪的形狀,從洞頂貫到洞底,下面的部分很像人的鼻子,鼻尖上的石孔正好可以把手指伸進去,水就從石孔裡流出來,落入石盆裡面,這是屏霞嶂右面的一大奇景。

屏霞嶂西南面是獨秀峰,再往下是卓筆峰,在它南面的山坳(即兩山間凹下的地方)裡,飛流而下的就是小龍湫瀑布了。隔著小龍湫瀑布,和獨秀峰相望的是玉女峰。玉女峰上開滿鮮花,很像玉女髮髻上的飾物。天聰洞是屏霞嶂左邊的一大奇景,光線從孔裡射進洞中,充滿神秘的夢幻色彩,非常奇妙。

十三日從靈岩寺山門出來,一路上彩霞與山間的雲氣相映,別有一番情致。往前走到觀音岩,它的側面則是馬鞍嶺,山洞底部的石頭經溪水長期沖刷,細膩得像磨刀石一樣。順著山洞往前走,經過常雲峰,就可以見到大剪刀峰了。而大剪刀峰北面是連雲峰。從這裡走到岩崖窮盡的地方就是有名的大龍湫瀑布。水潭上面建有一座廟堂,傳說是諾詎那羅漢欣賞泉水的地方,能在這裡觀泉實在是一種享受。

回到庵裡吃了飯,細雨還沒有停,我一心想著遊覽山頂的雁湖,就頂著雨到了常雲峰,然後奔向白雲庵。庵已經破敗了,亂草堆裡有一個和尚看見我們就走了。再走一里,到了雲靜庵,我們就在那裡住下了。雲靜庵的清隱和尚已經臥病在床幾十年了,但還能和我們談笑。

十四日天氣轉晴,我非讓清隱和尚的徒弟給我們當嚮導,清隱說雁湖裡都長了荒草,已經乾涸了,實在沒有什麼地方可以遊覽,但可以把我們送到峰頂上看看。雖然聽他這麼說,我還是很想到峰頂看雁湖,遊興並未因此而減落。每個人拿著一根拐杖,艱難地在很高的荒草裡走了很久,終於到了山頂。

在山頂上往下看,雪白的雲朵在周圍飄蕩,周圍山巒的峰頂就像雲海裡的花朵,在白色背景的襯托下,曼妙無比,充滿動感。陽光又從上面灑落下來,這景象就好像盛冰的玉壺,晶瑩剔透,仿佛置身神仙世界,無從辨別雲海和山川。玉環山就像一條曲折的飄帶,可以輕輕拾起。(摘自 聯合新聞網)

Views: 5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