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一帶一路應先面向海洋

  現階段,“一帶一路”要首先面向海洋,中國企業要優先增強海洋意識,即開放意識、冒險意識、競爭意識等,要有對細節的關照、對創新的自覺、對博弈的崇拜。為此,要擯棄中國經濟中排他主義的地方化傾向、保守主義的本地化傾向。要用海洋意識來重塑中國企業的企業家精神。

一帶一路或將不戰而得歐亞一帶一路或將不戰而得歐亞

  

           一帶一路上的政府與政治

  於今(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智庫總編):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要與國家戰略決策同步,甚至要走在國家決策前面,要借鑒國際上政府治理的先進理念,因國情、黨情、民情、區情、社情制宜。否則事倍功半,甚至功虧一簣,尤其是“一帶一路”。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說在她國務卿任內有兩大功績,一是成功拉攏緬甸,二是推動美國重返亞洲。東南亞國家普遍政治上依靠美國,經濟上依靠中國,兩邊得益。這些東南亞國家,發現和中國走太近,並不能使利益最大化。反而與中國若即若離,才能得到更多好處。這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必須考慮的政治背景。

  何謂王道?對手不乖,便從他身上碾過。何謂霸道?乖的,也碾過。何謂孔孟之道?碾之前先跟他說一聲。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一帶一路”要得到沿線各國的更大程度認同,突破口或可放在金融領域。當前隨著國際金融體系的逐步一體化,各國金融系統愈趨深層次聯結,金融漸漸成為一種國際共同“語言”,各國民眾對股市、外匯市場、債券市場、重金屬價格等共同的體驗,已產生了廣泛“通感”,面對金融市場的表現,無論語言、風俗、民族、國籍都不是障礙。

  因此,適量增加通用的金融“語言”,與沿線國家溝通、合作,應可增加“一帶一路”對沿線各國民眾和機構的吸引力。印度總理莫迪在其訪問中國期間,和中國領導官員洽談了經濟走廊項目,莫迪表示“不能接受”中巴經濟走廊項目。

  曹紅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不可能因為印度反對,就放棄與巴基斯坦的戰略合作。事實上,他們反對了六十多年了。

  李傑(山東省電建三公司總經理助理,海外市場部總經理):

  印度確實是一個很矛盾的國家,還是應該集中精力解決印度國內的問題,一心一意搞建設更實際一些。印度目前確實不是中國對外投資的首選,需三思而後行。歐美日韓企業先後在印度投資建廠生產電力設備,但是國內企業沒有一家有類似動作。最近風電和光伏企業試水印度可再生能源,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莫迪經濟學如進行不下去,會開始死磕。巴基斯坦、中國。印度莫迪政府最近是麻煩不斷:前印度總理辛格、國大黨總理候選人拉胡爾-甘地,不斷批評莫迪推行的土地改革;近十萬農民四月中在新德裏示威,批評莫迪重商輕農忽略貧民。莫迪擔心民怨擴大,就宣布把土地改革暫擱一旁。土地改革涉及交通、電力和工業發展、基建配套等項目,土改暫停,這些項目也隨之暫停。

  另外,莫迪在印度國內的威信、權力開始走下坡路。例如他在競選總理時承諾停收回溯稅,但在今年初,印度稅務部門仍然向外來基金公司,追討過去3年資本增值稅,莫迪很難下臺。如果繼續發酵下去,莫迪經濟學就會慢慢演變成安倍經濟學,國內經濟搞不好,就轉移國內矛盾和視線,未來要麽和巴基斯坦,要麽和中國死磕。

  曹紅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一帶一路”,不戰而得歐亞。一個世紀前,圍繞歐亞大陸(陸權)和海洋(海權)優先展開爭論。英國人麥金德(H.Mackinder)說:“什麽人統治東歐,就控制心臟地帶;什麽人統治心臟地帶,就控制世界島;什麽人統治世界島,就控制世界。”心臟地帶從東歐向東,南下包括伊朗再向北至新疆、西伯利亞。世界島即歐亞大陸。

  麥金德當時重歐輕亞,現已過時,但陸權原則仍可適用。其名言可改寫為:“什麽人統治中國,就掌控新的心臟地帶(中國經俄羅斯到東歐);什麽人掌控新心臟地帶,就能號令世界島;什麽人號令世界島,就能主導世界。”而當時強調海權的美國海軍將領馬漢(A. Mahan)說:“什麽人控制印度洋,就主導亞洲。印度洋是七海之鑰。21世紀世界的命運將決定於此水域。”“一帶一路”,通吃上述兩條。

  儲殷(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中美關系遠比中俄關系重要,也是“一帶一路”必須高度重視的基本前提。“一帶一路”不是挑戰美國,我們不希望美國這麽看,可是我們內部多少人就這麽看。這麽搞還不如繼續韜光養晦。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日本安倍政府很有“漁民基因”,漁民出海捕魚,追求的是“富貴險中求”,不但喜歡冒險,也慣常越界,被發現了、譴責了乃至被打擊了,就退回界內,要不就繼續直前。所以安倍政府的這套,不是“佼佼者”行為,而是“搞搞者”行為。

  安倍是在“情願做一天鯊魚,還是做一世鹹魚”左右搖擺,看起來非常“魚樂無窮”。

  曹紅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美國人大多不看好“一帶一路”,主要理由與國內部分學者看法接近,沿線國家政治風險太大。對亞投行,則普遍認為自己搞砸了,但也懷疑中國是否能搞好,比如環保、勞工問題,還有中國能否公平處理越南、菲律賓這些與中國有領海爭議國家的融資申請。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從商業角度來探討的話,在商言商,外邊看好亞投行的不多。例如有人提出zero-base budgeting的概念,說美國搞世行,能做到“強大品牌、簡單生意、持續賺錢”。中國的亞投行,可能是持續燒錢。亞投行未必可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例如日本搞的亞行,沒見怎麽提升日元地位。日本當年采用的貿易結算與離岸市場的模式,推動日元國際化並不太成功,現在亞投行有些資本輸出與跨國公司結合的味道,但無論是美國還是德法英,他們資本輸出與跨國公司的成功,不是因IMF[微博]、世界銀行[微博],而是他們的跨國公司強,商品好,錢出去了還能方便回來。

  曹紅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情況不同。當初,日本忽略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支撐,又缺乏基本的國際政治基礎,因此沒有國際貨幣所需的國際信用,沒建立起支付清算、信用評級等區域性金融基礎設施,而且區域性匯率協調和金融監管機制也沒有,日元匯率上竄下跳,幣值不穩,日元的國際化當然搞不起來。10多年前,我與如今的日本銀行行長就為此達成過共識。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亞投行還不僅這個問題。前段時間香港有個南南會議,會上那幾個小國的代表,把一帶一路、亞投行這事完全當作是要援助他們。孟加拉駐聯合國[微博]大使就在會上發言當眾說,他們的工程世界銀行都不肯借錢,只有中國會幫他們,一副天上掉錢欣喜若狂的樣子。我是一邊聽一邊流汗,這位仁兄太直接了和太赤裸裸了。這同時也說明,我們的一些海外宣傳和傳播不到位,讓這個仁兄誤會了。但如果宣傳得當,亞投行就未必如此受歡迎了。

  曹紅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10多年前,制定人民幣國際戰略時,已全面吸取過日元的教訓。知易行難,中國何時建起來,需要根據自身金融改革與發展來決定,但至少不會重復日本的教訓。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世界銀行、亞行的宗旨是扶貧,消除貧窮。亞投行宗旨是搞基建。搞扶貧的,可能借出去的錢,最後都沒打算能收回來,所以世行、亞行很多壞賬。搞基建的,一般都是想收回成本加上一點利潤。那些窮國就會考慮,原來向中國搞的亞投行貸款是要還錢的?以前中國不是都援建的嗎?而且我們過去幾十年向歐美、日本借錢,都沒想過要還,頂多就是以後跟他們指揮棒走。既然最後是要還錢的,那少條高鐵、少條公路,還是能活,就不建了吧?亞非國家的民眾,之所以對世行、IMF反感,原因是你貸款給國家搞基建,肥的是該國的官員,還債的是該國的民眾,破壞的是他們家園、環境。從亞投行目前的態勢來看,和世行、亞行沒區別,只是把美、日,換成中國而已。沿線國家只是多了一個債主,別的暫時看不到還有什麽不同。

  曹紅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以前,我們給全球160多國搞規劃,很多非洲國家就以為規劃項目就是中國援助資金,搞得一些駐外工作人員也這樣認為。到現在,還有很多國人認為,我們規劃的幾千億美元項目就是我們要投資的金額。我經常說,不能因為你自己缺乏常識,就趕緊把錢給你呀。當然,對外宣傳、人文交流的確急需跟上。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不知道亞投行屆時的年利率會是多少。中國目前年利率是7%左右,但歐美普遍是3%-4%,利率問題未來應該也是道門檻。如果未來亞投行的利率是3%,那作為中國企業,我還辛苦去投資幹嗎?玩套利遊戲更方便,找家沿線國家的關聯企業合作,借了3%利率的錢,再把這些錢拿回中國國內,7%的利率,當中套利4個百分點了,這筆投資更易操作。這個bug一定要想辦法堵上。

  曹紅輝(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這取決於亞投行在哪發行債券,獲得資金。相信會逐步增加在境外資本市場的債券發行和同業拆借。

  一帶一路上的企業與發展

  趙磊(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一帶一路”企業要:用心(專註與熱愛自己的事業)、讀心(了解市場與客戶的需求)、交心(註重同客戶、媒體等社會多元主體的互動)、暖心(贏得尊重、提升福祉)。現階段,“一帶一路”要首先面向海洋,中國企業要優先增強海洋意識,即開放意識、冒險意識、競爭意識等,要有對細節的關照、對創新的自覺、對博弈的崇拜。為此,要擯棄中國經濟中排他主義的地方化傾向、保守主義的本地化傾向。要用海洋意識來重塑中國企業的企業家精神。

  許思思(中國南車(17.09, -1.27, -6.92%)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部政策研究室):

  (關於高鐵走出去)中國的貸款利息比日本高一倍。泰國兩方都不想得罪,所以兩邊都給。主要還是錢的事。

  俄羅斯、巴基斯坦、非洲、南美這些國家的單子拿下來無多少懸念。但不可能一個國家把全世界都吃完。

  中國還是太窮了。老實打工,永不為首。唯有投資,才能脫貧致富。

  張艷國(國家開發銀行):

  日本存款零利率甚至負利率,香港資金成本都比不過日本,何況國內資金。

  梁海明(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馬來西亞總理最近去日本,邀請日本一起在伊斯蘭金融領域加強合作、優勢互補。作為全球最大伊斯蘭金融國家,馬來西亞沒邀請中國,而是選擇日本,以後通過伊斯蘭金融對高鐵、基建等項目投融資,日本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胡金有(北京建設大學校長):

  (關於企業創新)創新太需要努力和付出,抄襲則不需要,抄襲相當於偷盜,在全人類的道德規範中是一致被鄙視的。美國等一直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不滿,因為確實存在我們低成本拿人家東西的情況。2014年去矽谷科技論壇,駱家輝演講,重點談的就是知識產權保護。

  張國華(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教授級高級規劃師):

  配置資源的手段包括暴力、宗教、政治和市場。在國際關系中,常常沒有宗教和市場,有的是政治與暴力的攜手合作。

  楊善華(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招商聯合辦公室負責人,北京市豐臺區投資促進局黨組副書記):

  最近央行[微博]公布了大額可轉讓存單的相關事宜,這對我國的利率市場化絕對是一件重大利好。今年以來央行在推進相關金融改革方面不得不說是大手筆、大動作,存款保險制度、大額存單,接下來可能還會有資本項目的進一步開放,乃至最終放開存款利率管制。

  趙磊(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2014年,中美雙邊貿易額6000億美元,中在美直接投資創造了8萬個就業機會,5年前是1.5萬個。中國推動“一帶一路”要重視美國,美國也不會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

  許木林(百麟投資董事長):

  現在大家都在趕時髦,沒有真正的學習和應用,希望能有試點的單位或企業用傳統文化打造出自己的核心優勢,這時候才能夠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例如日本的稻盛和夫[微博]應用禪宗的思想體系打造企業文化,創造了經營上的奇跡,期待不久的將來中國也有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出現帶領大家應用東方的智慧參與全球化的競爭。

  一帶一路上的人文與人心

  梁周敏(河南省委黨校副校長):

  “一帶一路”的推進在積極而為的同時應順勢而為。古代的絲稠之路山高路遠,困難重重,沒有現代交通的便利,全靠人牽馬馱走出了一條貫通歐亞的道路。可以想像當時如沒有不同國家和人們的需求,沒有彼此互利的交換,沒有交換中彼此的雙蠃,這條商路或許就不會開通。今天我們要重啟“一帶一路”,非常有必要走進歷史的深處,探究一下我們的先人為什麽開辟了這條道路,他們向遠方輸送交換了什麽東西,他們從交換中收獲了什麽,在交換中遇到過什麽障礙又是如何克服的?

  盡管今天與昨天的世界已大不相同,但歷史總有它驚人的相似之處,走進歷史的深處,向我們的前人學習,或許可以借鑒到我們期望得到的真經,也可避免前人曾經經歷的曲折和犯過的錯誤,得到我們如何順勢而為重啟“一帶一路”的正確答案。

  哇春芳(外文局總編室副主任):

  對古絲綢之路的研究確有必要,至少對豐富“一帶一路”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有益的,但研究的角度和切入點要認真思考,不能泛泛而言,也不能把所有古絲的研究都套上“一帶一路”的新帽子。其實,從研究的層面,我感覺,現在可以考慮將各種相關研究逐漸梳理到“一帶一路”的主題框架下,集歷史追溯、理論探討、政策解讀、現實分析、地區規劃、國別研究、對策建議等於一體,形成完整的帶路學研究體系。

  趙磊(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要加強民心相通,推動科技和智力在兩大洲的交流互動,鼓勵教育、就業、旅遊、人才等市場相互開放,夯實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的社會根基。中國文化在輸出精英文化之前,要先做好大眾文化與流行文化的傳播與鋪墊。

  真正崛起的中國,不能在經濟上僅自大,不必在近現代歷史上僅悲憤,不需在文化上僅念舊,不容在現實博弈中僅忍讓……;坦坦蕩蕩、兢兢業業,崛起的目的,不是總量占比不斷提高,而是希望中國人內心有歸屬與溫暖,人與人之間有友善和關懷,國際社會對中國有欣賞與認同:既喜歡中國做什麽,更喜歡中國是什麽。

  劉建冬(國家電網[微博]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級編輯、投資管理部主任):

  《請總理放心,我們一定給中國裝備長臉》文章,文章內容很好,但文章標題在國際文化傳播過程中,會產生誤解,不被國際文化接受。難道,我們做事就是為了讓總理放心?就是為了長臉?價值觀有點立不住啊。我們什麽時候看到過美國媒體報道某企業做了什麽事,請奧巴馬放心?為誰長臉?在“一帶一路”走出去的過程中,類似表述,一定要避免。

  張榮剛(中共深圳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高級新聞顧問):

  “一帶一路”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一帶一路”的落地同樣是一種對外價值觀的傳播行為,不但要考慮國際傳播的話語體系,更要考慮價值認同!

  蔣正翔(光明日報社網評中心理論編輯室副主編):

  大環境的話語體系和導向,短時間內不會變化。但大家必須要一點一點努力改進,不管是企業還是媒體。

  陳平(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顧問委員會咨詢專家):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的舉國之措,而不是為誰而做。應該是為國家繁榮和民族強盛而負責。

  孫楊(博雅公共關系公司):

  我們需要用對方聽得懂,易於接受的語言表達自己、宣傳自己。通過有效溝通建立互信、征服人心。從而為務實合作奠定基礎。

  劉建冬(國家電網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級編輯、投資管理部主任):

  關於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問題,困擾高層多年。“一帶一路”同樣面臨如何走出去並走進去的問題。其實兩者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你是否有他國真正願意接受的東西?有符合他們需要的好東西?或者價值觀契合(至少不排斥)、情感契合的東西……。目前,我們對外傳播之所以如此困難,不是語言表達的問題,不是翻譯問題,而是語言本身承載的內容出了問題,因此要在價值認同上做文章。無論孔子學院、紐約大屏幕播放的紀錄片,還是國家各種文化基金的巨額投放,都不能沈醉在自我陶醉和自說自話中。

  陳平(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顧問委員會咨詢專家):

  文化輸出要真正做到被國際社會所認同、接受,首先要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既不能自說自唱、自以為是,生硬推銷,也不能僅僅投其所好。文化需要自尊,也需要受眾,如果用平等自信、不卑不亢,目的性不要那麽強烈的態度,走大眾底線,不要過度展現政治傾向、國家意誌。

  過去,我們總是習慣國家派團出去展覽、參加演出比賽,而其他國家都是社團甚至個人行為,我們聲勢浩大、財大氣粗,不是民間行為,而真正的國際舞臺大部分都是普通民眾的自發行為,出發點與效果自然不盡相同。

  “一帶一路”文化輸出,要切忌淡化政府行為,放手讓民間社團、個人、協會去參與,國家給予方向性把握與指導即可。這樣做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我們要總結經驗,為什麽這麽多年一直是大投入、大規模地搞文化活動,但影響力和聲望都依然有限?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深入民眾,像是完成政治任務,所以世界對我們也充滿提防和警覺。

  如果變成了民眾的自發交流,效果就不同了。就好比培訓,同樣是參加培訓班,官方出錢派人去參加與個人掏腰包去參加,目的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完成任務,而後者是自發的需求,主動性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民間外交就是最好的器。

  梁周敏(河南省委黨校副校長):

  中國傳統文化給了“一帶一路”什麽樣的力量支持呢?儒家學說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等,都是解決國人生存交往、傳承發展之道。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學說總是正統和正道,它滿足了為政者和民眾進取的理想和奮鬥的文化支持。

  但人有自由的天性,有不願受生存發展束縛的內在向往,道家如莊子學說提供了人們心靈自由和實踐修為的自由觀。老子的道家學說述說了無為而治、柔弱如水的為政和個體修為的道理,滿足了人們自由想像和心靈無拘的文化滿足。人還有不滿足已知世界的追問,以及我如何、怎麽辦的問題,追問無窮的欲望和有限的時空的關系,這些追問亦是人的本性。

  佛教學說則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滿足了人們精神上的幻想和靈魂永生的需求,慰籍了人們在現實世界遭受痛苦的心靈。正因為儒道佛在文化上滿足了國人精神的種種需求,所以千年來不論焚也好、坑也罷,都不能弱減它的力量。國人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慣常從中汲取和尋找。

  民主和科學是時代的潮流,國人要生存和發展必須崇尚之信仰之,並真正將民主和科學的力量升華成自覺的價值追求,推動並上升到信仰的層面。由此認為,國人的價值觀在中國社會大變遷大轉型中既有混亂、值得批判整肅重構的一面,更有堅定正確呈現正能量的一面,如不是,就不能解釋三十多年中國巨大的歷史進歩,也不能很好說明“一帶一路”所追求的融合、溝通、合作、共蠃的願景和行動的目的。 (本文作者介紹:定期發布“一帶一路”相關信息,融匯主流思想,傳遞各界聲音,推動“一帶一路”早期成果與標誌性項目落地。2015年06月11日,文/新浪財經專欄機構 百人論壇 作者 曹紅輝、梁海明等)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