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精神:「僑」走向「橋」,陳嘉庚精神 跨時代發光

陳嘉庚是一位跨越時代的華僑領袖,他的傳奇人生與偉大精神,是華人社會永恆的記憶,亦為世界珍貴的人文遺產。陳嘉庚團結華人全力支援抗日戰爭,支持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等等,皆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陳嘉庚一生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在文化與社會建設方面的貢獻,為後人欽敬崇仰。

陳嘉庚對馬來西亞社會各領域貢獻良多,然而,如今馬來西亞卻少有人提起陳嘉庚。有感於嘉庚精神與他的傳奇事蹟有逐漸式微的趨勢。2011年6月,大馬華商與文教推手——馬中友好協會秘書長陳凱希與隆雪華堂會展陳友信發起成立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

陳凱希表示,在陳嘉庚先生逝世50週年之際,基金籌委會正式成立,初期致力於各項工作與活動,同時著手籌建馬來西亞陳嘉庚紀念館。「為了緬懷陳嘉庚一生的豐功偉績與高風亮節,以激勵後人,並向社會傳達『誠信果毅、克己奉公、匡扶正義、無私奉獻』的正面價值觀,我們積極爭取註冊成立。」

經過2年的籌備,該會於2013年4月獲得社團註冊局核準,正式成立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

該基金以陳嘉庚為典範,鼓勵個人或團體為國家與社會奉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於是創立「陳嘉庚精神獎」。

「陳嘉庚精神獎」的對象包含個人或團體,被提名者不限國籍或民族,受表揚團體也不限國內外。他們必須對國家社會的政經文教有卓越貢獻,須具備誠毅與正義的道德價值觀,從事正面的事業與觀念推廣,具有牽動人心的奮鬥歷程及成就。

全球人民溝通橋樑

陳友信表示,有關獎項是為了表揚具備並落實陳嘉庚核心精神的企業界人士或機構。凡是對長期奉獻社會,文教發展、社會建設或學術方面有傑出表現者,經提名與甄選,皆有機會獲此殊榮。

陳凱希說:「我們所景仰的陳嘉庚先生不僅是華『僑』領袖,而是連接、溝通世界各地華人的一座『橋』梁。我們今天主辦陳嘉庚精神獎所提倡的『嘉庚精神』則是一口源頭活水,它包含了深刻的東方傳統思想與文化精髓,卻普世適用。」「它並不是屬於華人的,更不應該停留在馬來西亞;但我們有責任將它發揚光大,將它構築成一座溝通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橋樑。」

陳嘉庚離開人世已半個世紀,在這個誕辰140週年的紀念日,嘉庚精神之典範光輝,在馬來西亞照耀千秋。

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看到了大馬華社急需要加強民間凝聚力、提升素質文明,在這個時候再提嘉庚精神,正適應了時代之需。如今創辦陳嘉庚精神獎,也是一座將各界精英聯繫在一起的橋樑,以相互了解、增進友誼、促進文化交流、共襄弘揚嘉庚精神。

設紀念館論壇 展開學術研究

陳嘉庚文化中心秘書長陳亞才說:「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從無到有,如今已實現第一個目標,亦是設立一個發揚陳嘉庚精神的文化中心,那就是我們這一座兼具文物館、展覽廳與活動中心功能的陳嘉庚紀念館。接下來,我們即將展開就是第一屆陳嘉庚精神獎、陳嘉庚論壇的一系列活動。」

他也表示,該基金正在積極地開展學術研究方面的工作,探討資助有關華人的學術研究計劃,以加強跨文明交流。

陳嘉庚文化中心執行長莊詒晶表示,「『嘉庚論壇』這個活動計劃,是我們其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也就是邀請知名學者,共同探討有關世界發展、海外華人、馬中國情等課題,爭取將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發展為海外華人交流的平臺,並推動本地學術研究。」

她補充,該基金非常重視與社區之間的互動,正如成功舉辦的嘉庚語錄書法比賽、常識問答比賽、中小學生導覽活動等,是該基金另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推動教育培養人才

「總的來說,我們以弘揚嘉庚精神為主要的目標,除了呼籲社會上有所成就的人士見賢思齊,也鼓勵年輕一代通過各種活動來領略嘉庚精神的特質。」

陳嘉庚文化中心聯合主席陳友信說,陳嘉庚原本是一個平凡的人,卻創造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以其過人的智慧勤勉、誠毅致公建立商業成就與社會地位,畢生傾其所有、舉其所能創辦各類教育事業。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繼承陳嘉庚的遺願,繼續推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需要我們關註。因此,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也將設立貸學金、助學金,供修讀人文科系碩博士課程的研究生申請,以此培養髮揚嘉庚精神的人才。」

新國社團設陳嘉庚獎學基金

在陳嘉庚與世長辭之後,追悼活動在全世界逾百個都市、地區蔓延開來。然而,單純的悲傷並無法實現先生未了的遺願。於是,在陳嘉庚逝世後的一個月內,新加坡280多個社團與學校的5000多位代表出席追悼大會,當場籌集到新幣10萬元捐款,設立「陳嘉庚獎學基金」以紀念先生獻身教育的精神。此獎學基金的信託委員會則是如今新加坡陳嘉庚基金的前身。

紀念陳嘉庚逝世2 0週年,該委員會想要擴大活動範圍,於是成立新加坡陳嘉庚基金,1982年獲準註冊為公共慈善機構,預定籌款目標為5 0 0 萬元, 並設立「陳嘉庚高級學位獎學金」、「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南洋理工大學「陳嘉庚教授基金」、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陳嘉庚金牌獎」,每年舉辦陳嘉庚學術講座。

2002年,「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走向區域化發展。新加坡陳嘉庚基金與上海高校合作開創了「上海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2 0 1 1 年起, 則由陳嘉庚國際學會、南大教育與研究基金會、新紀元學院聯合主辦「馬來西亞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

其中,自1986年每年舉辦的「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是由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倡導興辦的。他認為應該設立一項鼓勵青少年勤於思考、發明新產品的獎項,將運用科技解決現實問題的機會提供給年輕人,使得陳嘉庚精神中「開拓創新、促進建設」的核心部分得以延續。

「中國諾貝爾獎」頒傑出科學家

1988年,繼新加坡陳嘉庚基金成立之後,由中國科學院等單位與人士聯合發起,在北京設立「陳嘉庚獎」。這是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的「陳嘉庚科學獎」之前身。科學獎在2003年正式設立,由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負責,旨在獎勵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中國科學家,以促進科技事業發展。該基金會在2010年增設「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激勵更多青年人才獻身科技事業。

集美學校委員會是集美學校的管理機構,曾用「辦事處」與「校董會」名稱,直到1956年為適應中國建設發展,正式改組為「集美學校委員會」,管理陳嘉庚紀念勝地景區、陳嘉庚紀念館、陳嘉庚故居與公園等,並負責接待海內外客人,組織集美學村重大慶典,例如「嘉庚杯」、「敬賢杯」 等大型文體活動。

同年,在香港集友銀行股東年會上決策,從當年股息港幣1000萬元提取港幣100百萬元給集美學校。 1989年,「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以管理該筆撥款,以繼承並發揚先生「興學辦教、提升素質」的精神,永遠紀念陳嘉庚先生的業績。

陳嘉庚國際學會凝聚各界精英

在陳嘉庚基金成立10週年之際,「陳嘉庚國際學會」在香港成立。該學會由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丁肇中教授、李遠哲教授,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校長田長霖教授、香港大學前校長王賡武教授等人發起成立,旨在弘揚嘉庚精神、凝聚各界精英,落實陳嘉庚「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原則。

理念世界傳播紮根

該學會總部於1996年由香港遷往新加坡,與新加坡陳嘉庚基金、怡和軒俱樂部緊密合作。除了秉承陳嘉庚「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之職」之精神以外,也積極推動學術研究,協助設立教育與經濟的國際合作作出貢獻。

舉例來說,為了推動集美大學的建設,該學會於1995年聯合創辦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97年,籌建4年的美國加州大學「陳嘉庚(化學)樓」落成,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座在美國著名學府以華人命名的大樓,象徵著陳嘉庚從「華僑」向「華橋」轉變的一個歷史過程——陳嘉庚的名字和事蹟作為華人的典範,作為一座橋樑,進一步介紹到西方——陳嘉庚的精神與理念,將更廣泛地在世界各地傳播紮根。

成立於1895年的怡和軒俱樂部,是新加坡華人社團中的百年老字號。自創辦以來,不僅是富商消閒的地方,而是與時代共呼吸,在照顧華社福利、賑災抗戰、資助教育等,全面發揮作用。(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2014年10月25日,東方脈動)

Views: 7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