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雨:故事·遊戲·動物·朋友 3

那麼,什麼樣的家可以給孩子心靈提供一個溫暖的所在?

我們看看古今中外的經典兒童故事,可以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它們往往都有著共通的精神血緣,和共同的故事原型。翻新的其實只是形式,是外包裝,是主旋律下的變奏。這些故事的原型都有古老的歷史淵源,和民間故事是一個家族,都是由人類的希望與想像灌溉出來的果實。格林童話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全世界兒童的經典故事。眾所周知,它是格林兄弟從民間搜集來的民間故事。

筆者幼年正是文革後期,在家中偷看父親的“毒草”,60年代的《上海文學》,本不是給孩子看的,但我卻對每期一篇的“民間故事”如癡如醉,沒有大人的指點,完全是我個人的發現,在厚厚的合訂本目錄中專找這四個字,並不知道這四個字的意思,但是憑著本能就發現了一個兒童的精神樂園。

為什麼古老的民間故事卻能夠成為經典?因為越是古老的故事里面,越是像母液一樣隱藏著人類古老而常青的生存智慧,是人類文明中理性還沒有形成一種壓抑力量之前,祖先用以表達他們智慧的方式。兒童的思維還沒有接受嚴格的理性訓練,更多偏向於靈性思維,與人類早期思維特點有共通之處,兒童繪畫與人類的原始岩畫往往有驚人的相似。而且那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都是模式化的,故事是以一種結構,一種模式來顯示意義的,兒童故事與人類早期神話故事有可比性,具有共同的功能因素。

古老的故事往往是經典的故事。經典的故事需要重新包裝,以幫助孩子理解當今的世界變化。當今世界生產的兒童片中,有很大部分是根據經典故事改編的。如《獅子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古老戲劇《哈姆萊特》,這個丹麥王子的故事在民間其實流傳已久。

《獅子王》用動物界來置換古老的年代和複雜的歷史,其實是使結構的作用凸顯出來了。因為動物是超越歷史、時代和意識形態的,動物是孩子永恒的朋友,對於今天的孩子,特別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來說,理解的障礙可以降到最小。正是因為這樣的改造,使這部動畫片獲得了最大流通,在全球創造了驚人票房。認為中國的兒童節目不好看,是因為原創力不夠,我不以為然。不要被原創力這個詞所迷惑,什麼叫原創力?我們拿它做擋箭牌,其實是個空心湯圓。在我看來,我們的兒童片做得不好,不是因為它的所謂原創力不夠,而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認識到兒童片其實應該是類型片,我們對這種類型的認識不夠。

這世界變化快,但其實,根本與核心是不變的,這就是人類的自我生存與發展。它決定了人類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必然是樂觀主義的,因為只有樂觀主義才是對生命的肯定,只有肯定才有文明的延續。所以兒童文學必然是建立在樂觀主義之上的教化。必然是屬於喜劇美學範疇的,必然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只有這樣才能建構我們文明得以延續的最基本的倫理道德,這是一個文明的根基,也是文明的本能。我們不會讓兒童故事有一個恐怖的結尾,即便是悲慘的故事也會有精神的升華,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兒童節目中的暴力因素也是因為同樣的道理而受到社會中家長、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的高度警惕與重視。

兒童片作為
類型片應該是道德的、喜劇的和大團圓的,好萊塢的很多片子受到孩子的歡迎正是因為它的類型化的特點。《小鬼當家》里的壞人是臉譜化的,打斗也是盡量消除它的血腥味,所以打斗的過程是遊戲化的,結尾是正義戰勝邪惡,而孩子正是正義的體現。

有人認為,判斷一個故事是好還是壞,有一個標準,就是好的故事大人可以與孩子共享。美國的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大人與孩子一起看得津津有味。好萊塢更是創造了讓孩子與成人在同一座電影院里共同歡笑的景觀,過去有秀蘭•鄧波兒的輝煌,現在有《小鬼當家》系列和以《獅子王》為代表的動畫片制作熱潮,既受到孩子的熱烈歡迎,而又都不是僅僅針對兒童來拍的。

法國沒有專門的兒童電影制片廠,但是卻非常重視兒童觀眾,他們認為很多好的片子大人和孩子都會喜歡,孩子喜歡的大人也會喜歡,②這些片子都是類型化的、好萊塢模式大團圓結尾的,不可能是別的。
(呂新雨:故事遊戲動物朋友——對兒童影視節目理論建構的探討;2009-06-14  愛墾網)

注釋:②參見陳宛妤《兒童電影呼喚大師》,載於《世界著名導演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頁(愛思想網2009-06-14)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