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旅遊者:後現代主義旅遊業

【摘要】隨着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們出遊經驗的不斷豐富, 傳統的大衆旅遊很難能滿足人們追求個性化、注重情感和體驗的旅遊需求。極具個性化、情感化、體驗化、不斷發展的後現代旅遊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而起步不久但發展迅速的民宿旅遊無疑是當前熱度較高的後現代旅遊形式之一。

在市場的推動下, 民宿數量不斷增長, 越來越多的遊客以體驗而不是觀光、度假或其他的原因爲主要因素去民宿開展旅遊活動。民宿遊作爲集小衆化、個性化、體驗化、情感化、日常化爲一體的新興旅遊形式, 越來越多的地區將目標投向民宿遊客。

後現代主義的研究起步較早, 並在多個領域産生影響, 但後現代旅遊興起時間短, 現有研究多集中在後現代旅遊的定義、特徵上, 對後現代旅遊的旅遊形式、旅遊者行爲等方面研究較少。

同時民宿旅遊作爲鄉村旅遊延伸, 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宿業的發展、影響, 經營管理者的態度、行爲, 遊客體驗, 市場營銷, 主客關係等方面, 對民宿遊客行爲的系統研究較少, 本文在系統的梳理和闡述國內外相關研究和理論、實踐成果的基礎上, 擬通過後現代主義視角對民宿遊客的旅遊動機、行爲、滿意度等進行深入研究, 找出其特徵, 以此來豐富後現代旅遊以及民宿遊客行爲的的研究內容。

據此本論文共分爲六章內容, 如下:

第一章介紹了本文的選題背景、研究意義、研究內容與方法、技術路線圖。

第二章的內容梳理、總結、述評了國內國外相關學者的研究內容、方法、結論和不足。尋找各主體之間的交織點,爲後續的實証研究提供相關理論基礎。

第三章至第五章爲本文的主體內容, 介紹了案例地情況, 數據獲取、調研、分析過程, 樣本人口學屬性信息, 對德清民宿遊客出遊動機、信息獲取渠道、預定行爲、遊伴選擇、遊中活動、滿意度、再宿意願等方面進行分析, 指出德清民宿遊客的後現代主義行爲特徵。以及人口學屬性對動機、活動選擇的差異性影響。第六章對本文的研究內容進行總結概括, 總結研究。

結論, 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同時對德清民宿的發展提出建議。本文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德清民宿遊客中女性較多, 年齡較小, 但學曆水平總體較高, 月收入大多處於中高水平,長三角城市爲主要客源地。同時,大部分遊客選擇與親朋好友一起出遊,出遊時長較短。

(2)遊客獲取德清民宿的信息多以親朋好友介紹爲主,口碑信息非常重要, 同時結合現代移動通訊工具及社交軟件獲取信息及預定民宿。

(3)想要紓解壓力、放鬆身心成爲遊客們的主要動機,增進同行親友的感情,提昇家庭樂趣、民宿週邊有優美的自然景色、增加自己的旅遊經歷、想要暫離一成不變的生活、想要滿足對休閒生活的渴望等動機也佔有很大的比率。

(4)不同的人口屬性對遊客的動機、活動選擇具有一定的影響,動機及活動選擇整體凸顯後現代旅遊注重個性化、情感交流、個體體驗的特徵。

(5)德清民宿遊客的總體滿意程度均值爲4.01,達到滿意, 但依然受遊客的人口學屬性影響,高學歷、管理者、空巢或單身階段、公務人員的滿意度較高。衛生條件和舒適度被認爲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最滿意的則是身心愉悅, 交通情況的滿意度較差, 可進入性差, 停車難等是遊客反映的主要問題; 但再宿意願和推薦意願都較高。(原題:後現代主義視角下浙江德清民宿遊客行爲研究 http://cnki.cqgmy.edu.cn

The post-tourist or post-modern tourist is a consumer who embraces openly, but with some irony, the increasingly inauthentic, commercialised and simulated experiences offered by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concept of the post-tourist has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consumer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in the post-modern era.

The concept of the post-tourist has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consumer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in the post-modern era. The term seems to have been coined by Feifer (1985), and has been used subsequently by Urry (1990/2002), Rojek (1997) and others. The post-modern world is characterised by globalisation, hyper-consumerism, the experience economy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technology. Consumers have numerous choices and possibilities, and often undertake seemingly incompatible activities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capitalise on this array of opportunities. Postmodern tourism has therefore been described as a form of ‘pastiche tourism’ (Hollinshead, 1997: 192) or ‘collage tourism’ (Rojek, 1997: 62). (Post-Tourism,Melanie Smith eta)

延續閱讀:

蔣磊·“再地方化”与“詩性資本”———論消費時代的特産

農業 4.0

Views: 6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