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冰淩博士《羅芳伯與西婆羅洲的開拓》(1)

近世以來,越來越多學者注意到客家人獨特的風俗習慣、文化特征,及其傑出人土與貢獻。在為數眾多的客家偉人里,有一個比較模糊而又特殊的形象,即曾在荷屬殖民地的婆羅洲島叱咤風雲的華人首領羅芳伯。梁啟超《飲冰室全集》將他列為近代八大殖民偉人之一,然而羅芳伯究竟何許人,任公自己也不甚了了。本文謹就筆者近年從事婆羅洲華人公司社會研究,從荷、中文檔案中得到的有關史料,結合最近在羅氏故里廣東省悔州石扇鎮西南村的實地調查,談談這個客家歷史人物。


一、梅州石扇訪羅芳伯故里


位於梅州北面十多公里的西南村,是一個很小的村落。村中央有一個普通客家居落常見的半月形池子,村子四周,綠野青山,形勢開闊,地臨粵閩贛三省交界,頗具地理之勝。然而,村落本身卻相當衰敗,十幾棟新舊參差的土建民居,住著羅、高兩姓人家,現有羅姓七戶。今年八月下旬,借參加在潮州召開的“饒宗頤學術研討會”之機,在嘉應大學與梅北中學幾位朋友的幫助下,筆者走訪了石扇鎮西南村的羅氏故居,采訪了羅芳伯的後人。在新建的二層樓房里,我們拜會了羅芳伯的第五代孫、現年五十七歲的羅福生及其堂弟羅雲生,羅雲生八十六歲的老母親林愛蓮老太太,根據他們的敘述,我們隱約追尋到有關羅芳伯留在故鄉的蛛絲馬跡。

村西南一條老巷子里,坐落著一棟簡陋的舊屋,幾堵風蝕的土墻,圍起數間窄小的空房,里頭零散堆放著銹跡斑斑的農具與石磨,據說這就是羅芳伯當年的故居。當地一直流傳著羅芳伯的傳說,六十二年前,當林愛蓮老太大初嫁羅家時,就常聽公爹、公婆講述羅芳伯下南洋的故事。老輩人還聽說,羅芳伯在婆羅洲發財後,曾回石扇老家探親,帶回一包金首飾,分送給村里的父老鄉親。

離羅芳伯故居不遠處,有一座羅、高兩姓合祀的祠堂。“文化大革命”前,祠堂里還供有一尊羅芳伯的石像與一張畫像,這僅有的遺念,如今也毀滅無存了。空蕩蕩的祠堂里沒有供案,沒有神主。梅北中學的“羅芳伯紀念堂”,也是同樣情形,除了一張新繪的畫像,別無它物。


羅福生告訴我們,他與在廣州工作的兄長羅志達,是羅芳伯的第五代嫡孫。此外,羅芳伯還有一個弟弟羅珍伯,羅雲生是羅珍伯的第五代孫。當地政府為了紀念這位歷史人物,其子弟在梅北中學可以免費就讀。據說羅志達先生保存有部分關於羅芳伯的資料,但由於行程匆匆,我們未能安排時間去廣州拜會他。

有關羅芳伯的事跡,我們還可以在羅香林教授的專著中,得到一些不盡相同的信息。羅先生根據石扇羅四雛提供的羅氏族譜,考證羅芳伯祖居在江西南部,先祖自贛南遷廣東嘉應州白渡堡,傳五世,再遷石扇。十三世祖羅啟隆,即芳伯之父,娶妻楊氏,生芳伯、葵柏、臺柏三子,羅芳伯在故鄉有原配李氏,生子子增。至第十九世,為海雲、天雲、孝雲。芳伯後裔皆以耕讀為業,或以農閑兼業商販。

收錄在《客家史料匯編》中的石扇羅氏族譜,所提供的資料僅此而已。至於羅芳伯在故鄉的生平事跡與移居婆羅洲的事均只字未提,因此,我們只能通過他在婆羅洲的活動來了解這位東南亞客家先驅。

二、婆羅洲歷史上的羅芳伯其人

在論述婆羅洲歷史上的羅芳伯其人其事之前,首先還應簡略追溯一下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在荷屬東印度公司婆羅洲島上的華人公司歷史。

十八世紀的婆羅洲,分屬於二十多個馬來王國,荷印殖民政府尚未正式統轄該地區。根據考古發現,當地的產金歷史相當悠久,至少在十五世紀,爪哇移民已在內陸的上侯(Sangpu)、萬那 (Landak)、 馬坦(Matan)上遊從事采金活動。華人金礦業的緣起,大約在1740年前後,首批華人礦工二十多人應南吧哇(Mampawa)土王之邀,從北部的渤泥(Brunei)到南吧哇境內的百演武(Soengei Doeri)開發金礦,結果很成功。這一經驗刺激了婆羅洲島上其它馬來首領競相仿效,招徠華人到各自境內開礦,以牟取高額地租與稅金,三發(Sambas)蘇丹每年的收入黃金五百兩。

Views: 6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