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恕誠:司空圖詩文相通論及其對柳宗元一篇序文的補說(上)

不同文體之間的關係問題,涉及面很廣。就作家而言,一人往往會兼有幾種文體的創作,這些創作的異同優劣,可以作為考究辨析文體關係的一種依據。唐代作家柳宗元、司空圖於此皆曾發表過意見。並且司空圖在對柳宗元詩與文均予高度評價的同時,對其關於文體關係的言論,則有所辨析補正。回顧這兩位作家的有關論述,對我們認識兩家的文學思想,深入研究詩與文等不同文體之間的關係很有意義。本文試予介紹。不妥之處,希專家指正。

司空圖《題柳柳州集後》云:

金之精粗,效其聲,皆可辨也,豈清於磬而渾於鐘哉?然則作者為文為詩,格亦可見,豈當善於彼而不善於此耶?思觀文人之為詩,詩人之為文,始皆系其所尚,既專則搜研愈至,故能炫其工於不朽。亦猶力巨而鬥者,所持之器各異,而皆能濟勝以為勍敵也。

愚常覽韓吏部歌詩數百首,其驅駕氣勢,若掀雷抉電,撐抉於天地之間,物狀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今於華下方得柳詩,味其深搜之致,亦深遠矣。俾其窮而克壽,玩精極思,則固非瑣瑣者輕可擬議其優劣。又嘗觀杜子美祭太尉房公文、李太白佛寺碑贊,宏拔清厲,乃其歌詩也。張曲江五言沈郁,亦其文筆也,豈相傷哉?……因題柳集之末,庶裨後之詮評者,無或偏說,以蓋其全工①。司空圖以金屬被鑄成不同樂器的發聲和力士持不同武器的格鬥,比喻作者用不同文體寫作,即” 文人之為詩” 和” 詩人之為文” 。認為:同一作家雖然所用文體不同,但都基於作者的素質而可見其精粗,可辨其格調,即具有某種統一性。他用” 驅駕氣勢” 等語評論韓愈詩歌,用” 深搜” 、” 深遠” 評論柳宗元詩歌,跟韓文給人的” 氣盛言宜” 、柳文給人的幽深旨遠的印象是一致的。顯然,在司空圖看來,韓、柳之詩,與其文相通,有其統一性。同時,他又用杜甫祭房琯文、李白佛寺碑贊,以及張九齡之詩文皆具有沈郁的特征,進一步說明作家為詩為文,格調往往通之於其人。

司空圖不僅從理論上,而且以具體作家作品證實了詩文之間的聯系和相通。但他為之題跋的《柳柳州集》中卻有一篇《楊評事文集後序》,序云:

文有二道:辭令褒貶,本乎著述者也;導揚諷諭,本乎比興者也。著述者流,蓋出於《書》之《謨》《訓》,《易》之《象(彖)》《系》,《春秋》之筆削。……比興者流,蓋出於虞夏之詠歌,殷、周之風雅……茲二者,考其旨意,乖離不合。故秉筆之士,恒偏勝獨得,而罕有兼者焉。……唐興以來,稱是選而不怍者,梓潼陳拾遺。其後燕文貞以著術之餘,攻比興而莫能極;張曲江以比興之隙,窮著述而不克備。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若楊君者,少以篇什聲稱於時……晚節遍悟文體,尤邃敘述。學富識遠,才湧未已。其雄傑老成之風與時增加……用是陪陳君之後,其可謂具體者歟!……宗元以通家修好,幼獲省謁。故得奉公元兄命,論次篇簡,遂述其製作之所詣,以系於後。柳宗元這里所提出的” 文有二道” 與司空圖所說的” 文人之為詩,詩人之為文” 可以相兼的理論,有無抵牾呢?司空圖既然為《柳柳州集》作題跋,不可能繞開文集中的這篇文章。並且,追究其題跋的動機,很可能即與這篇文章有關。他的題跋,既要在當時人們普遍推崇韓愈而對柳宗元的認識尚有不足的情況下,正確評價柳宗元,又不能不對柳宗元這篇文章在理論上有所補說分辨。究其實,柳宗元” 文有二道” 說,不過源於六朝時期的文筆之辨。由文筆的區別,推到二者難兼。但難得兼善,並不是說任何人都不可能兼,更不是說二者沒有任何聯系和相通之處。就連柳文本身也沒有將問題絕對化——” 恒偏勝獨得,而罕有兼者” ,所謂” 偏勝獨得” ,只是恒見常有的現象,而並非盡皆如此;” 兼者” 只是” 罕有” ,而並非沒有。否則,便不可能出現陳子昂了。對於詩文可以相通,司空圖除了在理論上予以說明,並舉出包括柳宗元自己在內的作家為證外,還進一步就柳文中所提到的張九齡作了申述:” 張曲江五言沈郁,亦其文筆也,豈相傷哉!” 雖只是點到為止,未曾展開。但張九齡在文壇的地位和成就,唐人是熟知的。作為開元時期的重臣和文壇盟主,他與張說都是繼陳子昂之後,在詩文革新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