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后望书》疏勒河的挽歌 の 歷史佳醪

玄奘法師西行求經,餐風宿露,於貞觀三年(629年)九十月間抵達瓜州晉昌城。瓜州剌史獨孤達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對玄奘十分敬重,盛情相迎款待。正在這時,涼州快馬送來了追捕玄奘的公文。獨孤達閱後,勸玄奘趕快離開。

玄奘走的是伊吾道,而當時玉門關戒備森嚴,他只好星夜至疏勒河邊,準備繞過關城偷渡之。玄奘問詢西行路徑,“或有報云,從此西行五十余里有瓠蘆河,下廣上狹,回波甚急,深不可測,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關外西北又有五烽,侯王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無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賀延磧,伊吾國境。”(《大慈寺三藏法師傳》)當時洪水季節已經過去,水流在河灘上漫散成數支,最寬的水流尚有丈余,岸邊長著胡楊林。時間倉促,又在暗夜中過河,玄奘在當地收留的一個胡人徒弟石槃陀砍樹搭橋,將草和沙鋪在上面,牽馬過河,繞過了玉門關城。


至今,在離苦峪城西約50公里的處的榆林窟(見上圖)和東千佛洞,尚有數幅西夏時代唐僧“西天取經”的彩色壁畫。這幾幅壁畫是以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為藍本繪制的,應為中國最早的玄奘取經圖。這畫中沒有豬八戒與沙和尚,玄奘作漢僧,邊上有非人非猴的行者,大約就是那位“胡僧”——“猢孫”的變異。


唐瓜州設在晉昌縣,故址為鎖陽城。


疏勒河在鎖陽城以北實測距離34公里,約合唐里61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是大師西行歸來後,根椐記憶口述,由弟子慧立整理的,所記路程與實際距離相差無幾。幾十年前的一宿行程,大師記憶能如此精準,真非凡人所能。——瓠蘆河即疏勒河無疑。“下廣上狹”,當是一個峽谷地區。疏勒河自出祁連山後,流經酒泉盆地和敦煌——安西盆地,均在平原荒漠地區,只有穿過祁連山脈北麓延伸到盆地的一條剝蝕殘山時,形成了不太長的峽谷河段。這條殘山與敦煌境內著名的三危山、鳴沙山相連,寬只有幾公里,相對高度只有幾十米,其最高處也不到200米。因為山丘低矮,且多掩埋在沙礫之中,因此又稱為“亂山子”。

唐邊塞詩人岑參曾兩次出塞,在安西節度使幕中任掌書記、判官等職,對河西兩關和天山南北的各條通道關隘,十分熟悉。他在詩中寫道:“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白草枯。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 (《玉門關蓋將軍歌》)蓋將軍即河西兵馬使蓋庭倫。守關官兵多達五千,可見唐玉門關的關城之大。


一切都像是為了讓人遺忘。當時瓜州至酒泉的大道,也取道玉門關,沿疏勒河沖積扇邊緣的泉水出露帶繞行,以保證旅人的水源的供給。至今,鎖陽城與唐玉門關間還留有“唐道”的殘跡。一千多年來,浩浩漠風帶來大量沙礫,愈積愈多,唐代的古道已經明顯低於地面,像一道斷斷續續的深溝。

據考證,東漢至唐代玉門關在今天雙塔堡村附近。

兩座白塔在疏勒河南岸的兩個小山上,相距約半里,遙遙相望,是唐玉門關特有的景致。“雙塔不知創於何代。其地峰迥路轉,河水灣環,林木蔥蒨,徘徊瞻望,頓滌塵襟。” (《肅州新志》)——說得真好,只有在這里,才能夠體會到“長溝流月去無聲”,才能夠領略歷史的遼闊宏大,和“故事”的峰迥路轉。


可曾想過,半個多世紀前,唐玉門關還是河西走廊上保存得最好的古城遺址之一。


清雍正六年,即1728年,當時駐軍利用唐代玉門關的舊址,修建了雙塔堡。城周圍一里多,高一丈八尺,寬一丈七尺,在南北兩座城門,各有城樓。堡內建有龍王廟、關帝廟、昭忠祠等建築。許多唐代故城的遺跡都被保留在這座城堡中。徐松西行途中,1812年到雙塔堡考察。時值深秋,登臨山岡,一片蕭瑟的景象。他覺得與州志中的記載有些差異,“危徑臨流,河曲平沙,差堪步馬。而山非蒼翠、樹乏青紅,滾滾渾波,殊非佳觀”。(徐松《西域水道記》)我不知這時雙塔堡是否還作為一個要塞使用,但這一帶有人家是肯定的。

又過去了100多年,疏勒河依然奔流。1943年,由向達、夏鼐先生率領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考古組,來到河西從事考古調查,也進入唐玉門城,當時古堡及廟宇等尚存。他們又到周邊地區考察,在雙塔堡四周的山頂和各河口,有12座聳立著的古烽燧,這應合了唐人詩句中“山南山北總是烽”的意境。其中雙塔堡北峰,殘丘相對高度近50米,蹲踞著的烽火臺殘高三四米,映襯湛藍的天際,格外宏偉壯觀。向達先生認為,六朝以迄隋唐的玉門關,當在唐瓜州晉昌縣北,“唯今雙塔堡亂山一帶僅餘古烽燧二,其他遺跡悉化為煙云,關址所在,疑莫能決也。”因考察時間較短,雙塔堡又為清代重修過,所以向達等雖然指出唐玉門關在這一區域,但不能確定雙塔堡是否即為唐玉門關舊址所在。(向達《兩關雜考——瓜沙談往之二》) 後來,安西博物館的同仁據實地勘察後,認為雙塔堡即唐玉門關所在,並在1987年11月水庫水位下降後,對雙塔堡故城遺址進行了實地勘測。


這里的每一處遺跡,都是釀造中國歷史文化佳醪的“老窖”。

這些遺跡,如氣勢豪縱的大寫意,或深埋於地底的酒壇,不是現在什麽幾星級旅遊景點“指數”所能標識的。


唐玉門關附近的疏勒河北岸,風蝕土臺上聳立著一座高大烽火臺。

火臺南面河邊有寬闊平坦的草灘,春來一片青蒼蔥蘢,河灘上長滿苜蓿、冰草和芨芨草,還有許多星星點點的野花。這座烽燧現存殘高有6.5米,周圍環築圍墻,房屋墻址遺跡清晰可見,長寬各20米,當年應當建有驛館。專家們考察地理環境後認為,這座疏勒河岸邊大烽燧應為有名的“苜蓿烽”。

唐代詩人岑參策馬西來。黃昏,暮色四合,他到苜蓿烽上驛館投宿,節令雖是立春,邊塞依然寒風凜冽。夜深人靜,幾杯苦酒,淚跡酒痕,無邊思緒隨著搖曵的燭光漫散開來。詩人喚取筆墨,略一沈吟,在驛館的墻上揮寫,一時煙云滿目:


苜蓿烽邊逢立春,葫蘆河上淚沾巾。

閨中只是空思想,不見沙場愁殺人。


詩寫得委婉淒清動人。明明自己的苦旅鄉愁,卻寫閨中紅顏思夫情切,詩人寫得很巧妙——這就是唐人的氣魄和智慧,絕對沒有後來文人墨客的孤傲矯情或窮酸相。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唐代詩人只要隨手寫來,不經意中,把能一整座烽火臺寫進中國文學史。

Views: 7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