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要認識電子媒介及其導引的文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必要先認識電視和電視文化的實質。美國學者戴安娜·克蘭認為:“電視構成了一種文化活動場所,這個文化活動場所在建構現實和闡釋重大事件和社會變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麽,電視和電視文化的實質是什麽,它對童年概念和兒童的影響究竟有哪些方面呢?這是我們必須思考並盡力找到答案的問題。
眾所周知,電視具有社會屬性,也具有經濟屬性。電視不僅是收集、加工與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它可以最真實、最快捷、最全面、最活靈活現地傳遞信息,及時再現事實;電視作品又可以作為信息產品進行經營、銷售與購買,同時電視還是人們娛樂的公共場所。依此,我們也知道電視其實是“文化工業”的一部分。在現代工業社會中,隨著工業化生產邏輯的蔓延,文化藝術也不可避免地產業化,從而淪為“文化工業”,電視作為文化產品和文化產品的載體,本身就處在文化工業的鏈條上。按照西方一些學者的看法,電視已經成為現代文化工業中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說,經濟屬性在電視的屬性中逐漸占據了主要地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確實可以發現,電視媒介正在成為經濟實體,而且不斷創造出令人炫目的媒介經濟,不斷培育出充滿欲望的大眾消費心理。
那麽“文化工業”是什麽?它是法蘭克福學派對“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大眾文化的總稱,在西方學界具有廣泛影響並已成為現代西方文化研究中最著名的批判性、否定性話語,其含義超出了作為文化和經濟形態的文化工業本身。“文化工業”的概念是由德國學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共同提出的。他們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社會生產的壟斷結構,大眾傳播媒介如廣播、電視以及電影等已經成為一種“工業”,一種“文化工業”。這種“文化工業”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去個性化。即通過創造一種“普遍的東西與特殊的東西之間的虛假的一致性”,“文化工業”從根本上遮蔽、泯滅了個性,使之成為虛幻。第二,“文化工業”具有“同一性”。“文化工業”制造了一種“機械上可以進行再生產”的現實通行的文化風格,這種風格就是粗陋的“統一的文化概念”。第三,“文化工業”具有娛樂消遣功能。霍克海默和阿多諾指出,“文化工業”總是通過不斷改進享樂的活動和裝潢,使大眾在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誘惑中放棄思想,大眾在輕松的享樂中所體驗到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情聯系”,所以,“歡笑在娛樂工業中成了騙取幸福的工具”。第四,“文化工業”具有商業性。這種商業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文化用品市場效益和利潤原則左右著“文化工業”的目的,文化用品的價值與其使用價值及其交換價值呈現出等值的情形;其二是文化用品本身呈現出廣告性質,廣告成了唯一的藝術品。
從西方學者對“文化工業”的論述中可以斷言,作為“文化工業”的電視所形成的電視文化實質是大眾文化,是一種大眾消費文化。“電視人就是生產電視節目供大眾消費,以滿足大眾的需求。”電視的衡量標準不只是光學、聲學、美學,更是收視率,只要符合了大眾的收視心理,滿足了大眾的消費要求,電視節目的質量也就被認可。電視大眾文化又主要由電視節目和電視廣告呈現出來,電視節目和廣告體現了電視的本體功能,也決定了電視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娛樂文化
電視文化的第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娛樂性,即電視文化是一種娛樂文化。這也可以從電視節目的娛樂功能上得到確證。一個電視研究者說:“觀眾看電視,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獲得一種娛樂上的滿足。因為人們需求大眾的、通俗的文化,喜歡感官的刺激、輕松和娛樂來滿足好奇心。”中國的電視節目無論是新聞,還是文化訪談,還是文藝節目,還是電視劇,都是娛樂化的,至於大眾娛樂節目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就是以《相聚鳳凰臺》等娛樂節目為主打,湖南衛視就是靠《快樂大本營》吸引眼球。而電視制作者所持的“現在觀眾是主人,而那些電視節目、演員、主持人等才是客人”的“以接受者為中心”的觀念,從某種程度上說明電視節目制作開始想方設法來迎合觀眾。
在西方國家,電視文化更是徹頭徹尾的娛樂文化。尼爾·波茲曼對美國電視文化的論述可謂精辟至極,他說:“在看美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想到蕭伯納第一次看見百老匯和四十二大街上夜間閃爍的霓虹燈時發表的精彩評論。他說,如果你不識字,這些燈光無疑是美麗的。美國的電視確實是美麗的奇觀,是難得的視覺愉悅,每天你都能看見成千上萬個圖像。電視上每個鏡頭的平均時間是3.5秒,所以我們的眼睛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屏幕一直有新的東西可看。而且,電視展示給觀眾的主題雖多,卻不需要我們動一點腦筋,看電視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滿足。就連很多人都討厭的電視廣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悅目的圖像常常伴隨著令人興奮的音樂。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說,世界上最美麗的照片出現在電視廣告里。換句話說,美國電視全心全意致力於為觀眾提供娛樂。”尼爾·波茲曼對美國電視文化娛樂性的敘述是帶著嘲諷口吻的,他還認為不能只承認電視僅僅具有娛樂性這個事實。很顯然他並不只是想強調電視的娛樂性,他說:“我們的問題不在於電視為我們展示具有娛樂性的內容,而在於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他強調,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不管是什麽內容,也不管采取什麽視角,電視上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我們提供娛樂。正因為這樣,所以,即使是報道悲劇和殘暴行徑的新聞節目,在節目結束之前,播音員也會對觀眾說“明天同一時間再見”尼爾·波茲曼的話語里其實揭露了這麽一個事實:電視娛樂文化已經成了一種強勢的意識形態,而這種意識形態在不斷地強化大眾對於娛樂文化的接受乃至認同。
電視被人認為是20世紀最大的文化神話,如果我們研究一下電視節目,就不難看出電視神話的主演角色除了通俗電視劇以外就是遊戲娛樂節目。就中國電視而言,如果說上個世紀80年代,許多電視節目的娛樂還保留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澀的話,那麽到了21世紀初,電視節目的娛樂化已經是撕破了所有的面紗,而變成赤裸裸的煽情。電視節目的泛娛樂化現象從“超級女聲”現象就可以得到證明,而這一娛樂節目創造了中國電視史上收視率的神話。當然,如果願意把歷屆春節聯歡晚會進行對比的話,那麽中國電視的娛樂化軌跡更是可見一斑。至於各種選秀活動的開展,更是印證了電視文化娛樂化的實質。幾乎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是兩個字:娛樂,娛樂,再娛樂。電視是娛樂文化和文化工業相結合的最佳范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