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實為一個國際經濟上的戰略行動,以古老絲路的豐碩經濟成果與貢獻為借鏡,發掘新的絲路契機。
然而,在亞洲電影工業這一塊軟實力領域中,隨著中國的崛起牽動整個亞洲,業界大腕放膽預言,不出2、3年光景,亞洲電影市場票房可超越好萊塢電影票房。
與此同時,全球電影業都處在新舊媒體平臺交錯的年代,亞洲電影業者如何在這條新絲路上,攜手合作來吸引世界目光?
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長速度用一日千裏已不足以形容,業界人士透露,中國電影業在去年在該國國內狂收296.39億人民幣(約166億令吉)票房,總成績上升了36.15%,站穩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市場之位。
如此龐大的觀眾量意味著機會,一大塊市場蛋糕近在眼前,來自亞洲各地的電影業者要一嘗滋味,也並非垂手可得,因為機會與競爭從來都是一個拆不散的配套。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席兼亞洲電影大獎學院主席王英偉博士,在一年一度的亞洲電影論壇中表示,雖說亞洲電影市場的發展令人雀躍,但在亞洲的多元性質中,與不同語言、品味與年齡層的觀眾來打交道並非易事。
他分析,在這個新舊媒體交錯的時代,電影發行已不僅僅停留在電影院上映,觀眾買票進場的單一方式,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為電影工業帶來巨大的轉變。
“年輕人透過網絡,在國內數個電影付費平臺看電影,這股趨勢越來越成熟。”
整體票房增加40%
有人會問,電影擺上了網絡平臺讓觀眾付費下載,買票進電影院的觀眾是不是買少見少?來自大盛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安曉芬在會上以2015年中國賀歲電影檔數據作例子,她表示,以往中國只有3部賀歲檔電影,而今年則有8部之多。
“我們在擔心同期太多的電影會否分散了票房,但是,市場給了我們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僅整體票房增加了40%,買票入場的觀眾,比2014年春節檔更多出30%!”
她認為,由此可見市場上對電影的需求是極大的,值得讓業者去做更多的投資。
談及跨國際在電影上的合作,安曉芬表示,一部亞洲電影起用金發碧眼的洋人演員是有限的,如同好萊塢電影中的亞洲臉孔亦不多。
“但是在亞洲,各國電影演員都有很大的機會,因為都是東方臉孔,彼此的文化、價值觀都是相連的,韓國藝人在中國皆獲得很好的發展機會,不止是幕前,韓國一些導演亦到中國拍攝中國題材,這些都是很好的亞洲電影合作例子。”
擴大國際視野 提高競爭力
談到電影帶給觀眾的精神收獲與啟發,美國好萊塢作為世界電影工業的霸主,幾十年來透過電影將美國文化與價值觀植入觀眾的思考選項,在追求票房與收益的同時,在好萊塢的視角而言,仿佛只有武打片是唯一的亞洲精神代表。
亞洲影視聯合會中國區總幹事張萬民曾對媒體發表過這樣的說法,他批評中國電影業者缺乏國際視野,對海外市場了解不足,拍不出能引發國際共鳴的電影。
他說,全球電影業的層次分為,美國掌控世界電影說話權,印度是世界電影產量第一,中國則是世界第二大電影消費市場;如果給三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打分,美國可以打90分,印度65分,中國目前還沒及格,原因之一是很多中國電影人追逐票房收益遠遠勝過打造國際影響力的決心。
無論如何,在成為擁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之前,至少在自家門前最基本必須是一部好作品。
人類藝術技術結合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總裁馬潤生博士認為,電影是人類藝術加技術的結合,繼而產生的魅力所在,它代表著一種藝術形式,也表現民族的生活方式。
他表示,亞洲有千百萬個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都適合拍成電影與世界觀眾分享,說得更偉大一些,就是為人類文明留下痕跡。
他說,亞洲電影業者要合作必須找出共同感興趣的題材,再作進一步投資,所謂合作必須是“情投意合”才成事。
“除了在投資上的合作,各國的影視作品還能相互引進,彼此交流與適應不同的文化藝術產物。”
他舉例,探討中國人與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前後已在70個國家播放,同時擁有9種不同語言的翻譯,力證來自中國出品的節目是具備國際競爭力。
亞洲市場夠大 不急於沖向歐美
有者認為亞洲電影缺乏國際視野,拍不出足以影響國際的電影,以致無法讓亞洲電影晉升世界主流。
反之,在中國電影票房步步往上攀爬的這個時代,部分業界人士則認為,亞洲市場足夠大,先“玩夠本”再邁向歐美,何須急於一股腦地“世界化”?
中國優酷土豆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合一影業總執行長朱輝龍坦言,歐美與亞洲文化差異甚大,無論是在電影上的合作,或是電影內容的構思,皆難以滿足每一個層面的需求。
他說,亞洲電影當務之急是將市場鎖定在自身區域內,先從熟悉的亞洲境內開始,不必急於沖到世界去。
網絡創造“奇跡”
“亞洲除了市場夠大,資源也夠多,中國近期好幾部電影都在泰國取景拍攝,加上近2、3年來,中國人力成本漲太快,不少電影後期制作工作也向外移,如在韓國、新馬等地,因此我認為亞洲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互聯網時代出品影視作品,其商機是難以預測的,網絡是創造“奇跡”的溫床,因此影視業者除了期待票房之外,所推出的延伸產品亦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後坐力。
朱輝龍提出一個令人驚訝的例子,中國電視劇《愛情公寓》中女主角的同款服飾,在淘寶網上狂賣6億人民幣(約3億3600萬令吉),其銷售額還在持續增長中。
他亦提及,中國導演馮小剛在海南島打造的“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
不失為一項電影的延生商品,該占地1400畝的電影主題公園,展現不同年代的街景與商店,吸引遊客到訪,也可成為更多影視作品的取景之地。
廣邀各國人才合拍好電影
“中國人有錢不懂怎麽花,估計以後老百姓也會是電影的投資者或出品人,中國不缺資金,只缺好的點子與項目。”
以上是朱輝龍在亞洲電影論壇上的一席話,令各國影視圈代表“精神一振”,尤其對資金匱乏的電影人而言更是佳音。
大盛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安曉芬認為,盡管中國拍電影的資金雄厚,需要提升的是技術,以及對電影人才的栽培。
她說,自家公司與好萊塢合作,主要目的還是著重在人力的訓練與教育,與歐美團隊共同合作拍片,累積制作具備國際電影的經驗。
“你必須清楚與國際團隊合作的目標是什麽,並非為了合作而合作,有許多規則與條件需要去搞懂。”
她透露,現在在中國一個新的電影公司冒出來,隨手一筆就是動輒上億元的投資,如果不夠醒目,就會被“吭掉”。
而來自《中國日報》著名影評人周黎明也借用《雙城記》的名句來比喻如今的電影業———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糟糕的時代。
他認為,中國就因為資金龐大,當中不乏一心想“賺快錢”的投資者,影響了整個業界的素質。
“我們有時會看見一些很可怕的電影跑出來,這就是糟糕的一面。”
語畢,嚴肅認真的亞洲電影論壇全場爆出一陣笑聲,不失為“國際共鳴”的最佳示範。(5.6.2015 南洋副刊 報道:黃金靚,香港貿發局獨家邀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