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121》集體翻新能力

我拜會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新竹科技園和南港育成中心時,其中一個導覽項目很特別,就是參觀他們的休息空間。
也就是一般公司放慮水器、飲料機的地方;大家拿了一個空杯子、空水壺來,裝滿就好離開,別趁機擺龍門陣。要不,老板會伸個頭進來說,好啦好啦,做工吧!
叫奇想大膽探頭
現在,渴求創意的機構,懂得空間設計與人際互動,對於營造創意氛圍的重要。茶水間於是有了合理的面積、裝璜與擺設。附加窗外與窗內的好景觀,咖啡廳般的舒適家具,甚至還有玩具。
老板不再伸個頭進來,他幹脆坐下來,邊喝茶邊談他最近看的電影,孔子碰上阿凡達;有人便提到錦衣衛重出江湖,愛麗絲也剛好重遊仙境……。
這當然不是戲迷俱樂部的聚會,談著談著,有人便提到剛剛閱讀的手機短訊,早上在網上搜索的錄影內容,網友傳來的第一手內幕,上班時在車上聽到的廣播,或乘捷運讀到的特寫…….。各種形式、長短的故事。
可能與手頭的工作間接有點牽扯,也很可能毫無關系。沒關系,反正雜七雜八的,攪成一鍋,腦子松活得像是無拘無束的小孩,面對接下來的會議、簡報或腦力激蕩作業,氣氛肯定和善融洽。叫奇想大膽探出頭來。
企業內部清談節目
我想起1994年,讀過Tom Peters一部很有趣的書。那陣子,多少人對互聯網、電子郵件之類的時髦事,才開始略有所聞,一知半解。他已經像牧師般在大談特談,資訊革命爆發後,公司的知識管理總監,應該改稱“聊天總監” 、“內部清談節目主播”。因為,有素質的閑聊,不管發生在茶水間或網路上,都是一種很厲害的工具。知識工作者可在不經意間,交換信息與洞見,摩擦出學習的火花,創造出自家的獨門智慧。
當時,我投進組織培訓領域,算算已然十三年。見到許多客戶眼中的職工事務,屬 “人事部”管;連政府單位都叫“勞工部”。在“人力資源”還是新名堂的年頭,委任“首席知識官”(Chief Knowledge Officer) 、“首席學習官”(Chief Learning Officer),創設“學習型組織”,推展“組織學習”?饒了我們吧!
轉眼又晃過十六年。大大小小CEO滿街走,好像還沒見過幾位本土的CKO,CLO。倒是大家都拆掉了“人事部”牌子,掛上比較好聽的“人力資源部”。有心的人力資源經理在談“教育”、“技能復新”、“訓練與開發”;給生產壓力逼得喘不過氣來的,則只忙著和當局糾纏外勞的問題。
除了極少數,我們的企業一般都是中小組織。最多的,是只有三幾位職工的微型公司。日做夜做,工作都做不完,那來工夫閑聊、搞氣氛?和太太孩子多談幾句,有時都提不起勁,想當公司的清談節目主播,你以為你是竇文濤還是阿賢?老板自己應該懂得的事都還學不夠,工人這個月上班下個月不見人,何來組織學習、創新絕技?
學習、知識與故事
世事還是有轉機的,經濟創新帶來的契機,不是大企業獨享的大餐。一般公司無法自力創新,何妨考慮向外借助具體的力量。自言自語算不得聊天;閉門造車造成的很可能是頭上冒煙,不是智慧的火花。大家定時抽空聚聚,訴訴苦也談談夢,活絡活絡腦筋再來交流實戰的心得,總會逮著用得上的一些本事。
進一步,大家還可以湊點錢,聘請一位“特約主播”或“臨時首席學習官”回來,陪大家有結構、有秩序地,挖掘多年征戰商場的心頭感悟。彼此雖不在同一個屋檐下創業,但在同一套有效的思維中並肩邁前,也很有意思。
再進一步,有了今天友善的多媒體工藝,每一位小老板都可以在培訓和創意人員的協助下,對著錄像機侃侃而談,梳理本身的奮鬥體驗,並建立本身的領導自信。上載到網路或錄制成光碟,邀請員工、客戶、代理商和供應商一道來欣賞。
創作並分享企業的知識與形象故事,絕不是洋人或大商行才玩得起的時尚。
工藝學者Michael Schrage曾說過,科學、藝術與商業,都是人們協力配合的成果。促成合作的工具,往往使得合作的意味更深遠。這有點像男女之間的戀情,誰也沒有百發百中的方程式。面對新工藝,人們無從自己下手,被迫精誠合作。如此一來,新工藝所創造的新價值,往往是傳統團隊或溝通方式所缺乏的。
面對創新或是死亡的沖擊,靈活善用外部集體創新的種種措施,並把握新技術所提供的契機,例如組織學習、知識創造與故事傳播等等,所有企業人都可能是創新經濟的沖浪兒。

Views: 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