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11

羅素把維特根斯坦視作「天才人物的最完滿的範例」。按照陳嘉映的說法,維特根斯坦不是一個學者型人物,但他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並以最本真的方式繼承了西方哲學愛智慧、愛真理的精神;他對人類生存本質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賦,使他在哲學上達到了其他哲學家難以企及的深度。

維特根斯坦著作的魅力,相當程度上在於其獨一無二的文學品質,並因此對整個藝術家群體產生了重大影響。維特根斯坦成了詩人、作曲家、劇作家、小說家心目中的哲學家,紐美因(M. A. Numminem)還將其浩瀚的《邏輯哲學論》譜成了組曲(Tractatus Suite)。1989年,在維也納舉行的維特根斯坦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包括了一個大型展覽,展示了大量的在不同方面受其影響的藝術作品。

維特根斯坦是一位遺世獨立的思想者,他那與眾不同、鮮明強烈的聲音,根本是無法被模仿的,否則思想便蛻變成行話隱語。他說:「我不想創立一個學派,為什麽呢?因為,實際上我不想被人效仿,那樣沒有什麽意義……我特別不想被那種在普通哲學雜誌發表文章的人們效仿。」

錢鍾書的《管錐編》依托經史子集的十部書,征引古今中外典籍近萬種,引用西方學者、作家千人左右;錢鍾書在中西文化互證互校中,對中國文化作了細致入微的梳理和批判。

錢鍾書曾在一封給友人的信中說:「弟之方法並非比較文學,而是求打通,以打通拈出新意。」他又在學術活動中多次說過,「打通」分三個層次,即打通古今、打通中西、打通人文各學科。他說:「人文科學的各個對象彼此系連,交互映發,不但跨越國界,銜接時代,而且貫穿著不同學科。」又說:「吾輩窮氣盡力,欲使小說、詩歌、戲劇與哲學、歷史、社會學等為一家。」

《管錐編》思慮深沈,文辭粹美,「思」與「言」已密不可分,如錢鍾書引席勒詩所謂藝術高境內容盡化為形式,或如錢鍾書引19世紀德國詩人莫里克《賦燈》名篇所謂「物之美者,發光自得」。錢鍾書說自己「但開風氣不為師」,並標明可參觀《談藝錄》論「學派之弊」。為此,錢鍾書閉門謝客,不事應酬,淡泊名利,對各種宣傳、研究始終不予介入,真正做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正的學者都具開闊的胸襟,從不停留、局限於某家某派,而是以平等心態對待不同文化傳統,汲取各自有益的營養,予以融會貫通,超越和發展自己。由此上出,學問方可進更新一層的境界,開啟一代新風——這是頗為可貴的見識。

倪梁康對現象學有一個總結性評價,完全可以移用來評價維特根斯坦、錢鍾書的述學文體:在這個意義上,現象學的研究是工作哲學的研究。它通常是「貼近地面的」,而非「大氣磅礴的」;是「大題小作」或「微言大義」,而非「大而化之」或「籠而統之」,更不是動輒「上下五千年、往來中西印」。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