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國土·論早期東亞華人社團形成的主要紐帶(1)

摘 要: 華人社團是維系早期華人社會存在的主要支柱。2世紀以前, 華人社團的糾合因素,以地緣紐帶最為重要, 各類社團都有強烈的地緣色彩。神緣紐帶和秘密會社是催生早期華人社團的重要因素。方言群是華人糾合的最寬泛的紐帶。同方言的社群, 通常意味著來自共同或鄰近的家鄉。神緣和宗親組織, 是在同鄉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血緣和神緣紐帶。

 

社團一向是華人史研究的重要內容, 國內外各種研究成果林林總總, 不下數百種。¹然而, 這些著作絕大多數研究2世紀以來的華人社團, 對2世紀以前的早期華人社團關注較少, 尤其缺少對早期華人社團形成原因的系統分析。本文以為, 當代華人社團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因素, 仍可溯源自早期華人社團的形成背景。了解早期華人社團如何形成, 有助於把握當代華人社團的發展脈絡和趨勢。

本文的社團定義, 指誌願結合的非營利性結社組織, 其定義大概為/ 基於誌願且具有組織形式的私人團體, 其團體成員的部分時間以不領薪方式從事團體的各種工作, 參與並支持其團體追求共同利益。[ 1] 本文的華人定義, 指/ 中國本土之外一定程度上保持中華文化(或華人文化)、中國人血緣的個人或群體。


一、地緣: 早期華人社團的主要紐帶


早期華人移民, 多為異域窮困之人, 未得本國政權或當地社會保護, 非互助無以自存。移民定居海外, 再牽引家鄉親友相率出洋, 相伴而居, 呈/ 連鎖移民狀態。定居久之, 形成族人鄉親相伴
聚居的狀況。華人移民幾乎都來自閩粵兩省, 閩粵多山, 地區差異較大, 十裏不同調, 百里不同音。

早期來自中國各地移民為居住和謀生的方便, 基於地緣、族源、神緣等因素, 彼此結成團體, 在異域守望相助, 共謀生存和發展, 社團遂以產生。社團之間的合縱連橫, 更大的華人幫派也因此形成。

華人社會分幫也是當地統治者的有意安排, 是以華治華、分而治之政策的後果。華人數量不多時, 當地統治者將華人集中一地, 與土著分開。1582年, 菲律賓的西班牙總督部沙祿( Gonzalo Ronqu illo de Pena losa)頒令, 在馬尼拉城東北部與巴石河之間的荒地圍以柵欄, 令華人居住在內, 置於西班牙人城堡的大炮控制之下, 稱為八連市場( Parian, 明代史籍稱之澗內 )。


本文作者莊國土服务单位: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福建廈門3615 

原載第3期南洋問題研究No. 3 21 (總第143期)

[ 1] R. T. Anderson, / Vo luntaryAssoc ia tions in the Federa tion, Anthrop ological Quarter ly, 1967, Vo.l 37, pp. 1752176.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