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東 張 燕:探尋意義:檔案記憶觀的學術脈絡與研究圖景(1)

要:檔案記憶觀的主要理論來源包括後現代主義、社會記憶理論、新史學理論;檔案記憶觀歷經孕育期、形成期,正向成熟期發展。國內外研究主題從實證研究和規範研究兩個層面展開,成果豐富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在意義探尋中深化理論向度,在比較框架中拓展研究題域,在研究方法中注重社會調查。

「熟知非真知」,黑格爾的這句名言印證了從檔案信息觀、檔案知識觀到檔案記憶觀的理論內生動力。盡管檔案的記憶屬性不言自明,但對其的深層解讀直至最近二三十年才姍姍來遲。正是對以往隱而未顯的社會情境、權力、認同等各種因素的揭示,賦予了檔案與檔案工作實踐新的內涵與意義。在檔案記憶觀理論成果漸趨豐富之際,探究檔案記憶觀何以由一種研究視角發展為新的研究範式,又如何在秉持對人文、社會的關切中保持學術生命力,這關乎檔案記憶研究的學術走向。既有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進行學術深描的文本與路徑。筆者文獻檢索來源主要包括:CNKI 期刊數據庫,Springer、EBSCO 數據庫,Archivaria、American Archivist 等在線期刊。由於資料及語言所限,主要以代表檔案學主流的英文文獻為分析對象,重在主題分析,兼顧時間分布,試圖描繪其整體性的學術脈絡及研究圖景。

1 檔案記憶觀的學術脈絡

1.1 檔案記憶觀的發生邏輯


檔案記憶觀與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世界遺產保護及其後記憶工程的關聯無需贅言。實踐的訴求既與西方工業社會發展、戰爭破壞等帶來的文化沖擊與危機有關,又隱含著認識的深化與理論的牽引。對某一理論的考察,不僅關涉其立場、觀點、方法,更需縷析其後的理論源泉與解釋框架。某種意義上檔案記憶觀可歸入尚處繈褓的檔案社會學範疇,其與社會學理論纏結至深。檔案與記憶作為一個跨學科的論域,後現代主義、社會記憶理論、新史學理論對檔案記憶觀的形成影響顯著。

後現代主義自 20 世紀 60 年代在西方一經產生,即因其對主流思想文化的解構與批判,成為深刻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的文化思潮。檔案作為語言、符號、記憶的表征也進入後現代學者的視野,法國學者雅克·德里達、米歇爾·福柯都對檔案進行了有關哲學思辨。後現代主義對西方檔案學帶來的沖擊顯而易見。20 世紀 70、80 年代信息技術及電子文件的發展帶來的震動不啻為檔案界的革命,引發了對奉詹金遜、謝倫伯格檔案理論為圭臬的傳統檔案學的反思。1975 年,美國檔案學者傑拉爾德·漢姆提出了後保管這一概念。(1)20 世紀 90 年代,加拿大興起了後現代主義在檔案學的研究,特里·庫克明確提出檔案後保管模式,更加突出社會關係框架。後現代主義對檔案學研究視角由憑證到記憶的轉換發揮了思想先導和觸引作用。

社會記憶理論肇始於 1925 年法國學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集體記憶,至 80 年代美國保羅·康納頓的社會記憶理論、90 年代德國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理論,直至當今埃爾的「跨文化記憶」、列維和施耐德等的「世界性記憶」,不斷得到開拓與更新,並在多學科實現了更廣層面學術思想的傳播與演化。社會記憶理論專注於記憶的生成、傳播、保存,這對肩負記憶使命的檔案工作者而言,具有天然的親近感和強大的吸引力。檔案記憶觀自然而然地成為社會記憶理論在檔案學領域這一具體語境的體現。

參 考 文 獻
[1] Ham F. The Archival Edge[J]. The American Archiv ist,1975(38):5-13.

(作者丁華東單位: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 上海 200444 / 張 燕單位:東華大學檔案館 上海 201620)

Views: 4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