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與“非虛構寫作”結緣
30年前有一位叫作湯姆•霍爾曼的年輕的警務記者來到我的辦公室,他的到來改變了我的一生。中國有專門的警務報道記者嗎?他剛剛報道了慘劇,就是一個人酒後駕車,撞死了一個年輕的女子。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所以像這樣的事情,他在報紙上只能得到這麽小的一個空間來報道這樣一個慘劇。但事情遠遠不止這麽簡單,他認為像這樣的慘劇並不僅僅是慘劇表面這麽簡單,背後應該還有更多的故事。所以他來到我的辦公室就是因為他想寫一個真正的故事,而不僅僅是通常的一個新聞報道。他想寫一寫這個醉漢他是什麽樣子的一個人,他怎麽會撞到了這個年輕的女子。是什麽樣的時間和地點讓他在一個錯誤的時空。然後釀起了這樣一場慘劇。當然同樣他也要寫寫這場慘劇受害的一方,這個年輕的女子,她是怎麽樣不幸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所以他想寫的是一個故事。從亞裏士多德開始說的研究故事,普通的故事就包括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還包括我們普通新聞報道,他當然會在這個故事中陳列出普通新聞報道都會告訴你的一些事實的細節,最後我們倆商量之後寫出來一篇故事,這個故事名字叫做《碰撞軌跡》。
這個故事我們用的就是非虛構的形式來寫的。他追蹤的就是這個事件中的兩個人,兩個人的生活軌跡,所以我們會有這樣一個標題《碰撞軌跡》。我這樣的故事跟湯姆都寫得不錯。最重要的是很受讀者的歡迎。潮水般的讀者反映告訴我們他們很喜歡這種類型的故事,所以就激勵了我們想寫更多這樣的故事。
這就是為什麽從30年前有了這個事情以後,我就一直非常迷戀這樣一種故事的寫作形式的原因。
我跟湯姆寫這篇文章能獲得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的時機非常好。我們剛好趕上了一個非虛構故事復興的一個熱潮。在那個時候,美國的各種媒體都對非虛構故事這樣一種形式非常地感興趣。當時美國讀者他們對虛構小說的興趣降到了歷史的最低點。所以,非虛構故事的比重就上去了,讀者對他們的興趣就加強了。根據我的經驗,當時全球的人們其實大家都會對真實的故事感興趣,像電視就有真人秀啊。昨天晚上盡管我很累,但是我還得是看了一集《爸爸去哪兒》!
所以,讀者對想像性文學的興趣已經轉到了非虛構,就是真實的故事的興趣之上。這本書(《故事技巧》)各種媒體都來運用這種真實講故事的形式。
我們在美國讀者上看到那些暢銷書很多就是非虛構故事,像紀錄片啊,也是非常受歡迎。還有其他各種媒體,他們都會開設各種各樣的博客啊,還有討論組。他們都在探討這種非虛構敘事創作的原則技巧。美國的各種主流的雜誌也是在探索和實踐這樣一種故事寫作形式。普通的美國的雜誌他們之前可能也做很多這種很具文學性的這種報道,雜誌中的美食專欄,園藝專欄還有體育等各個欄目都在采取非虛構故事的寫作形式。像傳統的廣播節目也用非虛構故事的形式來做很多的節目。特別是我們的美國廣播新聞網。
30年前湯姆就想以這樣的非虛構故事寫作作為他一生的職業,他最早從報紙開始。我所在的報紙叫《俄勒岡報》,我為這家報社擔任了寫作指導,作為主編,我知道讀者會對這樣的故事感興趣,所以我在那個位置上,我大力提倡這樣一種寫作形式。我們的報紙其實充斥著大量的用倒金字塔形式寫作的普通報道,就是羅列大量的事實。所以我在報社我就很鼓勵那些用故事寫作的人們,如果他們寫的話,會有額外的獎賞。
《俄勒岡報》在網站推出電子版,各種形式的數字化媒體,我們把故事放在那些數字化媒體上。不管我們用哪種媒介來刊載這些故事,這些故事最基本的敘事原理是一樣的,是永恒不變的。就是我們用最基本的故事原則講述這些故事,然後各種各樣的媒體各種各樣的媒介都會刊登這樣的故事。
紐約時報上登載過這樣一篇SNOW FALL(《雪花落下》)的文章,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一個故事能夠有多種媒介來報道。如果你看不懂文字的話,那它還有圖像影像這樣的方式來講述這個SNOW FALL的故事。這種虛構故事形式是作者與讀者建立一種情感聯系一種很有力的工具。我跟湯姆霍爾曼我們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在不斷錘煉故事敘事的藝術。
2001年,湯姆霍爾曼和我合作了一個故事,獲得了美國新聞屆的最高獎項“普利策獎”。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有一個男孩,他天生的面部有缺陷,故事的名字叫做《面具後的男孩》。我們現在要講到的“普利策”的這些獲獎故事以及書中舉到的例子,都可以在http://www.pulitzer.org/ 上看到。
我跟湯姆的這篇文章獲得了美國能得的各項大獎。獎項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讀者,我們收獲了很多讀者積極的反饋。如果美國的這些報紙他們能得到大概100多封讀者反映郵件,他們就會覺得,“哇,我們已經寫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了!”我們得到了6千條!我當年當教授時就很喜歡研究,所以對這6千條反饋,我進行了詳細研究分類,給他們建立了一個檔案,逐條分析。
這6千條信息主要能夠分成3類。第一種反應就是這個故事的戲劇性很強,非常地吸引人,完全把人的興趣抓住了。現在我給大家讀幾條讀者的反饋,“我一拿起來讀我就放不下。我是一個很忙的人,我都不知道上一次讀一篇系列文章是什麽時候了,我有時候要花4天才能讀一行字,我平時很少有時間坐下來讀這一些東西,但是你的故事使我靜下時間。很難讀到的一篇好故事”。話說,我們收的讀者反映,他們讀到的故事並不是什麽重大的問題事件,不是任何關於地震、臺風突發這樣的突發消息,這個僅僅是關於一個小男孩怎樣面對自身生理缺陷的問題。
第二類讀者的反映,而且是非虛構故事帶給讀者對多的反應,就是故事能夠給讀者提供積極的教義。其中有一個讀者說,“讀了這個故事,我對人性有了新的認識,你的故事帶給了我們希望,給我以鼓勵,這是我們現在很少再聽到的東西了”。有些讀者會把這樣的故事留下來,他們想以後給自己的孩子讀,其中有些小孩可能還沒生呢。就想把它留下來,等他長大了以再讀。
第三類主要是,他們覺得在情感上的沖擊。普通的新聞報道他可能並沒有給我們那麽多情感上的沖沖擊。下面這條是我很喜歡的一條回應,“天啊,湯姆,我在哭,我老婆也在哭,小孩也在哭,哦,沒有比這再好的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