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hoto Appreciation: Elizabeth by Vladimir Rudkovskii)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961

Albums: For Your Eyes Only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July 24, 2023 at 1:34pm


陳明發〈詩與寫詩〉

詩可貴,在於它协助了我们

準確地表達一個意念或一组意象

冩詩更可貴,因爲那過程讓我们有機會

把一個自發的意念或泉生的意象

一再地翻轉,拒絶定型

像山水畫尚在散渙的水墨

充滿可繼續造就的可能

(24.7.2023)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December 17, 2022 at 4:42pm


陳明發〈潭邊人〉


誰也沒開口 一說話


就是莫名 泥潭


將月與樹影 融化


沒泡泡 碎弱的也沒有


沒掙扎痕跡 連告別的


手勢也沒有 一切平靜像是


忠誠的告誡像鏡子 沒懸念的


滲透,風與蟲鳴沈沒


自始至終 潭邊人沈默


(19.4.2022)


陳明發詩想〈内在聲音〉

本詩嘗試一種新玩法,遊戲規則在于句子與句子之間,有隙缝,節奏像土下的流水線,曲曲折折往下走。人與人的交流,往往也是這種境况,談話與談話之間有間斷,雖然,對話人的内在思维雖無聲,但它却像詩的節奏不會休止、安静下来。就在那個時刻,人與人 / 人對人的内在感知在發生着。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June 25, 2022 at 5:04pm


陳明發的詩〈詩人夢〉


詩長成這樣子是自找的

我不過是在街邊磨硯的人
大部分時間磨磨蹭蹭
因為色澤與濃度難襯

在攤上昏昏睡去
迷迷糊糊有那麼一刻
詩經過扣響枱面叫醒我
一會兒說夜裏睡不好
清晨看見落花就忘了燒茶
託我給遠去的倩影寫幾句

寫好又說不是那意思
是纖纖肩膀像青煙
清淚嫌潮濕,洒脱又辜負苦澀
揉皺的瑣絮隨風忐忑

水墨光澤與質地
才跟上氣味與節拍
句子又丟失它的詞
每一顆字都吞聲失韻

我罵它:自找的朦朧
壞了我的詩人夢

(23.6.2022)

(Photo Credit: Kazuaki Tanahashi)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y 19, 2022 at 6:56pm


陳明發·萬象入詩

詩人的任務包括找尋詩性的“原始碼”,例如特定處境的特定心跳、呼吸與感官語言。例如波德萊爾面對工業化社會入侵的巴黎,用散文詩來表達他的憂郁。萬象入詩,是個開始;萬象隨詩入世而實在,讓人見其真義,是為“存在”;叫那一刻不虛。“萬象隨詩入世”一語易招詬病;“萬象”原來不就是存在於世上了嗎?既已“入詩”了怎麼又“返回”世上?懂得這一進一出有何差異,即能理解詩人的重要。要不,在影像泛濫的今天,世俗生活為何仍欠詩性?這中間少了詩人陪同事物生成其存在的詩性。敞顯事物與生命統一同在的真義。
(19.5.2022 陳明發)


(Photo Credit: https://www.pinterest.com)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y 1, 2022 at 11:28pm


陳明發〈欺〉

以為傷感寄託詩最安心

像是在陰暗的陋巷抹眼角


燈下翻讀時才明了


每顆聲韻每個字


都是詩撞見我言過其實的


竊笑

(1.5.2022)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8, 2022 at 3:09pm


陳明發詩想《聯想》


對月夜蕩舟的一次聯想,只想到啥都別想了。很多借諭,都是事後的呼召。妳的微笑與我在划槳的雙腕,當時確有某種內在同拍的韻律,但我沒去找適當的形容。所有的記錄,都是後來造句時浮上來的。縱一葦淩萬頃,泉雖靜瀑卻飛,回想起來,很多都是記憶的拼寫錯誤,或是想像的精力過剩。說完,當時情景與當下情懷之間,還是交由記憶與詮釋去協議吧。還好當時和妳玩得真的很開心。任何歲月瘢痕後來的再造或抹拭,都無法抵消這點。
(8.4.2022)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December 15, 2021 at 1:59pm


陳明發《話語》


習性一直不放過寫詩的男子

幾個凝固的修辭

青春翩雪倦成了砂石

颳得人睜不開眼

扁平的迴蕩盡是

淺淺,淺淺的浮沫

碎影戲謔:豐饒?多元?

遠遠,遠遠不是這模樣

(15.12.2021/ Photo Credit:Falling: Emerge - Clara Lieu)


覆詩友:風花雪月是自然現象,在「詩抒情」的傳統下,海內外中華民族何其有幸,都繼承了說不完的不朽遺産。詩還有一個「言誌」的傳統,揭示喜怒哀樂的人文現象,我們也無限感激,生活稍有不開心,蘇東波、陶淵明諸子便出來陪我們;激烈一點、悲憤一點的,還有屈原。來到後現代社會,我們碰上了更復雜的人文現象,大有我們去面對與挖掘之處。四海華族共勉之。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November 27, 2021 at 6:29pm


陳明發《意識岔口》


在意識的岔口,千鈞一髮之間有個雷霆萬鈞的抉擇機會。一般上,有兩股自然衝力可能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叫蠻荒,一叫文明。意識拐進前者是一條秘徑;轉入後者則是另一道風景。文明取徑通常佔上鋒,這是人們自幼接受理性啟蒙的勝利。所以即便是文學/藝術論述也常常鬧得像寫機械組裝手冊。這與其說是文化的演進結果,毋寧說是教育發揮了其威權。這也就是為什麼書寫經驗越豐富者,越容易受本身美其名叫“造詣”的知識结構勒緊。任何事物到了他/她手裏,唯有一種經營方式。為了十拿九穩,不符一貫作業者,只好捨棄。這有點像有的餐館,不論是任何海產,一概丟進咖喱去滾就是了,吃來都是那蓋過一切的辣味。即使擺得滿桌子都是海鮮,舉筷那一道似乎都無所謂,反正都是那個味。


意識岔口是我在夢醒瞬間所察覺到的其中一種現像;讓我在面對某個夢象時,能更準確把握個人的流狀意念,牽引關注力流向未知的蠻荒。在有機會更深入潛意識的關鍵時刻,保護它不被日常秩序所阻擾。這樣,或可能與列祖列宗的集體潛意識會晤,而不是老坐在課堂裏有條有理地接受循循善誘。


新生命蔓延在蠻荒裏;包括詩的新生命。
(26.11.2021 / Photo Credit:Dear Nature 1/2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y 22, 2021 at 10:54am


陳明發的詩《磚》

詩人日常幹的是动手的活

搬運詞磚,搭建理想國

繭如城墻守護着指掌

川流不息,一張網

過濾不規則的形狀


一雙腿無需走出城外

雙眼看每一塊磚每一面壁

還有高掛成裝置的雙翼

都閃熠如玉



天地俱足。閣樓上的星斗


位置、光亮與明滅

已訓練有素


(22.5.2021 / 愛墾網制圖)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y 3, 2021 at 7:24pm

陳明發的詩 1981《心事》

河邊一棵樹,夢見

自己的枝葉


叫魚給噬光


河中一尾魚,夢見

自己的前途


叫樹的倒影給限制



他們夢醒後


開始心事重重起來


(27.12.1981 刊於《南洋文藝》/ 筆名舒靈 / 愛墾網制圖)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