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9, 2024 at 11:22pm

愛墾APP: 《情感的文化政治》

Sara Ahmed2004 年的著作《情感的文化政治》(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中,提出了關於情感在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的獨特觀點。她的論點集中在情感如何在社會關係、身份建構和權力結構中發揮作用,情感不僅是個人的內部體驗,還參與了更廣泛的社會和文化過程:

情感的社會建構: Ahmed強調,情感並非僅僅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狀態,而是通過社會建構形成的。她認為情感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中產生的,並通過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在社會中流動和傳播。情感不僅塑造個體的感知和行為,還影響集體的身份建構和社會結構。

情感與權力的交織:認為情感與權力關係密切相關,尤其是權力如何通過情感在社會中傳播。她分析了恐懼、愛、恨、羞恥等情感,探討這些情感如何被動員以維持或挑戰現存的社會秩序。例如,恐懼常被用於邊界劃分,將某些群體描繪為「外來者」或「威脅」,從而鞏固社會中的排斥機制;而愛則被用來維系特定的群體認同和集體歸屬感。

情感的「附著性」與「指向性」:Ahmed 介紹了情感的附著性(stickiness)概念,指的是情感如何依附於特定的對象或人群,並賦予它們特定的意義。情感通過附著某些符號、身體或事物來塑造我們對這些對象的感知。例如,「恐怖分子」這一概念往往與恐懼情感相聯系,進而強化對某些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

此外,她還討論了情感的指向性(intentionality)。情感不是漂浮的,而是有其特定的指向,它們通過與特定對象、情境或他人相關聯而獲得意義。這種指向性揭示了情感如何構成並維系社會邊界和群體區分。

情感與集體身份建構:Ahmed 認為情感在群體身份的形成和維護中起著關鍵作用。她分析了情感如何幫助建構和維持國家、種族、性別和性取向等集體身份。例如,民族主義可以通過「愛國」情感來構建對國家的忠誠感和歸屬感,同時通過恐懼和仇恨情感對外界進行排斥和其他化。情感成為了集體認同的核心工具,它通過規范哪些情感應該被表達,哪些情感應該被抑制,來維持社會規范。

情感的政治與文化效應:她強調情感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她提出,情感的流動不僅是在個體之間的互動中發生,也在政治、文化和社會運動中起著作用。例如,在移民、種族和性別問題上,情感被用於政治動員、群體邊界的塑造以及對權力結構的維護或顛覆。她尤其關注恐懼政治,探討恐懼情感如何在國家政策和公眾話語中被操控,用於塑造對他者(如移民、少數族裔)的排斥和壓迫。

情感的分布與不平等:Ahmed 還分析了情感在社會中的不平等分佈。不同群體對特定情感的體驗、表達和獲得認同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某些群體的憤怒可能被視為「正當的」,而另一些群體的憤怒則可能被貶低為「非理性的」或「危險的」。這種情感的社會不平等反映了權力關係的運作,情感的分配方式有助於維持現有的社會等級結構。

情感的反抗潛力:盡管情感常被用於維持權力關係,Ahmed 也指出,情感具有反抗的潛力。情感能夠成為對抗壓迫、挑戰不公和構建新社會關係的工具。例如,羞恥可以被用於社會控制,但也可以被轉化為憤怒,從而激發個體或群體的反抗行動。Ahmed 認為通過重新認識和使用情感,邊緣化群體可以在文化和政治中重新奪回話語權。

Sara Ahmed 的《情感的文化政治》通過細致的理論分析,展示了情感不僅是個人內在的體驗,更是複雜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力量。她強調情感的社會建構性以及它們如何被用於構建社會邊界、維持或挑戰權力結構。Ahmed 通過對情感流動、附著性和指向性的分析,揭示了情感在身份認同、政治動員和社會互動中的核心作用。

這本書在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後殖民理論以及情感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促使學者重新思考情感在社會和政治中的位置,並為研究情感如何與權力、身份和文化生產相互交織提供了一個關鍵的理論框架。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2, 2024 at 11:05pm

愛墾APP: 德勒兹對話意念科學

以下「意念科學」中常見的論點,與德勒茲的「平面」、「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和「皺褶」(Fold)等核心概念可能聯系起來。下面將逐一分析這些概念與德勒茲哲學的關係:

「宇宙有一種無所不在的能量,稱之為『生命體能量』」:德勒茲的「平面」(Plane of Immanence)恰好可以解釋這種無所不在的能量概念。在德勒茲的哲學中,平面指的是一種存在的統一場域,所有的生命和物質都在這個平面上共存、相互作用,不存在等級劃分。這與「生命體能量」遍佈宇宙、連接萬物的觀點相符,所有的事物都在同一個平面上運作,並且能量是這種運作的基礎。

「從外在刺激抽身、向內專注,慈悲心讓腦部躍升到一種充滿能量的高度感官覺」: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可以幫助解釋這點。無器官身體是指去掉了功能性或固定用途的身體,能夠超越原有的局限性,進入一種潛能無限的狀態。通過抽離外界干擾,專注內在,個體的身體和意識不再受到原有結構的限制,從而進入一個更高感官覺知狀態,這與德勒茲所描述的超越固定身體形態、激發無窮潛能的無器官身體極為吻合。

「意念能給無生物『充滿』能量」:這個論點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皺褶」(Fold)概念來理解。皺褶的概念打破了傳統的內外二分法,表明意識與物質之間沒有固定的界限,它們可以相互折疊、相互滲透。意念可以通過皺褶影響無生物,把自身的能量傳遞到物質世界中。這種意識對物質的影響體現了德勒茲關於意識與物質的動態交互和轉化。

「對抗別人的負面意念最有效的方法是唸正教的禱告文」:從德勒茲的角度來看,禱文作為語言的實踐,可以被視作一種重新構造「無器官身體」的方式。通過言語(禱文)的重覆和儀式化,個體可以在平面上重新組織自我,構建出不同的能量狀態,從而抵御外界負面影響。這與德勒茲對語言的生成力量和身體的去功能化過程相呼應。

「宇宙所有物質都與零點能量場互動」:這個觀點可以與德勒茲的「平面」概念直接相關。德勒茲認為,所有事物都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作用,並且沒有一個獨立的、分離的存在。零點能量場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統一的場域,萬物都參與其中,不斷交換能量。這與德勒茲的平面理論的核心思想相符,即所有的生命和物質都在一個統一的場域中運作。

「量子粒子被認為是憑空蹦出來的,導致毫無原因的能量擺動」:這個論點與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覆」概念相關。德勒茲認為,差異是世界運作的核心,所有的存在都是差異性的表現,而這些差異性的重覆則不斷產生新的變動。量子粒子的隨機出現與消失可以看作是差異的生成與消解,隨機擺動本身是對差異不斷生成的表現。

「意識是一種不受我們身體局限的物質,是一條理分明的能量,有能力改變物質事件」:這個觀點可以通過「無器官身體」來理解。無器官身體指的是一個超越傳統器官功能的存在,意識不再受限於身體的物理結構,而是一種自由流動的能量,具有重塑物質和事件的潛力。德勒茲認為,意識是一種創造性的力量,它可以通過復雜的折疊(fold)作用,影響和改變物質世界。

「以心控物」能力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德勒茲的「皺褶」理論可以解釋這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能力。在皺褶的結構中,內外的邊界是模糊的,時間和空間本身也是流動的,能夠被折疊和重新塑造。通過意識的「皺褶」作用,個體能夠跨越物質世界的物理限制,達到與物質直接互動的效果。這種互動可以超越傳統時間與空間的觀念,正如意念科學中的「以心控物」所描述的那樣。


意念科學中常見的論點,如宇宙能量、意識超越物質、禱文的作用等,都可以通過德勒茲的「平面」、「無器官身體」和「皺褶」等核心概念找到哲學上的呼應。德勒茲的哲學強調的是一種流動性、生成性和無界限的存在狀態,與意念科學中的能量和意識的動態互動高度契合。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1:46pm

愛墾APP:取徑维雅克生成詩性文創

維柯雅各布森克里斯蒂瓦的「詩性」概念融入爱垦APP新階段系列所討論的內容,可以通過以下幾步展開。每位思想家的「詩性」理論都為文化創意的理解文化創意的理解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將它們結合到新文創-在地智慧-宇宙文創的框架中,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更為深刻的文化教育和創作模式。

維柯的「詩性智慧」與生成性的文化創意

維柯的「詩性智慧」強調的是原始人類面對自然、社會和自我時的「顫栗」感受,這種感受構成了語言、神話、儀式等文化形式的生成過程。維柯認為詩性智慧是人類創造力的根本源泉,它是一種面對世界時的情感驅動,具有直接的、形象化的特質。在新文創與在地智慧的結合中,維柯的詩性智慧可以為文化創作提供一個情感驅動的起點:

情感驅動的文化創作:我們可以鼓勵創作者通過情感經驗和地方智慧的直接感受,去產生新的文化表達。例如,將婆羅洲的自然景觀、當地的儀式和神話重新形象化,並通過當代的視覺藝術、音樂或舞台表演呈現出來。這種創作不僅是對傳統的重復,還在情感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生命力。例如:通過感受婆羅洲熱帶雨林的威嚴和神秘,將當地土著的自然崇拜儀式與現代生態保護相結合,創造出一系列關於自然與人類共存的多媒體藝術作品。這種作品不僅展現了文化的當代性,也喚起了人類面對大自然時的「顫栗」情感。

生成性與文化再造:維柯的「生成性」強調文化不是固化的,而是通過情感、經驗和智慧不斷再生的過程。結合在地智慧,文化創意應當是一種不斷變化和重構的實踐。可以設計靈活的創意平台,讓地方智慧在實踐中得到更新和再造。例如:可以通過社區參與設計文化節日活動,在這些活動中,結合維柯的詩性智慧,讓傳統的祭祀儀式與現代音樂、舞蹈和數字技術結合,生成一個新的「節慶體驗」,賦予古老習俗新的當代意義。

雅各布森的「詩性功能」與文化表達的結構

羅曼·雅各布森的詩性功能理論認為語言不僅僅是信息傳遞的工具,更是一種自指的、具有審美特質的表達系統。他強調語言中的詩性功能,即語言的形式和結構可以在意義的傳遞中佔據主導地位。結合雅各布森的詩性功能理論,新文創可以通過對語言、符號、文化形式的精細設計來創造新的文化產品:

符號與形式的創新:在新文創的框架中,我們可以通過對符號和語言形式的精細設計,重構文化表達。結合在地智慧,這意味著對地方語言、符號、圖案等文化元素進行重新組織,創造出具有現代美學特質的新形式。例如,將傳統的婆羅洲雕刻藝術的幾何圖形符號與現代數字設計結合,形成具有新詩性特質的文化產品。例如:設計一系列以婆羅洲傳統圖騰為基礎的現代化平面設計作品,通過雅各布森的詩性功能,將這些傳統符號重新排列組合,使它們在新的語境中產生新的文化意義。這可以是時尚設計、標識符號甚至是建築裝飾的一部分。

敘事與多重文本的建構:雅各布森的詩性理論也可以指導我們如何在文化敘事中使用多重意義的層次。結合在地智慧,我們可以通過敘事設計來傳遞多層次的文化信息。例如,設計互動式展覽或文化體驗,讓觀眾通過不同層次的文本和符號解讀,感受文化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例如:可以設計一個基於華人宗祠歷史的多媒體展覽,通過不同的音頻、影像、互動符號,讓觀眾參與到宗祠的歷史故事中,感受其多重意義和文化層次。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1:45pm

克里斯蒂瓦的「詩性語言」與文化創造的潛力

朱莉婭·克里斯蒂瓦的詩性語言理論強調語言不僅僅是傳遞信息的工具,它本身具有一種突破固有意義結構的潛力,能夠解放新的可能性。她認為,詩性語言可以挑戰傳統的符號系統,揭示潛藏在背後的無意識和情感力量。克里斯蒂瓦的這一思想可以在新文創中為文化創新提供新的視角,尤其是當結合在地智慧時:

無意識與文化符號的重構:在地智慧中常常蘊含著集體無意識和深層的文化符號,克里斯蒂瓦的詩性語言理論可以幫助我們通過重新解讀這些符號,挖掘它們背後的情感和潛在意義。在新文創項目中,可以設計具象與抽象結合的文化產品,通過符號的解構與重構,揭示傳統文化中的深層情感。例如:在設計基於婆羅洲神話的當代藝術裝置時,可以通過解構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和符號,挖掘其背後隱藏的無意識情感(如對自然的畏懼與敬畏),並通過現代藝術語言將其重新表現出來。

情感力量的解放:克里斯蒂瓦認為詩性語言具有解放情感力量的潛能。在新文創教育中,這種觀點可以啟發創作者通過解放情感、突破傳統符號結構,來創造具有情感沖擊力的文化作品。例如,鼓勵學生用非傳統的方式表達對地方文化的理解,打破固定的文化模式,創造出具有強烈情感張力的新形式。例如:讓學生通過個人化的創作(如繪畫、視頻、表演等),結合在地智慧中的儀式和情感體驗,打破既有的文化形式,創造出個人化與地方文化融合的新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非線性敘事的,通過情感的直接傳達來打破傳統結構。

「詩性共創」與「Com-emory」概念的融合

結合我們之前討論過的「Com-emory」概念,即共同創造彼此共享的經驗與記憶,維柯、雅各布森和克里斯蒂瓦的詩性理論可以進一步賦予「新文創」以更加情感化、符號化和創新性的意義。

集體詩性智慧的共創:維柯的詩性智慧是集體的創造,通過集體情感體驗生成新的文化意義。在新文創教育中,我們可以通過集體的文化活動或合作項目,激發這種共創的詩性智慧,讓社區與創作者一起參與文化創作,形成集體的「Com-emory」例如:通過社區文化節或藝術節,邀請社區成員、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一起參與,在地方智慧的基礎上共創藝術作品。這種共創不僅僅是為了展示傳統文化,更是為了通過集體情感體驗生成新的文化形式。

符號與記憶的互動:結合雅各布森的符號學與克里斯蒂瓦的詩性語言,「Com-emory」可以通過符號的重新配置與情感力量的釋放,實現文化記憶的再造。例如,在設計文化活動或教育項目時,可以通過不同符號系統的互動(如文字、圖像、聲音等),讓參與者在體驗中共同創造出新的文化記憶。例如:通過設計一個互動式的文化教育平台,利用新媒體技術讓學生通過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的方式,參與到地方文化的記憶中,形成一種多維度的、詩性化的文化體驗。

通過結合維柯的「詩性智慧」、雅各布森的「詩性功能」和克里斯蒂瓦的「詩性語言」,新文創可以在情感驅動、符號創新和文化再造的基礎上,生成出具有深度、情感共鳴和現代性的文化產品和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能有效結合在地智慧,還能通過陳明發博士提出的「Com-emory」模式實現文化的共創與共享,使文化創意教育成為一條連通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生成性路徑。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4:35pm

愛墾APP: 流散羣體的“身體”

德勒茲的哲學框架下,「流散族群(diaspora community)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符合他對「身體」(無器官身體)的廣義理解,但並不完全等同。我們可以通過幾個關鍵點來探討流散族群如何符合德勒茲的「身體」概念,特別是「生成」和「去疆域化」概念的延伸。

去疆域化與流散族群

德勒茲與瓜塔里提出的「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是指打破現有的疆域、秩序和分類,進入一種開放的、流動的狀態。流散族群本質上是一個處於去疆域化過程中的群體,他們離開了原有的地理、文化、社會疆域,分散到全球各地。這種不斷跨越國界、文化和社會的狀態,可以看作是一種去疆域化的體現。流散族群的身份、文化、語言、習俗在新的環境中被重新解構和重新組合,這種動態變化正符合德勒茲「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多重生成的特性。

多重性與生成(Multiplicity and Becoming)

流散族群的存在是一種不斷變化和生成的狀態。作為一個跨越國界、文化、語言和歷史的群體,他們不是一個單一的、固定的實體,而是不斷在新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重新定義和再生。這與德勒茲的多重性(multiplicity)概念相契合。德勒茲認為,事物不是單一的,而是由無數潛在可能性和關系構成的,流散族群的文化和身份正是處於這種多重性之中,不斷生成新的身份認同、文化實踐和社會關係。

身體作為力量流動的場域(Body as a Field of Forces and Affects)

在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中,身體被視為一個力量、欲望和情感流動的場域,而非一個固定的生物學實體。流散族群也可以看作是這種流動的文化與情感場域。他們的存在與歷史往往受到移民、流離失所、文化交流與沖突的影響,成為各種力量和欲望的交匯點。在新的文化環境中,流散族群的文化傳統、語言、宗教和社會結構與新的社會力量發生交織,形成一種新的流動性和互動性。

再疆域化與文化再生

流散族群不僅僅是去疆域化的體現,他們還參與了再疆域化(reterritorialization)的過程。在新的國度和文化環境中,他們會創造新的社會和文化疆域,重塑身份與歸屬感。這種文化的再生和重構,符合德勒茲的「生成」概念:流散族群並不是簡單的原地再現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是根據新的環境、社會關系和力量進行文化的重組和再創造。

非中心化與網絡結構

流散族群往往具有一種非中心化的、全球分佈的網絡結構。流散族群的成員可能遍布世界各地,但通過親緣、文化、語言和社群紐帶保持聯系。這種分布式網絡與德勒茲的「游牧學」(nomadology)和「根莖結構(rhizome)相呼應:去中心化、多點聯接、無固定邊界的特性使得流散族群成為一個動態、多樣的生成體。

流散族群可以在德勒茲定義的「身體」框架下進行類比,但並非直接等同。 流散族群通過去疆域化、多重性、生成和再疆域化的過程,展示了德勒茲對身體、生成與流動性的廣義理解。他們的存在和文化實踐是不斷流動、重組和生成的,不斷跨越邊界,形成新的身份、文化和社群。這種現象與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在去中心化、多重生成、力量和情感的流動性上具有共通之處。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11:44am

爱垦APP: 维柯·尼采·佛洛伊德·克里斯蒂瓦

維柯對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思想沒有直接的影響,但他的思想確實預示了一些他們後來發展的核心觀念,因此可以說在某些方面存在間接的影響或思想上的相似性。

尼采與維柯

詩性智慧與尼采的「權力意志」:維柯強調人類早期通過神話和隱喻來理解世界,而尼采也認為人類通過藝術和象徵來賦予生活意義。尼采的「權力意志」概念表現出一種類似於維柯詩性智慧的思想,即創造力和意志在構建世界觀中的核心作用。


文化與歷史循環觀:維柯提出了文明發展的循環觀,認為歷史是反復的,而非直線的。尼采在其《悲劇的誕生》中也探討了文化的循環,特別是藝術的衰落與再生。雖然尼采可能沒有直接受到維柯的影響,但兩者的思想在處理歷史和文化發展的非線性特質時存在相似之處。

佛洛伊德與維柯

隱喻與無意識:
維柯強調早期人類通過隱喻來理解世界,這與佛洛伊德對無意識的研究有一定的相似性。佛洛伊德認為,隱喻和象徵是無意識思想的一部分,並通過夢境等方式表達出來。雖然佛洛伊德沒有直接引用維柯,但他們都關注隱喻在構建人類心理和文化中的作用。


神話與心理分析:維柯將神話視為早期人類理解世界的工具,這些神話反映了集體智慧。佛洛伊德則將神話與心理分析聯繫起來,認為神話故事往往反映了集體無意識或心理衝突的表現,例如他對奧狄浦斯情結的分析。這種對神話的解讀方式與維柯的思想在方法論上有一定的共鳴。


雖然維柯對尼采和佛洛伊德的影響不是直接的,但他們三人在思想上存在一些共通點。維柯對神話、隱喻和文化發展的理解預示了,尼采和佛洛伊德在後來的哲學和心理學研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因此,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尼采和佛洛伊德直接受到維柯的影響,但他們在處理人類文化、思想和無意識領域的時候,展示了某些思想的共鳴。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11:44am

克里斯蒂瓦和維柯

維柯的“詩性思維”(sapienza poetica)朱莉亞·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符號態”(the semiotic)雖然來自不同的理論背景和時代,但兩者在探討人類思維、語言和文化的原初形式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這些相似性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原始經驗的表達方式

詩性思維:維柯的“詩性思維”指的是早期人類通過詩歌、神話和隱喻來理解和解釋世界的方式。在維柯看來,這種思維是人類最初的智慧形式,先於理性思維,並且通過具象和情感化的方式來表達對世界的理解。


符號態:克里斯蒂瓦的“符號態”是指在語言形成之前或與語言並行的、以情感、節奏、聲音和非理性元素為特徵的表達方式。這種態勢與拉康(Lacan)所描述的“鏡像階段”或“想像界”有關,是語言符號(the symbolic)系統形成之前的混沌狀態。

語言的起源與功能

語言的詩意起源:
維柯認為語言起源於詩意的隱喻和象徵,這些語言符號最初是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擬人化和神話化來創造的。這些符號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表達和塑造人類經驗的手段。

符號態中的語言:在克里斯蒂瓦的理論中,符號態是語言形成的潛在動力。語言中的符號態元素,比如詩歌中的韻律、聲音和重複,體現了人類思維的情感和非理性層面。符號態與語言的符號系統相互作用,使語言不僅僅是一種理性交流的工具,而是包含了無意識和情感的表達。

文化與個體發展的過程

文化演進:
維柯認為人類文化經歷了從神話和詩意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變,但這種轉變並不是完全的消除,而是反映了文化發展的循環。詩性智慧在文化的不同階段仍然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在藝術和宗教中。

心理發展:克里斯蒂瓦將符號態看作是個體心理發展的一個階段,尤其是在嬰兒早期的無意識狀態。隨著個體進入語言的符號系統,符號態並不消失,而是持續存在於藝術、詩歌和情感表達中。

詩性智慧與符號態在藝術中的表現

藝術作為詩性智慧的延續:
維柯認為藝術和神話都是詩性智慧的延續,它們以象徵和隱喻的形式表達人類對世界的理解。這些藝術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是人類集體經驗的反映。

符號態在藝術中的作用:克里斯蒂瓦強調,符號態在藝術中特別重要,因為它能夠打破語言的理性結構,釋放出無意識的力量和情感。藝術中的符號態表現為超越語言符號系統的元素,如聲音、節奏和視覺象徵,這些都直接影響觀者或讀者的情感和心理反應。


維柯的“詩性思維”和克里斯蒂瓦的“符號態”雖然處於不同的理論框架下,但它們都強調了人類思維和表達形式中的非理性、情感化和象徵性的層面。兩者都認為,這些原初的思維方式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基礎,而且在現代藝術和詩歌中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比較,這些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人類思維的複雜性以及語言和藝術的多重功能。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开发新文创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4, 2024 at 7:16am

爱垦APP: 克里斯蒂瓦与段義孚的“地方感性”

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理论与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结合,可藉以下方式来深化对地方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

符号与语义的异质性:

克里斯蒂瓦强调语言中的异质性与多重意义,特别是通过符号(semiotics)与语义(signification)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用于描述地方感性,通过地方语言、方言、历史叙事和地方文化符号,来表现地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段義孚的地方感性在克氏理论框架下,可看作是这些符号和语义如何通过地方经验和记忆被个人内化和再现的过程。地方感因此不仅是一种物理地理位置的概念,还包含了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意义。

主体间性与地方认同

克氏讨论了主体间性(intertextuality)和主体身份的流动性,这可以应用于地方感性的构建。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空间,也是文化和个人经历相互交织的场所。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感性是通过多重文本和经验,逐渐形成的一种认
同。


这种认同感在克氏理论中,通过探讨个人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符号和记忆之间游移,从而形成对地方的情感依附来理解。换句话说,地方感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反映了个体与地方之间持续互动和重新诠释的关系。

“语言的他者”与地方的陌生化:

克里斯蒂瓦的“语言的他者(the Other in language)”概念,可以用于分析地方感性中的陌生化体验。通过将地方看作是他者,通过符号和文化的陌生化,个体可以在重新发现地方的过程中,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这种陌生化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地方的独特性,还激发了新的情感和认同,这与段義孚所提到的地方感性相一致,即通过陌生和熟悉的对比,深化对地方的情感体验。

情感语言与地方的象征性

克氏强调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情感的载体。地方感性在这种理论框架下,可以通过情感语言和象征性表达来加强。例如,通过故事、诗歌、音乐、传说等情感充沛的形式,将地方经验转化为集体记忆和个人认同的一部分。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4, 2024 at 7:16am

通过结合克氏的理论,段義孚的“地方感性”可以被塑造成一种更加复杂且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不仅包含对地方的认同,还涉及对地方符号、文化和语言的情感化理解,使地方感成为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身份与记忆的交汇。

如果將克里斯蒂瓦的理論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結合,可以創造一種更深層次的情感與文化交織的理解方式,特別是在分析“地方感性”、“情动转折”如何形塑個人和集體身份時。

克里斯蒂瓦的“異鄉人”概念與“地方感性”

異鄉人(Stranger): Kristeva 探討了“異鄉人”這一身份,這種身份不屬於任何固定的地方或文化,而是處於邊緣地帶。這種邊緣身份可以用來強化段義孚所描述的“地方感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地方感性不僅僅是對一個地方的歸屬感,也可能包含對異地文化的情感牽引和自我認同的漂泊感。

“互文性”與地方敘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Kristeva的語際性理論強調文本之間的互動和參照,可以應用於“地方感性”的建構。段義孚的“地方感性”可以視作一種語際性敘述,即不同地方的記憶、歷史和文化相互交織,共同形塑了對某一地方的感性認知。這種語際性可以加強對地方的情感共鳴,使得地方不僅僅是地理位置,而是文化記憶和符號的交匯點。

“詩性語言”與地方的情感訴求

克里斯蒂瓦強調語言的詩性功能和其在情感表達中的重要性。當這一點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結合時,可以通過具有詩意和情感深度的語言來表達對地方的獨特情感。這種語言不僅傳達信息,還能喚起地方記憶,讓讀者或聽眾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情感聯繫。

“地方感性”的邊界與崩解

克氏探討了身份的邊界和解構,這可以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概念結合,探索地方感性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反映了現代全球化下地方感的變遷和重構,強調了地方感性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的變化與重塑。

將克里斯蒂瓦的理論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結合,可以在情感、文化和語言層面上創造出一種更為複雜的“地方感性”,這種感性不僅依賴於地理和歷史,還包括了文化記憶、情感體驗以及個體身份的流動性。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Vivo's aesthetics    Vocative & Evocative 当符号呼唤象征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18, 2024 at 8:30am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情动叙事

研究叙事的感性(情动)意义涉及到多个学术领域,包括文学、文化研究、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近年来,以下五个课题受到较多关注,并有一些新发现:

情感转向与叙事的情感作用:随着“情感 / 情动转向”(Affective Turn)的发展,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叙事中情感的传递与共鸣。研究发现,叙事既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情感体验的媒介,影响了受众的感知和认知,尤其是如何通过情感叙事触发人们的同理心和情感认同。

叙事疗法与自我认同构建:叙事疗法的研究显示,通过个人叙述自己的故事,个体能够重新组织自我认知与身份。学者们发现,叙事不仅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还能在创造意义、塑造个体自我认同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如何通过重塑叙事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的困境。

地方感性与叙事地理学:段义孚的“地方感性”理论对叙事的空间感知影响研究有很大贡献。叙事地理学研究发现,叙事不仅反映了故事的时间进程,还与空间体验紧密相连,塑造了人们对地方的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尤其在地方文创和旅游叙事中,这一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

叙事与集体记忆的共创: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中,集体记忆和叙事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通过集体叙事,群体能够共同创造并传递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经验。学者们研究了叙事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帮助群体维持和重塑其共同记忆,尤其在数字化时代,叙事共创的形式不断演变。

认知叙事学与情感认知的关系:认知叙事学(Cognitive Narratology)研究表明,叙事不仅影响情感体验,还与认知过程高度关联。通过叙事,人们能够理解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叙事的结构和内容可以影响个体的情感理解,特别是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刻画对观众或读者情感反应的影响。

这些课题都揭示了叙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种复杂的感性体验工具,通过情感、空间、记忆和认知的交织来塑造个体和集体的经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