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 》的通知 (下)

(二)開展人才培養培訓合作

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為沿線各國專項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來華留學人才培養質量,把中國打造成為深受沿線各國學子歡迎的留學目的地國。以國家公派留學為引領,推動更多中國學生到沿線國家留學。堅持“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並重、公費留學和自費留學並重、擴大規模和提高質量並重、依法管理和完善服務並重、人才培養和發揮作用並重”,完善全鏈條的留學人員管理服務體系,保障平安留學、健康留學、成功留學。

實施“絲綢之路”合作辦學推進計劃。有條件的中國高等學校開展境外辦學要集中優勢學科,選好合作契合點,做好前期論證工作,構建人才培養模式、運行管理模式、服務當地模式、公共關系模式,使學校順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發揮政府引領、行業主導作用,促進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深化產教融合。鼓勵中國優質職業教育配合高鐵、電信運營等行業企業走出去,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合作辦學,合作設立職業院校、培訓中心,合作開發教學資源和項目,開展多層次職業教育和培訓,培養當地急需的各類“一帶一路”建設者。整合資源,積極推進與沿線各國在青年就業培訓等共同關心領域的務實合作。倡議沿線國家之間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

實施“絲綢之路”師資培訓推進計劃。開展“絲綢之路”教師培訓,加強先進教育經驗交流,提升區域教育質量。加強“絲綢之路”教師交流,推動沿線各國校長交流訪問、教師及管理人員交流研修,推進優質教育模式在沿線各國互學互鑒。大力推進沿線各國優質教學儀器設備、教材課件和整體教學解決方案輸出,跟進教師培訓工作,促進沿線各國教育資源和教學水平均衡發展。

實施“絲綢之路”人才聯合培養推進計劃。推進沿線國家間的研修訪學活動。鼓勵沿線各國高等學校在語言、交通運輸、建築、醫學、能源、環境工程、水利工程、生物科學、海洋科學、生態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等沿線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領域聯合培養學生,推動聯盟內或校際間教育資源共享。


(三)共建絲路合作機制


加強“絲綢之路”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開展沿線國家雙邊多邊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商定“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總體布局,協調推動沿線各國建立教育雙邊多邊合作機制、教育質量保障協作機制和跨境教育市場監管協作機制,統籌推進“一帶一路”教育共同行動。

充分發揮國際合作平臺作用。發揮上海合作組織、東亞峰會、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中阿合作論壇、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中非合作論壇、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等現有雙邊多邊合作機制作用,增加教育合作的新內涵。借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力量,推動沿線各國圍繞實現世界教育發展目標形成協作機制。充分利用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日韓大學交流合作促進委員會、中阿大學校長論壇、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中日大學校長論壇、中韓大學校長論壇、中俄大學聯盟等已有平臺,開展務實教育合作交流。支持在共同區域、有合作基礎、具備相同專業背景的學校組建聯盟,不斷延展教育務實合作平臺。

實施“絲綢之路”教育援助計劃。發揮教育援助在“一帶一路”教育共同行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加大教育援助力度,重點投資於人、援助於人、惠及於人。發揮教育援助在“南南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沿線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的支持力度。統籌利用國家、教育系統和民間資源,為沿線國家培養培訓教師、學者和各類技能人才。積極開展優質教學儀器設備、整體教學方案、配套師資培訓一體化援助。加強中國教育培訓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設。倡議各國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通過國家資助、社會融資、民間捐贈等渠道,拓寬教育經費來源,做大教育援助格局,實現教育共同發展。

開展“絲路金駝金帆”表彰工作。對於在“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和區域教育共同發展中做出傑出貢獻、產生重要影響的國際人士、團隊和組織給予表彰。

五、中國教育行動起來

中國倡導沿線各國建立教育共同體,聚力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首先需要中國教育領域和社會各界率先垂範、積極行動。

加強協調推動。加強國內各部門各地方的統籌協調工作,有序開展“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推動中國教育治理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和教育綜合改革,提升中國開展“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質量和水平。教育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和全國性行業組織緊密配合,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大局,尋找合作重點、建立運行保障機制,暢通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渠道,對接沿線各國教育發展戰略規劃。

地方重點推進。突出地方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主體性、支撐性和落地性,要求各地發揮區位優勢和地方特色,抓緊制定本地教育和經濟攜手走出去行動計劃,緊密對接國家總體布局。有序與沿線國家地方政府建立“友好省州”“姊妹城市”關系,做好做實彼此間人文交流。充分利用地方調配資源優勢,積極搭建海內外平臺,促進校企優勢互補、良性合作、共同發展。多措並舉,支持指導本地教育系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泛開展合作交流,打造教育合作交流區域高地,助力做強本地教育。

各級學校有序前行。各級各類學校秉承“己欲立而立人”的中國傳統,有序與沿線各國學校擴大合作交流,整合優質資源走出去,選擇優質資源引進來,兼容並包、互學互鑒,共同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能力。中小學校要廣泛建立校際合作交流關系,重點開展師生交流、教師培訓和國際理解教育。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要立足各自發展戰略和本地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規劃,與沿線各國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交流,重點做好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來華留學質量、優化境外合作辦學、助推企業成長等各項工作的協同發展。

社會力量順勢而行。開展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一帶一路”教育民間合作交流,吸納更多民間智慧、民間力量、民間方案、民間行動。大力培育和發展我國非營利組織,通過購買服務、市場調配等舉措,大力支持社會機構和專業組織投身教育對外開放事業,活躍民間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加快推動教學儀器和中醫診療服務走出去步伐,支持企業和個人按照市場規則依法參與中外合作辦學、合作科研、涉外服務等教育對外開放活動。企業要積極與學校合作走出去,聯合開展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國家經貿發展。

助力形成早期成果。實施高度靈活、富有彈性的合作機制,優先啟動各方認可度高、條件成熟的項目,明確時間節點,爭取短期內開花結果。2016年,各省市制定並呈報本地“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劃,有序推進教育互聯互通、人才培養培訓及絲路合作機制建設。2017年,基於三方面重點合作的沿線各國教育共同行動深入開展。未來3年,中國每年面向沿線國家公派留學生2500人;未來5年,建成10個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資助1萬名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


六、共創教育美好明天


獨行快,眾行遠。合作交流是沿線各國共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的主要方式。通過教育合作交流,培養高素質人才,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沿線各國人民生活福祉,是我們共同的願望。通過教育合作交流,擴大人文往來,築牢地區和平基礎,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中國願與沿線各國一道,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理念,共同構建多元化教育合作機制,制訂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彈性化合作進程,打造示範性合作項目,滿足各方發展需要,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教育部倡議沿線各國積極行動起來,加強戰略規劃對接和政策磋商,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機制與模式,增進教育合作交流的廣度和深度,追求教育合作交流的質量和效益,互知互信、互幫互助、互學互鑒,攜手推動教育發展,促進民心相通,構建“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共創人類美好生活新篇章。(教外〔2016〕46號  國務院公報 2017年第9號)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