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12)

十 黃河農耕文化

黃河孕育了華夏民族,孕育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被炎黃子孫稱為“母親河”,在人類發展史上書寫了厚重一筆。然而,在漫長歷史歲月中,她曾經汪洋恣肆、橫沖直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頻繁改道,災禍頻仍,給流域兩岸人民帶來了很多災難。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農耕時代,人們只能望河興嘆,因此,便有了“黃河百害”之說法,然而地處黃河前套的衛寧平原確是個例外。史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一套就是黃河前套,即寧夏平原,尤其指衛寧平原。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依賴黃河沖擊之功,衛寧地區黃河兩岸形成了一馬平川的肥沃平原,史稱前套平原。

在整個黃河流域之中,寧夏平原往上是山高河低,往下是地低河高,很難利於農業灌溉,只有包括衛寧平原在內寧夏平原幾乎與河面平行,且地勢與河流一同形成了西高東低的自然落差。於是,勤勞聰慧的祖先們便利用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挖渠引水,自流灌溉,讓這片豐饒的土地稻谷稔熟,瓜甜魚肥,成為名副其實的“塞上江南”,留下了“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美談。至於衛寧平原水利開發,史料記載應當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漢時代,西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中衛始有灌溉農業。為了保證邊疆安全,秦始皇、漢武帝實行屯墾戍邊政策,在河西走廊、河套地區修築工事,引水墾荒,進行耕種開發,現存於黃河北岸的美利渠系、南岸的羚羊渠系,仍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均已成為本地區“無壩引水”古老水利工程的鐵證。由於黃河水的利用,衛寧平原沃野縱橫,物產豐饒,旱澇保收,成為小農經濟時期的富庶之地,以至於清代中期,西部官場上便流傳著“金張掖,銀武威,打點不到坐中衛”的諺語。

黃河都江堰作為寧夏平原之首的沙坡頭區,是千里黃河流入寧夏的第一站,也是寧夏平原引黃灌溉歷史最早的地方之一。中衛古有蜘蛛渠,修建於西漢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11-前109年),即今美利渠,中衛人以此渠引黃河水灌溉而世享其利。美利渠首就坐落在沙坡頭“白馬拉韁”被譽為“黃河都江堰”,系黃河水利工程的豐碑。2100多年前,先民們利用黃河水在沙坡頭拐了一個310度大灣產生離心力的原理和地勢落差較大的特殊構造,在黃河中心拋石築堤,分水引流,無論在枯水期還是盛水期,都能確保美利渠正常行水灌溉,絕不會造成缺水、濫水之患,年復一年地澆灌著幾十萬畝良田,使這片大地富甲一方。先民們創造了奇跡,卻又不敢相信自己的力量,於是便演繹出了“白馬拉韁”神話傳說,為厚重的黃河農耕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沙坡頭區是得天獨厚的引黃灌溉之地,土地平展肥沃,排灌通暢,年種年收。因此,“衣食足思禮樂”的先民們有史以來便崇文重教,興禮儀而求安逸,是西北邊陲馳名的文化之邦。

康熙禦封文化縣距今900年前的南宋時期,當時的應理州已設立官辦學校並延師招生,明朝正統四年(1449年)始置寧夏中衛文廟儒學,當地學風蔚然。相傳,清朝初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巡視寧夏時曾到過中衛,無意之中碰見了成群結隊的碩鼠,皇帝一下禦轎,一群黃老鼠便紛紛肅立,擡起前爪呈作揖狀。康熙皇帝見此情景,著實震驚,便脫口而出:這個地方肯定是個“文化縣”,連這些小小的畜生都懂得禮儀呀!明代中衛有十大人文景勝,至清代,中衛版圖擴大,東北部的青銅峽、牛首山,南部的香山(明代系慶藩王牧馬場)皆入中衛縣治。清朝乾隆年間,知縣黃恩錫將明代中衛十景更標為十二景,即青銅禹跡、河津雁字、香巖登覽、星渠流翠、羚羊松風、官橋新水、牛首慈云、黃河泛舟、石空燈火、炭山夜照、黑山晴雪、暖泉春漲。這些都是黃河農耕文化的歷史產物,其中蘊含著許多歷史、地理、科技、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知識,給昔曰的中衛平添了無限光彩。

青銅禹跡景觀述說的是,明代青銅峽黃河段夾於兩山之中,兩岸山石嵯峨,陽光與河流映照,呈青銅色,由此得青銅峽之名。黃河北岸建有禹王廟,殿宇為石穴,山坡上有108塔。傳說中衛古時為澤國,大禹治水至此,用神斧劈開石壁,水流始暢,後人於此建廟祭祀,立塔鎮河。暖泉春漲景觀表述的是,龍宮廟前有一泉眼,春湧泛水面有車輪之大,長年不竭,冬季不結冰,泉水形成一個湖泊,叫作龍宮湖。官橋新水景觀道白的是,世享其利的蜘蛛渠,到了明代中後期,黃河趨南改道,渠口淤高,雖春秋疏浚仍無濟於事。於是,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夏,官方調集軍工3000余人,向西上延渠口6里,深挖寬劈延長渠身7里許,復人故渠,並將蜘蛛渠易名為美利渠,取“干始美利之義”。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衛知縣黃恩錫於官橋西建成河渠龍神廟,於四月舉行迎水之祭,至秋後又舉行謝水之祭,往後每年舉辦兩次祭水廟會,約定俗成。羚羊松風景觀記載的是,羚羊寺位於中衛黃河之南,今宣和鎮西羚羊村。寺之東西有羚羊角、羚羊殿、羚羊夾三渠。寺、渠皆以羚羊命名,源於羚羊打角的傳說。其余景觀都富有典故和文化內涵,不再贅述。

駐足古長城遺址,一種懷古情愫便油然而生,讓人的思緒一下子穿越了時光隧道。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朝中葉以後,韃靼劫掠,不時擾至近郊。自明朝洪武年間起,為防禦漠北蒙古人侵擾,沿騰格里沙漠,由官府動用官兵民夫用黃土修築邊墻,派兵把守,規定離邊墻60里內不得有蒙古人駐牧。清朝康熙年間重申勘界。自此,以古長城為界形成寧蒙交界,邊境安寧。又據寧夏文物專家考證,當下的騰格里湖金沙島周邊的古長城乃秦昭襄王時期所築,以後秦、漢、隋、明歷朝歷代都對其進行加固和修葺。離景區不遠的長流水、孟家灣村姓孟姓姜者較多,這里同時還演繹著新版孟姜女哭長城而淚眼化作108個泉眼的傳說;還有朝廷在馬場湖長城腳下設立的邊口互市等,加厚了景區內黃河農耕文化的積澱。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衛人民團結奮發,修建北干渠,治理大沙漠、開發南山臺子新灌區,建設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打造黃河金岸,創造了震驚世界的治沙奇跡,實現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人進沙退”,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治沙造林先進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環境保護五百佳”,為寧夏、為中國贏得了諸多榮譽。得黃河恩澤,今天的中衛,已不單單是稻谷飄香、蛙鼓魚躍的昔日“塞上江南”風貌。聞名全國的砸砂瓜、絕無僅有的沙漠有機蔬菜,名貫南北的中冶美利紙業、譽滿中外的紅枸杞、走向世界的中國5A級沙坡頭旅遊區、水陸空立體交通運輸樞紐、美麗現代的市區建設,一幅幅壯美畫卷,一個個驕人業績,已使這座塞上古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黃河泛舟黃河從崇山峻嶺中奔騰而下,到中衛市沙坡頭後,水流緩慢,宛若長龍,洋洋灑灑地向遠方遊去。黃河在這一段寬闊河床中,淤起一個個灘頭,運輸極為困難。木船笨重,容易擱淺,若逆流而上,纖夫們拖一根長繩,沿岸左拐右轉,一步一個腳窩地奮力前了,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行程。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