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鄉村治理「三原色」:識人識物識勢(1)

鄉村治理歷來是一個又老、又大、又難的問題。鄉村基層幹部形容自己是常年累月在「五加二、白加黑、夢加醒、夜總會(總是在夜里開會)」中忙碌,不僅身心俱疲,而且難見成效。如何跳出這種惡性循環,從雜亂無章忙得暈頭轉向中解脫出來,關鍵在於抓綱舉目,著力提升自身「慧眼三識」的能力,善於識人、識物、識勢。「三識」是鄉村治理的「三原色」,不論形勢多複雜,工作多繁重,做好「三識」,事半功倍。

識人。在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社會組織力越來越強的情勢下,善於識人選人用人是鄉村治理的首要問題。

一是選用產業能人帶領農民致富。中國農業一家一戶分散經營, 規模小、抵禦風險能力差、市場敏感度低,農業利潤率和農民收入不高,農業循環再投入動力不足。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產業鏈條長,空間跨度大,涉及門類多。種植、養殖、加工、儲運、保鮮、包裝、銷售等一系列環節,對於分散的農戶而言,大多只從事其中的生產環節。專家研究,農業生產環節所獲利潤只占農產品全部利潤的10%左右,其餘90%都藏在後續環節中。僅靠一家一戶單打獨鬥,農業產業很難興旺。鄉村振興的第一目標任務就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的前提是需要培養有能力帶動一村一鄉農戶發展的產業鏈鏈主,把種養加貿工農產供銷各行各業的致富能人找出來,精心培育成「能人叢」,這是一個地方鄉村振興的關鍵。通過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及家庭農場等各類組織方式,讓「能人叢」充分發揮帶動效應,使更多的農戶抱團發展,讓產業發展的「雪球」越滾越大,產業之間的關聯度越來越高,產業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抗風險的能力越來越強,逐步形成覆蓋一、二、三產的全產業融合發展環鏈,這是鄉村產業興旺的必由之路,也是農民致富的必由之路,更是小農戶與現代化銜接、與大市場融合的必由之路。

二是選用熱心公益人才帶領農民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廣袤的鄉村,日常生活的里里外外、莊戶田頭的邊邊角角,單靠政府行政力量難以有效治理。打造宜居的生態環境,靠的是千家萬戶老百姓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而這種優良素養的培育則需要有組織、有意識的引領和推動。對此,一方面尋找諸如「朝陽大媽」這樣具有集體意識、熱心公益的群眾,吸收他們參與村莊生態環境建設的公共事務,讓自家人管好自家的事,提升村民的自治能力。另一方面,也通過邀請、聘用、結對等途徑,積極動員、引導和組織社會愛心力量參與,作為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志願服務等事業的有益補充。如安徽省明光市為鄉村和企業牽線搭橋,結對共建「愛心農場」項目,解決了村里邊角空地環境髒亂差的問題,其中澗溪鎮魯山村還榮獲「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浙江等地創立「生態美超市」,讓老百姓以垃圾換取生活用品的做法也很有借鑒意義。

三是選用社會賢達帶動農民營造文明鄉風。鄉風文明是一個地方人文精神、社會道德、文化素養等方面的世代傳承、長期積澱。起於先秦、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的「耕讀傳家」是鄉風文明的根本和基礎。湖南瀏陽沙市鎮秧田村建有一座博士墻,5000人的村莊走出26名博士、176名碩士。河南漯河市陶橋村991人,走出241名大學生、34名碩博生。安徽潛山逆水村3500人, 恢復高考以來走出29位博士、54位碩士、近300名本科生。這些地方的村民不比排場比教養、不比發財比有才,誠信、友善、互助、和諧、 尊老愛幼的社會文明風氣蔚然生成。

(中國發展觀察 2021年9月26日)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